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康兰陵南朝陵墓 水经山失考墓石刻

 书楼寻踪馆 2012-10-26


 

建康兰陵南朝陵墓 水经山失考墓石刻

建康兰陵南朝陵墓石刻记之水经山失考墓石刻

石刻简述

前文所述,自金王陈失考墓近之胡高路之西北丹界线岔路,便有一北去郫城之路。在这条路侧,亦有两处南朝失考墓葬,其南曰烂石弄南朝失考墓,其北曰水经山南朝失考墓,墓主既无考,亦不录于宋清文献,石刻迥然于南齐诸陵,然不乏意趣,补录于此。

水经山南朝失考墓其名,似因其近水经山而得之。水经山,古称金牛山,为丹徒第一高山也,自南朝齐梁二世,为南兰陵之风水绝佳之所。萧齐诸帝,并早亡之文慧太子,竟陵王子良等,皆传葬此山之麓。此失考墓实位于丹阳市郫城镇之林丰村,烂石弄之北。故称为林丰村失考墓亦可。

此墓陵东向,陵墓前置石辟邪两只,较完整,南北相对而立。仰首张口,伸舌下垂,两兽作蹀躞状,造型体长而颈短,动作对称。两翼短小,身无纹饰,尾失,足4爪。南辟邪身长1.85米,高1.45米,颈高0.65米,体围1.62米;北辟邪身长2米,高1.51米,颈高0.73米,体围1.65米。由于辟邪的东边近水库,为了不使石兽受损,于1977年冬月将两只辟邪向西高地移动两米,提高底座基础,将石兽起吊上座。

艺术风格

因此墓之造像,迥异于萧齐诸陵,故时人多谓之辟邪。实际考之,南朝之辟邪其名,最早实出之萧梁诸王墓。无论建康亦兰陵,皆无存萧梁前之辟邪造像。相关史料亦记载,宋齐诸帝王墓前石兽,皆谓麒麟。可云萧梁王侯之辟邪,渊源于南齐逊主墓前之表象,宋齐诸逊主,因其以死以王号,如海陵王,苍梧王等葬之,则其墓前石刻不可与其他诸帝同属,或亦与王侯之仪同,因未发现宋齐王墓造像,故此一说。

建康兰陵南朝陵墓石刻记之水经山失考墓石刻

宋齐此类石兽,实非南梁之辟邪,体型微小,身躯有如麒麟之弯曲,脖颈长于辟邪,且头部非以纯圆雕之狮兽造型,而亦有神化之瑞兽风度。故以小子之意,不便称为辟邪。可以麒麟谓之,亦不妨独成一派。此类石兽于南朝诸墓亦不鲜见。狮子坝,太平村,陈陵路,侯村,水经山,烂石弄,三城巷皆有发现,似均为南朝废帝或王侯墓前遗物,以宋齐为多,萧梁亦有仿之,以为有陵号而无帝位之实者之石刻。此说为小子之推论,不足之处为诸君详之。

建康兰陵南朝陵墓石刻记之水经山失考墓石刻

水经山墓葬之石兽,虽卑小,亦不乏灵动可爱之感。笔者04年第一次到此,便有此石刻迥异于所谓辟邪者之感,亦觉此石刻与万安陵颇似。石兽之颈长,身体流线型之弯曲,足部之四爪,皆为典型南齐造像风格。此石刻之敦厚朴实,亦步亦趋之动感,与狮子之写实演化,则为萧梁所继,放大其体量,稍加改变,形成王侯墓前之辟邪。辟邪之形象,虽建于萧梁,实则早自宋齐,便有同属之造像,虽不具辟邪之名,亦近辟邪之形象。

建康兰陵南朝陵墓石刻记之水经山失考墓石刻

水经山石刻较之萧梁王侯墓之辟邪,体量虽小,然身材修长隽美,身体弯曲程度较大,突出其流线之美,此点甚高于萧梁辟邪之多矗立无动态之感也。沿袭齐诸陵石刻昂首阔步之风格,步伐亦美。不似萧梁辟邪脚步之紧缩笨重。特别是石兽之臀部,突起明显,尾巴长垂于地,灵动可爱。亦非萧梁辟邪可比。

建康兰陵南朝陵墓石刻记之水经山失考墓石刻

建康兰陵南朝陵墓石刻记之水经山失考墓石刻

此石刻之风度仪表,颇具匠人之任意,虽墓葬非一般帝陵之规制,然此石刻仍多具南齐诸帝陵石刻之习惯。

墓主简介与考证

此墓之墓主,多考为齐第三任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因此墓不为宋清典籍所考,此说当从他论析之。此墓位于水经山侧,为齐陵墓无疑,然是否却为郁林王墓,仍难断之。

有关失考墓与失考陵之差异,前文已有介绍。使用此石刻者,断非以帝号谥之之君,故当为南齐废帝或王侯。而南齐共有三位被废为王侯之帝。郁林,海陵二王及东昏侯。前人以为此墓为郁林王墓,多因此墓与烂石弄墓葬皆数百米之隔,当为兄弟二人。此说并无不妥。

水经山之东西麓,皆葬南齐之主,自永安泰安二陵东北而出至修安陵,分为东西二之。其西之为修安宝山二陵,修安为东,宝山为西,为景帝明帝父子,西兽水经山为最北偏东,其西南为烂石弄,金王陈。自西而东,早晚相继,亦和礼制。其东麓为三代少亡废黜之主,与西麓正宗者分葬,亦和宗法之礼。

当然,此墓亦可能为齐诸王之墓。史料记载,齐竟陵王萧子良,齐文惠太子萧长懋,齐豫章王萧嶷等人,似亦葬于金牛山侧。“初,豫章王嶷葬金牛山,文惠太子葬夹石,子良临送,望祖硎山,悲感叹曰:“北瞻吾叔,前望吾兄,死而有知,请葬兹地。”既薨,遂葬焉。”萧子良这里所说的北瞻吾叔,指的是文惠太子,前望吾兄,则指的是豫章王。这说明他们三人也葬于金牛山一代,亦相隔不远。故水经山,烂石弄二墓,亦不排除为南齐王侯墓之可能。

简明攻略

水经山失考墓石刻,和烂石弄失考墓石刻,皆位于建郫路两侧(从南向北为烂石弄,水经山),所以只要找到建郫路一直朝北走即可,当然有公交车的话就更好了。

比较简单的办法,坐从丹阳客运站到界牌的公交,在建郫路和丹界线交界路口下,你上车就说你要在建郫路即可,那路口有一个车站,下车以后,左右两条马路。左边那条就是建郫路,一直往北冲好了。注意路的两边,一个在左边草丛里,一个在右边草丛里。找到建郫路,基本不会有打岔子,不要拐到丹界线上去。

比较好的标志物,你在建郫路上如果看到左边杆子上挂着草山养鸡场的牌子,就朝下面草丛看吧,那里就是烂石弄石刻,要是在路右边看到村子的标志,就往前走一点草丛里看到水经山石刻了。

当然如果仁兄选择看完金王陈就看这两处的话,从胡高路朝西拐到丹界线以后继续朝东北走,大概要走五六里,就可以看到那个岔路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