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中医养生与廉政

 凌虚君子 2012-10-26

           漫谈中医与廉政

       ——认识生命把握健康实践廉洁

                   金凌云            

今天我们作为支部学习,我给大家谈一点对于中医的理解。今天为大家讲的话题是——《漫谈中医与廉政—认识生命把握健康实践廉洁》。大家可能很奇怪,中医与廉政有什么关系,这个疑问,大家先存着,等下我慢慢给大家解释。

大家在看这个题目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认识到,这个题目本身已经把今天要讲的内容全部概括了。

一、认识?

    首先我要和大家谈一点,什么叫认识。在中国汉字当中,每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认识”这个词不要简单地认为“我知道是什么”。“认”与“识”是两码事。“认”一般来说是认知,对某一个要领的认知。男的女的,阴的阳的,中医里的五行这些都是认。“识”是知道它为什么。认与识是两个不同的含义。我们很多人现在平时在讲只有知识没文化,是指只有,没有。你真正要掌握一门技艺,或者说掌握一门学问,尤其是对中医或者生命这么大的题目,那么更多的功夫是在“识”字上面下功夫。认,前提当然需要有个基本的认知,它是什么,然后来判别对不对,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不能另外说,几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它,这就是。所以非常不一样。

我们平时说,某某东西,我知道是什么,认识到我知道什么,或者是我懂什么,这是。我们从小就会认知,学了什么就知道什么,我懂什么,这是知。这是一个层面。

在学的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是越学越感到自己的无知,有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不知什么东西。在学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这是第二个层面。

但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说的是,如果深入反思,就会发现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什么。这是第三个不同的层面。知道什么,然后慢慢知道自己还不知道什么东西。我们很多人的认识都是停留在这上面,远远没有到达这一步——我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什么。这就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深度。所以谈论生命,谈论中医,我们需要有一个非常深的,对自我的认知。所以孔夫子讲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要知道自己是知道什么,还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更要认识到你根本很多事情,你还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也就是说在我们知识的海洋里,有一个巨大的黑洞。根据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的精密计算,在整个宇宙当中,我们能认知的东西,如果以一个百分比作为完整的概括的话,目前我们知道的只有4%—6%,这是我们人可看得见,可听得到,摸得着,或者可以通过仪器看得到。还有96%——94%是未知的。这些数据是科学家们通过对宇宙的认知得出来的结论。所以我们每个人在生命面前,要保持足够的敬畏。不要说4%—6%你知道多少,哪怕你全部认识了,你还有96%——94%之间一无所知。所以我们老祖宗讲要敬畏神灵,敬畏自然。这个就是我们的“认”“识”。比如讲什么东西,首先观念要到位,心中存在一种“我很懂”,我不需要懂,那麻烦了。我们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但是看了以后能不能用,这是个问题。为什么不能用?我们很多时间是不知的。

在物理学上,我们把不能被认知的东西称为“暗物质”或“暗能量”。但当我们要认识生命的时候,我们恰恰需要把这些不能认知的东西你要去把握它,否则你对生命很无知,充其量是4%—6%  。我们说生命是自然的产物,地球在宇宙当中是个小小的行星,是个微粒。它是在宇宙环境中生存,人在天地之间出生。你要真正把握生命,那你必须要了解整个宇宙,包括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它是一个整体。这也是我们当代为什么我们西医这么发达,但是我们有很多的疾病我们无能为力的。可以说我们到目前为止,对很多的慢性疾病,包括肿瘤、癌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在西医里面几乎等于是终身服药,但是终身不会好,只能减缓。为什么呢?现代西医,是建立在可见可摸的,是建立在唯物上的,而我们生命当中很多是不可见,不可摸的。所以我们要真正认识生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是个非常大的题。

二、中医是什么?

