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回顾:小时候都吃些啥?看看你吃过多少?(组图)

 九仙神狐 2012-11-02

经典回顾:小时候都吃些啥?看看你吃过多少?(组图)

www.sinonet.org 2012-10-25 


 

  洋雀花,很多年没见了,很怀念小时候妈妈常用来做它做的鸡蛋汤,很香!童年缩成一粒沙子,陷在我的眼睛里面,逼迫我不停地流泪。明明就在眼前却看不到,明明已随时间走得很远,但疼痛感却异常清晰犹如切肤。 童年是一个美丽而短暂的梦,当你想要留住它的时候,它早已远去,只留下些许残留的碎片,仅以此贴献给80后的朋友,怀念我们逝去的青春,追寻有关童年的记忆......

  棕耳粑,呵呵,首先申明下这个不是吃的,这个是玩的,小时候只要棕树开出这样的花,会想方设法的弄下一块玩玩。

  竹笋,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小时候的美味之一。

  折耳根,学名鱼腥草,一到春天,小伙伴们便活动于田坎和小沟旁边,挖折耳根,回家大人用调料一拌,就着饭吃,人间美味啊,现在的折耳根吃到嘴里淡而无味了,或许心里藏的是小时候那份童趣。

  玉米秆,土甘蔗,很甜,童年都是吃货,大人在前面砍断玉米杆,后面我们跟着捡起来挑选那根是否甜,一旦选中对象后,开始歪着嘴剥掉玉米杆的皮,皮太锋利,以至于不知道多少次被划破嘴,有时候会哭着跟大人哭喊一番,然后若无其事的把玉米杆嚼碎喂蚂蚁。

  榆钱儿,不是南方的专利,貌似哪里都有人吃榆钱。

  柚子,小时候会哭着叫妈妈带我去二姨家,就因为他家有一棵很大的柚子树,去他家后会爬山高高的柚子树贪心的摘下很多,走的时候妈妈的背篓里慢慢的柚子,我自己还会抱上一个,心满意足的回家,感觉自己手里不是柚子,而是一切,待回到家后把柚子划成两半,上端小,下端大,小心翼翼的掏出柚子肉,然后用灶台里的灰把水分吸干,柚子皮就成一个储物罐了,然后回拿去给小伙伴们炫耀。

  映山红,小时候总是感觉很饿,总能找到吃的东西,映山红开的季节,满山红艳艳的,偶尔还有紫的,白的,通常我们就吃红的,把花朵摘下来,拔掉里面的须,然后放在手心拍一拍就放进嘴里,甜甜的,酸酸的!

  清明菜粑粑,一般是清明节左右的时候吃的。
 

  野枣,个不大,山里的野果之一,通常只要被我们发现,那它就没有机会成熟了,枣一般给人的感觉是甜的,但是它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酸的。

  野樱桃,个特别小,但特别好吃,一到春天屋后面的山上满山遍野的都是樱桃花,当看到花的时候就开始盼望它成熟的时候。五六月份,放学回家一帮孩子就带上砍柴刀,爬上悬崖边的樱桃树,树上的都会看着树下留着口水一边吃,吃饱了才开始往下扔长满樱桃的树枝,都吃饱后开始把樱桃一颗颗摘下来放进口袋里带回家。

  野鸡蛋,油菜花开的季节,便是春天,野鸡喜欢出没于灿烂的油菜花间,运气好的时候不光能捡到野鸡蛋还能逮到野鸡,虽然机会很少,从小到大我也就抓到过几只小野鸡,欣喜若狂的带回家。

  野柿子,小时候没吃过北方的大柿子,从山上摘来的野柿子,放在枕头底下闷熟了以后,带着涩味吃的干干净净。

  野葱头,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地里玩的时候,就在石缝里把野葱头,有一定数量的话,我妈会拿回家洗干净放到泡菜坛子里面,几天后又是一盘可口的下饭菜。

  岩豆,类似家里种的大豆,但是比大豆硬,长在藤上,儿时跟着父母上山砍柴的时候运气好能摘到很多,就地生火烤着吃,特别香。

  杏子,也是大众水果,杏花刚凋零的时候,就开始盼了,从拇指大的酸杏开始摘了吃,酸的牙吃饭都吃不了,记得村里有一棵鸡蛋杏,个很大,到了插秧季节,满树金灿灿的杏子熟透了,一帮孩子天天守在树下,盼望能掉下一颗解解馋,这是杏树主人在家的时候,有时候趁主人不在家,从地上捡起一颗石头往树上扔,装满口袋后撒腿就跑。

  橡子,橡子有两种,一种是长在比较矮小的青树上的,橡果也比较小,还有一种大的是长在很高的大树上的,放完学老爱去山上摘橡果,摘来后把上面的帽子去掉,然后往上面插一根竹签,两指一拧,像陀螺一样转起来了。

