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电网吕清森事迹

 一生真爱888 2012-10-24
责任所在 重于泰山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王 敏
  [来源:国务院国资委]   [2011年4月28日] [文章点击数:6280]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向大家报告“电力雄鹰”吕清森同志的先进事迹。
  在深入学习了吕清森同志的事迹后,我在想:吕清森是国家电网公司最普通的员工,他为什么让那么多的人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尊敬?因为他用“责任”两个字充满了自己的内心,写进了30多年的日日夜夜,融入了生命的足迹中,彰显了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时代风采。
  
  吕清森同志1960年出生,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吉林桦甸供电分公司送电站工人。从1979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负责巡护吉林省吉林地区海拔最高、环境最差、巡视难度最大的一条66千伏输电线路,及时发现排除各种隐患,保证了这条线路32年安全运行无事故。他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先进职工标兵等荣誉。
  2010年,吕清森同志入选中央宣传部选树的“时代先锋”,入围2010“感动中国”候选人,当选“感动吉林”十大人物。他的先进事迹,获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吕清森同志的事迹。

  一、从一天看32年——最真实的吕清森
  
  32年来,吕清森最重要的就是做了一件事——巡视从吉林桦甸红石变电站到白山发电厂的66千伏输电线路。这条线路我们通常称为“红白线”。在国家电网经营范围内,这条线路电压等级不高,只有66千伏,也不算长,只有47公里、179基铁塔。它一头连接着发电厂,另一头连接着桦甸市的三个镇。线路主要负荷是以“中国第一金矿”——夹皮沟金矿为代表的冶金矿业,另外,两千余家单位和几万户居民,供电也靠这条线。吕清森的责任就是定期巡视这条线路,及时发现隐患和缺陷,保证线路状态良好,运行安全。
  很多人对巡线工作并不熟悉。吕清森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去年7月份,有5位网友不相信报道中写的细节,分别从北京、上海等地集合到桦甸,要跟着吕清森体验生活。
  这5位网友都是比较专业的“驴友”,有丰富的登山经验。清晨5点,他们跟着吕清森出发,当天计划走20个塔位,大约30公里山路。
  东北的盛夏,白天很炎热,人站着不动都会汗流浃背,但是他们都穿着长裤长衣,裤腿、袖口都要扎紧。一是因为暴露的皮肤很容易被树杈划伤;二是因为丛林里到处都是“草爬子”(学名“蜱虫”)。“草爬子”很小,钻入人体不易被发现,其携带的病毒一旦进入血液系统,可能让人高烧不退,严重的会导致深度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巡线的路,都是土路、石头路,甚至根本没有路。一边是横七竖八的丛林,要不断地拿棍子拨开;另一边是荆棘和丛林掩盖下的悬崖。路上遇到一条湍急的河,网友问,吕师傅,没有桥怎么走啊?吕清森跳下河说,来,我背你们过去吧!因为不好意思,网友们跟着蹚了过去,但是走得东倒西歪。过了河,突然又下起瓢泼大雨,石头和青苔变得特别滑,网友们都感觉站不住了。但吕清森依然稳健地走着,头向上抬着,脸向上扬着,眼睛还是紧盯着线路。他要巡视线路,所以不能低头。在网友们眼中,吕清森脚下好像也长着一双眼睛,让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扎实实、稳稳当当。
  中途休息的时候,网友发现,吕清森不管干什么都不坐下,总是半蹲着;吃面包不是拿在手上,而是从包里撕一块出来,吃完再撕。为什么?吕清森告诉他们,坐在石头上,下面可能藏着蛇,坐在树底下,可能会惊动成群的马蜂。山里面有熊、狼和野猪等猛兽,蹲着时人的神经更警惕,能够更好地预防猛兽的袭击。山里天气多变,大雨说下就下,面包一点一点地撕着吃,才不会被浇湿。当天,他们走完8个塔位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5条蛇,最粗的一条有小孩的手腕那么粗。
  这一天走了差不多7个小时,5位网友感觉自己的体力已经接近了极限。本来计划跟着吕清森走7天,最后只走了两天就提前结束了。
  一位网友说:“爬一座大山不可怕,可怕的是山后还是山;走一条没人的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路都没人。”另一位网友说:“我以前从来没想到过还有这样的工作,换作是我,可能坚持不了3天。”
  其实,这只是吕清森32年工作中最最普通的一天,甚至可以说,这是他状况相对良好的一天。
  这一天,他们只是遇到了几条蛇,而过去32年里,吕清森曾经来不及躲闪,让马蜂群蛰得脸肿成了大馒头,眼睛只剩下一条缝;曾经和黑熊狭路相逢,距离不到5米;曾经只靠一根棍子敲击树丛,吓退了在暗处悄悄盯着他的狼或者野猪。
  这一天,他们只是遇到了一场大雨,而过去32年,吕清森曾经在齐腰深的大雪中连滚带爬,棉裤冻成冰筒;在山洪暴发的时候蹚过洪水,两条腿被石头碰得都是伤。
  这一天,网友们只背着旅行包走了六七个小时,而过去32年,吕清森背着总重量十几斤的工具、水和食物,平均每个月徒步200多公里,总长度累计达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圈。
  这一天,跟着吕清森走的网友们“心里有了绝望的感觉”,而吕清森一直这么走着,走了32年,把这条红白线走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把崎岖险峻的山路走成了一条光明大道,把深山野林走成了自己无比熟悉的另一个家院。
  
