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觉】我在国家电网工作,却像在杂技团上班

 鸽子飞吧 2015-08-22
【职觉】我在国家电网工作,却像在杂技团上班

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文| 刘奕诗


当初报考电力院校之前,爹妈的建议很实际:毕业若进了电网企业,要么进调度室盯着满屏幕的电网参数,要么穿着脏工服拿着焊枪搞检修,再不济当个抄表工,好歹也算是个国企员工,旱涝保收嘛。


毕业后,我果真成了一名电网员工。但入职后,当单位对我们一批新进员工进行严格培训,并被要求拿到高空作业证书时,我黑线了。我承认自己失算,当初忘了电网还有这么一个苦逼又玩命的工种。


我被分配到了某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毕业时,同学们一听这公司名字就懂:“爬塔去?”是的,我欲哭无泪。哥可是上三楼都不敢往楼下瞅的人啊!


岗前培训期间,我有了第一次爬铁塔的经历。那座铁塔有30米高,爬梯和地面垂直。从登出第一步开始,我的小腿就不受控制地颤抖。爬到一半时,衣服全部湿透。爬到塔顶,用了将近半个小时。我已经忘了怎么下塔的,只记得从头到尾,都没敢朝脚底下看一眼。


正式上岗时,30米高的铁塔对我来说已经稀松平常了。上塔前,我和队友们全身都穿着屏蔽服,携带几十斤的工具设备。先将攀登自锁器扣在腰间的安全环上,攀爬时,每一步都要踩着铁塔的脚钉。每根脚钉大约有手指粗细,长度不到10厘米。对,感觉很像攀岩。


上塔的工作目的有很多种。比较经常遇到的工作是清扫绝缘子,就是塔上一串串的瓷瓶。到塔顶后,我们一般会骑坐在瓷瓶上,一个个擦拭。高处容易起风,风一来,身体就会跟着瓷瓶和线路一起晃。


擦瓷瓶的运动量是很大的,我们时不时要匍匐爬行,或者劈腿腾挪,有点像钢丝杂技。安全帽特别捂人,汗沿着额头噼里啪啦掉。太阳晒时,汗珠调到铁塔的角钢上,嗞地一声就蒸发成一缕白烟。


上塔还有一个常见工作就是架线。当一条新的输电线路架设时,先要把铁塔组装立起来,我们再爬到塔上,把线架在塔与塔之间。


一般来讲,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高,输电距离越长,铁塔的高度相对也越高。恰好从我参加工作起,国家电网开始架设多条特高压线路。我就恰好赶上了一回特高压架线,而且是跨越长江的一段工程。


那项工程的全称是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从四川省西昌市起,一直延伸到江苏省苏州市,中途四次穿越长江。其中一个长江跨越点在安徽省安庆市,那里的长江两岸,铁塔高223米,相当于80多层楼高。爬上塔,需要迈过1268级台阶。那时我也是参加工作四年的人了,自诩老手,爬上那尊塔,我用了40多分钟。


上这种巨高的塔,身上不能携带任何有可能坠落的东西,包括钥匙、硬币、手机、笔等等。一个队友跟我说过,一位某知名电视台的记者此前随送变电队伍爬塔拍摄。爬不到一半,兜里的手机掉出去了。下塔时,只找到了一个零件。


架线工作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我们一组人马约10人,分工非常明确。有的人扶着线夹,有的人负责把导线往线夹里放,有的人负责安装金具、拧螺丝。一个线夹就几百斤重,两个成年人都搬不动,全靠钢缆把它吊上来。


上塔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所以很容易饿。因为上下塔不容易,为了省工夫,饭菜都装到保温餐盒里,用绳索吊运上塔。在200多米的高空,饭菜在餐盒里是热的,夹出来瞬间凉透。吃一口饭灌一口风。


吃饭时,我会有闲暇往下看一看长江。脚下的长江像一条狭长的缎带,非常温柔。江对岸,另一尊铁塔遥遥相望。导线需要用船牵引到对岸,然后靠我们这些爬塔施工者架在两塔之上,完成长江大跨越。俯视长江,感觉它变窄了。但我们知道,这次导线跨越距离近2公里。


参加工作6年多,我参建的送变电工程20多个。有时躺在床上睡不着,我会数这些年来自己爬了多少次塔。只算其中一年,有200多天离家在外,爬塔千次。这数字从脑子里蹦出来,还真有点吓人。


但当4岁大的儿子好奇我的工作时,我瞬间就乐观了。我会跟他讲,爸爸就是蜘蛛侠,一边爬高一边拉线,实至名归。还有,看见雾霾了么?爸爸和其他蜘蛛侠们动手建起的特高压,就是把远方的清洁电能送到有雾霾的地方,让用电的地方不再烧煤,让雾霾从城市消失。


讲到这里,我会学林志颖的口吻问他:“是不是很酷?”


好吧,爬塔就爬塔。起码现在心情舒服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