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府外迁,恢复老街、复原旧城,拆除压占,限定楼高……太原公示历史文化名城5年规划!

 柔光镜 2016-04-15

太原规划官网,正重大公示——


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20) (征求意见稿) 。
公示,截至8月10日。期间,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可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这一五年规划,完整呈现太原历史文化名城全貌,史迹、老街、古城等等一览无遗。如何保护?如何规划?


城址保护

保护“三山环抱、汾水中流、三城更迭”的城址总体环境格局。

北门锁钥

维护太原“中原北门锁钥”的地貌特色。控制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将南部地区作为城市未来发展主要方向。


保护太原北部棋子山、石岭山、系舟山和太原东山、西山构成的“几”字形的山系形态。

汾河延伸

维护和挖掘汾河作为太原母亲河的文化内涵。保护太原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汾河的形态及格局,传承汾河作为城市发展之源的历史文化价值。


汾河城区段,以现状汾河公园为基础南北延伸,建设 100 米宽的绿化带,13 条边山支河规划建设 30 米宽的绿化带,形成良好生态廊道水体景观。


晋阳古城

保护悬瓮山、汾水、晋水构成的晋阳古城山水合抱的城址环境。


加强对晋阳古城西部苇谷山、蚕石山、尖山、象山、 悬瓮山、天龙山、卧虎山、龙山、太山、婴山、蒙山等构成晋阳古城的“太原西山”的山体保护与绿化建设,严禁煤矿开采等破坏自然地貌的行为。


南峪、黄芦峪、柳子峪、马房峪、明仙峪、风峪、开化峪、冶峪、西峪等“西山九峪”,加强生态植被恢复。对沿峪河流进行污染治理,整治沿岸环境,增加沿河绿化。


保护和恢复晋水源头三泉即难老泉、善利泉、鱼沼泉,保护恢复智伯渠。保护晋阳古城遗址北界河风峪沙河的形态和格局。


严格控制晋阳古城西边界至西山之间的建设强度,保持视线开敞。

太原府城

严格保护太原府城的城西水系关系密切的北沙河、南沙河形态和格局。


保持其与府城城西水系的贯通, 形成太原府城防范东部山洪的重要生态通道。


保护东山双塔寺形地貌特征,控制形成东山双塔与太原府城之间的视线通廊。


依托迎泽大街,建立联系东西山与太原府城之间的视廊通道。


保护迎泽大街两侧历史建筑,引导迎泽大街两侧形成连续节奏的界面。


历史城区

太原府城历史城区,是指明清太原府城城墙所围合的区域,其范围东起建设路,西至新建路,南起迎泽大街,北至北大街,总面积9.6平方公里。

保护区划

划定2处历史文化街区: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和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


划定 8 处历史文化风貌区——


文庙~文瀛湖历史文化风貌区、督军府~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城西水系历 史文化风貌区、迎泽大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小东门街历史文化风貌区、清真寺历史文化风貌区、天主教堂历史文化风貌区、拱极门历史文化风貌区。


保护太原府城历史城区内的 17 项(77 处)历史建筑,并划定保护范围。

保护措施

搬迁占据文物古迹的单位,包括城隍庙钟楼内的太原印刷厂、普光寺内的西辑虎营小学。


合理增加历史城区内公共绿地、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及文化、卫生设施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扩大城西水系、西北城墙遗址沿线绿化用地,明府城各城门楼、角楼位置,增设街头绿地。拱极门周边,增加绿化广场用地。通过加强绿化,改善万寿宫巷、侯家巷、文津巷、海子边东街等道路沿线景观,建成串连各文物古迹景点和城西水系的旅游线路。


调整小东门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原有工业用地为文化娱乐用地,引进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局部增加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内科研办公功能局部调整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西侧五一路(新民北街府东街路段)道路红线至 35 米,东三道巷西侧永定路道路红线至10 米。


小东门街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内,新开辟道路,避让历史上面粉厂铁路专用线等历史遗迹。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积极鼓励自行车和步行交通, 避免引入大量机动车交通,形成帽儿巷、靴巷、狄梁公街三条步行街。

