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需要的不是被拯救,而是被发现—— “穷二代” 形象代言人梁勇初:我27岁,我怕老去 梦想是工程,困局是过程
采访/罗西
笑称自己是“穷二代”形象代言人的梁勇初,正处于创业最艰难时刻,负债累累,一天只吃两餐。在珠海扑腾中,但信心仍然饱满。 创业梦想是他坚定的行囊。什么都没有了,那么还怕失去什么? 他要打倒自己,所谓打倒“穷二代”,他要中兴“穷二代”! 挣钱,挣脱命运
梁勇初来自广西偏远山区,崇左人。家有9个兄弟姐妹,8个同父同母,一个同父异母。排行老七,打小不见生母,没有母爱。渴望长大,自立,渴望从大山里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为自己及其家族赢得骄傲。而考大学,是他从小能立下的第一志向,通过艰辛努力,十年寒窗,终于成为家里也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穷人孩子早当家,小学、初中在农村求学期间,采草药,收拾破铜烂铁,来维持自己的学杂费用;高中后住校,视野开阔了,开始集邮,通过转卖邮票来赚钱生活费。
“后妈对我们都不好,所以爸爸是顶着压力送我上大学的,童年只有煎熬,忍受后妈的辱骂,眼看哥哥姐姐都无法出息,我觉得自己必定要成为家里扛大旗的人,所以我发誓一定要读书,走出农村。”梁勇初明白,穷会“遗传”,他要挑战宿命,他不妥协。
他很小的时候就有经商的冲动与理想,因为那可以“变出钱”。很奇怪,在信息闭塞的环境里,他居然天生有“理财”的好习惯,初中从镇里贩雪糕到农村去卖;高中开始,“奖学金、压岁钱和自己日常赚来的小钱,通过投资股票,购买基金实现保值增值。”在大学里,也推销牙膏等日用品,第一次,走了50个寝室的门,才有成交,第一笔交易。在敲响第20个寝室门的时候,一度想过放弃了,煎熬着,但片刻犹豫后,他继续去敲第21、22……扇的门,因为别无退路,要吃饭,更要突破自我,突破那到了大城市后被唤醒的小小却是深深的自卑,那是心里刺。
长沙卖玉,小试牛刀 2004年,梁勇初从就读大学的所在城市长沙出发,骑自行车去往重庆,途径古城凤凰,在某古董店,“偶遇良玉”,玉石上刻着“美人鱼妈妈抱着小孩子哺乳”的场景,瞬间,他被感动与吸引,深深地喜欢,花了50元,坚定地买下来了,“因为我从小失去妈妈,不知道妈妈的样子。”怀里揣着暖玉,聊以自慰。
2005年5月,大学毕业前夕,梁勇初身无分文,要走上社会了,怎么办?他抚摩着那玉,无奈忍痛割爱,决定出售手中的爱玉,以解燃眉之急。 仅仅用了一天,他就匪夷所思地“完成了一次难以置信的投资营销策划实战”。在长沙整个古玩界,人们都不看好那块玉雕,觉得那东西不值钱,材质不好,品相不好,根本没有人愿意出钱买,甚至有人说送给他们都不要……他也试着走常规路线寻求识货买主,但失望之后仍是失望。 不过,梁勇初仍然坚信自己的直觉,在他看来,手中的东西是珍贵的。于是,他的商业策划敏锐的能力,即刻彰显出来了,他想,长沙是个传媒发达的城市,他首先要让那玉石扬名,于是先找了湖南第一报纸——“潇湘晨报”来帮助他,接着,湖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家有收藏”栏目也跟风采访了他,形成“围观”之势,并帮他鉴定古玉的真伪,挖掘其人文价值、历史缘由……结果没有出大家的意料,古玉是清年间物品,是新疆和田玉;同时,有“国际主题”,即图案里的丹麦传说,美人鱼——“海的女儿”!可见,该玉石可能出自国外工匠之手,玉也必定是来源官宦之家……
这样一番推论后,那玉名声大震。在媒体及专家的推波助澜下,梁勇初的玉瞬间升值。一天内200多个电话,喊着要买玉。在惊喜与不舍中,他最终把美玉卖给了一收藏古董的阿姨。玉雕的进价成本50元,最后售价12110元,242.2倍高额投资收益,“至今仍是投资界的望而兴叹的数字!也是大学未毕业的我,做的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采访梁勇初的时候,他仍然为此感到激动。