中医是中国智慧的老祖宗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实践研究,逐步形成的对人的生命规律整体、全面的把握而形成的博大精深的学问。所以中医对生命的思考是整体的、圆周期运动的。中医是三个元素身、心、灵的统一体。中医生命理解的层面、深度与西医讲的不一样。中医承认人是有灵魂的,离开了灵魂,没有中医。

三、你了解""吗?

    中医里面的心与西医里面的心是不同的概念。这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平时我们说对生命的把握核心是,它不是在身上作文章,是在心上作文章。中医里讲的心与平时西医讲的心脏是不同的概念。我们平时讲人有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当中,每个字,其它四个字都有月(肉)字旁,唯独心没有“月”字旁。中医里的心脏是一个灵魂上面的存在,这个东西是没有肉身物质的。但它在肉身上有对应点就是”心包“。西医解剖学里的心脏,在中国汉代以前,它有个专业名词叫心包络(胃之大络)。心脏还有两个称呼,一个叫虚里,中医解剖学的解释。心脏里面是空的,所以叫虚里。一个叫振衣。振,因为它在跳动的时候,衣服会振,会抖动,所以又叫振衣。我们从功能上用振衣代替,解剖学上用虚里代替。所以中西医对心脏的理解差异很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当然,有很多中医也不一定同意这样的区分

中医讲心要放正,而不是在左边。所以有个笑话,中国人的心是正的,老外的是歪的。老外搞歪门邪道,中国人堂堂正正。所以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一开始好多词就搞混了。

中医讲的心包三个层面,思想是心无形的一种变现。通俗地讲思想是思考,是idea,是念头是心的功能而已,而不是心。功能与心本是两码事情。所以中国人所有的文化都要在心上作文章。但是心呢?它有没有实体呢?它看不见又摸不着。所以心用西方的俗语来讲,心最多是暗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有功能我们中国人讲心,一般意义上讲它有三种不同的理解。普通意义指心想事成,指思维,头脑,大脑。所以我们把人的思维的头脑称作心,也没错。因为离开了心,一切都无法思考。汉字后来演变,某些时候这个心与心等同起来,指心脏器官,它与人的习性有联系。西医手术给病人换了个心脏,然后脾气就变掉了。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报道。甚至说,现在西方科技发达了,人的身体换颗猪心上去,也能维持段生命,换猪心以后,这个人的习性有些地方就和猪一样。他喜欢睡觉,所以说心脏对我们的性格、生命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有时候我们把解剖学里的心脏指代为“,其实也没错,只是没说完整,只是一部分而已。这是我们从物质意义上来讲的。还有最深的层面,心主神明。不思而得,不虑而中,就是灵感。生命的灵性就是心的功能表现。就象”,谁也没见过样。我们看不见,我们只看见电闪雷鸣,我们只看见电器在运转,谁也没看见过电本身。有时候我们生活常识把现象当作本质来认识,那是容易搞混的。我们有时候说有风,其实只是看到风的现象,风本身是看不见的。你能看到、感受,有股风过来了,你能感受到风,但看不见。象我们手机能用,因为有联网。但无线波你能看得见么?看不见,但你能用无线电波测试它的信号强弱。但是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吗?完全两码事。

生活在21世纪科技文明发展到现在的时候,我们对很多概念的理解认识上面需要提升和改进。很长时间我们把唯物绝对化,我们平时哲学上说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其实我们很多人既不理解物,也不理解心。物是什么?牛顿经典力学为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然后呢?后来科学家又发现分子里有电子原子,原子核里有原子、质子、微粒。但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已经大大变化了。物质包括有形的粒子态(静态物质)无形的波动态(即能量场)。西方在哲学上讲的心,主要指的是idea很少涉及到灵魂层面。因为灵魂在西方来讲,是上帝管的事。不属于讨论的对象,而在中医来讲,涵盖面是非常宽的。一个人要认识中医,既要认识心理(情志),也要认识身,还要认识灵。离开了这三个,你是不能真正理解中医的。

四、如何把握健康?

