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逝 可以让生命更有尊严

 森林· 2012-10-23
  生命就像一道彩虹,起点和终点同样美丽炫目。本版供

  王梓莱

  最近,“医学博士拒绝医治临终父亲,要让老人安静离世”的消息引人关注。

  医学博士陈作兵78岁的老父亲被查出腹膜恶性间皮瘤晚期,全身转移。老父亲住院时,眼见许多恶性肿瘤晚期病人瘦骨嶙峋、痛苦不堪,几经考虑,决定放弃治疗回老家。他说,放疗、化疗也许能多维持几个月的生命,但身体恐难以承受,也不忍心再看着儿女奔波劳累。陈作兵是毒理专家,曾在医院的急诊中心工作多年,目睹无数生命被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也看到了医学的局限性和病人的痛苦。他尊重父亲的选择,并说:“爸爸你活着的时候要坚强,但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让你那么痛苦。”

  在老家,父亲不再吃药打针,只吃些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天气好时,总是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村里每个路过的人都要和他说几句话,这些孩童时就曾和父亲在一起的人,父亲在最后的半年里几乎都见到了。几乎每个周末,陈作兵都开车带妻子和女儿回到村里陪伴父亲。

  2012年的春节,是陈家最为热闹的一个春节,父亲在拍照时,始终笑着。大年初一,父亲因病重住进了医院,不化疗,只是对症缓解疼痛。父亲直到去世,也没有像很多晚期肿瘤病人那样变得很瘦。去世前的一个周末,父亲还对陈作兵说:如果你母亲得了重病,也不要让她太痛苦。

  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尚存一口气,家属一般都会倾尽所有治疗。这是国人面对疾病时惯有的逻辑思维。

  尴尬的选择

  生命长度与生活质量

  对陈作兵父子的选择,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儿女就应尽力救治老人,否则就是不孝。有人认为,有尊严地生死是人活着的意义。让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无痛苦的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美国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肯·莫瑞博士所经历的和陈作兵相似。多年前,其表哥查出肺癌并已扩散至脑部。如每周3-5次去医院化疗,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最终,表哥决定回家休养,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他想要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生命的长度。莫瑞博士陪着表哥一起做了许多小时候曾经做的事,表哥坚持了8个月,没有经受剧烈的疼痛,甚至还长胖了几斤,走的时候很安静。

  莫瑞博士说,有尊严地死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尊重。他已经向自己的医生说明了意愿:如果生命垂危,愿意放弃抢救,他的很多同事也做出了同样选择。

  陈作兵博士说,可医的给他医治,不可医的放弃治疗,让病人死得有尊严,这样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英国医院里的一些绝症病人的病历上,往往会有NCPR的标签,意味着这个病人在危险时候不要任何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拒绝延长生存几小时或者几天的希望,同时也拒绝了接受伴随着心肺复苏术而来的肋骨断裂等痛苦。

  医学的无奈

  理性看待“无效治疗”

  热播电视剧《心术》里经常有这样的镜头:医生为危重病人插气管、电击心脏,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最终,心电图依然变成一条直线。

  很多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都目睹过“无效治疗”。紧急抢救,是一种对生命的积极态度,体现了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理念,但患者病情危重时,家属往往难以理性地看待抢救。

  很多人以为,心肺复苏术是可靠的生命支持方法,但事实上,其急救效果受很多条件限制。心肺复苏术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坏死(4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10分钟以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如果一位病人曾患有严重的疾病、年事已高或有不治之症,接受心肺复苏术后复原的几率就很小,但所要忍受的痛苦将是巨大的。  

  面对生命垂危患者,很多家属都手足无措。不少经济条件好些的患者子女不愿放弃最后一线希望,也怕不积极治病会被人骂“不孝”。不少专家认为,“最后一个月花掉一生80%医药费”的状况,是对疾病晚期患者非理性、非专业“无害也无效”甚至“有害又无效”的过度治疗、不当治疗。进入晚期的患者一般身体都较虚弱,过度地接受手术、放化疗等积极治疗,各种副作用往往让病人更加难受,甚至因此“走”得更快,家人往往会陷入自责、内疚。但如果医生建议不采取积极的治疗,又可能招致家属的误解。知识的不足、错误的期待是导致糟糕决定产生的主要原因。

  临终关怀

  一道“优逝”难题

  在我国,“优生”已深入人心,但对国际上倡导的“优逝”理念则还有些陌生甚至讳莫如深。“优逝”的主旨,就是呼唤大众支持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关注危重患者的生存状态。

  临终关怀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这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姑息治疗是对生命受到威胁的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医疗照顾,主张既不加速死亡也不延缓死亡,反对放弃治疗、过度治疗,反对安乐死,反对任何不尊重生命的做法。

  一组数据披露,在生命的最后3个月,约1/4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疗;在生命的最后1个月,仍有1/7的患者在接受化疗。不少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结局就是人财两空。虽然1/3的癌症可以治疗,但主要是指早期癌症,对很多终末期癌症患者来说这还只是奢望。“让患者即使在临近生命的终点,还在接受化疗,甚至接受具有创伤性的手术或放射治疗,这不是最人性化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大夫于世英说。姑息治疗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癌症患者积极生活直至死亡,帮助癌症患者家属面对现实、承受打击。

  对病情恶化且现代医疗手段也无能为力的患者,国外比较推崇居家宁养。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亲人的陪伴,并由社区医生、社工等帮助进行生理和心理上的舒缓治疗,能更好实现他们安宁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愿望。有研究表明,规范合理地用药,可使90%以上的晚期癌痛得到较好的控制。

  现在,很多省市创办了临终关怀服务机构,上海今年甚至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设立“舒缓疗护”病区,专门接诊收住癌症晚期患者“居家宁养”,为疼痛者免费提供镇痛药物、对家属进行护理指导和心理关怀等服务。“优逝”的理念,在港台地区也得到推广,香港叫“宁养服务”、台湾叫“安宁照护”。香港临终关怀中90%为癌症病人,45%死于癌症的病人获得善终服务,从事临终关怀的护士被称为“握手护士”、“握手姑娘”,备受尊重。

  延伸阅读

  存世教育、辞世教育同样重要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的首位死因。获知身患绝症时,患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恐惧和绝望。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正确、科学地面对癌症?

  在国际抗癌联盟大会上,一项针对全球42个国家、约4万人参与的“对肿瘤的悲观态度调查”发现,发展中国家的人对癌症更容易持悲观消极的态度,其具体数据为:高收入国家14%、中等收入国家31%、低收入国家33%,中国则高达43%。高收入国家生活条件较好,人们本应对生活更加眷恋,但他们并不惧怕肿瘤,原因就在于他们对肿瘤及其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我们恐惧是因为不了解,或了解以后对它无能为力。

  中国抗癌协会专家说,“癌症不等于死亡”是一种善良愿望的表达,对鼓励病人培育良好的心态、战胜癌症有正面作用。但我们应避免病人由此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希望,不敢直面死亡。

  因此,医护人员不但要提供医疗技术方面的照护,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施以一定的带瘤生存情况下的“存世教育”,乃至面对死亡的“辞世教育”,特别是后者。这可避免当患者突然出现认知障碍或进入昏迷状态、失去行为能力时,不能明了或签署遗嘱等文件的意义,遗留伦理及法律问题;也可在不可避免的死亡过程来临时,医学照护能理性有序又充满尊严,尽量使临终患者从容欣慰、无所牵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