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力测验如何测出智商?

 baileej 2012-10-31

智力测验如何测出智商?

智商是个分数,由智力测验所测得,而测验的制定则须先对「智力」做出定义。有学者定义:敏锐、反应快就是上智;有些学者则认为,能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者,为有能力的人。

有了定义,就能依定义编制智力测验。首先必须证明所编的测验有效度、信度,而且是标准化、有常模的。效度(validity)是指测验可以测到它所要测的特质,此特质是依定义产生的;信度(reliability)则指测验的可靠程度,例如重复施测所得分数间有相当的一致性,或是不同人对同一位学生做测验,有相当一致的评分。为求信度,测验讲究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包括试题的选择、施测的程序都有一定且标准的要求,不论什么人施测,过程都是一样的。因此一个标准化、有信度、效度的智力测验不会在书店公开贩卖,更重要的,一定要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如心理师,才能给测验并解释测验分数所代表的意义。

测验分数必须与常模(norms)比对。常模是针对有代表性的个体(称样本)的分数所做的一个系统的分数分配表。最简单的分数是计算心理年龄(mental age, MA)。心理年龄指各年龄层平均可以通过的题目数。当个体做了智力测验,将其所通过的题目数与各年龄层平均通过的题目数比对,找出他的心理年龄。为方便跨年龄间比较,以心理年龄除上实足年龄(CA)可得到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公式写做IQMA/CA100

一般而言,每一年龄层的智商呈常态分配,如钟型曲线(bell shape),可表达由最高到最低的分布情形。

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由法国学者比奈开发,目的在找出小学里学习有困难的孩童予以补救教学。但沿用至今,智力测验似乎成为判断聪明才智的尚方宝剑,造成智力成绩有两刃剑效果。一方面,不论分数高低,让个体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或是「低人一等」,并依此看法逼自己更努力或是觉得自己没能力可努力而放弃,这称「自验预言」,是心理学上肯定的现象。另一方面,有「高人一等」的人也可能看自己「怀才不遇」、「大才小用」,怨天尤人,而自毁前程。显然,一个笼统的IQ只让人对自己有模糊的期许,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所在。以特殊教育领域为例,许多研究指出,智力测验的一个分数,不能帮助老师判断如何「加深」或「补救」教学,而有许多呼吁,要求放弃智力成绩,藉用更细致的诊断或鉴定工具,找出特定领域,如学生在语文上是语音、词汇或是记忆等方面有特殊表现,以进一步设计教学。

目前最需要定义智力者,看起来是智慧机器研究人员。为使机器能代替人力(或人脑),如智慧吸尘器,研究者需知道人手清扫的过程并定义所谓的「吸尘智力」,使机器能将地板清扫得干干净净。这些研发也是以特定工作、特定领域为目标来定义。简单说,智力测验是不是可以测出人类智商?如上所述,智商是人所定义、测验出来的。若我们的智力与智慧要靠他人来定义,我们与机器可能就没什么差别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