城廓格局

对勾勒出宋代太原府城的北、东、南三面城垣范围的城西水系、后小河街、东辑虎营街、上肖墙,以及柳巷、棉花巷的十数株古槐树等要素进行标识,保护古槐树生长环境。


按照文物保护要求——


保护拱极门城墙遗址,建设拱极门主题公园。围绕太原在辛亥革命中的特殊地位, 在五一广场建设首义门遗址的标志物。


保护和恢复城西水系,连通森林公园――动物园――饮 马河――西海子――南海子――迎泽公园这一系列水面。城西水系及西北城墙遗址,共同建设城墙遗址公园。


在原各城门与角楼位置开辟小片公共绿地,局部地段建设城墙遗址公园及广场。 通过街道小品、铺地等设计,标识宋太原城、明晋王府城、宫城、清太原城内旧满城历史边界意向。


重点保护羊市街-钟楼街-桥头街-上马街、帽儿巷等构成明清太原府城十字轴线格局的传统街巷。


严格保护上述街巷走向、宽度、名称。整体保护并恢复上述路段的传统风貌,控制沿街传统街巷界面的尺度。

街道格局

重点保护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街巷,包括位于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内反映晋王府到精骑营城市功能变迁的精营东二道街、精营东边街、校场巷、精营南横街、南华门东二条、前双龙巷、后双龙巷、精营中横街,位于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永兴路。


重点保护文物古迹集中成片区域周边的历史街巷,包括位于精营西边街民居两侧的精营西二道巷、精营中横街、精营西边街,位于文庙西侧的狄梁公街。


严格保护上述街巷走向、宽度、尺度、名称等。


恢复位于鼓楼街南侧已经完成拆迁地段内剪子巷、大水巷传统街巷的走向、宽度、尺度、名称。

建筑高度

除现状(包括已批待建)高层建筑外,太原府城范围内整体控制建设高度,原则上新建建筑以多层为主, 不高于 6 层(建筑高度控制在 20 米以下)。


历史遗留项目、民生项目以及迎泽大街、北大街、建设路、新建路、府西街、府东街两侧,在符合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风貌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可在沿街范围内适度建设高层建筑,具结合该地块城市设计或修建性详细规划要求确定。


优先改造位于南华门、东三道巷两处历史文化街区内、位于文庙-文瀛湖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位于城西水系历史文化风貌区水系西侧的高层建筑。


明时县城

明太原县城城垣及护城河遗址所围合的区域,其范围北起北外环路南侧道路红线,南至南外环路以南 60 米(包括龙天庙),西起西外环路西侧65 米,东至东大街与城东田间路交口以西 80 米,面积约 118 公顷。


街道格局

重点保护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大街、北后街、 东横街、仓巷等 7 条历史街巷。保护这些街巷的位置、宽度、街道建筑尺度、街巷名称,并恢复沿街建筑的传统风貌。


保护东便巷、达道巷、西巷、贾家巷、西寺巷、高燕巷、一人巷、大马道、西便巷、傅家门道、高家巷、朱家巷、城隍庙街、上香道、郭家圪垛、马圈巷、王家大门等 17 条巷道的街巷位置、名称。

建筑控制

禁建区:包括明太原县城护城河遗址以及历史城区东南隅金牛湖历史水面周边 10 米范围内。


该地段内,严禁新建、扩建活动,严格控制该范围内原有建筑的改建工程,逐步迁移该范围内的建筑物。


一层为主建筑区:指位于明太原县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地段。


该地段内,应严格保护各级文物 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历史建筑和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其他传统建筑的外观风貌,其他现代建筑在改造或重建时高度以 1 层为主。


二层为主建筑区:指明太原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内除禁建区之外的区域。


该地段内建筑的改造、改建,其高度以 2 层为主,同时还应满足该地段内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建筑风貌控制要求。

用地调整

控制和逐步调整晋阳古城遗址保护范围内与历史保护相冲突的土地使用功能。近期迁移对遗址环境有不利影响的磷肥厂、碳黑厂、侨友化工厂。


严格控制晋阳古城保护范围内农村居民点的新建、扩建,统筹安排农村居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和生活保障, 逐步将农村人口向晋源新城区疏解,降低遗址保护范围以内的人口密度。