  橡子凉粉,这个是由上面的橡子和其他原料做成的,里面有一股橡子的香味。
 

  小红枣,大部分味道涩涩的,也有颗粒大的味道稍好,但小时候也没少吃。红艳艳的很漂亮。

  桐梓页粑粑,小时候常吃的点心之一,从桐梓树上摘下比较完整漂亮的叶子,拿回家,粮食调好后包到叶子里,放在笼屉里面蒸,不一会就出笼了,散发出淡淡的绿叶清香,小时候最爱吃奶奶蒸的大米桐梓页粑粑。

  豌豆凉粉,老家的凉粉种类特别多,但是豌豆凉粉是最可口,最能勾起我的馋虫的凉粉,顾名思义,豌豆凉粉的主要原料是豌豆,具体的做法不太清楚,等白嫩嫩的凉粉出来后,用刀切成细条,放在盘中,然后用泡菜坛子里面的老酸水、新鲜花椒、辣椒酱拌。嫩滑爽口的豌豆凉粉就出炉了,小时候我妈老是一次性做上一大盆,我一气能吃四大碗,很多年没吃过了,现在想起来还会流口水。

  野山桃,春天的时候,樱桃花刚开始凋谢的时候,野山桃花就开始绽放了,满山遍野,红艳艳的,特别漂亮,到了成熟的季节,山里面弥漫着一股桃香,在山里干活的时候可以用来充饥,山桃个小,上面还有细细的绒毛,摘下来放到水里洗好几次才能吃,味道还是不错的。现在城市里卖的桃基本没了桃子的香味。

  糖梨,个特别小,比野生樱桃稍微大点,味道酸酸甜甜的。

  酸酸草,类似三叶草,特别像,会开出小花,路边特别多,连根拔起后,把叶扔掉,吃它的茎,酸酸的。

  糖果儿,浑身带刺,果没成熟之前开着白色的花,很香,等果熟后刮掉上面的刺,甜甜的。

  松树菌,山里最多的一种菌类,一到夏天,阵雨过后,便背上背篓上山里摘菌子,菌类生长特别快,夏天只要一阵雨下过后,很快就长出菌了,生在农村小时候菌类肯定是少不了吃的,吃不了的晒干,放着等想吃的时候再吃。

  蛇泡,外面红色的颗粒,里面是白色的果肉,甜甜的,我们那给好多不知名的小野果都叫“泡”,种类很多,这个小时候不敢吃,据大人说蛇专吃这种野果,虽然我不怕蛇。但是大人说不让吃就不吃了。
 

  山楂,小时候常吃的,现在发现超市里也常有他的身影,老家屋后就有好多山楂树,小时候不是特别爱吃山楂,一般是等它自己熟透了掉地上了再捡起来吃,那会是最好吃的,酸酸甜甜。

  枇杷,老家不是很多,二婶家就有一颗,小时候枇杷熟的时候天天在下面转悠,只能是眼巴巴的看着大人了,因为枇杷熟了是不会掉下来的,还是几年前吃过枇杷,是在超市买的,现在的水果吃起来都一个味,远远没有小时候那个味了。

  山葡萄,颗粒特别小,一般生长在比较陡峭的崖壁上,到了成熟的季节,大人们上山砍柴,我们便在后面摘山葡萄,熟透了变成紫色了,像一串串珍珠,很酸,特爱吃的。

  桑葚,村里的梯田坎上很多桑树,桑葚熟透了,紫色爆满的果实挂在树上,小时候会爬山树把肚子填饱,然后装满口袋,满嘴的紫色。

  桑葚,村里的梯田坎上很多桑树,桑葚熟透了,紫色爆满的果实挂在树上,小时候会爬山树把肚子填饱,然后装满口袋,满嘴的紫色。

  牛奶子,这个很少有地方有,树枝不高,矮矮的,果实味道酸酸的,略带涩味。

  南瓜花,南瓜叶,现在老觉得我们那边的人很神奇,把什么东西都能变成可口的美味,南瓜花和南瓜叶就是,做面条的时候放在里面,吃到嘴里肉肉的,很有味道。

  南瓜花,南瓜叶,现在老觉得我们那边的人很神奇,把什么东西都能变成可口的美味,南瓜花和南瓜叶就是,做面条的时候放在里面,吃到嘴里肉肉的,很有味道。

  野生木耳,小时候家门口有一颗砍掉的树,过了很久发现上面长满了木耳,摘下来吃了,又长了,后来就天天给浇水,从此家里就老有木耳吃了,吃了好长时间,直到树腐烂掉。

  茅草根,相信好多朋友都吃过,叶很锋利,小时候上山的时候老被这个叶割伤,茅草根吃起来甜甜的,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茅草根,相信好多朋友都吃过,叶很锋利,小时候上山的时候老被这个叶割伤,茅草根吃起来甜甜的,而且还有药用价值。

