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众的幸福感在“熊市”中?

 都市生活台 2012-10-26
最近,“你幸福吗?我姓曾”一句话被网友们封为神一样的回答。这句话出自央视新闻联播《幸福是什么?》栏目,该档节目在引发众多关注的同时,也引起社会广泛议论。有网友认为这种不加修饰的原生态对话,是人们真实生活的体现,也有网友认为这种问题其实有点“粗暴”,是“主题先行”、“逼人就范”、“避重就轻”,记者更应该关心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东方网,10月12日)
幸福感在百科里面定义如下: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由此可见,幸福不只有物质满足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幸福。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以极大的改善。但是,一提到幸福感,很多人感概万千。正如《幸福是什么?》栏目的回答一样,神一样的回答千奇百怪。人们的幸福感看来处于一片“熊市”中。
我们不去追问央视记者提问的方式是否过于简单,这样是否真的能够体现大众的幸福感。但是,关注他们需要的幸福比一句“你幸福吗”更为有意义。现在,很多社会机构都在搞幸福感城市排名,可谁又在真正的关注群众需要什么幸福呢?关注民生就是关心百姓幸福。有些领导干部为了短期经济增长不惜损害群众利益,出现了干部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众在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熊市”中埋怨的怪现象。有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乱谋私利,官富民穷,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群众幸福感下降。
按道理,如果群众幸福感在“熊市”中抱怨,官员应该没有幸福感。可是为什么,有些官员还在经济增速的“牛市”中陶醉呢?一方面,官员追求经济GDP,有政绩就有前途,所以他的幸福感处于“牛市”;另一方面,官员的幸福感来源他不下基层,脱离了群众,不知道群众的幸福感处于“熊市”。有些领导干部在高升后,淡漠了与群众的感情,缺乏了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的热情,有的还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良知,不但不去为人民造福谋利,反而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因此,要提高群众的幸福感,领导干部应该切实落实民生政策,真真实实的为群众解忧排难。
一位领导说过,“让群众生活幸福,才是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让群众幸福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让群众生活幸福的发展,才能让群众跟着我们一起去谋发展,这样的发展就是科学发展,就是群众拥护的发展。”可见,群众幸福感省委提高是衡量为官者政绩的重要条件。征地强拆、城管粗暴执法等现象带来的暴力事件越显突出,还有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计其数,这些的发展不会提高群众的幸福感,相反,只会降低群众幸福感。因此,领导干部在谋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慎思,这些发展是否能够带给群众幸福感。
社会弱势群体更需要去关注他们需要什么幸福。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清醒认识到,只有沉下基层了解群众盼什么,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帮群众发展出谋划策,才会真正的提高群众幸福感,而不是像记者一样,一句简单的“你幸福吗”就完事。只有当整个社会群众的幸福感处于“牛市”时,为官者才能够感觉到自己也很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