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共同体: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组织形态

 资源整合与导航 2012-11-01

学习共同体: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组织形态

www.jyb.cn 2012年10月31日  作者:刘雨晴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知识信息迅捷高速的增长,人口无限度的增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都对新时代人才的素质提出了一些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新要求。知识经济时代使人们所面对的世界、所需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唯有结成共同体,以群体主体的身份才能有效地加以应对。这充分说明,新时代人才核心素质的培养呼唤新的教学组织形态。

  纵观国际国内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学习共同体”已成为教育改革研究文献中一个高频率出现的热词,“建立学习共同体研究”也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当前学校班级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前沿的研究课题。同时,教育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现存的、孤立的、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而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是认识主体通过新旧经验与人际的互动,由主体间的共同参与和创造建构起来的。而学习共同体正是这种理论的生动写照。

  在共同体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够在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平等而又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在与共同体其他成员的交往合作中,体验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精神愉悦,体验合作探索、共同成功的欢乐。有研究表明,学习共同体中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识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与人交往、学会尊重、善于倾听、共同分享能力的发展,从而形成健康的自我,学会与人共处,形成良好德性,以诱导出富有创造性的生命活力。从中看出,学习共同体正适合新时代人才核心素质的培养要求。

  传统的教学以“教”为主的环境表现为学习是个人主义的,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个学生都孤立地完成学习作业,经历学习过程,每个学生分别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任何依存关系。从这样学习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习者,难以将学校所学直接应用于日常复杂的实践工作中,他们不擅长与人合作,面对自己将要进入的实践共同体,缺乏参与的能力。这种学习形态当然不适应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从职业技术教育的角度看,我们所要培养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应该有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很强的融入工作实践共同体的参与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那么,我们就应该在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注重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让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时,置身于学习共同体中,在充分发挥自己个体作用的同时,学会与共同体中的成员平等交往、互相尊重、合作沟通、共同探究、彼此分享、共同发展,使他们具备新时代人才的核心素质,成长为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学习共同体应该成为当前职教教学的有效组织形态。有了这种有效组织形态,就能改变职教教学“教师满堂讲,学生坐着听”的被动接受现状,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就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相互交流、良好沟通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就能有效提高职教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是当前职教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作者刘雨晴系深圳技师学院公共课部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31日第5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