分享

中考百日冲刺“给力”复习指导

 4050szl 2012-10-20
语文:

  分阶段突破知识板块

  

  3月底各校都将进入总复习阶段,一般老师都会在中考前安排三轮总复习。

  第一阶段可将重点放在背、默的落实和积累与运用板块。中考的必背篇目,考生要烂熟于心。积累和运用板块则需要平时留意,细心整理,不随意放过可能不懂的知识。考生可从:1、语音、字形(含汉字、词语选用、成语选用等),2、句式仿写, 3、口语交际,4、探究题型,5、综合性学习,6、图文转换 , 7、广告、标语, 8、扩句、缩句、语序排列 , 9、名著阅读,10、修改病句,11、对联等题型入手,做好分类整理和归纳,效果会很明显。

  第二阶段进行各类文体专项训练。熟练各类文体的基本知识,例如:记叙文要明确各个要素;说明文在读时首先要找准说明对象;议论文要找准观点;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在语义及结构上的作用;文意把握或理解等,以加深理解知识,并注重知识迁移的运用,最终形成能力。

  第三阶段应注重综合训练,强化答题规范。提倡以考代练的方法,考生应努力熟悉南昌市试题的结构、题型、难度等特点,在训练中发现问题,做好查漏补缺。

  作文训练应当始终贯穿在以上三个环节。

数学:

  两点建议提效率

  

  建议一:弄清楚三轮复习的内容和目的有利于同学们更好的配合老师达成学习目的。

  第一轮复习,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除了按照老师布置的内容进行复习以外同学们不能抛弃课本,特别是初三全部内容,初二重点章节内容的例题、习题要认认真真地看一遍或做一做,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这个阶段主要是希望同学们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轮复习,考前练兵,模拟中考。此轮目的是在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复习完后,要做些模拟试题检查前面复习效果。让学生适应中考的考试节奏,调整心态,掌握应试技巧,同时最后一次的查缺补漏。

  建议二:用好纠错本,不让错误一犯再犯。纠错对同学们知识系统的正确形成,解题经验技巧的积累丰富,提高学习效率都非常有帮助。

英语:

  阅读好分数高

 

  正确对待语法。近年来,英语中考试题大有淡化语法之趋势,中考语法的考查多以考查实词为主,如动词、形容词等,并把语法放入语境中。

  熟记词汇。初中阶段的词汇很多,最好通过广泛阅读巩固词汇。

  以阅读为中心。通过阅读,学习和巩固语法与词汇,积累知识,培养语感,解决听力、写作及完形填空的问题。

  不可放松课堂学习。越是到复习的最后阶段越要注重课堂学习。千万不能课堂上不好好学,课外拼命找家教或上大课补习,得不偿失。

  注意文化背景知识。平时阅读面要宽,尽量接触各种文体和题材的文章,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注意文化背景知识,这对透彻了解文章大意很有益处。

  多听录音。应大量地听地道的英美人士的讲话录音,熟悉英语口语的节奏及语音语调,培养语言的敏感性,提高听力能力。化学:

  抓重点重酸碱盐

  

  明要求,打基础。考生要回归课本,因为中考基础分值题目都是课本上原题的再加工或再改造的产品,拿满基础分(约占70%左右)仍然是每个考生的首要目标。

  抓重点,重酸碱盐。进一步强化酸碱盐的专题复习:能辨识、会分类;了解酸(5条)、碱(4条)和盐(4条)的反应规律;懂得从微粒变化的视角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熟悉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对及离子结合后的产物。

  习理论,会操作。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仍属于必考内容,我们要结合实验考查的内容,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程序和技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准确描述实验结论。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这句话清楚地道出了记忆对于克服化学零散知识的重要性。好的记忆法是有针对性的,比如口诀法适用化合价、溶解性、操作步骤和顺序等;分组法适用于原子序数、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对比法适用于俗名、颜色、化学符号、反应类型和规律等;当然综合运用上述记忆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

  敦实基础 讲究策略

 

  研究《考试说明》,做到有的放矢。对《考试说明》中归纳的99个知道、37个理解、22个会,应一一理顺,做到每个考点都心中有数。

  以教材为本,整理知识内容,归类掌握。在研究《考试说明》的同时,还要仔细阅读教材,因为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能在头脑中形成以重点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网络模式。即要做到“书越读越厚(知识内容多)书越读越薄(概括整理、总结)知识越来越丰富”,这样才能在考试时思维敏捷,得心应手。

  加强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理解物理概念,就要记住定义、单位、有关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能够正确区别相近的物理概念。关于物理规律,要熟悉物理规律的内容,要知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注意物理规律的使用条件、实际应用范围等,这都是复习的重点,试题中的比重比较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