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抚宁六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易)

 边走边停图书馆 2012-10-24

抚宁六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理综试卷

二不定项选择(共48分)

14

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

甲、乙分子间的作用力与距离的函数关系如图所

示。若把乙分子从r3处由静止释放,仅在分子力

作用下,则乙分子从r3r1的过程中(    

     A.两分子的势能一直增大

     B.两分子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乙分子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14

     D.乙分子的动能一直增大

15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中,弹簧两端分别与静止的滑块N和挡板P相连接,弹簧与挡板的质量均不计;滑块M以初速度υ0向右运动,它与挡板P碰撞(不粘连)后开始压缩弹簧,最后,滑块N以速度υ0向右运动。在此过程中(  

A. M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B. M的速度为零时,弹簧的长度最短

C. M的速度为υ0/2时,弹簧的长度最短

  D. MN具有相同速度时,两滑块动能之和最小             15

16一列波沿直线传播,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质点A的位置与坐标原点相距0.5 m,此时质点A沿

y 轴正方向运动,再经过0.02 s 将第一次达到最大位

移,由此可见 (  

A这列波波长是2 m 

 

      B这列波频率是50 Hz

    C这列波波速是25 m/s         D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的负方向

 

 

 

 

      

 

16                           17

 

17.如图所示,PQ是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点电荷,

PQ连线的中点为Oab为中垂线上的两点,

Oa<Obab两点场强的大小分别为EaEb

ab两点电势的大小分别为φaφb,则有(   

AEa>Eb, φa>φb       BEa>Eb, φa=φb

CEa<Eb, φa<φb       DEa<Eb, φa=φb

 

 

18如图所示. 有一宽为2L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abcd是由均匀电阻丝做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总电阻值为R. 线框以垂直磁场边界的速度v匀速通过磁场区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框abcd两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则(    

 

A.整个过程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为顺时针方向

B.整个过程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为逆时针方向

C.整个过程中ab两点的电势差为

D.整个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焦耳热为

19.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20.如地球质量M可由表达式 求出,式中G为引力常量, 的单位是m/s 的幂次,c的单位是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是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4c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B 是第一宇宙速度, =4c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C 是赤道上物体的自转速度, =2c是地球表而重力加速度   

  D 是月球绕地球运动的速度, =4c是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21.如图所示,AB均为半个绝缘正方体,质量均为m,在AB内部各嵌入一个带电小球,A带电量为+qB带电量为-q,且两个小球的球心连线垂直于AB接触面。AB最初靠在竖直的粗糙墙上。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AB无初速度释放,下落过程中始终相对静止,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块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

    B.两物块下落的加速度大小应小于g

    CAB之间接触面上的弹力为零

    DB受到A的摩擦力作用,方向沿接触面向上

三 实验题(共17分)

22.(7分)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选用的是入射面和出射面相互平行的矩形玻璃砖,用“插针法”测定某种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如下:

a.将木板水平放置,把一张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b.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作为入射界面,过aa上的一点O画出界面的法线NN,并画一条线段AO作为入射光线;

    c.把矩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画出玻璃砖的另一边bb

    d.在直线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2档住P1的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            ,记下P3P4的位置。

e.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做出出射光线,标出入射角α、折射角β

    ①请将步骤d补充完整。

②小明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了实验,记录下5组数据,并计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玻璃的折射率,如下表所示。

 

组别

项目

1

2

3

4

5

入射角α

25o

35o

45o

50o

75o

折射角β

16o

22.5o 

28o

32o

42o

sinα

0.423

0.574

0.707

0.766

0.966

sin β

0.276

0.383

0.469

0.530

0.669

折射率n

1.533

1.499

1.506

1.446

1.443

 

 

 

 

但其中有一组数据是不真实的,物理老师给出了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1.521arcsin =0.717(弧度)=41.081o。根据老师给出的数据可以判断,小明同学记录的数据中,不真实的一组是第

    组。

③汪洋同学在找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以后,以入射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与AO交于C点,与OOˊ交于D点,过CD两点分别向NNˊ作垂线,交NNˊCˊDˊ, 所以折射率n =             。(用图示中的线段表示)

23.(10分)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准备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用伏安法精确地测量.实验室里准备了以下器材:

