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原公共自行车“满月” 每天行程可绕地球1圈 太原新闻网?2012-10-29 04:29??来源:太原新闻网?新太原论坛

 卫启云 2012-10-29
太原公共自行车“满月” 每天行程可绕地球1圈
太原新闻网 2012-10-29 04:29  来源:太原新闻网 新太原论坛

    近年来,随着龙城的飞速发展,交通拥堵日益严重。2012年,太原尝试打造四位一体交通模式,申办并入围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并首次引进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9月28日投入运营。

    10月28日,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落地“满月”。截至当日18时,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数据显示,全市共开通274个服务点,投入5801辆自行车,租赁范围已初步覆盖省城主要街巷;有8.4万余人办理租骑手续,累计被市民租骑74万余次,按平均单次骑行两公里计算,行驶里程148万公里,相当绕地球37圈。市民脚踩它跑出的路,每天绕地球1圈多。

    不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管理者与使用者均处于摸索阶段,也难免出现不少问题。山西省委党校教授郭华红表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完善,不仅需要管理者倾听市民心声,也考验使用者的道德水准。

    A “满月”数据点击

    99%  绝大多数是免费租骑

    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后台数据显示,近一月来,公共自行车单日租骑次数,最高位66300余次。近几日,免费租骑一直在98.6%至99.06%间徘徊。也就是说,租骑者中,将近99%的市民属于免费租骑。

    10人次/天 用车率全国领先

    最先开办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杭州,目前自行车日均使用率约在3人次/天,而太原公共自行车使用率却高达10人次/天。最近一段时期内,每辆车一天的租骑量达12.5人次。太原市民对公共自行车的热度,推升周转使用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274个 服务点覆盖主要街巷

    目前,太原市已投入使用274个服务点,其中,市民租骑最频繁的地区集中在闹市区拥堵路段。公共自行车数据显示,省城并州北路、上肖墙、府西街、五龙口、赛马场、学府街等拥堵路段,自行车使用周转率最高。此外,在早高峰期间,则主要集中在公园、企事业单位集中的地段。如西海子公园、解放南路迎泽街口、省总工会、旱西关、山西电视台等。从早晨7时20分起,租骑开始明显增多;下班晚高峰时段,租车点分布的外围地带,锁桩最易满员,成为晚间高峰区。市民骑到租车点外围地带,不得不换乘公交车,在胜利街、学府街、敦化坊,大量自行车需要就地归还。

    8.4万 一个月办卡数量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前来办理租骑手续的市民达84000余人;274个租车点昼夜为市民出行服务。公共自行车承载市民出行一个月,跑出148万公里的路程,相当于绕地球37圈。

    零 没有一辆自行车丢失

    截至目前,5801辆上路运营的自行车一辆都没有丢失。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建设初期,便考虑到防盗问题,采购的机身及零件跟目前市面上售卖的自行车标准并不一样,而且,因为采取了实名制,可以方便查询到最后一个租用者的信息,因此,自行车不容易被盗,窃贼也很难销赃。另外,太原市民公共意识日益增强,这是保证自行车运行至今没有丢失的关键因素。

    B 井喷式借还车考验调度能力

    服务点的借还规律还在摸索

    “我们遇到最多的情况是,服务点上20个桩位,本来还有10多辆车。到了下班时间,一下子来了一大批人,把车全借走了,调度一下子跟不上。”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即使巡检员就在现场,也来不及将备用车放进锁车桩。记者在该公司热线接听中心看到,一台由数个小屏幕组成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已开通服务点的运营情况。调度人员根据服务点的实时运行状态、锁桩租还车负载状态,向一线发出调度指令。平衡各个服务点的车辆总数,方便市民租骑。“租车点锁桩的自行车数量超过80%,我们要派人取走;少于20%则要补充一定数量的自行车。”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副经理左萍说,井喷式的借还车情况,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请市民给予谅解。“公共自行车毕竟是新事物,掌握各个服务点的借还规律,是系统运行磨合期的主要任务之一。”

    6辆专用调度车运送自行车

    目前,该公司调度采用6辆专用调度车运送自行车的方式。这种调度车行驶条件与一般机动车无异,容易陷入高峰时间被堵在路上的尴尬。“那边服务点没车可借了,这边调度车却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现在我们能想到的办法,是在每个点上多放些备用车。早晚高峰时间,在比较忙碌的服务点安排两名巡检员工作。”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杭州的做法,是将改装后的公交车作为调度专车使用,调度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上畅通无阻地行驶,方便及时调度;台州则使用电瓶车运送公共自行车,借用非机动车道也能有效地达到及时调度的目的。