  菱钱,反正我们那小时候就叫的土名,吃起来跟苹果差不多,老家门口以前有一颗,后来砍掉了。

  麦泡,麦子成熟的季节它也熟了,所以叫麦泡,枝上有很多刺,味道也是酸甜。

  李子,很多年没吃到家乡的李子了,老家门前有一颗歪脖子李子树,树枝都歪到邻居家房顶上了,每次摘李子都得掉人家屋顶上,味道很好,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李子,可惜早被砍掉了,怀念~

  山梨,个不大,水多,特别甜。

  蕨菜,蕨菜野生在林间、山野、松林内,是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野菜,不但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还有清肠健胃,舒筋活络等功效。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难得的上乘酒菜。

  桔子,大众水果了,但是小时候吃的大多是没有嫁接的土桔子,很酸,但是很香。

  夹舌泡,吃多了上面的细毛毛会沾舌头上,痒痒的,比较难受,所以一般很少吃的。

  金银花,金银花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花了,特别香,从花到茎都是药材,小时候老是用金银花泡山泉水带到学校解渴,特别香,而且是小时候赚钱的好东西,周末的时候带上一帮小朋友去山上摘金银花,然后拿去药店换零花钱,然后买自己喜欢的文具,对他感情深厚啊。
 

  槐花,仅次于金银花,上学的路上有好多槐花树,夏天会摘下来放到水里泡了喝,很提神。

  拐枣,这个东西很少见,生长在高高的树上,要不是别人告诉你它能吃,你肯定会当它是树枝了,拐枣特别甜,甜的腻人。

  稿秧泡,顾名思义,给水稻拔草的季节就熟透了,红莹莹的,很诱人。

  山核桃,壳特别硬,肉很香,没熟透的时候里面跟人的脑髓差不多,只不过它是透明的,跟吃果冻似的。

  蜂窝菌,菌类的一种,在老家比较常见,味道不错的。

  红苕叶,下面条当辅菜,凉拌,都很好吃。

  端阳泡,端阳左右熟的,这个味道偏酸。小时候这个季节大人出去干活,回来的时候总会从背篓里面掏出一包用桐梓叶包好的“泡”,成了小时候最好的美食。

  地皮菜,生长在比较潮湿的石头上,谁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地皮菜抄鸡蛋?

  地泡,生长在地上,跟一张网似的铺在地上,地泡熟的季节,特远就能闻到它的香味,放学回家就喜欢钻进草丛里找地泡。
 

  地果,也叫无花果,小时候在我印象中就属它最深刻了,很甜,很香,常常还会钻进苔藓里,找它还需要经验,小时候有一次和妹妹去找地果,走了很远的山路,当天收获颇丰,满满一塑料袋,回家的途中被毒马蜂蛰了几十次,差点没丧命,现在还后怕。

  地果,也叫无花果,小时候在我印象中就属它最深刻了,很甜,很香,常常还会钻进苔藓里,找它还需要经验,小时候有一次和妹妹去找地果,走了很远的山路,当天收获颇丰,满满一塑料袋,回家的途中被毒马蜂蛰了几十次,差点没丧命,现在还后怕。

  椿芽,一到春天的时候,高高的椿树上长出了嫩嫩的椿芽,怎么能错过这个时机呢,爬山树摘下来做一道香椿鸡蛋,原汁原味的别提多美了。

  慈果儿,长在稻田里,小时候想睡懒觉,舅舅只要说去田里找慈果儿,立马没了睡意,跟着屁颠屁颠去了。

  橙子,这个就不多说了,家乡的特产,童年中怎么能少了它呢?

  蚕茧,小时候村里好多养蚕的,记忆中家里也有养过,胖嘟嘟的小蚕,很可爱,不得不提的是蚕蛹的美味,从蚕茧里出来,用火炕一炕,然后放上调料抄抄,那个美味啊,让我现在还流连忘返啊!

  马桑泡,一种有轻微毒性的野果,颗粒很小,熟了颜色特别鲜红,吃的时候不能连籽一起吃,而且不易吃太多,小时候有中毒的例子,一旦中毒了据说得喝粪水才能解毒。

  地牯牛,一种长在地下的东西,长得像小虫子,通常都会当泡菜吃,很脆,属于泡菜中的上品。
 

  八月瓜,七八月份的时候去山里,让你吃个饱,这个瓜很好玩,刚开始的时候是完整的,到了熟透了就张开了肚子,露出白嫩嫩的肉,这时候鸟儿就会和人抢了,好多时候里面就剩壳了。

  板栗,这个东西有点望而生畏,上面的刺一旦扎到手,特疼。只有用竹竿捅下来,然后用工具砸开,太费劲,不过野生的板栗味道的确很棒。

  斑鸠叶凉粉,凉粉其中的一种,也叫翡翠凉粉,因为颜色是墨绿色的,这个貌似只有重庆湖北一带有。

  洋姜,长在土里面的,可以炒菜吃,也可以做泡菜吃,虽然名字有个姜,但一点都不辣。

  黄栀子花,吸花管里面的露水,特别香甜。

马泡瓜。

茶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