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心理學原理

 健君文荟 2012-10-31
 

 

                                                                  普通心理学基本范畴、概念、原理


    感觉范畴

    概念:

    1.【感觉】感觉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2.【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3.【绝对感受阈限和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4.【差别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5.【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6.【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7.【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8.【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普肯耶现象。

    9.【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10.【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

    11.【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12.【视觉掩蔽】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叫视觉掩蔽。

    13.【视敏度】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14.【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15.【声音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

    原理:

    1.感觉编码的代表性理论:特异化理论和模式理论

   (1)特异化理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有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2)模式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2.韦伯定律:K=△I / 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JND;K为一个常数。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是,韦伯定律只适应于强度的中等刺激。

    3.感觉强度与感觉大小存在两种关系:费希纳的对数定律和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

   (1)对数定律 P=K logI(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指的是刺激量)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注意:费希纳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研究的,所以该定律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2)乘方定律 P=K In(P为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实验的常定特征)公式表明知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例。

    4.色觉理论:

   (1)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2)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
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有这些发现,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的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5.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物理学家罗费尔提出来的。认为:内耳的基底膜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频率理论很难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底运动。

   (2)共鸣理论:是赫尔姆霍茨提出。因为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因而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后来人们发现基底膜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生理学家冯?贝克西发展了共鸣理论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理论。认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但是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但可以用频率理论解释)。

   (4)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提出的。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的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但是,对于5000赫兹以上的频率,神经齐射理论无法解释。

    知觉范畴

    概念:

    1.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 【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3. 【知觉整体性】整体水平的加工优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4. 【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5. 【视觉线索】指环境中的各种参照物给人们提供的物体距离、方位和照面条件的信息。(影响知觉恒常性的条件)。

    6. 【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7. 【错觉】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

    8. 【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原理:
1.知觉中的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理论
(1)数据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直接依赖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
(2)概念驱动加工:即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2.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我们知觉的物体的大小与物体在网膜上投影的大小有关系,人们在知觉物体时,似乎不自觉的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的大小=网膜投影的大小*物体与眼睛的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的不变假设。
3.错觉理论
(1)眼动理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有些实验证明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错觉(该理论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可以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这种理论强调了深度线索在错觉产生中的作用,因而也叫深度加工理论。

意识和注意范畴
概念:
1.【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
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①意识是一种觉知。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包括外部事物和内部状态及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等;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2.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
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如果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漂浮在海里的冰山的话,那么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它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3. 【注意】是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4.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指事先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事先有一定的目的、但是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分配性注意】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原理:
1.注意的认知理论
(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接受进一步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断在他的外面,而完全丧失(分耳实验否认)。
(2)衰减理论: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本理论的两个假设是: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2.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1)认知资源理论: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注意可以看作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2)双加工理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的参与;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并且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可能转变为自动加工。

记忆范畴
概念:
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
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短暂的时间(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3. 【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的保持量要高,这就是记忆恢复。
4.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
心理过程。
5.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6.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7. 【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
【外显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

原理:
1. 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2.记忆的脑学说理论:
(1)整合论:美国
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独立(Independent)的缩写。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也就是说,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储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图象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它最大特点是其保持的容量是有限的(大约5-9个单位,72),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时间很短。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也可以进入短时记忆,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复述是短时记忆的存储信息的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发生遗忘。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引起的。
(3)长时记忆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没有限制,良好的编码能够改善信息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和提取。
长时记忆保持所需条件是: A.组织有效的复习。与遗忘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记后的复习,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因此我们要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B.利用外部记忆手段。C.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德国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提出了艾宾浩斯曲线。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除了最主要的时间因素以外还有: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如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识记者的态度。
4.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1)加工深度因素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的多。
(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会随着记忆的项目的增多而不容易记住;内隐记忆则不然。
(4)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

思维范畴
概念:
1.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解释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2. 【思维操作】也就是思维过程。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3. 【辐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或者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
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维。
4. 【表象】指当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5.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由于概念抽象概括的程度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等级或层次。
6. 【推理】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7.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机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8.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9. 【创造性】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心理
10.【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原理:
1.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
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的功能。
3. 想象的功能有: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4.想象的过程和种类
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一下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5.概念结构理论
(1)层次网络理论。具有类属关系的概念组成一个概念的网络。在网络中,层次越高的概念,其概括的水平越高。
(2)特征表理论。概念的结构是由概念的特征和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构成的。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和规则相互结合就构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概念。
(3)原型理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原型是指最能代表该概念范畴的成员。
6.概念形成的途径和策略
概念的形成有两种学说。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而内隐学说则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采用四种策略:保守性聚焦、冒险性聚焦、同时性扫描和继时性扫描。
7.推理
(1)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关于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的结论的解释有:
A武德沃斯认为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是造成推理错误的原因,这就是气氛效应。
B查普曼认为人们错误的解释了前提才造成推理错误。
C约翰逊-莱尔德认为推理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倾向于在前提的基础上,创建一个
心理模型,而忽略创建其他可能的心理模型造成。
(2)线性推理。又叫关系推理。认为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关系。其中休腾洛切尔认为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克拉克认为推理的前提是由命题来表征的。
(3)条件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人们在条件推理中,存在着一种对规则进行证实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证实倾向是由于材料的抽象性、人工性导致的。
8.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却需要大量的尝试。
(2)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的目标;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9.影响问题解决的
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问题解决的策略,选择一种好的策略可以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有算法和启发法。
知识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各个领域的专家就具备这种能力。专家和新手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的不同。
其他
心理因素的影响有: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动机;情绪;人际关系。
10.创造性的
心理成分
创造性的
心理成分包括辐合思维、发散思维和远距离联想能力以及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等人格因素。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并且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辐合思维也是创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语言范畴
概念: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2. 【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
3. 【词汇理解】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人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
4. 【图式】是知识的
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5. 【语言表征】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
6.【语言加工】就是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语言的加工可分为自动加工和受控制加工、系列加工和平行加工、模块化加工和交互作用式加工。

