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团购丧钟为谁而鸣:24券死亡样本调查

 快刀缠乱麻 2012-10-29

团购丧钟为谁而鸣:24券死亡样本调查

核心提示:团购行业在巅峰时期达6069家,经过3波大裁员,平均每天关站5.9家。造血功能不足,若资本停止输血,这个畸形巨婴的明天会怎样?

21世纪网独家报道 生或死,对于年幼的团购网站来说,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24券的休克死,再次揭开了资本驱动的团购行业生存轨迹:一家火爆,数家抢上,市场有限打价格战,疯狂烧钱,吸引风投,创始人股份被稀释,资本绑架企业,管理混乱,利润空间压缩,亏损,撤资,倒闭。

2010年美国团购网Groupon进入国内,团购行业野蛮生长,瞬时间成为资本市场的烫手山芋。为什么不到三年,团购行业就从希望落入绝望,冬天过后春天还会来么?

团购死亡样本:24券命系风投

\

上周五,24券管理层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宣布全员休假,暂时停运网站。

这份声明由公司13个部门代表联合签署,在微博上广为流传。声明强调,由于九月份投资方抽走公司已到账资金中约240万美金,且不同意新一轮融资条款,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营,除非投资人返还资金,否则将无限期执行停运。

该投资方是马来西亚的成功集团,双方矛盾的焦点在于股权分配。

成功集团是24券的天使投资之一,据集团代表KK公开宣称,总裁陈志远曾于年初在24券濒临倒闭之时,追加700万美元投资,目前第一笔400万美元已经到账,而第二笔300万美元受到此次事件影响可能终止。“实际上注资是陈志远的个人行为,其在24券的累计投资已达2000万美金,成为第一大股东。”

受行业低迷影响,公司董事会一致认为,未来中国团购市场玩家不会超过2-3家,并且会出现大量并购。在此种情况下,E轮融资中董事会与杜一楠代表的管理层开始做利益分配模型。

投资方愿意给创始人杜一楠8%、管理团队2%的优先股。但是,杜一楠要求其个人与管理团队需获得总计25%的优先股,普通股的占比则可以减少,矛盾因此不断升级。

据此前媒体报道,24券已经无法实现上市,普通股因此难以套利变现,而优先股则能够通过私募融资或并购套利,这也是24券管理团队与投资方僵持不下的根本原因。

资本驱动的团购行业遵循这样的生存轨迹:一家火爆,数家抢上,市场有限就打价格战,疯狂烧钱,吸引风投,创始人股份被稀释,资本绑架企业,管理混乱,利润空间压缩,亏损,撤资,倒闭。

24券就是团购行业洗牌中不幸消失的一员。

根据团购导航网站团800的最新数据,截至9月底团购网站数量缩减至2919家,同比减少42%,相当于每天有5.9个团购网站消失或者转型,其中营收过千万元的仅有10余家,占据市场一半以上份额,由此可见多数团购网站仍徘徊在生死线上。

2011年11月14日,原计划当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拉手网由于巨额亏损,IPO折戟。今年春节,团宝网陷入倒闭传闻,称公司资金链断裂,大幅度裁员,CEO任春雷跑路,五月份又被传出融资失败,任春雷准备二次创业的消息。

2012年8月6日,拉手网因业绩不佳导致创始人吴波辞去CEO职位。8月9日,58同城团购全国团队日前开始裁员数百人,其团购负责人、副总裁徐贵鹏也即将离职。

大众点评网是团购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对于团购业务的态度,公司CEO张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从当初的“后悔没早进入”变得有所保留。

他坦言,“对于团购,首先大众点评网之前的业务对线下能力没有团购要求那么高;其次从媒体和社区进入团购,从90%毛利的业务进入到毛利不到10%的业务,对团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

资本驱逐 野蛮生长

团购是一个畸形生长的巨婴,从第一家团购网站上线,到千团大战火热打响,随后野蛮生长到六千家,到现在缩水过半,只有不到三年时间。

资本,是背后无形的推手。

在这部番跌宕起伏的成长史中,资本过度推动,导致行业盲目扩张,管理滞后,为团购的速死埋下隐雷。

从内部来讲,团购网站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导致抗风险能力下降。

线下商家货款和拖延账期是各团购网站的现金流来源。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对21世纪网表示,有些团购网站早期规模营收不够大,导致现金流短缺, 等到行情发生变化,很难维持高强度的运营,包括拉手网和美团网都经历过人员缩编的过程。

