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结石可引起大腿外侧麻木

 suoban 2012-10-23

胆囊结石可引起大腿外侧麻木

 (2012-10-23 22:18:42)
标签: 

转载

                        胆囊结石可引起大腿外侧麻木

 

 

                                     广东省中医院王新民

 

     还记得今年国庆假期10月6日晚上,一位潮汕的企业家朋友邀请我到汇景新城的潮皇食府酒家给他年迈的父母亲,岳父岳母看病,晚上在酒店与他们家族的七兄弟姐妹一起共进晚餐。席间朋友给我一一介绍,还记得他的二姐夫,与他喝了两杯小酒,上周一晚上去佛山会诊,接到朋友二姐夫的电话,他说自己左侧大腿外侧有约巴掌大一块的地方麻木,有时会出现刺痛,电话中我告诉他是他的胆经有问题,他连连说自己的胆没问题。但过了几天大腿外侧仍麻木,到南方医院体检发现胆囊多发性小结石,今天来医院找我看病,眼睛瞪得大大的,问我,为什么他电话中告诉我大腿外侧麻木,我就能知道他的胆有问题,其实这就是中医经络学说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胆经经气不畅可以引起大图胆囊结石,也可以导致大腿外侧麻木不适等疾病和症状。

      检查麻木的位置就在大腿胆经的风市穴附近,是胆经气虚导致的局部肌肤经络失养所致,针刺患者左侧肾经的照海,肝经的太冲,行间,胆经的丘墟,阳陵泉,侠溪,右侧三焦经的液门,中渚,支沟,外关后,患者自诉左侧大腿外侧巴掌大麻木的地方逐渐缩小了,感觉麻木的位置向皮肤上面移动,然后麻木的位置往膝关节附近移动,范围继续缩小,留针1小时候后拔针,患者告诉我麻木的地方的好了近八成,建议他继续来门诊坚持针灸治疗一段时间,巩固疗效。

      10月23日复诊,自诉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原穴位继续针灸治疗,留针期间,患者自诉左侧大腿外侧麻痹的位置发热。

     今晚在写下这段文字的同时,温故而知新:胆经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醪穴),向上到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完骨穴),外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复返向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行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向下进入缺盆部。

其包括如下几个分支:

  耳部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手少阳的翳风穴进入耳中,过手太阳经的听宫穴,出走耳前,至眼外角的后方。

  眼外角分支:从眼外角分出,下行至下领部足阳明经的大迎穴附近,会合于手少阳经到达目眶下,下行经颊车,由前脉会合于缺盆后,然后向下入胸中,穿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沿着胁肋内,出于少腹两侧腹股沟动脉部,经过外阴部毛际,横行入髋关节部(环跳)

  缺盆部直行分支:从缺盆分出,向下至腋窝,沿胸侧部,经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部(环跳穴)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关节外侧,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段,再下到外踝的前面,沿足背部,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穴

足背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一、第二趾骨间,出趾端,穿过趾甲,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大敦,属肝经),与足厥阴肝经相接。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以胆经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