他总结说,商品的营销方式,要跳出常规,如果仅仅是惯性思维去买卖,根本找不到买家,要善用资源和平台,这样接触更多的潜在客户,才有好的收益。这也是他大学所学的专业实践最漂亮的一次。
沉重背负,自我锻造 “我似乎背负着某种期待和责任,或许正如我的名字一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狭路相逢勇者胜’——勇初。我在大学毕业后,年仅26的我,怀着一颗不安的心,骨子里留着创业的血,我已经走了半个中国,用自己的努力和实践行动,证明自己!以此来回报辛勤劳动供我上学的父母,以此不辜负,全村相亲对我期望,我坚信自己会树立一个读书成才的榜样,让村里的小孩们,都能和我一样,用心读书考大学!” 这是梁勇初沉重的理想背负。“穷二代”的一个显著烙印。
他怕承担不起,他怕自己不够坚强,甚至27岁的他,就开始怕老了,因为时间不等人,因为只争朝夕。所以,在大学开始,他就有意识地进行“社会化”训练,“知识改变命运”没错,但如果读了书而脱离大社会熔炉的锻造,也将一事无成。他很清楚自己的力量与角色,“穷二代”要翻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三的时候,梁勇初与几个朋友组织了一次“千里走单车”探险与公益活动,“燃烧青春,证明自己”,他想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做件好事。他很明白“穷二代”要出人头地要比常人有“更坚强的神经”,而这样的越野活动显然是锤炼自我的绝好机会。
公益主题是“移风易俗,弘扬火葬,树立殡葬新风尚”。他们筹集了近3万元的善款,然后买了9部二手单车,9个男生就这样豪情出发了,横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最后达到重庆,行程1400多公里,历时1个多月,“历尽酸甜苦辣,爆日,风雨”,中途梁勇初抽筋、摔车,不断履险,不断挑战自我。现在身上还留有伤疤,就当是永久的纪念了。
“整整筹备了一年,我不轻言放弃。永不言败,永不服气,就是我天生骨子里的性格。”梁勇初似乎现在很习惯这样自我暗示的语言激励,是的,没有父辈的仰靠,没有财富的支持,没有名牌大学的撑腰……他剩下的只有理想和这些看来很书卷气的信念。
创业长征,负债累累 梁勇初很明白自己的出身与处境,“我要先生存,再谋发展。”下面是他的职场履历—— 2005年3月——2006年3月就职于长沙置嘉地产咨询顾问有限公司,策划师。 2006年4月——2007年8月就职于长沙置嘉地产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营销策划经理。 2007年9月——2008年1月就职于中国保利地产湖南保利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策划经理。 2008年2月——2009年5月就职于湖北宜昌前卫整形美容医院,策划经理。
这些都是商业策划营销类的职务,与自己大学专业有关,也与自己理想有关,所以每份工作,他都“把自己当做老板一样去思考、决策”,像老板那样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不纯粹为打工而打工。 2009,5月,火车去了上海找IDG等风投公司,无果而返。 2009年6月,在珠海,梁勇初逆风创办“良策资本投资理财公司”,致力打造中国首个平民化投资理财公司,让人人都能享受到资本投资理财所带来的财富增长效益,帮助更多的人,特别是缺乏投资理财渠道、缺乏投资理财技巧,缺乏投资理财时间的人,带去“投资理财,稳赚不亏”的福音,创造经济效应的同时,创造社会效应。不仅帮助投资人理财增值,还要告诉投资人如何掌握必要的投资理财技巧,努力做到提升国民投资理财的素质!