  二、吕清森工作是平凡的,但是他用最朴实、最坚定的责任心筑就了自己的高度
  
  既然巡线工作这么艰难,又有这么多危险,为什么吕清森能够坚持32年?源于他对责任的理解。
  责任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从四句话看看吕清森同志是如何理解责任、如何履行责任、如何坚守责任的。
  
  责任就是保障安全:干了巡线这个工作,就要保证不出事故。这句话,是吕清森的父亲对他说的。
  
  1979年,吕清森参加工作,成为一名送电工人,单位给他安排的巡护线路,就是他父亲巡护了一辈子的红白线。父亲把自己的望远镜像发奖牌一样挂在了吕清森的脖子上,对他说:“你拿上这个望远镜,干了巡线这个工作,就要保证不出事故。” 吕清森至今还清清楚楚记得那一幕,记得父亲说的每一个字。
  这条线所在的山岭是长白山的余脉,高山林立,人迹罕至,林木密布,野兽出没,平均海拔超过了500米,几乎是一个山头一座塔,最高的一座铁塔海拔1100米。因为风雨雷电、暴雪冰霜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线路发生导线舞动、覆冰、落雷等故障的概率很高。为了保证线路安全,吕清森每月至少要徒步完全巡视一次。但是无论发生什么状况,他没有简化过一次巡视程序,也没有漏过一处隐患。
  线路故障,就是吕清森的一块心病。隐患不消除,他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2002年端午节前一天,雷雨导致线路跳闸。所有同事特巡了一整天,直到天黑还是没找到故障点,单位决定第二天继续查。吕清森回家后,想着第二天就是端午节,要是没有电,老百姓肯定过不好这个节日。于是他从当天天气、地理位置等多个角度仔细分析了线路情况。凌晨两点多,吕清森出门打了个车赶到他认为最有可能发生故障的地方,一基一基铁塔仔细巡视,终于在天刚刚放亮的时候找到了故障点。线路检修的同事们赶到时,发现他倚在附近的草垛上睡着了。
  有一年他过生日,正好巡线回到家。饭菜刚端上桌,忽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吕清森说:“线路如果受到雷击就可能出问题,不去看看总不放心。”他拿了工具袋拔腿就往外走。家里人说,“他心里装着线路,一分钟也等不得。” 
  吕清森在家里一般只听电视,不看。大家可能不相信,在电视十分普及,电视节目丰富多彩的今天,怎么可能不看电视?可这是真的。因为在吕清森心里,眼睛是用来工作的,眼睛的主要作用就是看电线。对于电力巡线工来说,眼睛太重要了。有时蹲着一盯电线就是二十多分钟,所以平时他要保护好眼睛。
  连续32年安全运行无事故的纪录,就是这么一天一天盯出来的,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每一天的安全纪录都来之不易,积累32年的安全纪录,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责任就是刻苦钻研:干工作不能光埋着头苦干,得琢磨怎么才能干好。这句话,是吕清森对他的同事和徒弟说的。
  
