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第十三章: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人类

 钟家台 2012-11-02

2第十三章: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人类

3、凡事不让

曾经看过一个讨论孔子思想的电视座谈节目,电视中的一个观众向台上的学者提问,质疑《论语》中所提出的“温良恭简让”。这个观众认为,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果你温良,如果你让,那么最终就会是失败。只要我们读过《论语》的这个章节,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如此提问是没有读过相关全文,断章取义的结果。但是且不说这为观众是否误解了《论语》,就说他的观点:在竞争社会中不能相让,这样的概念就有很大问题。纵观自文艺复兴之后的历史可以发现,激烈的社会竞争并不是在中国产生的,西方的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将竞争的层次越推越高。然而,在产生竞争、并由于竞争而导致了发达的西方国家中,并不是没有谦让的。在大街上,你会看到礼让行人的汽车;商场门口,你会看到礼让女士的男士;在滚梯上,你会看到为急行的人所让出的通路。由此可见,将竞争与让对立起来是没有根据的。

实际上,谦让与否与社会的竞争激烈程度没有什么关系,但却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例如,4岁的孔融就只能让梨;大兵团的指挥官粟裕就可以让司令、让元帅;而帝王尧、舜甚至可以推位让国。对于社会也是一样,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物品相对奇缺的情况下,人们的礼让程度就不高。电影中的那个抢食品的场景中没有人相让,让了就要饿肚子。可是当食品不再奇缺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去抢了,试想一下在餐厅吃自助餐的时候也像电影中的小叫花那样去抢食品肯定是不成体统的。因此,物质越奇缺的社会,人们互不相让的程度就会越高,基本上是凡事不让。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价值不高的小事物进行谦让。社会的发展水平越高,所能谦让的事物也越来越大。在这里,事物的大小可以用时间、价值、复杂程度等参数来衡量。例如,当不小心碰到别人说声对不起,获得了帮助后说声谢谢,这样的事小的不能再小了,如果连这样的事情也做不到,那就是凡事不让了。几十年前的中国社会物质奇缺,那时很少能听到“对不起”、“谢谢”,那时的人们绝大多数可以说是凡事不让的。尽管如此,那时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就是因为人的行为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虽然,“凡事不让”并不光彩,但由于物质的奇缺,使得这样的行为看上去并不太刺眼。然而,如果今天的我们还保持着“凡事不让”行为特征就不合时宜了。今天的北京已经是一个汽车普及的城市,汽车是富裕社会的产物,坐在汽车里,有了自己的一个私密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很自由,可以听音乐,可以大声喊;在这个空间里很舒适,风吹不到,雨打不着。按理说,拥有这样私密、舒适空间的人应该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应该可以“让”一些东西了。但恰恰是这些拥有汽车的人却在处处争抢、凡事不让。在十字路口,某个方向的人行横道亮起绿灯时,总会有一些右转弯的汽车在拼命的按喇叭要求正在过人行横道的人让路。虽然红灯也容许右转弯,但你有什么理由要求按照绿灯通行的行人让路呢?还有一种情况经常发生,一辆车在路上行驶时需要并线,如果不打转向灯还没有事情,只要一打转向灯,后面的车就会突然加速,不让你并线。在路口左转弯时,经常会遇到对面的直行车,距离几百米远就拼命晃大灯,并加速冲过来,他的语言是:你不要转弯,先让我过去。其实那些不让行人,不让别人并线,不让别人转弯的汽车并没有急事要做,在抢到了路权之后,就减速慢慢地开了。他们只是在抢道,并不为了什么,只是为了抢而抢,只是不能让别人得到,尽管得到以后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用处,但还是要抢。实际上,让一下行人,让一辆开在前面的车并线,让一个比自己先到路口的车先转弯对于一个开车人、特别是没有急事的开车人来说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就是这些很小的事情都不能相让,这种从物质奇缺社会所带来的“凡事不让”的行为,在汽车时代显得是那么无礼、那么毛躁、那样的不文明。

新时代是一个富裕的时代,拥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的人们,应该随着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水平而发展,在可以让梨的时候让梨,在可以让路的时候让路。建设新时代的行为规范并不是要求人们牺牲自身去谦让,而是要建立适合新时代发展水平,适合自己身份的行为规范。

4、懒于思考

物质的奇缺不仅影响着人身体的行为,还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由于物质的奇缺,生存变成了人每天都需要面对的最为主要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大脑就如同被预制了一个优先要执行的任务一样,与生存没有最直接关联思考活动就被抑制了。所谓与生存最直接的关联说白了就是我今天有没有饭吃,下顿饭吃什么等最基本、最短期的生存需求。至于今天的行为会对明天产生什么影响;过去所做的事对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是否需要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等等略微有些长远的,也是对未来生存有利的思考活动都会被眼前生存的刚性需求所抑制。在这种情形下,更不要说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了。