原理:
1. 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2、语言活动的中枢机制:
(1)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2)威尔尼克区病变会引起接受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切断或损伤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的效果。
(3)角回实现口语和书面语言的转换。角回损伤将会引起语义性失语症。
3、语言的理解:
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单词的部位信息、正字法规则、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字形结构、字词的使用频率、语音的作用、语境的作用、语义的作用。
影响句子理解的因素:句子的类型、词序、语境、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影响话语理解的因素:推理、语境、图示作用。

动机范畴:
概念:
1.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
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2.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3.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
4. 【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
心理过程。
5.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
【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6.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7.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原理:
1. 动机功能
动机是一种内部
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3.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动机的理论
(1)动机的本能理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
(2)动机的驱力理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
(3)动机的唤醒理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简化原理;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4)动机的诱因理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5、动机的认知理论。
(1)期待价值理论: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归因理论: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3)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4)成就目标理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情绪范畴
概念:
1.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
2. 【表情】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包括面部、体态、手势及言语的变化,统称为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3. 【情绪调节】是个体
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4.【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5.【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时间引起的。
6.【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7.【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特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
8.【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
心理现象之一。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原理: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的理论:
(1)三维理论:由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2)四维理论:美国
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
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2)坎农-巴德学说: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4.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评定-兴奋”说:美国
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美国
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5.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能力范畴
概念:
1. 【能力】是一种
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人从事的活动的效率。
2. 【流体能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
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3. 【情绪智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4. 【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能力。它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
5.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原理: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密切的关系。能力不等于知识、技能。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技能是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只有能够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成为能力。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也是知识、技能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2.能力的因素说
(1)独立因素说:美国
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
(2)二因素说;英国
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把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
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组成。如: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3.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纬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英国
心理学家卓南继承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能力层次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4.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这种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他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
(1)智力三元论:美国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由三个方面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2)智力PASS模型: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5.智商
智商的概念是由德国
心理学家施特恩提出。智商也叫智力商数,常用IQ来表示。智商是根据一种智力测验的作业成绩所计算出来的分数,它代表了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人格范畴
概念:
1.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
心理品质。
2. 【气质】是表现在
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3.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它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4. 【态度】是个体对社会、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一种
心理倾向,他包括对事物的评价、好恶和趋避等方面。
5. 【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6.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原理:
1. 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A.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B.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C.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B.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C.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
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外倾性表现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
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
4.人格理论-类型理论
(1)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
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型人格理论。
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纬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主要有:A-B型人格和内-外型人格。
(2)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有: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气质类型学说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类型学说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
5.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的差别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认知的方式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是:
(1)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认知方式。
(2)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
(3)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由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

学习范畴
概念:
1.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的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 【意义学习】指通过符号、文字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也就是说,要在用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3. 【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
4. 【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5. 【练习曲线】是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动作学习效率的变化。
6. 【高原现象】是练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它与生理的极限和工作效率的绝对顶点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技能学习中都必然存在高原现象。
7. 【知识迁移】人们在一种情景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
8.【无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导致的不需要学习的自然的生理反应。
9.【条件反射】由外界环境刺激(中性刺激或无关刺激)导致的反应,是一种习得反应
10.【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动作技能依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

原理:
1.加涅的学习分类
加涅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一般称为学习的层次理论。他把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多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加涅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五种结果是: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他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又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2. 学习的联结理论

    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条件联系上的复合行为。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因此联结理论又可称为“刺激-反应”理论。其代表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桑代克、斯金纳学习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重合或相继出现。条件刺激通过这一方式与无条件反应建立暂时联系,从而形成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反射的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二级条件作用。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并保留正确的尝试,摒弃错误的尝试,从而完成学习过程。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的“效果率”,即学习的形成受到学习行为结果的影响。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一类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反应称应答性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作用类似;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它不是由刺激引发的,而是有机体的自发行为。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行为的结果-强化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斯金纳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行为带来令人愉快的结果。而负强化是行为使得某种令人厌恶的刺激强化。两种强化都会促进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通过对强化进程不同安排,可以精确的控制学习行为。除了强化外,行为还可以带来令人不快的结果,这叫做惩罚。惩罚将减低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

    4.学习的认知理论

   (1)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学习:强调学习是一种完整的过程,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有关事物的形成而实现的。顿悟的出现依赖于情景;顿悟产生后,可以重复出现,在一种情景中产生的顿悟可以迁移到新的场合。

   (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潜在学习:强调刺激-反应的中介变量。认知就是行为的中介变量。所以托尔曼的行为主义称为“认知-行为”主义。一个完整的行为应包括三个方面:1,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生理状态所激发;2,经过某些中介变量;3,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和反应。通过位置学习和潜在学习证实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须的。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要有目标。

   (3)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相对,它强调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而且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已有知识经验不同,对同一种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由激进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5.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系统转向自动化;动作反馈有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加;建立起协调的运动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