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语堂编藏】《易图考》目录

 自语堂 2012-10-25

【自语堂编藏】
 
《易图考》目录

李申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月第一次印刷)
 
 

易图考序(张岱年)

自序

第一章 《周氏太极图》源流考

一 朱震论《周氏太极图》源流

二 朱熹对《周氏太极图》的考订

三 朱陆太极之争

四 宋明时代关于《周氏太极图》源流的争论

五 毛奇龄论《周氏太极图》渊源

六 黄宗炎论《周氏太极图》渊源

七 朱彝尊的《太极图授受考》

八 胡渭、黄宗羲论《太极图》渊源

九 现代学术界的《周氏太极图》源流说

一○ 毛奇龄结论的动摇

一一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不是唐代作品

一二 《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之唐明皇序言是伪造的

一三 毛奇龄的其他证据

一四 陈抟没有在华山石壁上刻过《无极图》

一五 对朱震说法的反思

一六 科学与关系——如何看待学问的渊源等

一七 道士将《周氏太极图》改为《顺逆炼丹图》

一八 道士将《周氏太极图》改为《无极图》

一九 道士将《周氏太极图》改造成《太极先天之图》

二○ 儒者对《周氏太极图》的应用

第二章 《阴阳鱼太极图》的由来

一 最初的《太极图》应是一个空心圆

二 太极的内含和《太极图》

三 谢枋得和易三图

四 元明之际作图风

五 《阴阳鱼图》问世

六 章潢称《阴阳鱼图》为《古太极图》

七 胡渭论《阴阳鱼图》

八 《阴阳鱼图》的源流、意义及其平价

九 来知德圆图和易图论

一○ 《阴阳鱼图》的画法

一一 当前学术界对《阴阳鱼图》的研究

一二 《阴阳鱼图》的流布

第三章 《河图》、《洛书》考

一 关于《河图》、《洛书》的早期记载

二 秦汉人的“图”观

三 汉代人的《河图》观

四 纬书中的《河图》、《洛书》观

五 《易》纬、《河图》纬分析

六 《隋书·经籍志》的记载

七 九宫数与五行生成数

八 魏晋-隋唐时代的《河图》、《洛书》观

九 魏晋-隋唐时期的几起《河图》、《洛书》事件

十○ 宋初儒道河、洛观

一一 刘牧创制《河图》、《洛书》

一二 刘牧《河图》渊源说

一三 所谓陈抟的《易龙图》

一四 朱熹的《河图》、《洛书》

一五 朱熹《河图》的传播及其与八卦的合偶

一六 不间断地反对黑白点《河图》、《洛书》的呼声

一七 元明时代伪《河图》、《洛书》风

一八 清初关于《河图》、《洛书》的讨论

一九 近现代《河图》、《洛书》论拾英

二○ 本书关于《河图》、《洛书》的几点结论

二一 再论刘牧

第四章 《先天图》源流考

一 《先天图》的问世

二 《先天图》渊源诸说

三 《先天图》源于《周易参同契》说

四 《先天图》与“一分为二”说

五 内容与形式——“物理”、“性命”之学与《先天图》(上)

六 内容与形式——“物理”、“性命”之学与《先天图》(下)

七 战国秦汉时期的历史模式论

八 从律气到卦气

九 宋朝前期的卦气说

一○ 《先天图》与邵雍的历史模式

一一 邵雍之外的历史模式

一二 阴阳消长说的没落

一三 对《先天图》的尊崇和批判

一四 当代对《先天图》的批判和尊崇

第五章 方士、道教与陈抟

一 方士和儒生

二 方士和道教

三 方术是一种世界现象

四 唐宋士大夫与丹道方术

五 陈抟其人、其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