    我们说了很多,但生命真正健康的内容怎么把握呢?我想最简单的,我们一般人平时讲中医,首先想到我要吃点什么药,或者呢?我们要吃点什么东西,成为一种下意识,所以我们先来谈谈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吃,我们一般大都会理解,吃是为了补充能量,还有饱口福,中国人在上面,学问是最深的。所以现在讲饮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真正来讲,我们很多人为什么要吃,什么样的吃是合理的,有很多人还真是不清楚。

大家先来看看这个图,这是一个示意图。(图)

我们说人为什么要吃东西,最初步的解释是维持生命能量的供给。我们说电器设备没有电就不会运转,那人说话人思考都需要能量。那这个能量从哪来呢?有两种途径,一种修炼,一种饮食。  

一般来讲,大多数人的途径都是靠饮食。这里简单地把我们的脾胃用这个锅来替代。大家想想看,我们所有的食物要变成我们的能量,要讲工序有很多。首先我们要咀嚼,相当于切菜一样,要嚼得很烂。在咀嚼的过程中,会自然分泌“酶”,会帮助消化、化解这些食物。然后,吃下去咽到胃里,但这仅仅是第三个工序。你吃到胃里,怎样会变成能量呢?这个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只想到,我们要吃什么,但是没想过,你吃过以后到底有没有用,吃了对身体到底有没有作用。吃下去,吃什么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变换出你身体需要的能量。

物质本身有能量,但是能不能被你吸收,才是关键。就像到银行看营业员数钱,她数得再多,也是别人的钱,跟她自己没关系。我们有很多人吃了很多东西,脸色还是面黄肌瘦,为什么?他吃了不消化,不吸收。还有个,吃了对他身体是有相冲的。

食物,它为什么能被人体吸收,吸收它有几个必然东西。我们中医讲,食物到了胃以后,靠的是肾,就像菜放在锅里,是要煮熟的,有这个肾阳,没有火焰,你是煮不熟的。所以很多人,他这个肾阳是很弱的,你吃了一大锅东西下去,他根本煮不熟,煮不熟他怎么会吸收呢?马上变成大便排掉了。不但没营养,反而消耗能量,因为它变成废物排出去,也是要耗能量的。所有的生命运动都是要能量的。

所以我们人体能量来说,一块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这个能量很难补充,也就是一个人用完了,生命就结束了。所以一般来说,一个人要是先天体质好的话很关键,你要是先天生下来就是不足月的,你的身体就不可能好到哪去,一辈子改变不了。另一块就是靠我们饮食来补充,但是饮食上面要消化,本身也要耗能量。我们非常关键的一点,你吃下去的东西,要用足够的能量把它煮熟,然后,通过脾来输送运化全身。其中有一部分能量,直接又返回来,又变成这种消化的东西。一般来说,人怎么样能够保持健康,能保证长寿,尽量少地消耗先天的肾阴,也就是我们中医把脉里经常说的,你这个肾亏不亏。要尽量少用它,用得越慢,寿命越长。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这个肾阴,我们生命当中有个自主,它不轻易打开,它是要慢慢用的。当你身体很亏的时候,它不可能煤气开得很大,生命它有种自我保护装置,自我保护功能。只有当你滥用激素,这时就象银行强制取款,本来你银行取款有限额,不让你取了,每次它都限额取款,但你要强制提取,强制提取后,你的寿命马上减了。

在SARS病毒肆虐期间,很多医务人员,他是当时没有药可用,用大量的激素来治病,很多人最后是终身瘫痪。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讲肾主骨,你的骨头没有营养了,你的骨质就疏松掉了。很多人因此骨头坏死。所以很多人特别是女士,在用化妆品时,一定要注意,含激素的化妆品不能用。否则的话,相当于慢性自杀。它用得越提得越快,把这瓶煤气烧完了,命就没了。后天当中,我们最关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我该吃什么,什么时候吃,你吃什么样的量,所以吃的学问很大。