    2015年,服务点将增至1500个

    到11月底,太原之前规划的516个服务点、2万多辆自行车将全部投入使用,届时,市民可在省城各大主要街道、小巷、公交站口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据悉,到2015年,太原将建成150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投入6万辆自行车,覆盖整个建成区,形成以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慢性交通(指步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为延伸的,“四位一体”的畅通、高效、安全、绿色城市公交体系。

    C 被公共自行车改变的生活

    市民上下班靠它,健身也靠它

    在省城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亮已是公共自行车的铁杆粉丝了。“我每天上下班各骑一次,偶尔出门应酬也骑它,在我的带领下,我妻子偶尔出门办事,也不开车了。”张亮说,从9月28日至今,他一天最少租骑七八次公共自行车,累积下来,一个月少说也有200多次了。

    事实上,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全面启动,改变了张亮一家人的生活。“首先是家庭支出下降了,我以前开车上下班,遇到堵车铁定迟到,一个月咋也得罚200多元,并且汽油费支出怎么都控制不住,噌噌地涨。”张亮说,公共自行车借还方便的模式,一下子便吸引了他。“需要的时候,刷卡租借;不需要的时候,刷卡还车。不担心堵车、不用考虑丢失……”

    不仅如此,平常酷爱去健身房的张亮,现今晚饭过后,不再一个人前往健身房,而是与妻子一道,租上自行车沿着汾河公园慢行,享受悠闲。

    生活正变得愈加精彩。张亮说,他们单位的很多人都已经喜爱上了公共自行车。“我家离单位并不远,开车也就十分钟的事,以前有电动车,但自从连续丢了两辆后,就是老公开车送我上下班。因为中途路过学校,常常堵半个小时,为此,我跟老公每次都得提前40分钟出门。”张亮的同事何宁说,有了公共自行车,早上老公能多睡会儿,她临走时还能给老公做好早饭。“再没迟到过,也不用担心丢车,这样的生活很惬意。”

    公共自行车,正日益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工作人员多次调整上、下班时间

    省城双塔街桃园路交叉口路西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是第一批投入使用的站点。运营一月来,该站点的管理人员已调整过三次上、下班时间。究其原因,则是该公司根据服务点的租赁情况,为使市民能便捷租还车做出的调整。

    “早上7点到7点15分,这个点的锁桩便空无一车,而晚上7点起,便陆续有车辆归还,半小时后,便存满了,但后续仍有市民回来要还车,这个时候,只能通过管理人员将上桩自行车临时下桩,让准备还车的市民先还车。”负责该站点的工作人员张丽清说,相对来说,无法及时还车是使用者最不能容忍的。因此,公司数次调整了服务点管理人员的“站岗”时间。“这个服务点的下班时间就是晚10点,而其他服务点,晚7点就下班了。”

    公共自行车服务部门的管理员,通常早7点30分到岗。在早高峰还车量大的租车点,要求管理员提前半小时,7点准时到岗,遇锁桩满车,向市民提供人工租还车服务。如果自行车量大,占满所有锁桩,每个管理员手中有个临时链,将自行车链锁在一起。

    为了缓解双塔街桃园路交叉口路西服务点租赁“火爆”的现象,太原市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已在西边100米处增设了近60辆的锁桩,准备再开一个服务点。该公司相关人士说,目前,他们正根据租赁数据,调整各个租赁点管理人员的在岗时间。

    ■公共自行车入并大事记

    2012年3月底,太原市申办“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其中一项内容为,打造城市公共慢行系统。此后,公共自行车租赁在太原首次提出。

    4月,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将公共自行车方案提上会议日程,确定研讨太原市实施该方案的可行性。

    6月1日,由太原市公交公司提交的《实施方案》获得太原市政府会议批准。按照方案,太原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采取先进的智能化租用管理系统,市民可通过现有的公交IC卡(开通自行车租赁功能)自助租、还车,而且在每一个服务点、每一个锁桩,每一辆公共自行车都能实现通租通还。太原公共自行车划定的营运范围约为110.55平方公里,设置516个服务点,服务点平均间距约为517米。其中,像迎泽大街、新建路、解放路、建设路、亲贤街、朝阳街、柳巷等处,将适当加大布点密度,力求将间距控制在400米左右。自行车租借还实行实名制,保障公共设施的安全。

    7月10日,太原公共自行车通过前期的项目招标及规划设计,开始第一个服务点的土建工程,并以每天10个点的速度推进。

    8月31日,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中的锁桩、管理箱、自行车抵并,公交公司当天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安装。

    9月26日,太原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开始办卡,正式受理市民办理租骑业务。

    9月27日,第一批投入使用的2000辆公共自行车入桩,预示着服务点即将投入使用。

    9月28日,仅仅时隔一天,太原市政府、太原市公交公司举行盛大仪式,宣布太原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投入运营。