  有一次,线路停电检修,按照吕清森提供的缺陷清单逐条进行消缺处理。当处理到215号杆塔时,工作人员把导线从40多米高的空中放下来,几个人反复摸排好几遍,也找不到他上报的缺陷。正当大家带着疑问把导线再挂上去时,吕清森赶到了。他迅速察看了地形、杆塔的距离等,只用了几分钟就找到了故障点。
  吕清森只有初中文化。别人发现不了的缺陷或者隐患,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大家都叫他“巡线神鹰”。这种“神功”并不是天生的,凭的是钻研。在吕清森老伴看来,他都钻研成“魔怔”了。
  有一次,他在巡线中发现, 140号杆塔导线压接管颜色有点不对劲。安全规程写着,导线过热会导致变色。会不会是导线过热呢?如果是导线过热,那么不同的温度会呈现什么不同的颜色呢?吕清森找到更换下来不用的旧导线,用火烧,感觉颜色变化不明显,就把家里的铝勺、铝锅也拿来放在火里烧,观察它的变化,前后烧坏了3个勺子两口锅,终于把导线过热的颜色变化规律给弄明白了。
  根据线路所在山区的特殊地形,吕清森花了3年时间,总结形成了包括位置观测法、“之”字型行走观测法、风力风向观测法在内的一整套特色巡线方法——被命名为“采光巡线法”,通过找到最合适的观测位置,等太阳光直射导线时观察,能看到平时很难发现的缺陷。现在这些方法已经在当地推广。
  红白线地处高寒山区,过去使用的水泥杆很容易冻裂。吕清森在10年里测试电杆温度、强度变化上千次,找出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每年可节省维修资金上百万元,这个方法列入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规程汇编。
  吕清森攒下了几十本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详细记录着线路走向、杆塔结构、金具配置等情况,以及线路途经的地形地貌、动植物分布、气象特征等。线路、杆塔的每一个细小结构他都了如指掌。
  吕清森一共参加过三次单位组织的劳模疗养。三次疗养,他不逛街,不看景,不休息,打个车,到郊区观察不同的铁塔结构。碰到兄弟单位施工作业,他就上前一边看一边问一边记。
  吕清森不光自己琢磨,还带着同事一起琢磨。他的巡线技巧、方法、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共享。他常对同事和徒弟说,咱是干这个工作的,不能光埋着头苦干,得琢磨怎么才能干好。
  一个人追求什么、烦恼什么,能显示出天差地别的思想境界。吕清森烦恼的,既不是工作条件,也不是工资待遇,而是找不到隐患原因和解决办法;追求的不是舒适享受,不是升职加薪,而是他的钻研有了成果,派上了用场。
  
  责任就是默默坚守:这辈子,我就是要守好红白线。这句话,是吕清森向采访他的记者说的。
  
  32年前,吕清森刚开始巡线的时候,电力线路整体健康水平远不如现在,城乡建设也不像今天发达。公共汽车还通不到线路所在地。进山巡线,一趟走下来需要好几天。除了夜里借宿在老乡家,几乎见不到一个人影。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更没有现在年轻人用的各种电子产品。
  采访吕清森的记者几乎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一个人在山里不感到寂寞、不觉得害怕吗?吕清森老老实实地回答:也寂寞、也害怕,特别是刚工作的时候。
  寂寞、害怕时怎么办?吕清森有自己的办法,唱“红歌”。吕清森最喜欢唱的是“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到现在还在唱着。他说:“这歌唱起来既畅快又响亮,不但能吓走野生动物,还能给自己壮胆。”吕清森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唱,层层叠叠的山林如同他的舞台,红白线就是他唯一的也是最知音的听众!
  吕清森在山里见不到人,回到家里总想找人说话。儿子小的时候,他就对着儿子说山里的事:遇到狼怎么办,看见熊怎么躲,山里都有什么样的蛇……儿子长大懂事了才知道,这些故事原来都是一个,就是父亲的工作。
  吕清森在大多数人眼里很少说话,甚至有点木讷。可是去年在北京开会,他和一位变电站站长却相见恨晚,他乡遇知己,越说越高兴,一直说了大半宿。
  今年春节前,腊月二十七,天刚放亮,他背着装备又进山了。这个冬天特别冷,连下了几场大雪,山里的路都是积雪。吕清森走得深一脚、浅一脚,仔细观察铁塔、设备、导线有没有受到影响。要是站着看不清,就坐着、趴着、躺着,在雪地里一看就是几十分钟,起来就像个雪人一样。这次他巡线直到腊月二十九,才放心地回家过年。
  对工作没有杂念,从不懈怠,32年始终如一的坚守,在吕清森身上雕刻了许多细微的痕迹。人们发现,吕清森的“标准姿势”是眯着眼睛,微微仰着头。劳模会上一位领导要和他照相,摄影师喊了几次让他低一低头,他就是控制不了,刚低下一会儿,又习惯性地抬了起来。
  他曾经告诉记者,巡线工我干定了,这辈子,我就要守好红白线。
   
