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龟鳖养殖技术

 沙佛 2012-10-25

中华鳖的养殖管理

2012-9-1 9:56:00  来源:  互联网  网友评论(0)
技术大全(普及类)http://www./ztmore.asp?id=689

  一、饵料投喂

  1.饵料种类 主要有鲜活螺蛳、花白鲢、玉米、小麦等饵料。

  2.投喂量 早期(4~5月)水温较低,加上养殖苗种刚投放,投喂饵料种类要精细,量偏少。以投放的鲜活螺蛳等贝类为主,配合投喂部分套养的花白鲢,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5%左右;中期(6~8月)水温适宜,中华鳖生长旺盛,饵料投喂量大,主要投喂玉米、小麦等植物饵料,将其浸泡煮熟后,与鲜活花白鲢打成的鱼浆混合制成配合饵料,其中植物性饵料与花白鲢的配比为1∶2,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15%~20%;后期(9月以后)由于是中华鳖增肥增重期,投喂饵料种类需蛋白质含量高,量比中期略少,主要投喂花白鲢,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10%~15%,至水温15℃以下不再投喂任何饵料。

  3.投喂方法 套养的花白鲢通过拉网捕捞后剁成小块,配合饵料捏成长团状,投放到食台没入水面的部分。每天投喂2次,上午投入日投喂量的30%,傍晚投入日投喂量的70%。饵料投喂2小时后及时检查食台,根据食台上剩饵多少及时作适当的调整。

  4.食台清洁 投饵3小时后清除食台上的残饵,每隔3天将食台拉出水面,用100×10- 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泼洒食台,清洗消毒。

  二、水质调节

  1.添水 苗种放养结束后先保持池塘水位1周再开始加水。每周加水1次,每次20厘米,直至水深达1.5米。

  2.换水 采取先排后灌的方式进行换水,前期(6月份之前)每半个月换水20厘米,中期(6~9月)每隔7天换水30厘米,后期(9月份之后)每半个月换水20厘米。

  3.调水 养殖期间,每天下午2点和晚上9点各开起增氧机1小时;每隔10天亩用生石灰1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次;每隔半个月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交替泼洒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1次。

  三、水草管理

  在中华鳖养殖期间,要保持池塘中水生植物的面积为养殖水面的1/3左右,这样即保证水体有足够的光照,又为中华鳖提供炎夏降温的栖息场所。

  四、病害防治

  1.及时清除剩余饵料,防止残饵污染水质和池底。投喂的动物性饵料花白鲢全部为中华鳖养殖池塘中套养的,全程不采购外来饵料和冰海鱼。

  2.加强养殖水质管理,定期换水;定期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定时开启增氧机。

  3.定期用100×10- 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食台、养殖工具进行消毒。

  4.每个月投喂药饵1次,连续3天。药物主要成分为大黄和板蓝根,比例为1∶1,用量为饵料量的2%。(江苏省太仓市水产指导站(215400)时 勤 赵敏芳 张卫国 )
 
( 来源:中国惠农网 )

养龟要获益的三个关键

http://www./news/201209/2012_09_04_524866.html

三、掌握饲养技术

    饲养技术包括饲养密度、饵料、水温、疾病防治以及日常管理等。

    1.饲养密度:饲养密度高低,直接影响龟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饲养密度高,制约龟生长,易引起龟患病;反之,龟生长适当,发病率低。因此,只有饲养密度适当,才能充分利用池塘,才能将龟饲养好。一般来说,稚龟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只,成龟(重300~750克)饲养密度为5~8只。

    2.饵料:龟的生长速度、体质、抵抗能力,饵料起着主导作用。如投喂缺乏某些营养的饵料,往往会导致龟的营养不良,进而引起疾病。因为,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营养成分和数量的需求也有所不同。稚龟阶段,适宜投喂鲜活饵料,如水蚤、红虫、丝蚓及大平二号幼蚓等。幼龟及商品龟适宜投喂人工混合鳖饲料、新鲜家禽与牛、猪内脏及下脚料,并定期在饵料中拌入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成龟的饵料基本同于幼龟,只是不同季节,需在饵料中添加不同的物质。春季需添加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有益于龟产卵。秋季需添加抗生素等药物,有益于预防疾病,使龟安全越冬。

    3.水温:龟是变温动物,龟的活动量、进食多少完全受水温控制。不同种类龟的适宜水温有所差异。大多数龟类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