中国人讲的食物能量与西方人讲的不一样。中国人的能量分五性。就是食物的分热性,象辣椒、白酒。有温性、平性、凉性、寒性,也就说,我们讲能量状态的时候,它能量本身是有五种属性的归类。当一个人生命健康的时候,他更多地处于平性状态中,不冷不热。我们中医讲的就是阴平阳秘,就是刚刚好。这时候,他的生命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是特别强,几乎不会感冒,冷天也不会觉得太冷,热天也不会觉得太热。

现在我们大部分人热天不用空调,日子没法过。冬天也要用空调。其实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这是违背自然。热天没有空调就不能过日子,我可以和大家讲,不用空调,再热的天,我睡觉都是长衣长裤袜子。一年四季都是如此。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我们一年四季人体的常温状态是37度,一般我们现在的气温都是31度左右,房间里最高温度不大会超过32度。你生命在运动中,它会生热。所以你32度时,如果心态平和,这个热能刚好跟身体环境合,维护你生命本需要体温的温度37度左右,所以大家觉得,很不可思议。所以其实我们说生命37度,维持这个体温是需要能量的。这个能量哪里来,它也是需要我们从食物中变解过来的。当你用空调的时候,我们可以调到很低,这时候你身体再用大量能源来保持你的37度恒温,这时候恰恰是对生命能量的一种浪费。

我们讲要健康,有几句话“上古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作息有常,不妄作劳”,这就是养生的规律。

五、何谓阴阳?

这一幅中国文化的基础图。首先大家来看看什么叫阴阳。大家首先要知道阴阳在中国文化当中是个非常关键的词,是我们所说的一种代称。任何时候讲阴阳它一定是个整体概念。一个整体当中一分为二,有阴有阳,是个完整的整体。中国文化当中讲,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一定是对称的。也就是说,离开阴无法生阳,离开阳无法生阴。阴阳可以指代很多对象,不是固定特指一类事物,阴成形,阳化气最大的时候,表现为整个宇宙。当指整个宇宙时,我们看的见称为“,看不见的指代。也就是说,已固成的物质实体的,我们可见、可摸、能感受到的东西,就是阴的。而无形的存在,则是阳。无形的存在,不是没有,而是有的,这就是一点。如果说动态的是阳的,静态就是阴的。当然,我们平时讲太阳照到的是阳,照不到的是阴。男为阳,女为阴手背为阳,手心为阴;头为阳,腹为阴;背为阳,胸为阴;都是一个整体当中两个对称,所以阴阳一定是对称的。法于阴阳,这里面讲的是哲学概念,要整体把握,有阴有阳。

阴阳的概念,大家可以看到太阳东升西降,当太阳从地平线升上来时,它就是阳,然后太阳西沉,到看不见了,就是阴。一天是这样,一年呢,从立春开始,地面的阳气开始升上来,实际上,真正升起来从节气上是“大雪”开始,阳气逐步升起来,这时,它在地下,这股能量你是看不见的。中国的文化讲,一年可以用一天表达,生命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文化是讲周期,是圆运动。西方的文化是根直线,过去、现在、未来。中国文化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个非常强的概念,是周期运动。

中国人讲过去、未来是让你了解周期性运动才来谈的。所以它要讲春秋。学历史是为了把握规律,不是为历史而史。中国所有的文化它的基础来源于天文。天文学是我们所有文明的基础,我们现在讲经济、政治、物质文明,这个文明本来是天文学的概念。是指美丽的自然界的天象散发出来的光芒,非常漂亮。后来演升到人类社会,指我们人对天象自然社会规律的把握。我们说精神文明,你要对它把握了,才叫文明。

