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江边风 2012-10-29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浅谈明清玉器收藏
2012-10-28
青白玉匜杯,清早期仿青铜器造型,虽为青白玉,然密度极佳,工艺极佳,通体玻璃光,无绺。
白玉竹节佩,清代中早期,传世品。此佩料好工好,造型雅致,有一绺,瑕不掩瑜。
白玉剑璏,明代,满沁,种沁俱佳,少见。仿汉造型,小巧可喜。
乾隆工玉牌,乾隆工是清代最高等级的玉器工艺,此牌正面琢石榴,背面琢福寿两字,工精料佳,微带红沁。
白玉葫芦坠,乾隆工。葫芦题材在玉器中多见,意为“福禄”。此坠白中微微透粉,如脂,是和田玉中的顶级料子,微沁。

 

中国人,大约都是有爱玉的基因的。根据考古发掘,最早的玉器制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公元五六千年前的兴隆漥文化。其后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都出土了大量极为精美的玉器。国人素有戴玉驱邪辟邪的说法,明清用玉制度相对放松,民间对玉的需求也就增大,民间的玉器使用更加广泛,现在传世的玉器中,大量的是明清两代的玉器,大部分价格也不甚高。因此,玉器收藏,从明清玉器开始比较合适。

明清玉器也相对好辨别,有些精品玉质工艺俱佳,又有佩戴性和把玩性。特别是明清玉器的图案,“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雕一蝙蝠和寿桃,边上几支灵芝,就是“福寿如意”;雕两条鲶鱼,就是“年年有余”;雕大小几只葫芦,就是“福禄万代”,雕三只桃子,就是“连中三元”,可谓善祈善颂,自己佩戴或者送人,皆为所宜,因此深受喜爱。我喜欢玉器,也是从明清玉器开始的。

网络买玉经验

我买的第一块玉,是在温州文物商店。大概七八年前了吧,张索、老高、阿雅等一起去文物商店看字画,他们焚琴煮鹤,买了状元曹鸿勋的四条屏四人分藏,我则在文物商店经理的指点下,买了件青白玉的双面工花片。这件花片,陪了我很长时间,一直挂在脖子上。

第二次买玉,是在2006年的一次出差,经过苏州,因为还有点时间,拉了同事去逛文庙,结果也敢于下手,买了件和田新工的螭龙勒子。这次买玉,重新让我萌发了对玉的憧憬。

有朋友介绍我上雅昌网站,上面有玉器论坛。于是注册了网名,在上面如饥似渴看图看网友讨论。也购买了不少书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开始在网络上买玉。这是一段迷惘的时期,网络上买玉,不怎么敢下手,却又很想下手。买了玉,也不知道找谁来鉴定,也就是几个有点共同兴趣的同好进行瞎蒙。记得有一次,山东的一位网友在论坛上说,自己对玉不太懂,只是喜欢瞎买,现在觉得玉器太难玩了,要出手玉器。我看着图片口水直流,于是大胆下手买了一件白玉桃子,东西到手后感觉挺好,于是又下手买了他的一件玉琮。其实到了后来才知道,给我很好感觉的这件玉桃,是新的,而后来买的玉琮,却让我捡了个小漏,是明代的老玉。就是这件玉琮,把我那段时间胡乱买玉交的学费,都补上了。玩古玩,大概乐趣也是在这里吧。

又有朋友陆续介绍了两位玩玉的朋友给我。这两位朋友,在老玉上的造诣颇高,且在玉之新老鉴别上,敢于说真话。和一些忽悠兼推销的不负责任商家大不一样。有了这两位好老师的指导,再加上自己不断摸索,终于能够慢慢踏入老玉的门。

我买玉的途径,以网络专业玉器论坛为主,实体店为辅。论坛有雅昌和盛世收藏。特别是在雅昌上,我认识了不少朋友,大家探讨交流,颇有友朋之乐。看中他们发的玉器,可以请他们先寄过来玩几天,喜欢的再付款,不喜欢就寄回。对于网络不太内行的朋友,那么到本地值得信赖的店家购买,要更合适一些。

买玉,要有良好的心态。首先是忌贪。别老想着捡漏,有那么多高手在你之前看过这件东西,想捡漏的机会,那是少之又少的。要有抱着能够以正常市场价买来就是赚的心态,那么就不容易被那些低价出售、诱你做出错误判断的高仿品欺骗。这几年玉器行情步步上涨,如果买的不是过分的贵,过不了半年一年,你就会觉得你当时买的东西便宜了。

其次是碰到精品不手软。明清玉器,大量的是普品,玉质工艺皆一般的是大多数,因此有机会碰到精品,应该下定决心,即使以超行情的价格购入也值。因为精品从升值空间来说,要大得多,这也是其他收藏品一再验证过的道理。