团购网站成本控制能力弱也颇受诟病。移动互联网资深顾问王斌对21世纪网详述,“强大的流量支持是团购网站的线上核心,很多网站通过重金推硬广或者从百度刷排名等方式保证流量,但是这样获取用户的成本极高,况且每单团购毛利率极低,在5%左右,团购网站的亏损面越来越大。从线下来说,一部分团购网站在全国大量设置分站,有的一年内能从几十家扩张到上千家,加大了商家的获取和沟通成本。”

据团800联合创始人胡琛透露,去年团购网站的毛利率大概维持在5%~8%,远远低于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的40%~50%。

Groupon模式在每个城市“一日单团”,一天只促销一款商品或服务,每人每天限拍一次,服务有地域性,促销折扣力度极大,通常为原价的2到4折。其线下销售团队规模远超线上团队。

而国内团购网已经找不到一家坚持“每日一团”模式。为了抢大商户,十几家团购网站竞标,使出“杀手锏”:预付款包销,倒贴加送广告。同时为了迅速在全国扩张,团购行业争抢人才,劳动力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同时,国内团购网站因为同质化竞争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

融资环境变差,中概股遭遇接连危机,用户活跃度下降等外部因素也是行业洗牌的重要原因。

行业入冬,就连团购鼻祖Groupon也不能幸免。Groupon去年底大张旗鼓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20美元,上市首日曾冲破30美元。但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0月24日收盘,股价报收4.42美元,市值蒸发了逾四分之三,该公司的营收持续增长能力颇受质疑。

团购泡沫破裂,投资者要想尽办法止损。过去两年中,团购网站融资千万的案例有几十起,但2012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了,还未有大笔资金投身团购领域,反而是不断传来撤资的消息。

造血功能不足,资本若停止输血,丧钟要为团购而鸣了么?

团购明天:社交化、移动化、本地化

团购不会死。

速途网专栏主编、互联网专家丁道师认为,团购行业会更加辉煌,因为中国每年线下的服务消费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而团购一年才几百亿,增长空间非常巨大。只要有需求,肯定会有市场。

从资本驱动走向管理驱动,团购才能自救。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认为,团购存活的关键是通过技术和资源整合,实现商家的信息集成,为用户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而不是依靠低价吸引用户。

通过归纳前述业内专家建议,21世纪网得出三个关键词:

社交化

王斌认为,保持流量是团购的核心,而社交网络和团购相结合,能将流量成功导入团购网站,同时通过微博、微信、社区等平台,进行口碑相传、圈子分享,保持和提高用户黏性。

据TechFrom的数据,高达81%的用户购买产品之前征询和查看社交网络朋友的建议和观点,而50%的用户购买东西基于社交好友的推荐。

通过社交网站导入用户数据,团购网可充分打造购物好友圈子,通过圈内分享实现交易。同时培养意见领袖,聚拢人气,激发其他好友的购物冲动。

消费者也可以直接和商家沟通,即 C2B模式,聚合分散但数量庞大的用户,形成一个强大的采购集团,通过SNS社交网络,将需求传递给供应商,从而实现定制化贸易。

移动化

目前,有实力的团购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移动客户端。这方面,拉手网领先一筹,由于下手早,因此Android版、iPhone版、iPad版、Android Pad版四大平台齐备,订单和优惠券还支持离线查看,与微博、短信等应用的整合也比较完善。

据艾媒咨询数据预测,2012年整体O2O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86.8亿元,年增长率为75.5%。团购行业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扭转颓势,但在国内不到三千家的团购网站中,拥有手机客户端并支持手机购买的团购网站只有10家左右,仅占团购网站的0.3%。

大众点评的移动化策略较为成功。凭借优惠券的优势,在安卓和IOS系统客户端中团购不但与优惠券结合,而且已经单独设置成为了一个频道。

生态化

鲁振旺提出,生态化主要指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生活服务,包括商家信息、促销信息、点评信息、服务信息,后端可以有会员管理、预约管理等。

赶集网、58同城、大众点评网等本地生活信息服务的网站最具有优势,可以通过团购将其大量的用户资源变现,美团网、糯米网和拉手网等专业团购网站也早已在LBS上布局。

比如,糯米网在官方客户端中添加了团购搜索功能,还提供了附近团购及更加精细的团购品类和地区商圈分类、地图等呈现信息的模式,使得体验更加得人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