严禁新建公路、铁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干管穿越晋阳古城遗址保护范围。

建筑风貌

在历史城区周边环境范围内进行建筑活动,注重保持遗址区与西山山体之间的通视走廊;并应在建筑色彩、体量及形式方面,注意与历史城区周边环境相协调。


晋祠南北两侧规划建设用地,以低层建筑为主,新建建筑的外观风貌与晋祠历史环境应协调。


西山山前景观路与西山山体之间的规划建设用地,以低层建筑为主,保证西山山前景观路与西山山体之间的通视要求。


晋阳古城南侧的晋源新城区内,以低层、多层建筑为主。其中,新晋祠路以西的规划建设用地,禁建高层建筑;新晋祠路以东的规划建设用地,在不破坏晋阳古城整体风貌前提下,具体建设高度结合该地块城市设计要求确定,但最高不得超过 80 米。建筑色彩,应以淡雅灰色调为主,与晋阳古城遗址环境相协调。

文化街区

包括位于太原府城历史城区内的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明太原县城历史城区内的明太原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以及两个历史城区之外的太原矿机宿舍历史文化街区、太重苏联专家楼历史文化街区。

南华门

北起精营东二道街,南至府东街,西起五一路,东至校场巷、东华门街、双龙巷、东肖墙,总面积 26.88 公顷。


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 11.23 公顷(南片9.38 公顷、北片 1.85 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15.65 公顷。


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高度应按传统风貌建筑原高度控制,改建建筑高度以一层为主(檐口高度 不超过 5 米),不超过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9 米), 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改建建筑高度控制为四层 (15 米)以下。


精营东二道街、精营东边街、校场巷、前双龙巷、后双龙巷、精营南横街、精营中横街、南华门东二条街,应严格保持现有街巷宽度和沿街建筑高度。


东三道巷

北起东二道巷,南至东三道巷,西起永定路,东至太原市中心医院宿舍。总面积 1.99 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 1.17 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0.82 公顷。


现状,保留有民国及解放初期的街巷格局、成片的民居院落及建筑风貌,体现太原民国及解放初期传统居住生活面貌。


保持沿东三道巷两侧服务于周边街坊的餐饮、百货等小型商业功能,保持该街坊宁静、平和的宜居氛围。


建筑高度,应按传统风貌建筑原高度控制, 新建、改建建筑高度以一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5 米) 为主,不超过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9 米)。

明太原县城

保护范围界线,北起北外环路南侧道路红线,南至南外环路以南 60 米(包括龙天庙),西起西外环路西侧 65 米,东至东大街与城东田间路交口以西 80 米, 面积 118 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 19.7 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98.3 公顷。


在保持传统居住、社区公共服务、商业功能基础上,鼓励发展与历史文化展示、旅游服务相关的产业。商业功能,应主要控制在古城十字街两侧, 业态以为当地居民服务的百货、副食、生活服务设施为主,鼓励引入与保护、展示、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相 关的功能。十字街背后的街坊片区,保持传统居住功能。


核心保护范围内,改建建筑高度以一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5 米) 为主。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严控新建、扩建,新建、改建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以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9 米)为主,同时还应满足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对周边环境的控制要求。


严格保护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大 街、仓巷、北后街、东横街传统街巷的尺度、格局。

太原矿机宿舍

保护范围界线,西起享堂路,东至规划路,北起涧河路,南至规划路。面积,约 21.1 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 7.23 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13.87 公顷。


对 21 幢 50 年代所建住宅建筑,以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进行保护,保护建筑外观形式。在不影响整体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建筑内部功能需要,可进行适当的改造或对内部空间进行局部的适当整合。


保留核心保护范围内 50 年代的礼堂以及 70 年代的篮球场等居住附属服务设施。在条件成熟时,拆除 50 年 代住宅院落中插建的后期住宅楼,恢复 50 年代小区环境。


注重保持街区完整性,禁止城市道路的穿越。


核心保护范围,改建建筑高度以低层为主,不超过四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12 米)。建设控制地带,以多层为主,新建、改建建筑高度不超过六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20 米) 。

苏联专家楼

西起,前进路。东至,太重一中西界。北起,宿舍区、子弟小学北界。南至,西矿街。总面积,7.21 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 2.99 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 4.22 公顷。


