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接管浙江3

 ffyingy 2012-10-30
接管浙江
3
2012-09-14

刘定卿

成立南下干部纵队

到1949年2月,山东省委配备各区南下主要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已完成:鲁中南区南下党委的班子由张劲夫同志任南下区党委书记,张雨帆任行署主任,魏思文任组织部长,林乎加任宣传部长,刘建中任民运部长,李培南任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胡定千任军区副司令员。

渤海区南下党委的班子由刘格平任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陈放任区党委宣传部长,李文任区行政公署副主任,周贯五任军区副政委。此外,渤海第四地委书记彭瑞林等5人为南下区党委委员,区党委城工部副部长冯乐进任南下区党委秘书长。

胶东区党委确定由赵明新、曹漫之、宫维桢、梁歧山等组成南下区党委。由赵明新任党委书记,曹漫之任行署主任,宫维桢任宣传部长,梁歧山任组织部长。此外,华东局直属机关党委和济南特别市委也分别从机关抽调干部,配备1套区党委的班子。

1949年3月,经华东局批准,南下干部纵队在山东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成立,将1万5千名南下干部统一编为华东南下干部纵队,由刘少卿任纵队司令,温仰春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德胜为参谋长,方忠立为政治部副主任。

纵队下属四个支队:鲁中南区为一支队,支队司令员汪乃贵,政委张雨帆;华东局机关为二支队,支队司令赵毓华,政委王尧山;渤海区为三支队,支队司令周贯五,政委刘格平;胶东区为四支队,支队司令廖昌金,政委赵明新。

1949年2月,根据中央指示,华东局决定:一支队、三支队去浙江;二支队去上海,四支队和苏北的干部一起去苏南接管。后来由于上海干部不足,又从三支队中抽三大队支援上海。福建和大西南的接管干部不够,又从四支队中再抽调部分干部南下。

2月底,山东各区南下干部先由各区在当地集中组织学习,后由华东局将各区抽调南下的1.5万名干部分两期在临城集结培训,提高南下干部的政策水平,为南下接管新区打好基础。

南下干部纵队干部全部配发军装,实行军队编制。南下干部都领到了新军装,每人两套,一套粗布,一套细布,还有一双鞋子。男女都一样,每人一顶帽子,一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布质)。穿上新军装,佩戴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后,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家都感到非常高兴,也感到莫大的光荣。

在1.5万名南下干部中,还有华东局财政部所属专门学校、山东公安干部学校以及华东大学抽调的部分干部和学生。这些专业干部是专门针对接管城市而配备的,他们到达新区后都成为接管国民党政府各部门的骨干,特别是财政和公安干部在接管金融和稳定治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分配到浙江的两个支队,一支队鲁中南区党委负责提供省党政班子全套,地委班子10套、县区班子30多套,刚开始共组建8个大队。渤海区党委提供地委班子3套、县区班子10套,共组建四个大队,其中三大队被调往上海接管。

渤海区党委在组建南下干部时,多次调整补充,原先从一、二、三、四地委中组建四个大队,华东局认为干部人数太少,要求一大队必须配齐13个县的架子(即13个中队),渤海区党委又从一地委抽调14名县级干部和几十名区级干部,从渤海公校、财贸干校抽调300多名学员,调补一大队。此时,一大队已达1100余人。重新任命陈彬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燕明任政委,钟正斋任副大队长。

二地委抽调第二批南下干部,组成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第二大队,刘季青任大队长,李代耕(二地委副书记)任大队政委兼大队党委书记。肖平任军分区司令员。

三、四地委也分别组成三、四大队。渤海区党委又从渤海区各机关及所属各单位抽调了大量干部,与华东大学毕业学生300多人,组成五大队。不久,五大队撤销,部分充实到一大队。一大队改由张华墀任大队长,燕明任政委。到此,三支队共有四个大队,当时人数达5000多人,渤海区三支队是南下浙江人数最多的支队。

至此,渤海支队加上鲁中南支队和铁道、财经系统的干部总数共达八千多人,其中还有女干部50人。两个区组建的2个支队,后来成为“八千南下干部接管浙江”的主力军。从此,他们离开父母、妻子和子女,告别上级和亲友,踏上了南下的征程。(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