A.多用电表

B.电压表Vl,量程6V,内阻约10kΩ

C.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20kΩ

D.电流表Al,量程0.6A,内阻约0.2Ω

E.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2Ω

F.电源:电动势E=12V

G.滑动变阻器Rl,最大阻值10Ω,最大电流为2A

H.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最大电流为0.2A

I.导线、电键若干

(1)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10”欧姆挡,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________欧姆挡;

(2) 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乙中指针所示,则Rx的阻值大约是_________Ω

 

图甲

 

 

 

 

 

 

 

 

 


 

 

 

 

 

 

图乙

 

 

 

 

 

 


  

 

 

(3)在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0开始可以连续调节,则在上述器材中除FI外还应选出的器材是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4)在虚线框内画出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的实验电路图(请用尺规作图,否则不能得分).

 

 

 

 

 

 

计算题(共55分)

24.(16)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正对着的半径为 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 ,虚线沿竖直方向,一质量为 的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低点 与最高点 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不计空气阻力, 10m/s

1)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求小球在A点速度;

2)求AB两点的压力差 的函数关系;(用 表示)

3)若测得两点压力差 与距离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象,求小球的质量。

 

 

 

 

 

 

 

2518如右图所示质量为2千克的煤块由静止从A放入正在匀速向下传动的传送带上,5秒末刚好离开传送带B点,其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取g=10m/s2)求:

1)传送带AB的距离

A

B

α

2)煤块在白色传送带上打滑而留下的痕迹有多长。

3)传送带对煤所做的功

 

 

 

 

 

 

 

 

 

 

 

26(21分)

       有个演示实验,在上下面都是金属板的玻璃盒内,放了许多用锡箔纸揉成的小球,当上下板间加上电压后,小球就上下不停地跳动。现取以下简化模型进行定量研究。

       如图所示,电容量为C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B水平放置,相距为d,与电动势为 、内阻可不计的电源相连。设两板之间只有一个质量为m的导电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已知:若小球与极板发生碰撞,则碰撞后小球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带电状态也立即改变,改变后,小球所带电荷符号与该极板相同,电量为极板电量的 倍( 1=。不计带电小球对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

       (1)欲使小球能够不断地在两板间上下往返运动,电动势 至少应大于多少?

       (2)设上述条件已满足,在较长的时间间隔T内小球做了很多次往返运动。求在T时间内小球往返运动的次数以及通过电源的总电量。

 

答案14D  15CD  16ACD  17B  18D  19A  20B  21AD

 22、① 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P1P2的像 (2)

      5         (2分)

     CC’/DD(2)

23、(1)   ×1   (2)  

(2)   9     Ω(2)

(3)     BDG  (2分)

 (4)如图所示(4) (不用规尺作图不得分)

24解:(1)小球恰能在A点沿轨道运动时:

           

                           

(2)在 :                    

:                      

小球从AB机械能守恒:

                

两点的压力差:    

(3)由图象知:

截距:

                                                  

评分标准:2,12分。

25解:解:(1AB长为Vt图所围的面积,

2秒:

3秒:

AB长为: (m)     3分)

2)前2秒传送带运动 (m)

煤向后打滑 (m)

3秒传送带运动 (m)

煤向前打滑 (m)

在白色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应为20   4分)

3)由图可知前2秒加速度 m/s2

  -------①

3秒加速度 m/s2

 -------

由①②式解得      

传送带对煤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解得 W-392J    9分)

 26解:(1)用Q表示极板电荷量的大小,q表示碰后小球电荷量的大小。要使小球能不停地往返运动,小球所受的向上的电场力至少应大于重力,则

q>mg

其中  q=αQ

又有Q=Cε

由以上三式有  ε>

(2)当小球带正电时,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同,向下做加速运动。以a1表示其加速度,t1表示从A板到B板所用的时间,则有

q+mg=ma1郝双制作

d=a1t12

当小球带负电时,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向上做加速运动,以a2表示其加速度,t2表示从B板到A板所用的时间,则有

q-mg=ma2

d=a2t22

小球往返一次共用时间为(t1+t2),故小球在T时间内往返的次数

n=郝双制作

由以上关系式得n=

小球往返一次通过的电量为2q,在T时间内通过电源的总电量Q'=2qn

由以上两式可得郝双制作

Q'=郝双制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