是新中国“一五”时期,太原建设的苏联专家生活区的典型。


功能定位,以居住为主的街区。


核心保护范围,建建筑高度以低层为主,不超过四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12 米)。建设控制地带,新建、改建建筑高度以多层为主, 不超过六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20 米) 。

扩展补充

划定八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扩展与补充。


文庙~文瀛湖

保护范围界线,位于府城东南角,北起桥头街、上马街,南至起凤街、五一东街,西起柳巷,东至新城北街。总面积,89.63 公顷。


保持狄梁公街、文庙巷沿街传统街巷格局及沿街传统建筑尺度。


调整海子边东街、万寿宫巷、文津巷、侯家巷沿街用地功能,整治沿街界面,控制沿街 10 米范 围内形成绿带;连接文庙―崇善寺―皇庙-基督教堂 -皇华馆民居-文瀛湖-纯阳宫—五一广场(首义门)—山西大学堂旧址,形成连续步行路径。


保护府城羊市街-上马街的东西轴线。沿羊市街-上马街控制,形成传统街巷界面尺度。


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建筑高度控制不超过四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15 米)。儿童公园(文瀛湖)范围内,不再实施新建、 扩建项目。

督军府~钟楼

保护范围界线,位于府城中部。北起,东辑虎营。南至,钟楼街。西起,通顺巷。东至,柳巷北路。总面积,30.32 公顷。


在条件成熟时,迁出督军府行政单位,转变其行政办公功能为文化展示功能。


进一步强化钟楼街、鼓楼街、帽儿巷等街巷的传统商业功能,保护传统业态(老字号)。


保护帽儿巷、靴巷的传统街巷格局和尺度。恢复府城羊市街-钟楼街-桥头街-上马街的沿街街巷建筑尺度。


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12 米)。

城西水系

保护范围界线,北起北大街,南至迎泽大街,西起新建路,东至绿柳巷、坡子街、南海街。总面积,120.78 公顷。


城西水系黑龙潭段、南海子段沿水系 20 米范围,控制为城市公共绿地。饮马河、西海子段沿水系 10 米范围,控制为城市公共绿地。增种树木, 完善步行道,形成完整沿河景观。


增加新建路沿线文化设施用地和绿地广场, 结合市政府外迁,现市政府转为市民活动中心;整合新建路沿线公共空间,整治新建路沿线立面。


增加通往城西水系公园的通道,在黑龙潭段西侧,要求控制有 3 处以上开放通道,每处通道宽度不得小于 50 米,并注意展示城墙遗址;黑龙潭东侧,保留沿东三道巷通道;饮马河、西海子、南海子西侧,共控制 3 处开放通道,每处通道宽度不得小于 30 米, 并注意展示城墙遗址;东侧控制 4 处开放通道;保持水系南北贯通。在各个水系路段与城市道路相交处,布置街头绿地和街边广场,增强古城历史水系和外围环境的交通联系与视觉联系。


迎泽大街

保护范围界线,北起后铁匠巷、起凤街、五一东街,,南至迎泽大街,西起新建路,东至建设路。总面积,93.66 公顷。


集中体现新中国太原城市建设成果, 太原城市自府城向外拓展、跨越汾河的重要通道,是太原二十世纪文化遗存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带。


保留有财贸大楼、迎泽宾馆西楼、太原工 人文化宫、火车站等历史建筑以及五一广场一带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地。是太原公共建筑集中区,太原现代城市建设历史的标志性地带。


严格保护迎泽大街两侧的历史建筑,包括财贸大楼、迎泽宾馆西楼、太原工人文化宫、火车站,。对上述建筑的外观,予以严格保护,并对近年来不恰当的外观修饰进行矫正,恢复其原貌。

小东门街

保护范围界线,西起五一路,东至面粉二厂厂界,北起国民师范旧址、太原工程队旧址,南至小东门街。总面积,13.30 公顷。


保留有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国民师范革 命活动旧址、文物单位工程队旧址、面粉二厂内的历史建筑、以及具有保护价值的近现代建筑机床厂宿舍。


太原近代文化教育和工业发展在府城空间范围内的缩影,是当前府城内仅存的教育建筑和工业建筑集中连片的风貌区。


完整保留面粉厂厂区范围的总体格局。 重点保护面粉二厂作为近现代工业建筑、 厂房遗存的特征,保护库房、车间等具有鲜明工业建筑风貌特征的建筑,同时保护有价值的厂区格局和环境要素,完整保留展现面粉制作、储存、运输等全部流程。


