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拆”字在历史建筑前低头,守护老太原为我们遗存下的美好回忆,让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实至名归。太原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了《太原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名录》,今后我市将重点保护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五大历史文化风貌区的58项历史建筑,确保我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顺利实施。
【五大历史文化街区】
◆入选条件
根据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不同,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这些街区的面积不能小于1公顷,其中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总面积要占到街区的60%以上。国家要参与保护这些街区。
◆特色价值
比如,南华门是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传统建筑完好的街区,反映清至民国时期太原府城传统风貌。东三道巷街区是保存完整的民国时期居住性街坊,传统居住建筑院落数量多。矿机宿舍街区与太重苏联专家楼街区,都是时代特征鲜明、风貌保存完整的新中国建国初期太原工业基地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
◆保护措施
保护等级高,建筑高度、色彩等都有要求。如:南华门街区以居住功能为主,建筑以低层为主,色彩以灰色调、青砖为主。精营东二道街、精营东边街、教场巷、前双龙巷、双龙巷不允许拓宽。明太原县城街区范围内严格控制街坊背后与城墙遗址间的空旷地段。
矿机宿舍街区要保护50年代住宅建筑的外观形式,保持街区完整性,适当拆除插建的住宅楼。太重苏联专家楼街区不允许改变建筑外立面色彩、建筑材料。
【五大历史风貌区】
◆入选条件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划定并公布保护的历史地段。区内严禁开山、采石等破坏传统格局的活动。
◆特色价值
例如:文庙—文瀛湖风貌区保存了明清太原府重要礼制建筑和宗教建筑,又融合了近现代历史遗存、水系等。督军府现存的建筑门楼、大堂、礼堂、进山楼等均为民国时代建筑,时代特征显著,体现了中国建筑承上启下、中西交融的特色。尤其是钟楼街仍保留了民国时期较多的商业老字号。
城西水系风貌区是标识宋、明、清太原城西侧城池范围的边界,还有明清太原府城城墙西北城角遗址,文化内涵深厚。迎泽大街风貌区是宋——民国太原城市建设发展的继续,是太原城向外拓展的见证。
小东门街历史文化风貌区有鲜明的工业厂房特色,是太原近现代工业城市在府城空间的缩影,也是当前太原老城周边仅存的几处集中连片的工业建筑景观片区之一。
◆保护措施
比如,严格控制文庙——文瀛湖风貌区内的建筑高度,以平房为主。儿童公园内不再新建工程。迁出督军府内的行政单位,延续传统商业街风格,靴巷、钟楼街、食品街等不允许拓宽。
城西水系风貌区内保持开敞通透的景观,并设置足够的步行道。严格保护迎泽大街近现代优秀建筑,迎泽公园周边、五一广场周边建筑高度要予以控制。
【58个历史建筑】
◆入选条件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体,是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优秀建筑和名人故居;是建筑类别、样式、技术和工艺等具有特色或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是反映地域特点或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建筑物;是各行业发展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特色价值
此次入选的历史建筑有13类、58项,包括寺庙建筑、行政办公建筑、文化建筑、纪念性建筑等,其中建设年代最早的是关帝庙,建造年代大约是明嘉靖前,建设年代最晚是20世纪80年代的认一力饭庄。
◆保护措施
今后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的外部结构,在历史建筑的控制带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时,其高度、体量、色彩等应与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破坏原有历史环境和风貌。(郜蓉 范雅琴 文/图)
历史文化街区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范围
1 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 北起精营东二道街,南至府东街,西起五一路,东至教场巷牞东华门街,双龙巷,东肖墙,面积约为26.88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1.23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5.65公顷。
2 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 北起东二道巷,南至东三道巷,西起永定路,东至太原市中心医院宿舍,面积约1.99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1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0.82公顷。
3 明清太原县城历史文化街区 北起北城墙,南至龙天庙,西起西城墙,东至县城东门,面积约118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34.2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83.63公顷。
4 矿机宿舍历史文化街区 西起享堂路,东至规划路,北起涧河路,南至规划路,面积约21.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7.23公顷,建设控制得带面积13.87公顷。
5 太重苏联专家楼历史文化街区 西起前进路,东至太重一中西界,北起宿舍区、子弟小学北界,南至西矿街,面积约7.2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2.99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4.22公顷。
历史风貌区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范围
1 文庙——文瀛湖历史文化风貌区 北起桥头街、上马街,南至起凤街、五一东街,西起柳巷,东至新城北街,面积约89.63公顷。
2 督军府——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 北起东缉虎营,南至钟楼街,西起通顺巷,东至柳巷北路,面积约30.32公顷。
3 城西水系历史文化风貌区 北起北大街,南至迎泽大街,西起新建路,东至绿柳巷、坡子街、南海街,面积约120.78公顷。
4 迎泽大街历史文化风貌区 北起后铁匠巷、起凤街、五一东街,南至迎泽大街,西起新建路,东至建设路,面积约93.66公顷。
5 小东门街历史文化风貌区 西起五一路,东至新开南巷,北起国民师范旧址、太原工程队旧址,南至小东门街,面积约13.9公顷。 ■ 本文来源:太原晚报;本文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