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戒烟与限酒

 清露润香红 2012-10-23
  抽烟不讲牌子,能点着就行;喝酒不问价格,有辣味即可。这是我年轻时的生活标准,也是我的最大嗜好和追求。
       抽烟抽了三十年。14岁点火,到44岁终于熄灭。清晰记得文化大革命的66年冬,红卫兵大串联,同行的一位好友,父亲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抄家,那小子居然身上绑了300元人民币。那时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好同学,我从来没有说出这个秘密。他染上了烟瘾,于是不花钱的烟就跟着抽了起来,眼泪哗哗的流,主要是为了陪他。慢慢的吞云吐雾很是老练成熟,并且装备齐全先进。打火机、香烟盒、还有精致的烟嘴。真让那些老烟鬼羡慕死了。在那个年代算是时尚青年,很酷的了。

       后来下放农村,终于成了正式烟民。因为生产队记工分,以是否抽烟分等级。抽烟的记十分工,算是满劳力。我自然要争取的,同组的几个人比我晚了半年,虽然他们个头比我高。

        抽烟的好处真大,和生产队长亲密无间,每天早上派工轻巧多了,当然这是需要平时的感情培养的,也就是烟要散的勤,决不可独自一个人点烟。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中途歇盘时,散两遍烟,可以多休息半小时以上。因为那时候是最累最饿的时候,16岁的年纪实在干不动,逼着你动脑筋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后来当兵,当工人,上大学,做教书匠,香烟伴我走天涯。烟瘾最大的时候一天抽烟将近三包,每天夜里两点左右必须要起来抽两支烟才能继续入睡。数量上去了,质量肯定要下降。于是抽我烟的人越来越少,大多是我独自享用了。

        再后来,因为工作关系,不花钱的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好,自然抽起来越来越带劲。在学校普遍贫困,教师收入寒酸的年代,经常下馆子,抽不花钱的好烟可是最大的腐败。于是我心一横把烟戒了。因为我那时只想做个廉洁的领导,不让师生讲我的闲话。理由很简单,决心可真大,经历了好几个月的痛苦,终于获得了新生。现在想起来真的感谢我那时的英明决策。

       喝酒也是有年头的了。年少时喝的最多的是山芋干子酒,八角钱一斤,是要酒票的。因为家在城里。走后门的机会比乡下人要多。于是经常为老乡带点火柴、肥皂之类的,烟酒只能送点烟票酒票了,真家伙送不起。送票算是很有门道的,而且一般只在过年过节时分。

       因为厚道吧,老乡家有事有客什么的,总要叫上我去陪,酒量也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出名。酒量到底有多大,自己也不清楚。一次喝喜酒,那时已经开始流行瓶装酒了。一桌人都不喝酒,我自斟自饮,居然喝了一瓶53度白酒,规规矩矩500毫升,不过人已经有点晕晕乎乎了,但还不能算是醉酒。至于醉过多少次,已经实在记不清了。真正的醉酒,第二天头好像要炸裂一般疼痛,心里说不出的难受,除了后悔还是后悔,内心发誓再也不喝酒了。估计这样的日子要一个礼拜。一个礼拜过后,痛苦忘到九霄云外。一遇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人选,还是要较量一番。杯剧总在不断上演,这样的循环往复不知道有多少次。慢慢的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老,人也持重了许多,喝醉酒的机会也少多了。曾经下过决心,要戒酒,也付诸了行动。可是亲友上门,感觉很不习惯,连老泰山也非常反感,甚至觉得我变得小气,不会待客了。于是又义不容辞的举起了酒杯。

         09年初,57岁的年纪,居然跑去学驾驶,与此同时,开始戒酒,而且很容易。因为没有了聚会,没有了应酬,戒起来很简单。这一戒就是整整两年。鬼使神差跑出来做馆,这酒又无节制的喝了起来。当然只在中午喝。因为晚上要开车回家。其实晚上检测的话还是酒驾。只不过自己是在掩耳盗铃。

        戒烟成功受人尊敬让人羡慕,戒酒却引来不同声音,亲友们反对者居多。因为年节时刻没有气氛,甚至有人提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的问题。生在酒国,不喝酒说不过去。不过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是一定要遵守的。一般的医嘱都是戒烟限酒。所谓限酒就是不过量。佛家是不准喝酒的,我不信佛,却有点信道。道家主张无为,所以还是随心所欲为好,俗是俗了点,但还没有到俗不可耐的程度。

        烟酒不分家是人们的口头禅,所以抽烟时,你扔过来,我甩过去,于是大家越抽越多,烟瘾也越来越大。喝酒则不然,总是希望让对方多喝,当然也不是为了自己少喝。那种逼迫对方多喝自己少喝的喝酒方式其实不是正统的酒品酒德。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想要的,怎么能强迫别人要呢。喝酒是要讲礼仪、讲诚信、讲和谐的。我经常告诫年轻人,酒越喝越和气,牌越打越生分。

       喝酒在生活中实在太普遍了,几乎跟吃饭同等重要,只不过饭是三餐,酒是一顿,也有一天两顿酒的,只要能把握度就好。

        要时刻清醒的记住:酒是一把双刃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