    对太原市民来说,公共自行车确实“火”了,也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在不少市民眼中,公共自行车租赁还是有许多不方便、不完善之处。除此之外,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一员,其后续效应也逐渐凸显。

    10月28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山西省委党校相关人士、部分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自行车厂商及市民,对公共自行车,他们都有话要说。

    A ■大家有话说

    希望很多 问题不少 爱护很重要

    市民呼声:希望改善骑行条件

    在记者的采访中,“改善骑行道路条件”是市民最大的呼声。“非机动车道被严重侵占,老是要和机动车抢道。”“骑着骑着居然会没路可骑。”“有的地方要绕上人行道才能通过,但人行道坑坑洼洼,推着自行车也不好走。”走访中,省城市民谈起自行车的骑行环境,大多抱有怨言。

    目前,省城迎泽大街、解放路、新建路等主干道,虽然设置了隔离带、隔离栏,防止机动车开错道,但日益严重的汽车拥堵,使得部分司机无视隔离带的阻拦,在非机动车道内肆意行驶。“就说柳巷吧,虽然是单行线,但无论你怎么骑,迎面总能碰到疾驰而过的汽车,在公交车跟私家车相对而过时,根本没有自行车的‘下脚’之地,我们常常是抬着车子往边闪,身子能扭成180°。”市民刘女士提起刚刚在半路上碰到的“程咬金”,还心有余悸。

    希望能办理临时租赁卡

    不少市民希望,公共自行车能办理临时租赁卡,方便市民的临时租骑。忻州市民王正平说,他经常来太原出差,但发现办卡、退卡程序都特别繁琐,“能不能开展办理临时卡业务,让人们在任何一个点,花费很短的时间跟金额后,就能快速、便捷地通租通还。”

    针对这个问题,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暂不考虑办理临时卡,因为系统的使用及租骑的相关条件还在摸索阶段,待最终完善后,会根据需求再进行调整。该人士表示,针对目前市民的办卡需求,下一步,将陆续开通更多的办卡点。

    希望解决一些地方租还车难问题

    采访中,市民提出建议最多的,是希望服务点的布局能进一步优化,希望越来越多的服务点早日投入使用。不少市民称,未来,公共自行车服务公司在管理中,应优先考虑市民如何快速租还车的问题。“早高峰时,如果去租车点晚了,很多时候都租不上车;晚高峰时,回得晚,却还不了车;一租一还不便捷,太让人郁闷了!”

    对此,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共自行车调运车辆,是把锁桩满车的高峰区,向锁桩缺车的低峰区调配。因此,早高峰时,租车最难的是城中村一带,尤其是居民区聚集地,还车最难的则是众多写字楼、企事业单位、公园等地;而晚高峰,则正好与之相反。

    希望给车辆经常消毒

    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相比一辆公交车、出租车,自行车的周转率无疑是最高的。“一辆车,一天最少也会被5个人使用,而让人难以忍受的地方,便是车把手处。”省城市民张女士希望,服务点内应配置有消毒布,让每位租车者骑行前,能有工具对其进行简易的清洗、消毒。

    针对这一问题,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公司工作人员称,目前,由于该公司人手紧张,暂不具备一点配一人的管理模式。目前,该公司正招募人员,张女士的提议他们已备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优先考虑并设置。该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出行时,方便的话最好佩戴手套。

    管理者说:运行“满月”公司忙着摸规律

    作为管理者,除了有居民的热情支持之外,还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对待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太原公交公共自行车公司一位负责人说,这一个月来,他们经常会接到市民的电话,反映有关公共自行车的问题,“我们工作人员对每个反映来的问题,都会认真对待,并进行备案、讨论。”

    对于目前公共自行车出现的一些小故障,该负责人表示,由于第一批自行车上路较早,个别自行车保养未到位,出现一些小故障,“新的一批自行车已经到位,我们会分批对第一批自行车进行回收、保养。各服务点也将进一步强化公共自行车现场检修工作,按季度、分批次对公共自行车进行例行保养。”“调配巡检人员从早忙到晚,如果调配不好,就会影响市民租骑,影响周转率。现在,办租骑公共自行车业务的市民越来越多,谁也不敢懈怠。”目前,省城整个公交系统都已抽调相关人员,全力支持保障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转。

    此外,目前省城城区街道内,留给自行车的道路较窄,除了私家车占道外,一些临时规划的停车位也让骑行者苦不堪言。对此,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跟交警部门进行沟通,进一步优化城区交通环境,给骑行者一个良好的骑行环境。

    遇雪天公共自行车将停止租赁

    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随着冬季的来临,当遭遇雪天等恶劣天气时,为了保证租骑者骑行安全,该公司将采取停运措施,不再向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这是因为雪天路滑,是为了保护市民,但只要道路条件允许,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停运。”该负责人解释道。

