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祖根在泰山

 问道翰墨 2012-10-24

拨乱反正——华夏祖根在泰山 

关于华夏始祖起源问题一直在学界争论不休。而古泰山作为华夏祖根之山,却是有史可考的。

一、《韩非子·十过》云:“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后进扫,雨师洒岛,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二、《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西至于空桐”。空桐又作空同、崆峒等。《庄子·在宥》云:黄帝访“广成子空同之上”。《集解》引韦昭注:空峒“在陇右”。“陇”是陕西的简称。在原始社会条件下,东方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怎有可能跑到数千公里以外的陕西去呢?原来,有学者指出:泰山古称昆仑;昆仑与空桐古音相同,因此,空桐即昆仑,亦即今之泰山。

三、华夏族虽已西迁中原,但他们总忘不了作为祖根之山的态度,岁月的流逝总减弱不了他们的故乡情。所以《封禅书》又载,作为华夏后裔的周成王、秦始皇、汉武帝等均不远千里,东来泰山隆重封禅,即使唐宗宋祖也不例外。其思想深处都是都是对华夏祖先的崇敬,当然也包括对天帝的崇拜。

四、泰山是华夏族源于东方的铁证,是搬不走的华夏大文物,是华夏族的祖根之山、母亲之山。本来,在后来的五岳中,泰山高不及华山,中不及嵩山,偏居祖国的东方,却为何称“五岳独尊”或“岱岳”?辞书释“宗”云:祖先也,尊崇也。即泰山由于是华夏族的发祥之地,才被尊为祖先之山,在五岳中独独受到尊崇。而古今学者其他一切解释皆不得要领。

综上所述,最有说服力的便是一连串华夏帝王皆封禅于泰山。《史记·封禅书》记载了黄帝及其后裔颛顼、帝喾、尧、舜、禹封禅于泰山的历史。这就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华夏族原即东方土著民族,否则,果如徐旭生所言华夏族起于黄土高原,又有何理由不远数千里,跑到与自己氏族毫不相干的泰山封禅呢?关于华夏起源之说,相信还会争论下去,但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还回历史原来真面目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摘自【泰山风光的日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