  责任就是全心奉献:干活累不死人,但没有精神却容易死人。这句话,是吕清森对他的儿子说的。
  
     2002年11月的一个夜晚,红白线跳闸,吕清森特巡到后半夜还是没有找到故障点。天气越来越恶劣,视线越来越差,当天夜里已经无法继续巡视。往回走的时候,吕清森脚下一滑,掉进了一米多深的河水中。冰冷的河水将他的衣服全部浸透,当他磕磕绊绊地赶到一位老乡家时,棉衣棉裤和鞋子怎么也脱不下来,冻得他眼泪直流。本来,吕清森可以选择舒服地睡上一觉,可一想到故障点还没有找到,隐患还没有排除,吕清森放弃了。天刚蒙蒙亮,他又踏上了风雪弥漫的巡线路。
  巡线这么辛苦、这么危险。吕清森难道是铁打的吗?不是的。巡线生涯给他身上留下了各种陈年的伤痛。在家睡觉,家人总能听见他在睡梦中忍痛的呻吟。但是他在工作中总是精神饱满。他多次放弃升职的机会,婉言谢绝了单位给他的照顾。现在,他已经50多岁了,家人希望他换个工作,他仍然不同意,他认为自己比别人更熟悉红白线。他跟儿子说,干活累不死人,但没有精神却容易死人。不管干什么,都得有一股精神头。
  吕清森自己说不清这种“精神头”究竟是什么。但是,他的“精神”影响了很多人。他带过好几个徒弟,有的做了管理,有的成了巡线骨干。
  李维辉家在桦甸市农村,小时候就认识了年轻的巡线工吕清森,跟他学过电工知识,家里获得过他的帮助。后来,李维辉报名考试成为农电员工,在吕清森的带动下,工作十分努力,被评为“吉林市劳动模范”、“桦甸市首届道德模范”。
  1999年,一位大学毕业生到了送电站,刚开始觉得巡线很简单,但几个月下来,艰苦、孤独、缺乏成就感,让他感到精神压抑。吕清森利用休息时间耐心细致地教他巡线,和他聊天,使这位大学生放下了思想包袱,工作上进步很快,后来走上了管理岗位。
  在网上,不少年轻人叫吕清森“森叔”。一个网友留言说,吕清森的故事让我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大学毕业后,我要像森叔那样,脚踏实地,做好平凡的工作。
  吕清森的精神闪耀着责任和奉献的光辉。这光辉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就像一个开关连接着无数盏灯,一打开,就能点亮整个夜晚。
  
  三、沉甸甸的责任,成就了吕清森不平凡的人生,折射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
  
  吕清森的事迹和精神,感动了许多人,震撼了许多人。
  很多人在思考:吕清森的岗位那么普通,他为什么那样执著?吕清森的工作那么艰辛,他为什么那样快乐? 
  
