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少地方政府在“预支”中生活?

 都市生活台 2012-10-28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曾一路高歌猛进的财政收入也转入低速增长轨道。地方政府“钱袋子”开始变紧,国税总局和财政部频繁表态:坚决不收“过头税”。 然而,有媒体近期在浙江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土地财政能力逐步丧失,对企业征税、罚款就加大了力度,征收“过头税”的现象开始出现。(10月23日潇湘晨报)


在稳增长的经济大前提下,土地再不能随便乱卖,银根得到一定程度紧缩,一些地方政府的日子很难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再难,也不能预支明天的青春,因为未来我们不能生活在“真空”之中!


上半年,浙江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4%,比一季度回落2.7个百分点。部分主体税种增速放缓,房地产税收则下降25.9%。全省14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负增长。7月浙江省人大财经委的调研报告指出,上半年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43%出现减产停产,而前5个月这些企业在利润下降19%的情况下,应缴税金总额仍增长1.9%。


利润下降了,税收却增长了,企业亏损了,可财政没亏,很明显,企业的负担加重了,这不是“雪上加霜”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很简单,如果税收不能保持平稳增长,则公职人员的工资和各项公共开支就会出现困难,我们的社会管理就会出问题!


实际上,不光浙江的一些地方政府是这样,全国其它地方类似情况相当普遍。今年预支明年的钱来花,这已经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财政潜规则。如此征收的理由是,反正你明年要交,迟交不如早交,全当是为政府解决眼目之急。面对这种让人无奈的“预支”,企业有什么办法,只能顺从,谁愿得罪税务机关呢。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财政为弥补土地财政“断奶”的紧迫形势,竟靠加大非税收入力度来维持日常开支。非税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收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彩票公益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靠收费和罚款生活,出此下下之策,一些地方的领导确实是出于无奈。既要发展地方经济,又要保饭碗,不让财政供养人员的生活水平降低。全国和地方经济整体下行给一些地方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生产生活压力。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一些地方便不得不向企业征收“过头税”。所谓“过头税”,是指为了完成税收任务而过分地向民间收取税费的做法,有时间上的过头和幅度上的过头两种。时间上的过头,最简单的就是今年提前征收了明年的税款,至于这些财政机关在财务上是如何结算和走帐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幅度上的过头,当然是指超标准高额征收了!


为了完成这一硬性财政任务,一些地方的行政领导不断给税务部门施压,要求他们想方设法完成下达指标,税务部门只好想出“预支”这一招了。这种超前预支,表面上看,企业好像没有增加负担,其实质是税收征缴混乱,自由裁量权滥用。


据一位经济界人士反映,目前有20多个部门对企业进行各种行政性收费,有60多个收费项目。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停产倒闭而无法交税,税务部门为了完成收税任务,就把这部分亏空的税款转嫁到尚能盈利的企业身上,导致尚能勉强维持生存的企业也不堪重负。


全国有多少这样的地方政府靠“预支”艰难度日,确切数字我们不知,但肯定为数不少。经济放缓,预示者我们可能要过几年紧日子,如何平衡度过这一困难时期,这将考验我们各级地方党政领导的智慧!不能征收“过头税”,也不能违法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那就只有减少支出,勤俭节约,适度增加收入这一条路了。相信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一定能为我们破解这一重要难题带来经济和财政政策上的有力支持!


汶金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