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

残荷与雨,相得益彰,若少了残荷,雨少了灵性,
若少了雨,残荷少了韵味。
——题记
暮秋,池塘,荷叶枯败。
晚秋,细雨,残荷落寂。
我喜欢这样的意境,有点凄美,有点忧伤,静美之中透着苍凉,也尤其喜欢李商隐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孤独闲适、哀婉绝艳的情调。

冷雨,寒塘,撑一把伞,徘徊在荷塘。
秋风秋雨,伴着失落、惆怅;残荷碎影,伴着衰败,萧索。
凝眸,那残破枯败的满塘寒凉,心底不由的生出了些许淡淡的心伤和感想。

想,那夏日荷花,“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亭亭玉立,清香溢远,无比的妖娆的摸样。
而如今,只有“菡萏香消翠叶残”的哀叹和满池的萧疏,落幕满眼的枯黄,不禁慨然心伤。
那秋雨,飘在残荷之上,沙沙之声不绝,错落有致,不忍看,侧耳倾听,雨打残荷的心韵,漫过心房的声韵,一种凄清、残败、孤独也就弥漫在残荷听雨的意境里了。

那秋雨,落在残荷上,敲打着孤独与落寂,雨落在残荷上,又滚落水中,溅起涟漪,围着那孤立的残杆,一圈又一圈。
雨不停的下,残荷不停的干枯。
雨中残荷,枯黄、残破,荷梗,弯曲、折断,莲蓬花茎,灰暗,瑟瑟。

霜剪的荷叶,洞穿的叶片,零零落落的叶片,倒伏,斜倚,直立不一而同的姿态,还有无力托举的莲蓬,终究也只是狼藉一片干枯的繁华。
荷犹如此,人何以堪!
潇潇秋雨,枯梗残叶,听雨打残荷,仿若人生听更漏。

沧海桑田,时光漫漫,只一个季节,荷塘,荷花就已如此,暗叹人生,不免有些颓唐和慌乱。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细细想来,用人生倾听,雨打残荷又是一听三叠之思考了。
一叠,少年听,心境浪漫,新词,新愁,不入心,有些是是而非的风雅。

二叠,中年听,心境沧桑,枯黄,衰败,入心,却又经受风雨考验的无奈和心酸。
三叠,暮年听,心境平和,经霜,沾露,出尘,无悲无喜,淡然与这万般无常。
其实,残荷听雨就是听一份心境,如天籁心声;其实,秋雨滴荷就是描绘一幅凄清的画卷,若浓墨浸宣,雨中听荷,残卷起的只是秋风里的一腔玲珑心事,当然也有美人迟暮的风骨。

而对于荷,我一直是欣赏的,也一直以为不管是盛衰还是开落,在我心里,她一直是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美时不骄,残时不颓,一直是美丽绽放的。
人生起伏,繁华与沧桑都有轮回,残荷,就算是枯萎了,那又如何呢?
荷在雨中,也不悲苦,那傲人的姿态,一副冰清的风骨,盛衰超然,依然可以是一片从容的风景。

也许,在平静中更能感受到残荷听雨不一样的风情,也就能独享这份沧桑的宁静了。
也许,古人,雨中听荷听到的一种孤寂,而我,听到的是一种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和尊重。 秋深了,迟暮的美人,在雨中难免有些凄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鳕鯡鮩鲒博客欢迎您
http://xuefeibingjie.blo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