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上一期的南朝帝王陵石刻神兽的相片,有没有被它们穿越一千六百年发射出的力量之美所震撼?在开始这次旅程之前,我就曾被之前看到的南朝石刻图片所吸引,一直想亲见,今年五月终于成行。任何事物通过看图和听说,与亲见总是十分不同,探访这些南朝石刻,这种感觉尤其强烈,因为它们并不是端端地坐落在“图”上,它们有的在田间、有的在路边、有的在楼后、有的在校园... ...也有很多寻了半天未得见,亦或它就在身边你却无法靠近。不过,这更有一种寻宝的意味,这个过程也给我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我们一家三口此行从扬州出发经南京、句容、丹阳到常州一段,利用两天时间,寻访到23处南朝陵墓石刻。这一期介绍南朝皇帝陵石刻,下一期介绍此行见到的南朝王侯墓和失考墓石刻。 ![]() 真实见到的石刻虽然震撼,但因为岁月的洗礼,大多已残缺不全,雕刻的图案也很不清晰了。在常州博物馆里,有专门的部分介绍“南朝石刻”,大家可以通过我之前发布的文章了解南朝陵墓石刻的相关知识,点击图片链接可查看: ![]() ![]() ![]() ![]() ![]() ![]() 麒麟 ![]() ![]() 从上一期发布的南朝陵墓神兽石刻的相片可以看到,皇帝陵和王侯墓前的神兽是不同的。皇帝陵的石兽是麒麟、天禄(单角为麒麟、双角为天䘵),麒麟和天禄也统称为麒麟,它的原型是虎;王侯墓的石兽是辟邪,辟邪头顶无角、长鬃吐舌,它的原型是狮。 ![]() ![]() ![]() ![]() ![]() ![]() 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均建都建康(南京),但齐、梁两朝的萧氏皇帝故乡在丹阳,所以纷纷在丹阳建陵安葬。故丹阳的陵墓多是皇帝的,而南京的陵墓多是王侯的。天禄、麒麟便成了丹阳的象征,辟邪就成为南京的象征。在丹阳市和南京市的入城处,分别有一座麒麟和一座辟邪的巨大现代仿制铜雕,南京火车南站也有一座辟邪雕塑,南京市市徽就是辟邪的图案。“丹阳的麒麟,南京的辟邪”这句话由来如此。 此行,我们去看了南京的三处皇帝陵石刻(宋、陈)、八处王侯陵石刻;丹阳的七处皇帝陵石刻(齐、梁);句容的一处王侯陵石刻。 宋武帝刘裕 初宁陵(南京) ![]() ![]() ![]() ![]() 西边的麒麟,额部残缺,尾亦无存,独角已失,长须垂胸,目嗔口张,双翼麟纹依稀,昂首挺胸,五爪抓地,一副“身残志坚”的高傲模样。![]() ![]() 这是南朝最早的石刻,原来还有石柱等物,后被狂风吹折,现已不存。1944年德国摄影师赫达·哈默尔拍摄的初宁陵: REC ![]() 移步丹阳,这里集中了齐梁两朝萧家皇帝们的陵墓,在陵区的总入口,有两座高大的麒麟石刻,称为“陵口石刻”。陵口石刻有麒麟、天禄一对,在萧梁河东西两岸隔河相对。西边是麒麟、东边为天禄。 陵口石刻 ![]() ![]() ![]() ![]() ![]() ![]() ![]() ![]() ![]() 从河西的麒麟处往河东边望去,天气好的话可以远远地看到楼群中的天䘵。开车上桥绕到河东,按照大致方位,驶入小道,转到一座像是废弃了的老楼的楼后,就看到空场里有一尊天䘵。天䘵比麒麟残损得好象更严重一些,面部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 ![]() ![]() ![]() ![]() ![]() ![]() ![]() ![]() 1986年英国人安·帕卢丹拍摄的陵口石刻: ![]() ![]() 追封齐宣帝萧承之 永安陵(丹阳) ![]() ![]() ![]() ![]() ![]() ![]() ![]() ![]() ![]() ![]() 西麒麟: ![]() ![]() ![]() ![]() ![]() ![]() ![]() ![]() ![]() ![]() 齐武帝萧赜 景安陵(丹阳) 这是一处极难被发现的南朝石刻,按导航到附近可什么也没见到,好在发现马路旁边有如下这个不大的文保碑,下车细看,果然是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所在。但是,并没有见到主角啊! 