这里有很多东西。最里面的就是我们所讲的能量的问题。能量我们说有五个属性,有寒性、凉性、平性、温性、热性。在地理上面,也相应南方丙丁火,它就是热的。北方壬葵水,它就是寒的。东方甲乙木,它是温性的,西方庚辛金,它是凉性的,中央戊己土,它是平性的。所以,这也就是讲五种能量的标准属性,是中医里面为什么吃中草药能治病,因为你身体阳能生发的太过头了,你就发烧了,一定要把它降下来。你降得太多了,太紧了,温度不够了,它就怕冷了,要把它升上去。所以生命的健康就是保持一种平衡。

六、数术

指的就是保持你生命的平和状态要用的方法、技术数术的范围很广,涉及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阴阳五行。生命现象有数的规定性,这里不多说了。我们人最舒服的是什么状态呢?就是阴平阳秘。真正健康的身体,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它本来是讲生命的,后来演变成指代功成名就。但它本质是指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书,这个书指诸子百家。真正学好的人,他或她面部颜色是润泽的,他象美玉一样。因为他身体的阳气非常充足,象新生儿。他的能量非常足。书中自有颜如玉,指人通过学习,生命的气质会发生改变。生命当中的能量很充足,很充足后,他生命的颜色自然很润泽,象玉一样润泽。你要看一个人身体好不好,很简单,就是看他脸色有没有光泽。一个脸色没光泽的人,身体肯定出问题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是指你有高楼大厦,有宝马,不是这个意思。它是指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他一定气质上是贵的有自得的东西,他生命是不会被环境所左右的。贵之气,很多时间表现状态更象是黑洞,很平和,看不见,或者说不愿意表现,他是处于一种吸收能量的状态,不轻易放射能量,它保持生命长期的可持性发展,处于储能的状态,因此他的生命长久且高贵,不愠不火,慢条斯理。

我们怎样做到“作息有常”呢?我们很多时间作息颠倒,作息有常最简单的概念就是跟着太阳走。太阳出来,你就起床,太阳下,你就准备休息。

在黄帝内经中讲,我们人的生物钟在大自然中是被严格规定死的,这就是数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个人意识所转移的。十二时辰,每个时辰作用不一样

 我们每天晚上11:00-凌晨1:00,相当于子时,这时是我们胆经工作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人体需要分泌胆汁。这个时间没进入深度睡眠,这个胆汁就不能正常分泌。胆经非常关键。晚上11:00-凌晨1:00人要进入深度睡眠,你的胆汁才会进入正常睡眠。中医里面讲,胆是中正之官。一个人胆气不旺,会有很多问题。一个人吃很多油腻的东西,需要胆汁来化解。没有胆汁,油腻化解不了,你的血就是混浊的,胆气不旺,经常会犹豫不决。我们所有的思维是要能量来支撑的,不是你想思考你就思考。就象电脑样,没电就不能使用,所以胆经很关键。还有,胆不好,心火不降,心火不降,睡眠不好。所以子时的养生很关键。

    凌晨1:00-3:00,这是丑时,也就是我们肝功能机器运转最旺盛的时候,肝造血,我们的食物吃下去后,不是马上变成血的,是有时间的。在凌晨1:00——3:00时,这时新鲜血液造出来了。如果这个时候,不睡的话,你第二天眼睛就会红。为什么呢?你没有新鲜血液补进去,血还是昨天的血。本来这个设备它是全开的,你不睡眠的话,它只能开启一部分。

如果说一个正常的生命,七天不睡就会死亡。所以睡眠比饮食更重要。你吃下去的东西都要通过睡眠来补的。一天24小时当中,对生命的修复、维护最关键的时间是11:00——3:00。进入深度睡眠,先要有个浅睡眠,逐步过渡到深睡眠。所以我们要求这里讲的三焦晚上9:00——11:00时,三焦通泰才会进入深度睡眠。

真正的养生要求晚上9点要入睡,最迟10点,一个小时进入。其实很多人在这方面很无知,以为睡着了,就是深度睡眠。西方进行过严密监测,一个人身体非常健康的人,他不管睡8个或者10个小时,进入深度睡眠时间,不会有20分钟。一般人可能只有十几分钟。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能保持半个小时深度睡眠,那身体很好。一年不大会感冒。

