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文化“哲学”起来

 霄石文哲图书馆 2012-10-25

面对21世纪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该体现文化创造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唯如此,我们的现实文化实践才会洋溢着自觉的人文关怀,我们的社会发展才拥有自觉的目的指向

  一种文化要想成为自觉的文化,就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反思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球化、信息化使世界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图景: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资本的全球性扩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现实文化的差异与断裂,等等,这一切需要自觉的文化整合,唯如此,未来人类文明才会呈现统一的世界图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社会发展同样呼唤确立自觉的发展观,文化发展呼唤文化自觉。按照哲学家黑格尔的观点,一个民族的主体意识自觉是一个民族现代复兴的基本标志,因此,这种社会自觉或文化自觉的呼唤,是奠基于哲学思维自觉的基础之上的。

  从这个视角来看,合理说明“文化”与“哲学”何以能够结合的内在根据,这是确立文化自觉的必要前提。而当代文化哲学的理论探索也表明:人作为一种主体性存在,其文化创造不应是一种无目的的操作,一种文化要想成为自觉的文化而非随意的文化,就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反思;而一种哲学要想具有现实的力量而非虚幻的寄托,就必须进行文化的参与。

  我们知道在传统哲学的视野中,哲学只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人们只从哲学的层面来研究文化。而从当代文化哲学的走向和趋势看,人们却一般将文化当作哲学的基本构成形态,从文化的本质去研究哲学。传统哲学与当代哲学的这种视野差异,一方面表明了人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把握世界方式上的变革,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与“哲学”之间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文化哲学凸显了二者的这种内在联系,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哲学史与文化进化的关系上追溯一下二者的这种内在联系。

  中西文化传统对待“哲学”与“文化”关系的不同

  由于中西文化传统上的差异,在对待“哲学”与“文化”的关系上,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在西方文化的视野中,天人之间、理想和现实之间历来采取二元对立模式。在这种二元张力结构中,抽象的理念本体被推崇到至尊地位,相应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则被淡化了,这便造成了在西方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与“哲学”的分离倾向。

  与西方的哲学发展情形相反,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传统主导着中国思想家的哲学运思。在“天人合一”的主导视角下,中国哲人在对现象世界进行观念性整合的过程中,并未像西方那样出现主客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而是强调“物我合一”、“道器不离”、“体用不二”,并在这种视野下达到一种“合知行”、“同真善”、“一天人”的人生境界。显然,在这种哲学观照中,“文化”被包容于其中。可以说,中国哲学表达的是一种以描述和体验为特征的文化,其最深邃的思想意蕴往往就是最朴实的生活表达。在中国古代哲学的理想追求中,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哲学与文化交融统一的“文化哲学”意味。

  比较中西哲学的演化我们看到,从哲学的起源看,西方哲人一味沉浸于本体论哲学追求而疏忽了“文化”,中国思想家则执着于文化的体验而淡化了“哲学”,这一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导致中西哲学不同特色的重要原因。诚然我们很难简单断定中西哲学高下优劣,但是从当代人类文化的精神整合角度看,一种全新的哲学必然是通过对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辩证扬弃,进而达到对人类现实生活实践的通观把握,尤其是要对现时代的人类文化创造活动有一个全面而辩证的理解。

  文化哲学应该体现文化创造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

  “文化”与“哲学”的汇合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从这一角度看,在世界性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中西哲学的相互借鉴将会给世界哲学的发展进步带来新的契机。在当代西方哲学发展中,向现实文化、生活世界回归的倾向十分明显。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的现实命运及现实文化发展,是其哲学发展的主旋律;而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哲学也在反思自身文化传统中凸显的西方科学理性精神,自觉强化着哲学的反思与思辨功能。正是二者这种双向互补的发展态势,使得由“哲学”指向“文化”的西方思想同由“文化”指向“哲学”的中国精神最终达成一种历史的汇聚。

  人类特有的自我意识,使人对于诸种文化创造形式的反思与检讨成为必要和可能。而哲学就是这种反思与检讨的表达形式,哲学立足于人的存在与发展而对文化的能动思考,为文化的现实发展与进步确定了价值目标。正是哲学对人的文化行为和活动方式的这种价值导引,才使人的行为真正成为文明的、有价值的。而从另一角度说,哲学又通过将主体的创造性固定下来,整合规范到普遍文化形式之中,从而改善人的文化存在方式和能力。正是通过这种双重作用,哲学实现着对人的文化存在的整合。而“文化”与“哲学”的这种共同要求,正是文化哲学所应努力的方向。

  面对21世纪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该体现文化创造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唯如此,我们的现实文化实践才会洋溢着自觉的人文关怀,我们的社会发展才拥有自觉的目的指向。

  (作者: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