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euron:线粒体“大未必佳”

 椿藕斋 2012-10-28
Neuron:线粒体“大未必佳”
作者:   来源:生物通   发布者:亦云   日期:2012-08-25   今日/总浏览:669/889

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负责能源供给的细胞器线粒体如果长度发生异常,会引发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而最适线粒体长度是避免阿尔茨海默症等tau蛋白相关疾病所必须的。文章发表在八月二十三日的Neuron杂志上。

“许多研究者都对线粒体在阿尔茨海默症等tau蛋白相关疾病中的作用都很感兴趣,但还不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章第一作者,麻省总医院的博后Brian DuBoff说。

“深入了解线粒体功能与阿尔茨海默症的关系,可能引导我们将来开发更多的靶向性治疗药物,”文章的资深作者,HMS病理学教授说。

tau蛋白主要出现在神经元中,这种蛋白发生故障,会引起tau蛋白相关疾病。tau蛋白能与细胞中的微管结合,这一过程被称为稳定化。微管需要这一结合来维持细胞结构、协助转运分子等细胞内过程。tau蛋白的缺陷多半是由于蛋白合成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的,它会在神经原纤维缠结中累积,而这也是阿尔茨海默症中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本研究中,DuBoff在tau蛋白缺陷型果蝇体内发现,这些大脑细胞中的线粒体比普通果蝇的线粒体更长。而且这种线粒体拉长现象,对线粒体的功能是不利的。

“通常线粒体会一分为二,也会合二为一,这是保证线粒体健康和稳定的关键过程,”DuBoff说。“线粒体的这种动态在几乎在所有细胞中持续发生。干扰这一过程会造成细胞死亡和大脑神经细胞损失,从而导致失忆、理解和协调困难等大脑功能丧失。”缺陷型tau蛋白的出现会干扰线粒体功能并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

为了进一步观察缺陷型tau蛋白对线粒体动态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表达人tau蛋白的果蝇中对两类基因进行了修饰,一类基因控制线粒体分裂而另一类基因引导线粒体融合。当使线粒体伸长(或融合)的基因表达增加时,果蝇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恶化,果蝇更加虚弱。相反,当使线粒体分裂的基因表达增加时,情况发生了逆转,果蝇的病情得到改善。

该研究显示除了tau蛋白以外,还有两种关键蛋白会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进程。即帮助线粒体分裂的DRP1蛋白,和维持细胞结构和活动的肌动蛋白actin。此前,Feany实验室的研究显示,缺陷型tau蛋白会阻碍肌动蛋白的活性。研究人员将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得到了这三种蛋白之间的关系。DRP1和肌动蛋白是相互依赖的,DRP1与线粒体结合需要肌动蛋白的调控,来保证线粒体的正常动态。但缺陷型tau蛋白的出现阻碍了这一关系,使DRP1无法维持线粒体动态,最终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

“我们了解这一过程的起始,我们也知道最终的结果是发生神经退行性疾病,而这项研究为我们展现了过程中途的重要事件,”Feany说。“不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填补整个过程的空白阶段,了解DRP1及其功能。”

 “许多研究都开始于正常生物学过程,随后再去探寻故障发生的机制,”DuBoff说。“而我们恰好相反,我们的研究开始于疾病模型,在其中发现了DRP1和线粒体功能故障的现象,然后再寻根溯源寻求这背后的基础生物学调控。”

生物通编辑:叶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