    25℃~30℃。

    4.疾病防治:养龟业中,疾病防治工作不可忽视。龟患病仅从外表症状难以发现,一旦发现龟停食、反应迟钝、四肢无力等症状时,其病情已到危急程度。所以,对于疾病宜从预防着手,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雌雄鳖的鉴别
  鳖的雌雄 ,即使是刚孵出的稚鳖也比较容易鉴别。因为雌雄鳖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尾部不同 ,雄鳖尾部尖而长 ,成熟后的雄鳖尾部能自然伸出裙边外 ,而雌鳖尾部短而钝 ,不能伸出裙边外。仅依靠这一特性是可将雌雄鳖区分开的。
  达到性成熟的雌雄鳖还具有以下特征 :雌性的背甲没有雄性 那么椭圆 ,身体比雄性厚 ;两后肢间的距离比雄性个体大 ;在繁殖期间 ,泄殖孔红肿 ,而雄性泄殖孔无红肿现象 ,而泄殖孔内有锚状交配器 ,将其身体翻过来有时可以看到 ;同龄的雄鳖比雌鳖一般重 20 %左右 ,较高龄的雄鳖比雌鳖甚至重 1倍以上。 


甲鱼的营养需求和其配合饲料

http://www./b2b_html/1/9404.html
摘: 一、甲鱼的营养需求  

  1.甲鱼的营养需求量  

  与所有养殖动物一样,甲鱼也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矿物质等营养要素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需求。  

  (1)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的主要成分,对甲鱼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甲鱼对蛋白质的需求一般是 稚幼期高,随着个体的长大,需要量也逐渐减少,并受到蛋白质质量、原料粒度、水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据日本学者川崎义一、我国水产界专家吴遵霖、徐旭阳、程伶等研究得知,在28——30℃水温条件下,稚鳖蛋白质需要量为50%;幼鳖(50.77—61.90g)在水温21.5—31.5℃条件下,最适饲料蛋白含量为47.32%—49.16%;成鳖(117.66—151.67g)在水 温28—34℃条件下,最适蛋白质水平为43.32%—45.05%。  

  甲鱼对动物蛋白利用能力强,对植物蛋白利用能力低,当动植物蛋白比例为6.0—6.5∶1时,其饲养效果和诱食效果都很好。甲鱼对植物蛋白有一定忍受范围,含量在15%以内,甲鱼正常 摄食,生长良好;超过15%时,生长受阻;30%以上时,表现严重不适,摄食量减少乃至停止摄食。 动物蛋白饲料中,以白鱼粉效果最佳,白鱼粉氨基酸组成全面、合理,其腥味对甲鱼有引诱和 促进摄食作用。  

  (2)脂肪  

  脂肪是重要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来源,同时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其中的磷脂在细胞膜结 构中起重要的作用,而胆固醇是各种类固醇激素的前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甲鱼对能量的 需求量比一般水产品高,这是因为甲鱼水陆两栖陆上运动比水中运动耗能更多;甲鱼是排尿酸 型动物,在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排泄中能量损失较多。加之甲鱼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率不 高,故在鳖饲料中适当添加油脂非常必要,既可增加能量来源,也可提供鳖所需的脂肪酸,还能 改善鳖饲料的适口性。川崎义一(1986)发现含有大量亚油酸(18:2ω6)的植物性油脂促生 长效果最好,配合饲料中添加3%—5%的玉米油可提高饲料效率1.5倍。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称糖类,其功能不仅可供给能量,还可用作饲料粘合剂。川崎义—(1986)研究发 现,在碳水化合物α-淀粉、糊精、蔗糖、纤维素中,甲鱼对α-淀粉的利用效果最好,增肉率 以α-淀粉为20%的添加量最高,饲料效率以α-淀 粉为30%的添加量最高。徐旭阳等(1991)报 道,成甲鱼对α-淀粉的适宜需要量为22.73%—25.27%,纤维素添加量 应小于10%,幼甲鱼对碳水化合物需求量略低于成甲鱼。  

  (4)维生素  

  维生素是分子量很小的有机化合物,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绝大多数维生素是 辅酶和辅基的基本成份,它参与动物体内生化反应及各种新陈代谢。动物体内缺乏维生素便 引 起某些酶的活性失调,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也会影响生物体内某些器官的正常功能。甲鱼维生素缺乏时生长缓慢,并出现各种疾病。川崎义—(1986)报道,从生长率的角度看,维生素b6、烟酸、维生素b12缺乏时,甲鱼生长发育不良,食欲减退、瘦弱、繁殖力下降。为了 促使甲鱼快速生长,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  

  (5)无机盐类  

  无机盐是构成甲鱼骨骼所必需,又是构成细胞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又参与调节渗透压和 酸碱度,参与辅酶代谢作用,参与造血和血色素的形成。甲鱼如缺乏无机盐类,不但影响生长 发育,也会引起一些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