 3:00——5:00寅时,是肺经。在过去农业社会是要起来了,练功、武术的人也要起来了。3点——5点,这时阳气升发的时候,第一边鸡鸣的时候就是3点。在明清前皇帝要上早朝。上早朝的时间为5点。5点钟上早朝,大臣是从外进入内,路上最起码要一个小时,这样,3点出发。皇帝要上早朝4点一定起来,5 点会开始。为什么这么规定这个时间按中医来定的。然后呢?接下来就是卯时,   

 5点——7点卯时,大肠经时间,大肠经排便。你身体好不好,好的话到了时间就正常上厕所,也是排毒时间。

 7点至9点辰时,接纳饮食的时间,胃吃下去后,开始消化,脾的时间是9点——11时,这个脾很重要。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生命的脏器工作都需要能量支撑,没有能量一切都是白说。这个能量靠饮食吸收,这个就是靠脾,一个人一旦脾不好,你的生命很成问题。脾不好,有两个表现,一个是肚子大,虚。男人特别是肚子一大,半条命没了,半截入土,体虚,你的能量就虚。就象打仗后供不及时,供应不充足,一天24小时应付各种事情都需要能量。另一种表现是面黄肌瘦,非常瘦。在中医望闻诊切当中,每个人脾最直观的表现在嘴唇,嘴唇显示是红润,正常。有些人的嘴唇偏紫、暗红,说明脾不好。

中医讲脾主肉,一个人肉好不好,要靠脾胃。正常的身体靠脾胃供应能量。脾不好的人全身乏力。所以西医有个症状叫肌无力,它是体内没有能量供应。脾是生命当中非常关键的东西,但在日常当中,又最容易受到伤害。在饮食当中,最容易受的伤害是吃冰、吃水果、凉的东西。凡是长期吃棒冰,吃冷饮的人,脾胃一定坏,还有吃水果吃得太多的人,因为水果大多都是凉的,还有部分是寒的,象西瓜、香蕉属于寒性。大多水果属于凉性,荔枝、桂圆属于性。除这些,不同季节有不同性质,在冬天,荔枝、桂圆就属于温性的,所以荔枝容易上火,春天吃最容易上火。女同胞如果天天吃水果的人,很容易得子宫肌瘤。因为寒凉都在下方,子宫正对应这个位置。

    我们现在很多人对饮食的理解,还停留在西方100年前的标准,西方它的标准早就改了,我们还没改。水果要适量吃,很多人把水果当饭吃,那是颠倒。本来我们说生命中有五种能量,温的、热的、平的、寒的、凉的,都需要的,但你夸大某一方面了,了,什么东西可以多吃,就是我们的主食。大米、面粉它是平性的,平性就没有这个问题。还有凡是作主食的,都是种子变现的。种子就相当于中医人体的肾,都是把精华吸收在种子里。种子是生命之拥有再生的功能,其能量是非常足的。你吃种子,就是把最精华的东西吃下去。很多人都认为饭可以不吃,菜可以多吃。然而我觉得恰恰颠倒,饭不可以不吃,菜倒可以不吃。种子是生命当中能量最充足的部分,它可以生发。大地回春,到春天为什么能生发是因为大地经过秋冬季节把太阳热能集聚在下面,来春生发,如果不集聚,就不能生发。故而冬天打雷,第二年肯定发生瘟病。冬天本来是能量储存的时候,你一打雷以后,把这个能量本来储存的密封的能量,象煤气瓶样都打开了,这样到春天了,就没有能量去支撑、升发了。冬天你们可以仔细观察下,要冬天打雷的话,第二年流行性感冒、瘟病都出来了。牲畜第二年都会死亡。因为能量没有,提前消耗完了。生命就圆不起来。

