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夸大莫言获“诺奖”的欢呼声![讨论]

 都市生活台 2012-10-26
新新生态.文
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记者欢呼,中国读者观众听众欢呼,中国各界欢呼,一片欢呼声,欢呼声的热烈程度那是相当的热烈,然而,在欢呼声之外,还需要冷静思考,甚至需要一些批评声。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籍作家莫言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约合人民币938万元。评奖委员会在宣布莫言获奖时说:“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因为他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一片欢呼声之外,仔细琢磨一下颁奖词,“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因为他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是否会引导中国的作家们按照“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路子去写作品呢?如果按照这样的路子写作品,是否代表中国文学特点呢?喜悦之外带给我们的是一丝忧虑。
莫言的作品,按照华人的理解,作品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不可否认,他的作品是中国最火爆的作品之一,莫言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但按照我们对莫言作品的理解,与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理解是有区别的。“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可以作为莫言获奖原因之一来理解。
按照“民间传说、历史和当代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评委们,是否应该考虑把这个奖项再给我们的《西游记》以及《红楼梦》作者呢?他们的作品具备这样的特点,尤其是他们的作品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甚至组织了专门的研究学会,长期的研究这些作品,是否更有影响力呢?
至于莫言获奖的原因之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表态说,自己近年来一直在推荐莫言,他的获奖可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转折。最关键的,还是莫言本身创作的影响力,他的文学个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是否可以理解哪位华人作家想获得此奖项需要陈众议先生才有机会呢?当然,不否认陈众议先生对莫言获奖所做的贡献。
莫言获奖的原因之三,文学创作方面,中国崛起势不可挡,欧洲近期则陷入困难。有点自夸的味道,仅以莫言获奖称中国文学崛起势不可挡,值得商榷,更需要冷静思考。
新闻报道说“莫言此番获奖有力证明了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学会越来越多被世界所认识。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话,正在非常有力地展开。也表明了中国作家们的探索和创造得到了世界读者的充分理解。”
对此,笔者认为文学需要自己的民族特点,各国很早以前就有很多人专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更不能以是否获奖判定文学作品的好坏,莫言获得文学诺奖,由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来决定,不是我们来决定的,中国文学的作品好坏是由读者来决定的,而不是由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来决定的。如果夸大莫言获奖的作用,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有一个提问:让中国文学适应世界,还是让世界适应中国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