其三,要有合适的师友。刚刚开始玩玉的,看到一件玉器,大都难以做出判断,能找一位你相信的、鉴定水平不错的朋友陪你去逛,帮你鉴别,一定能大大减少交学费的机会。

老玉鉴别心得

老玉的鉴别,主要是看玉质、工艺、包浆、沁色,最终看韵味,神韵和味道,新玉难以达到老玉那种特有的韵味。而手头上有几件虽价格不高,但“大开门”的玉花片之类东西,作为学习研究的标准件,尤为重要。

诗经里有句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形容商周时候琢玉工艺的。此后一直到民国,琢玉的工艺和工具,都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主要是砣具、实心钻和管钻、铁线等,沾水粘着金刚砂,通过转动或拉动来琢磨切割。而现代的电钻,则是最主要的琢玉工具。由于琢玉工具的极大不同,老玉的鉴别,首重工艺痕迹。由于古代琢玉工具的慢速、使用的不便,在玉器上留下了和现代工艺完全不一样的痕迹。即使是高仿品,也很难在每一个细节上完全做到和古代工艺相似。因为古代的工匠,可能是花了十多年才学会那种琢玉工艺,现代造假者,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必然在工艺痕迹上留下破绽,留下蛛丝马迹。这就需要初学者在放大镜下仔细研究线条的起落,切割痕、砣痕、拉丝痕、钻头痕等,区别新老的不同。

数百年的时间风化和使用中的磨损,老玉必然有了岁月留痕,我们把这种痕迹叫做“包浆”。通过包浆,我们可以辨别新老。但是要注意,有时候,看包浆不是万灵的。有些玉质特别好、工艺特别好的玉器,很多玩玉的反而不敢认了,那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质地特别细密的玉器,岁月痕迹留存比较少,有时候简直“如新”;再加上工艺好到“令人发指”,那就更像“新工”了。其实这是玩老玉的更高境界:你敢不敢认精品。老玉是这样,普品相对好认。

玉器如何盘玩

古人玩玉重沁,虽然和儒家论玉“首徳次符”,也就是更重质地不相符合,但是,玉入土后和土中各种物质长期接触,在出土后经过盘玩能形成多种沁色,丰富多彩、绚丽斑斓,实在漂亮,因此深受藏家玩家珍爱。这些沁色,有黑色的水银沁,有和石灰接触形成的红沁,和铁器接触形成的铁锈沁,等等。明清玉器,除非质地和所入土的环境极为特殊,沁得不会太重,一般很少能达到鸡骨白(钙化)的程度。玉有五色沁则最珍贵,现代人最喜欢的是白玉红沁,在市面上,白玉红沁,也是价格最高的。

出土玉器表面有一层或厚或薄的灰色“皮壳”,叫灰皮。带灰皮的玉器,卖家一般是不盘玩的,那是要留给买家,让买家享受这个盘玩的过程。在买家中,也分两派,一派主张要保留老玉的原始风貌,不破坏老玉的皮壳,因为皮壳中留存有许多信息值得保存和研究。这一派,在玩高古玉器中会比较多一些。而另外一派,则主张要享受玉器盘玩的乐趣,看着灰皮在自己手中慢慢蜕变,变化出各种沁色,实在也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就像紫砂壶经过茶叶的多年润泽和盘摩,发出“黯然之光”一样。当手中盘玩的玉器有一天能达到脱胎换骨的境地,那种成就感,是很难替代的。玉不把玩盘摩,则乐趣丧失大半。

而玉如何盘玩,也有许多高手总结出了很多条经验,总的一点,慢盘比快盘更好。

我们得到一件明清的出土玉器,应该怎么处理?一般可先用温水清洗干净,玉件上的部分附着物比较“执着”,可用牙签慢慢剔除。有些附着物牙签也剔除不了,那么就置之不理,盘玩时间久了,一般会自然消失。带灰皮的玉器,不宜直接和肌肤接触,油脂会堵塞“吐灰”的孔径。讲究一点的,可以做个白色棉布袋子,把玉器放在袋子里带在身边,通过身体的温度进行盘玩。简单一点,也可以隔着内衣戴在身上。最初一段时间,出土玉器会“吐灰”,因此需要定期清洗,温水清洗时,玉器表面会有一层黏糊糊的感觉,那是玉器吸收到里面的物质到达表面了。如此半年一年,玉器不再出灰,则可直接接触肌肤佩戴。

玉器的佩戴,一般人多是在胸前,玩玉的还喜欢在腰间佩挂玉器。玉器挂件,以搭配红珊瑚珠子为宜。白玉与红珊瑚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玉更白,而珊瑚更红,是其他任何珠子比不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