    中午11点——13点,心经。这时不指心脏的心了。指阴阳交界的时候,一般来说,饭吃好,最好午休一段时间。这时阳气要降下来。饭吃好,本身需要消耗能量,会困乏。阴阳在转换时,也要消耗能量,所以这时最适合的就是休息。休息一刻钟,十分钟都行。

13:00——15:00小肠经。小肠经是提取能量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中,早上到胃脾消化,消化后,小肠壁提取能量,小肠经的时间也是非常要紧的。

15:00——17:00,膀胱经。膀胱经就象人体的两个大垃圾桶、大通道。膀胱经不通畅的话,你这个垃圾通不出去,你的身体就会生病。我们中医一般叫你拔罐,用艾炙,特别在热天拔罐效果好,就是膀胱经疏通了。就象城市的下水道把它清理干净。膀胱经起着把身体的垃圾排出来的功能。

 17:00——19:00,肾经。这下面一直到心包、三焦,就没有消化吸收一说,主要是这时候,这些能量要藏进去。它是藏,就象种子把所有营养吸收到里面。你前面吃了消化了,剩下的藏进去,你的肾功能不强,你就藏不住。藏不住,你运动的平衡就失掉了。所以我们的肾功能很关键。这主要说,后天饮食消化的能量多余的部分全部回到这里来。你回到这里来。先天的少用,用得慢。所以肾是是收藏的功能。   

19点到21点,心包经。是后天先天的通道。我们心是看不见的,看的见与看不见中间有个通道在,这就是心包。平时我们中医说,你心包有痰,就是指你先天到后天,中间的通道有阻碍。有阻碍的话很麻烦。中医里可以讲心包,檀中,心包有痰饮,人会一天晚地闷闷不乐,不开心。大家没事时,两手经常按按檀中穴(两乳的正中间)。平时我们讲开心点,需把各种阻的东西挪开,人才会开心。一般用掌根按牢,要痛的话,心包经有积液,要多按,直到不痛为止。

作息有常,什么时候该睡,什么时候该吃,什么时候该起来,时间上大致有个概念。晚上十点钟一定要睡,最好9点。11点至凌晨3点,要保持深度睡眠。深度睡眠是什么概念?无梦无想。

七、休息两个字怎么解释?

    休息是两个不同的状态休,是一个人旁边一个木头,直观地看一个人靠在一个木桩上,也可以倒过来,人躺在木板上。息,一个自一个心,自己的头脑与心灵、灵魂在一起。进入深度睡眠时才会有的状态。当你呼出去没有开始,这中间有个停顿,就是不呼不吸。这个不呼不吸,就是在这个“息”的状态中,人的生命与自然宇宙的能量波相链接,吸收其能量。深度睡眠就是的状态。在睡眠中,脑电波在测试时呈直线状态,没有起伏的,也就是不呼不吸的状态时间会很短,一个晚上睡觉不超过20分钟。很难保持很长时间状态,练功、打坐等方式是为了延长有效地其时间,从而达到吸收能量的效果普通人正常呼吸是每分钟18次,通过有效训练,可以延长到每分钟6次。呼吸次数只有三分之一,呼很长,吸也很长。中间的间隔拉长。所以庄子讲,真人呼吸到踵(脚后跟,平常人呼吸到肺部的1/3或2/3,肺泡都未充满。经常用腹式呼吸,沉入丹田,你的呼吸可以降下来。通过瑜伽、打坐,往脚后跟移。呼吸越深越长,生命质量越高。新生儿呼吸间隔时间就很长,新生儿生命力是最强壮的时候。凡是急躁的动物,寿命都很短。所以我们经常要找找“息”的状态,在睡眠状态中,呼吸是不能自主的。你在做梦,做梦也是要消耗能量的。用脑都要耗能量的,只有在“息”的状态中,头脑才停止工作。