    专家建言:爱护公共自行车考验市民公德心

    山西省委党校研究公共政策的专家郭华红教授一直在关注公共自行车的运行情况,“公共自行车既能缓解交通压力,又环保,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但郭华红担心,“满月”后的公共自行车能否顺畅地持续运行下去。

    郭华红认为,对于公交部门和政府来说,人力、物力都需要长期的投资,这种投资的坚持决定了公共自行车能否长期运行。“冬天就要来了,雨雪过后,自行车能否干净,需要服务人员及时擦洗,否则就会影响市民骑行。”郭华红说:“自行车还存在折旧和损坏的问题,个别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导致自行车损坏较快,需要公交部门同步修理,这些费用是否能及时到位,会影响到市民的骑行安全。”在管理机制、投资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方面,郭华红认为,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探索。

    此外,使用者的公德心也是公共自行车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郭华红表示,市民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公共自行车是否爱护,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太原公共自行车道路能走多远。“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太原市民的素质是及格的,而未来,这个成绩是否能保持或者提高,则需要我们大家长久地、共同地接受这份考验。”

    B ■后续效应凸显

    出租车公交车反应不一

    出租车:营业额锐减

    采访中,省城不少公交司机、出租车司机坦言,随着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的火爆进行,他们的营业额较之前有所减少。

    首批开放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主要集中在新建路、解放路等路段内,在这些路段运营的公交线路,客流量有明显变化。“早晚高峰时,客流量确实有所减少。以前一到山医大一院,前门根本打不开,乘客上不了车。”省城610路司机李师傅介绍,国庆后,他开的车再没遇到过车内太挤,乘客上不了车的情况。省城27路司机王师傅也认为,开通公共自行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乘车难、等车难的现状,“这是好事,市民多了一种出行方式,我们也不用因为乘客挤不上车而挨骂了。”

    然而,省城的哥张师傅谈及公共自行车,却是欲哭无言。他说,自从公共自行车运营以来,晚上9点后,很少能拉到短途乘客,“夜间打车的都是长途,算下来一个月少挣100多元。”

    自行车:销售量下降约三成

    28日,记者走访省城自行车销售市场发现,进入10月,随着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自行车销售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部分自行车经销商称,自行车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有三成。

    省城解放北路解放大楼附近,聚集了不少品牌自行车专营店。28日上午11时许,各家店面前虽仍摆放着待售车辆,但前来选购的顾客却寥寥无几。“公共自行车一上路,店里的普通自行车销量骤减。一天也卖不出几辆,再这样继续下去,普通自行车根本就没法卖了。”某品牌专卖店相关人士说。

    近年来,机动车增多,省城道路经常拥堵,不少市民对骑自行车出行青睐有加,所以自行车的销售一直不错。但是,自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后,购买自行车的顾客突然减少。“以往,国庆休假期间都是各类自行车销售的高峰期。有时一天能卖出几十辆,但从9月28日到现在,一共才卖出去十多辆。”

    采访中,不少自行车销售商表示,省城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营后,首先受到冲击的便是自行车的销售。现在,除了一些爱玩车的消费者还常光顾,其他买自行车的顾客是少之又少。“10月以来,一共卖出了70多辆自行车,而往年10月的销售量最少也能上百。相较去年,今年的销售同比下滑约有三成。”

    ■记者手记

    “满月”只是刚开始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不仅是太原市民绿色出行的一个探索,更是全国各大城市争相试用的交通模式。自2005年杭州推广以来,青岛、温州、株洲、福建等地相继开办,一时间,竟有燎原之势。

    然而,这种“全新”的出行方式投入运行后,被市民接受的城市不少,而中途夭折的也不少。原因自是五花八门,有的因为收费高,有的是服务点不完善,有的是租还不畅。

    太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跟其他城市有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特性。与推广最成功的城市杭州相比,两者的设施差别很大。杭州一辆自行车300多元,太原却高达1500元;杭州布点特意考虑了景区,自行车设计特意照顾了带小孩的人群,但太原却主要为“解决市民上下班出行拥堵。”正因为有着清晰的目标,公共自行车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太原市民的喜爱。

    10月28日,太原公共自行车推行满一个月。从市民的热情来看,它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应该继续推广,方便更多人;从城市交通来看,若更多的人选择自行车出行,高峰时段,道路拥堵也能得到缓解;从保护环境上讲,骑行不会带来有害物质的排放,选择骑行,等于给城市空气加装了“滤清器”。

    然而,在这一个月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不满,认为服务点布局比较单一,部分地区服务点集聚严重,希望设置服务点位置时应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管理者也提出了期望,作为一项公共设施,使用者应更好地爱护它们,不要将它当成一次性消费品。

    但是,所有人都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件应该坚持并做好的事。只有一直坚持,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或改善。希望公共自行车越来越好!

作者:赵德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