我们停车,徒步跨过路边的沟渠,钻进浓密的矮树林,披荆斩棘,弯腰前进,他们爷儿俩打前站,突然听到发现新大陆般的呼唤,总算没有白费工夫,我想,寻访踏勘的乐趣也在此吧! ![]() ![]() ![]() ![]() ![]() ![]() ![]() ![]() ![]() ![]() ![]() ![]() ![]() 齐明帝萧鸾 兴安陵(丹阳) ![]() 杀尽了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后人的萧道成的侄子萧鸾,所葬兴安陵东向,已平,只留石兽一对,南为麒麟,北为天䘵。 麒麟四足全无,现在是安了四个“假肢”,独角已残,但兽身仍雄健威武;天䘵只残留部分前躯,就像是个圆石头了。 ![]() ![]() ![]() ![]() ![]() 追封齐景帝萧道生 修安陵(丹阳) ![]() ![]() ![]() ![]() ![]() ![]() 齐景帝的修安陵在一片茶园里,我们按导航来到通往茶园的小路,但路边都是栏杆,仅有的几扇门也都紧闭。往深处开又遇一棵树躺倒,挡住了去路,我们只好下车徒步寻找,沿路上坡,不见人影,却看到了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见越走越远也不见修安陵,失望地返程,路上遇到一大群羊,吃树叶的声音哗哗响,向放羊人询问,确认修安陵的位置就是在山脚下未开门的茶园里。眼看时间过去,还有好几处石刻未去,便不舍地离开了这里,此行未能亲见修安陵。 ![]() ![]() ![]() ![]() ![]() ![]() 修安陵图片来自网络 梁武帝萧衍 修陵(丹阳) ![]() 萧衍是梁的开国皇帝,陵前仅存天䘵一尊,是齐梁陵墓石刻中最完整的一只。昂首挺胸,欲进不前,雄武威严。 ![]() ![]() ![]() ![]() ![]() ![]() ![]() ![]() ![]() 追封梁文帝萧顺之 建陵(丹阳) ![]() 梁文帝是梁武帝萧衍的父亲,儿子当皇帝后被追尊为文皇帝。建陵东向,陵前神道依次陈列石兽、方形石础、石柱、石龟趺各一对,是萧梁帝王陵石刻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可一窥南朝帝陵的完整规制。 ![]() ![]() 石兽南为麒麟、北为天禄。麒麟独角残缺、四足已失,安装了“假肢”;天禄双角及四足尽失。 ![]() ![]() ![]() ![]() 在石兽旁边,四块边缘部位有“T” 型榫眼的石块分置呈正方形平面的四角, 经现场所得石制瓦当、瓦陇证实, 基础上原有石制屋面的建筑物。 ![]() ![]() ![]() ![]() 南朝陵墓前的神道石柱或称华表,由柱础、柱身和顶盖三部分组成。最下面的柱础,上部为覆盆状,浮雕一对环绕柱根的交尾翼龙,其下为方石,四面浮雕神怪异兽;柱身横截面是椭圆形,柱表纹饰繁复,通体雕有凹槽纹和外突的束竹纹,还间饰有浮雕交颈龙纹、绳辫纹 ,颇有古希腊建筑的柱子的味道;柱身上端有矩形石额 ,阴刻文字标志墓主身份;顶盖为覆莲状,其上伫有一小兽,多为辟邪 。建陵的石柱为南朝诸帝陵中唯一留存下来的神道石柱。建陵石额上阴刻隶书“ 太祖文皇帝之神道” 八字。南柱为正书顺读,北柱为反书逆读。南柱(正书顺读):![]() 北柱(反书逆读):![]() ![]() ![]() 神道石柱西边还有石龟趺一对,赑屃身上驮的石碑早已无存。赑屃雕刻简朴有力,形象逼真。 1986年英国人安·帕卢丹拍摄的建陵石刻: ![]() ![]() 梁简文帝萧纲 庄陵(丹阳) ![]() ![]() ![]() ![]() ![]() ![]() ![]() 陈武帝陈霸先 万安陵(南京) ![]() ![]() ![]() ![]() ![]() ![]() ![]() ![]() ![]() 陈文帝陈蒨 永宁陵(南京) ![]() ![]() ![]() ![]() 东天䘵: ![]() ![]() 西麒麟: ![]() ![]() ![]() ![]() 图片拍摄于2023年5月24-25日 ![]() 探访清帝陵(河北) 探访明帝陵(北京) 探访宋帝陵 之 北宋皇陵(河南) 探访南朝帝陵(上)(江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