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09)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

 增智书斋 2012-10-30
 

 

 

第一百一十六篇 <wbr><wbr> <wbr><wbr>海口的骑楼老街

        海口骑楼老街位于市区中山路、新华南路、解放东路、博爱路及得胜沙路一带,街道两侧是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骑楼作为南洋一带的特色建筑形式,适合南方热带气候,一楼过道既可遮蔽阳光,又可躲避风雨。“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区别于欧洲“西洋”建筑,自成一格。海口骑楼建筑依托着南洋的思潮、风气、人力以及物质资源,也是别有特色。上世纪初,一批批早年去南洋谋生的海南华侨,在外面闯荡经商做生意挣钱后又陆续回到海南,建立自己的家园,借鉴了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并流传至今。 
     海南本地人称海口的五条骑楼老街为“南洋街”,街道上一栋栋饱尝岁月沧桑的骑楼静静雕刻着百多年来的历史印迹。这里既凝结着海峡北边内陆文化的厚重血脉,又受着南洋文化的熏陶,连接了文化的世代更迭,又横跨了文化的地域板块。在动荡的整个二十世纪,海口骑楼老街见证了时代特有的交汇和挤压,特有的爆发和沉寂,以及非同寻常的欣悦与悲凉。骑楼老街与内陆和南洋有着诸多血缘的、经历的、文化的、习俗的联系,有着众多普通人思想和情感的纵深,以及我们的探寻和想象。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沉淀的历史。海口的骑楼老街作为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是一个世纪里来往南洋的人们记忆的共同载体,是海口文化变迁的生动记录,也是历经多年,海口留给今天最丰瞻的城市情怀。
 

                                     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

                                               和风水榭

     海口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街道两侧是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风情的骑楼,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2009610

     海口骑楼老街标志碑的马路对面,也就是长堤路的北面,矗立着一座欧式六层塔楼,四面镶嵌着钟表,这就是海口古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据说原钟楼是1928年由周氏海外华侨捐建的,现在的钟楼是1987年后建的。钟楼整点准时敲钟,声音洪亮但不够深沉古朴,因为一听就是电子钟的声音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晚清时期,《天津条约》签订,海口是当时全国十大对外开放的口岸,是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1849年,最早的骑楼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这里之所以叫水巷口,是过去水域比现在宽,能把船直接开进来,整片骑楼街区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形成了规模。   

    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得胜沙路原为海边沙滩,因海口外线一片平沙称外沙(外线)。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把总黄开广在此打击来犯海寇张十五,大获全胜,才有得胜沙的街名。至清末民国初年,发展成为市内比较热闹的街道,东起新华北路,西接龙华路,全长830米。

     现在的得胜沙街是一条步行街,也是服装一条街。街道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服装批发和零售商店,还有一排简易商棚为小商贩设立。平时熙熙攘攘,我的照片是在清晨未开业时照的街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一:得胜沙路步行街  

                                             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09)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   海口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外表乍看斑驳古拙,仔细欣赏时发现那些建筑上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和凭栏、门窗等处的精美雕花。

  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图片是中山路从西往东顺序排列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中山路原名环海路,这是由于清康熙年间其北侧临海,至清末称大街,1925年始改名中山路,该路东起博爱北路,南接新华北路,全长388米。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从东往西看中山路

在的中山路成了电气一条街,马路两侧全是电器、灯具、线缆、电源开关等商店。第一期中山路地面改造工程于2012年春节前顺利完工。主要包括路基修整及路面铺装、合流沟清淤修复、新建两侧截流沟、电信管线预埋等工程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因为楼下太乱,只截图了部分楼的上半部分有特色的门楼部分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二:中山路 
  据中山路电器店家说,很快他们将都会搬到滨江路,这里将被开发成旅游一条街。

                                       博爱北路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09)海南省海口市骑楼街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

     2012311博爱北路仿照中山路的改造,开始了地面翻建工程,主要包括路基修整及路面铺装、合流沟清淤修复、新建两侧截流沟、电信管线预埋等工程。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在创新的基础上,又不失海南民房实用的特点,内部楼层是传统的木板结构;骑楼的功能结构是前店后居式、或者是楼下店铺楼上住人式,一直沿用至今。海口骑楼街区的发展是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携带和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博爱北路的老居民李先生说,上世纪70年代,他在市十三小读书时就住在博爱北一幢骑楼里,那时的老房子基本上保持着原样,楼下的大厅还没有改造成商场,只在里面设了一处塑料袋加工厂,堆满了成捆的塑料薄膜和热塑机;楼梯、大门、整个二层的地板全部是木制的,二楼分成了多个隔间,住了多户人家。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博爱南路地面没有施工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现在的博爱北路成了纺织面料和窗帘一条街,不过这里的价格会比南大桥的装饰商店便宜不少。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博爱路开凿于元代,是海口至府城的主要道路,名为城内街,又称南北所街,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85年)海口所城筑城,改称城内大街。1924年拆城扩建,始名博爱路,以纪念孙中山倡导的博爱精神。博爱路是海口老城区南北走向最长的街道,全长近1300米,宽9米。以连东、西门的新民路为界,向北至长堤路为博爱北路,往南至海秀东路三角池为博爱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海口骑楼老街之三:博爱北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