理想搭台了,看起来很美。但是戏还没有唱。 2010年1月,梁勇初再次乘火车去北京,找了在清华科技园C座“李开复的创意工厂”但是他们只接收邮件,不接受面谈…… 没有一家风投公司认真阅读梁勇初的商业计划书,发了无数的邮件,打了无数的电话,走了大半个中国,没有伯乐,贵人何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说:“罗西,这句话深刻地描述我的心情。” 没有工作,没有了收入,融资尚未成功,目前债务10万。生活穷困。现在一方面在求职,另一方面也在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
“穷二代”的焦虑 目前是梁勇初最艰难窘迫的时候,创业理想与温饱生存的双重压力,令他进退两难,甚至狼狈不堪,常常“不知道下顿饭的饭钱在哪里”。创业除了释放激情外,还要能忍受寂寞和煎熬。“不过我相信我一定可以迎来自己的春天!”他又在不自觉中为自己说出一句打气的话,还有“在我年轻的时候,在我还可以承受的时候,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别等我老了,承受不起了,就晚了……” 只是这样的“自我鼓励”还能激奋多久?问他:现在每天日程作息安排是?每天消费情况? 老实回答:“多半失眠,我已经2个晚上4点才睡。”白天网上求职,面试。消费就是日常三餐,能省则省,早餐一般没有吃,早餐中餐一起解决。 忍不住问:你会会觉得有时太书生意气?有梦想,对困难估计不足?
他略显迟疑:“是,毕竟年轻,这是一个过程。这是必然的过程,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随随便便的失败。” 梁勇初一直强调,或许目前是困局,但是终有破解之日。“梦想一旦放下,活着意义何在?机会永远都是有的,我坚信,只是你准备好了没有。”历经“憧憬、犹豫、矛盾、坚定、承受、忍受、煎熬、等待转机、创业成功”等心灵的关键词,他现在仍然在咬牙坚持。 心漂累了,“有时候真想停下来好好歇歇,但是心中的梦想,都没有一个着落,难道真的就这样放弃吗?真的甘心吗?”我看出他的不甘心。 他现在没有失败的准备。
虽然他很喜欢周国平先生的一段话:最基本的划分不是成功与失败,而是以伟大的成功和伟大的失败为一方,以渺小的成功和渺小的失败为另一方。在上帝眼里,伟大的失败也是成功,渺小的成功也是失败。
“穷二代”创业,最怕怀才不遇 “穷二代”,三个字好沉重。
梁勇初说,每当看到眼前这一个个为富不仁的老板时,总是暗暗发誓,如果终有一天,我要做一个有慈善心的,为富要仁的企业家! 是怀才不遇,还是遇而不才?他有时也这样反省。心里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伯乐的到来,当终日惶惶,为一日三餐操劳的时候,到底是放下创业的梦想,还是委曲求全,随便找个工作?矛盾、彷徨、迷茫、犹豫这些复杂的滋味糅到了一起,他非常痛苦。
2010年4月7日,我破天荒、善意地冒雨去银行打了200元“采访费”到他卡里,他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第2天,问他:这几天找工作情况呢?他告诉我,“今天面试了一个企业培训师,感觉还不错,发挥也挺好的,给他们讲了两堂课,但是还没有给答复要还是不要……” 然后是他的电脑欠费了,上不了网。 之后获知,他已经在一家企业做营销策划总监。 电话里问:最崇拜的创业偶像是谁?
他仍然激情回答:俞敏洪!因为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我和俞老师在某些方面有着共鸣,我喜欢俞老师人文关怀性的商业思维和魅力四射的演讲口才和创业激情!
创业梦想还是他坚定的行囊,他什么都没有,所以再也不怕失去什么。 有个富翁告诉我这样的一段话:一定要参加工作,如很顺利,你会很幸福;如很坎坷,你将成为哲学家;而如果躲避,你将是nothing。 我把此警句也转赠给喜欢警句的梁勇初。 他最需要的不是被拯救,而是被发现。
文稿摘自《创业天下》6月号沸点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