  吕清森把责任看作本分,所以不求回报。
  
  32年,吕清森从没有向单位提出过个人要求。有一年,他双手在工作中严重冻伤,医生建议截肢。单位领导坚决不同意,转到吉林最好的医院,找到最好的医生,终于保住了他的一双手。吕清森说,企业和组织的恩情一辈子都报不完,他只能用努力工作来报答。
  家里大事小事,吕清森基本没操过心。老伴说“不能拖老吕的后腿”。他也觉得亏欠家人很多,总想着退休以后好好为家里出些力。
  吕清森把对企业和家人的感恩与深情,都融进了对工作的热忱,对责任的执著。在他看来,做好该做的事就是本分。
  因为是本分,所以付出多少,都没有想过回报。
  像吕清森这样,把责任当作本分,就不会在个人得失上斤斤计较,就能够任劳任怨,吃得了苦、吃得下亏、吃得起气。 
  如果我们都像吕清森那样,默默地守住自己的本分,就不在乎有没有关注、有没有赞美;就不在乎经受的磨难、遭遇的伤痛;就会心无旁骛,尽职尽责,创造价值。
  
  吕清森把责任看作追求,所以勇于担当。
  
  吕清森对自己的状况很知足。工作很辛苦,但是领导关心、家人支持,让他有成就感。朋友和同事都很好,生活虽然简单,但并不缺什么。大家都说老吕是个热心肠,只要别人有困难,他就一定会全力帮忙;就连巡线路上的那些农户家里有什么事情,他都帮着跑前跑后;对待工作他更是表现出十足的“傻”气,吃多少亏,挨多少累,受多少苦,都毫无怨言。
  一个人是否容易满足,因什么而满足,可以体现一种追求,造就一种人生。把责任当作追求,在个人生活上就很容易满足,工作上就勇于担当。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也能发出最耀眼的光和热。
  如果我们都像吕清森那样,就能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中恪尽职守,就能在灾难突发、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哪怕是肩上千钧重担,哪怕是眼前刀山火海,都毫不犹豫,勇往直前!
  
  吕清森把责任看作信仰,所以无怨无悔。
  
  跟着吕清森巡线的网友问他,山里哪里的风景最美。吕清森说:“赶上过年期间进山巡线,晚上站在山顶,附近村屯亮起的大红灯笼,远远看去就像熟透的樱桃,红红火火中透着喜庆,最美!” 
  吕清森眼里的美,真实、纯粹、温暖,它不同于时尚的美,甚至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因为,这是他闭上眼也熟悉的山石和草木;是企业厚重的培养和关爱;是家人温暖的深情和支持;是老乡家热乎乎的双手和土炕;是红红火火的日子,和和美美的生活!
  为心中最美的景色而全心付出,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像吕清森那样,心中怀有坚定的信仰,就会激励自己守护心中的大美,为人民的幸福而心甘情愿地付出。
  如果我们都像吕清森那样,把责任深深地埋藏在心里,用心血滋养它生根发芽,就能长成参天大树,长成人生最坚定的信仰,长成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正因为这份责任枝繁叶茂,所以不惧怕任何风吹雨打;正因为这信仰植根深远,所以历经磨难依然无怨无悔。
  
  当前,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一个学习吕清森的热潮正在掀起。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从公司总部,到生产现场、建设工地,农村供电所,职工们聆听报告会、阅读新闻报道,开展专题学习,进行热烈讨论,学习吕清森,对标吕清森,争当吕清森。
  吕清森把责任与奉献融进了自己的血液,他的身体力行,使国家电网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和光大。
  如果把覆盖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服务10亿多人口的国家电网,比作为人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的血液循环系统,那么,1000千伏、500千伏输电线路就如同主动脉、大动脉,而66千伏红白线就是这个肌体上的一条血管。人身上的每根血管都非常重要,即使再小,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即使一条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只有66千伏,甚至更低,它对于保障供电也是同样重要,需要千千万万个吕清森这样的人。
  对于吕清森来说,巡护红白线是他全部的责任。对于国家电网员工来说,无论是用户家里一个15瓦的灯泡,还是一条500千伏超高压、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倾注的心血,付出的艰辛,没有任何差别。
  守望电网的安全,加快电网的发展,确保电力供应,就是守护和保障全国人民的幸福,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责任所在,重于泰山。
   吕清森同志的光辉品格,发扬了优良传统,展现了时代精神,不仅属于中央企业,而且属于当代伟大的中国工人阶级!
  
  培育这种品格,让这种品格根植于我们的心中,我们矢志奋斗的事业就能永葆青春,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才有光明的前程!
  弘扬这种品格,让这种品格成为企业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打造一支钢铁般的必胜之师,成为当之无愧地“共和国的脊梁”!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