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木柳书屋 2012-10-25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2012-08-08 08:31)

 (转自中国教育人·红叶之家博客)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乍一看到杜荀鹤的这句诗,禁不住哑然失笑。倒不是我自攀清高,意与他同谋。而置书的憨事在我身上的确时有发生,且不论到底我能日目几何,仅仅是置书时的满足已令人兴奋许久。

  最喜鲁迅的那些话:“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是一直钟情于文学的,虽不曾有什造诣,确也发生过不少趣事。小学时曾买过一本《世界童话故事》,草绿色绒线攀织而成的书皮,一篇篇我从不曾接触过的故事,令我对其如痴如迷爱如至宝。到了中学时代,更加醉心于课外读物。其时,我家对面有一家书店,我是里面的常客,因为在那里呆的太久的缘故,常常被母亲喊着回家。一日,正当我快要踏进书店的门槛时,母亲在身后大声呼喊,唤我回去,我终于不理她。进店看了一阵,买了一本《山海经》回去。到了家里,母亲先是不理我,随后瞪着眼睛望我一阵,问:“你天天看这样的书,对学习有用吗?”母亲只上了三年学,她指望我学有所成。“有用,这里面有很动人的故事,有精美的词句,对我写作文是有好处的。”我为自己争辩。母亲不说话了,但我知道她根本不信。以后虽然还看,但总不敢再那么肆无忌惮了。

  毕业以后,鉴于各种原因,对于书本日趋疏远,直到参加了工作,才有机会重拾旧爱。于是有意无意的便买回几本书,不定时的翻阅几页,觉得自己在与人交流时,言语间便流畅了不少。只是我不太喜欢读新版读物,所以在在购置书籍时,我也并不看中门面,街面书摊上亦是我购书的好地点。亳州人梁太明著的《曹操》,张炜的《芦青河纪事》等等均是以每本两三元的价钱从路边的旧书摊上淘来的。书有新旧而知识却无妨,适合自己的都是好的。每一次与孩子抱着大包小包的书回家,家人问一句:“上一次买的看完了吗?”我不言只笑。虽不能一一读完,看着也觉满足。

  人说爱书甚者就会有三分超脱世俗的气质,我想我亦有,新书被抱回家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全身都是优雅的,随着时日的间隔,当新书被遗忘于墙角凌乱的书架,我也一天天归于世俗。

   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如今每日熏陶在学子的朗朗读书声中,我亦边引边入,早晨拿来一本书与他们同读,学子与我同时不觉声渐高,我亦融入其中。我虽时常疏懒,亦有进步。

  


雪的动态图片三 - 红月儿 - 红月儿的搏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