因此,道家有个方法叫“脑用心”。所谓脑用心,就是自然的(无为功法)保持着“息”的状态,呼吸与工作是合在一块的。把呼吸延长,只要有呼吸,脑就开始工作,所以修炼什么东西,就是把呼吸延长。所以大家要讲养生,就一定要懂得呼吸尽可能地有意识地延长。一开始要训练,要有意识地利用丹田腹式呼吸,脑子有个概念,形成习惯以后,生命就会有记忆功能。然后另外一点,人不能乱发脾气,因为一发脾气,人的呼吸就会很短,所以要养生的人,不能乱发脾气。要养生要健康,就要修心。

八、饮食有节。

    不要老想着吃,要想着吃了有没有用。不能瞎吃,瞎吃不管用,反而对身体有害。我们中国人以前寺庙里是过午不食的,过午不食指过了中午1点后,吃下去的饮食,很难真正回归到肾里,所以过了是白吃的,晚上可以不吃。但因胃在蠕动,不吃的话,胃要磨损,所以要适量地少吃。所以饮食消化的时间就是7:00-9:00,是黄金时间。第二时间是中餐,晚餐是次要的。所以早上要吃得好。所谓吃饱,就是要七分饱。胃的神经不发达,当你感到饱时,它已过量,当你还想吃一口时,这时正好。老年人吃七分饱,正好。要留点余地才能真正消化吸收。

不枉作劳,就是白天好好工作,该睡的时候睡,不要白天瞎操心,晚上淡操心,你想问题,也是要靠能量的。能量足时,工作效率高,但当你思考不清楚时,就放松休息或锻炼身体。

    健康,指强身健体。健身指四肢运动,运动充足后,三焦才会通泰,通往阴阳的通道才会顺畅。运动后才能保持经络畅通。中医里讲一个人身体变化有六经辩证、三焦辩证、经络辩证。检查一个人生病有不同的诊断方法,其中很大一块就是三焦的变化,三焦指整个空腔,上焦指心脏和肺部,中焦指脾和胃,下焦指丹田、命门、肾。我们留心下,从鼻梁的底部一直到鼻翼这段两侧,很多人会发青。这个青就是代表三焦的状态。上面这段青叫上焦寒,下面一段青叫下焦寒,如果三焦都青,就叫三焦寒。三焦寒就堵塞了。所谓堵塞就要靠疏,一般堵都是阴的,所以要靠阳气。阳气有几个方法:一是运动生阳,二是心态要好,经常要想着正面、积极的东西,很多人很容易忧郁、伤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很长时间挂在心上。经常想着美好、开心的事情,人的心理要阳光就是生阳。 一个人怎样保持心态的阳光呢?你所有的事情在你想的时候,想明白,想过以后,彻底放下,所以提得起放得下,这就是真正的心态。想的时候要想明白,想不明白,就放下。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做亏心事,做了亏心事,生理会有个自然记忆功能。所以今天为什么要讲廉政呢?因为我们一不做心事,二是遵守作息规则。你规则遵守了,生命才能维持健康、良好的状态。心理不作亏心事,头脑才会清廉。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善生阳。有时候你做件真正对人有帮助的事情,自己就是喜滋滋的,不一定是人家对你有多少的美言、恭敬,这种喜滋滋就是生阳。

九、中医养生与廉政的关系。

    中医养生关键是修心。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心不明则十二官危。一个人没有人格、气节的养成就会神昏,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容易出差错;人的贪心一起就会干扰生理的平稳,其他器官就不能正常工作,危害健康;大自然是有其严格的规律在运行,人是天地宇宙的产物,效法自然就是要按自然的节律生活,养生就要主动顺应节律去作息,违背规律必受惩罚,是自然戒律;社会是自然的镜像,亦有其运行的规律即法纪法规,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违反规矩必受惩罚。生命靠阳气维持,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去处理工作的矛盾、问题就是最有效的养生。所以养生与廉政完全可以互相促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