保留现存的历史上面粉厂铁路专用线历史遗迹,在现状面粉厂西侧形成绿化带,连接太原革命历史陈列馆(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旧址)、工程队 旧址和机床厂宿舍。

清真寺

保护范围界线,西起解放路,东至开化寺南街,北起开化寺街,南至棉花巷。总面积,6.68 公顷。


条件成熟时,调整开化寺民居北侧及西侧用地功能,打开面向开化寺街的沿街界面,加强开化寺街民居院落的保护修复,增加街头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


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建筑高度控制不超过四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15 米)。


拱极门

保护范围界线,西起肖墙路东侧规划路,东至五一路,,北起北大街,南至坝陵北街。总面积,14.66 公顷。


调整拱极门城墙南侧用地功能,建设城墙遗址公园,整治北大街、五一路沿街界面;恢复传统民居特色风貌以及传统街巷界面尺度。


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建筑高度控制不超过四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15 米)。

天主教堂

保护范围界线,西起解放路,东至永定路,北起东三道巷,南至城坊东街。总面积,12.07 公顷。


保留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主教堂 修道院、圣女堂,体现清代至民国太原府城宗教文化和风貌的重要地段。


功能定位,以宗教活动、文化展示、城市休闲等为主的重要历史地段。


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建筑高度控制,不超过四层(檐口高度不超过 15 米)。

文物古迹
地上文物

保护文物保护单位 534 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


晋祠、龙山石窟、晋阳古城遗址、窦大夫祠、天龙山石窟、王家峰墓群、狐突庙、净因寺、清源文庙、不二寺、明秀寺、多福寺、永祚寺、娄烦 古城遗址、古交遗址、帖木儿塔、崇善寺大悲殿、大 王庙(无量殿)、唱经楼、晋源阿育王塔、晋源文庙、清徐尧庙、辛庄开化寺、古交千佛寺、太原纯阳宫、太原文庙、太原大关帝庙、太山龙泉寺、前斧柯悬泉 寺、太原清真寺、太原天主教堂、山西大学堂旧址、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 处,包括——


孟家井瓷窑遗址、东太堡遗址、严香寺等。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55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33 处。保护太原市文物单位, 317 处(其中市区 278 处)。


限期拆除不二寺、明秀寺、清泉寺、清徐尧庙、辛庄开化寺、寿宁寺、南肖墙关帝庙各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现存与文物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规范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永祚寺、南十方院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宗教和旅游活动,加强管理,避免对文物建筑造成不良影响。


迁移压占晋阳古城城墙遗址、建筑基址的古城营村、南城角村房屋建筑。

地下埋藏

划定西山地下文物埋西藏,其范围南起姚村,北至呼延村,东临汾河,西沿西山一带。面积,366km2。


划定东山地下文物埋西藏,其范围南起武宿,北至河底、西堰村,东至东山浅山地区,西至上兰村、南坞城村。面积,约89km2。


地下文物埋西藏保护界线范围内——


道路交通建设、市政管线建设、房屋建设以及农业活动等,不得危及地下文物的安全。


建设工程,必须经过考古调查勘探,建设单位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建设证明文件,方可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经考古调查勘探,地下确有文物遗存的,应当先期申请进行与工程范围相应的考古发掘。

历史建筑

保护历史建筑包括 20 世纪遗产等重要保护内容), 合计 57 项、211 处。


对明太原县城北大街西侧关帝庙、西大街北侧隆恩寺的建筑遗构进行抢救性保护。

文化遗产

保护列入国家、省、市级名录的 49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体方针。


对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掘、记录、整理、登记,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抢救性保护拔花花、刘家堡点灯山、太原面食、曲绣 4 项已经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筹建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在有条件的区、县(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


建立清徐老陈醋酿制技艺、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老陈醋酿制技艺(美和居)、郭杜林晋式月饼制作技艺、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清徐彩门楼文化、砖雕、琉璃烧制技艺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另外,公示征求意见稿,还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与利用”、 “规划实施与管理” 等章节。

来源公众号山西青年报新闻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