所谓奇缺型社会中的人们会懒于思考并不是说这样的社会中所有的人都不思考,而是从比例上讲思考的人很少,对于某个人来说思考的时间短、程度低。懒于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归纳和总结在物质奇缺型社会是广泛存在的。70年代,我住在北京的一所大杂院里,那时我家里常蒸馒头,但很少能蒸好,不是碱大就是碱小,但就是这样非常频繁生活实验,经历了很多年后依然如故,其原因就是参与蒸馒头的人从来都不想花一点时间做些思考和总结。这样的状况不仅在我的家出现,在当时院里住的邻居中是普遍存在的。实际上,这些生活小事的总结对日后的生活是有利的,但是很少有人做,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错误。尽管如此,这种不思考、不进步的生活方式在奇缺型社会并不很刺眼,反而会让人觉得理应如此。原因就是当物质奇缺时,人的思考并不能解决眼前的物质短缺,懒于思考也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显得顺理成章了。但是,当物质不再奇缺时,懒于思考的生活方式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条件。在物质丰富、人们不会有短期生存危机的今天还是不能做一些长久的打算、还是不能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些总结和思考就会和时代格格不入。这几年写作《道纪》和《玄德》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和周围的人谈论相关话题,有一次,谈话的对象是一位外企的白领,当他听我说起老子、孔子时就非常着急地打断:你先别和我说这些,我还没有脱贫呢。面对着有房有车的这位外企白领,你可能会觉得他说自己没有脱贫是谦虚,但是看到他急迫地抢白,就会知道那是真心话,他真的认为自己没有脱贫。没有脱贫就需要首先为脱贫而奋斗,没有脱贫就有了不思考的借口。但是无论一个人自己怎么想,他的社会地位、工作性质以及所拥有财富水平都会告诉世人他是否处于贫困线。于是,一个拥有房车的外企职员还在以贫困为借口而拒绝思考就会与他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格格不入。

从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懒于思考、拒绝思考和贫困是息息相关的,当一个人拒绝思考的时候等于是告诉别人他很贫困。如果他真的贫困也就罢了,问题就出在他已经不贫困,甚至已经很富裕了,却还在向世人昭示他很贫困,这样的言行就如同拿着金饭碗要饭一样会被社会所质疑。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懒于思考、拒绝思考往往是和贫困相关联的,但这并不是说所有贫困的人都不思考。在贫困环境中思考人生的人往往会对社会以极大的启迪,往往会成为人类的楷模。颜渊就非常贫困,所谓“人不堪其忧”,但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使得他停止思考,没有被贫困的生活所制约,这样的人也就成为了孔子所赞扬的“贤者”。可见,思考是人走向高级生活方式的一个象征,当物质生活很贫乏时,我们可能有理由不思考。而当物质生活已经不那么贫乏,甚至已经很丰富的时候,伴随物质生活发展到高级阶段,人就再没有理由还停留在不思考、不进步,还自认为自己没有脱贫的低级阶段。人们应该伴随着社会的富裕、自身的富裕而逐渐地勤于思考、善于总结,逐渐使得自身的发展跟上时代的发展。

5、缺乏前瞻

对未来的回避可能是懒于思考的一个直接推论,由于拒绝对自身的生活加以思考和总结,自然不会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不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这样的人会在汹涌的人潮中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还是看看前面英国电影中的那个例子,如果我们问那群抢食品的小叫花会对自己的未来、社会的未来有什么看法吗?显然会有,每个人,无论他处在什么样的生活境遇,都会有对明天憧憬。但是憧憬大多数仅仅是憧憬,而无法转换成为现实。小叫花们会幻想明天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他们无法给社会的发展方向提供什么有用的预期,这就是缺乏前瞻。所谓前瞻,说的是对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预测,而这些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的发展所证实。孔子给“孝”做的定义是:“三年无改父之道”,这里就涉及对社会发展的预测。身为人父,由于多年的生活经历、社会实践,应该对社会的发展,自身的前景、以及自身和社会的关系有着一定的思考和总结,并将思考和总结的结果传给自己的儿女。要总结到什么程度呢,孔子说的很清楚,要在自己退出父亲岗位后够子女用三年。也就是说身为父亲,就必须对社会的发展有至少三年的前瞻能力。如果做不到,那就是“父不父”,那就是退出父亲岗位的时候。所谓退出父亲岗位并不一定要等到死的那一天,当这个血缘上的爸爸不再有能力为子女指导前进方向的时候就已经是“父不父”了。可见,这里存在着一个公式:父亲=爸爸+指导子女的生活方向。关于“父”、以及由此引起的家庭关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将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详细论述。

现在,回到关于前瞻性的题目上来。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对社会发展的前瞻是每一个有孩子的父母无法回避的课题。将自己对未来的预测变为自己或家庭前进的方向是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这件事情作对,那就要看他是否具备对未来前瞻的能力。在物质奇缺年代,这种前瞻能力并不是一定需要的。具备前瞻能力的人,由于社会发展缓慢和人们最为急迫的物质需求而显现不出他们的价值。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前瞻能力的大小对他们自身的发展并不造成太大的影响。于是,奇缺型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人们的短视。遗憾的是,我们距离奇缺型社会并不遥远,人们带着那时的行为习惯进入到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于是,眼花缭乱的社会进步使得没有长远眼光的人目不暇接,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洪流中,从自行车的座椅上直接被扔进了家用车的驾驶舱的。在走进汽车时代的时候,个人、政府、社会都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准备好的城市和道路就在汽车的爆炸式增长中被没有准备好的驾驶员堵成了停车场。虽然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在快速发展的混乱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不能让已经发生的问题在以后重复发生。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的人们还能像以前一样不去预测一下未来,不去为日后的社会发展作一些准备吗?显然不行,如果我们还是如此短视,如此地不问明天,那么过去一、二十年就算是白活了。我们应该有能力根据这些年的发展趋势和速度预测到未来一段时期社会所能达到的水平,进而通过社会的发展验证自身的判断,并且有能力根据不断的验证而修正自己的预测,将对未来的预测转变为有价值的前瞻能力。

生活在物质丰富社会中衣食无忧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自己的富足和无忧才是得体的,而对未来的前瞻能力正是这种展示的一个具体表现。反之,如果一个人已经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物质财富,却还如同小叫化一样没有远见,还在为自己的“脱贫”而奔忙,还是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不断惊讶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行为就会与发展程度已经有一定高度的当今社会格格不入。因此,训练自己的前瞻能力也是复礼在个人层面的重要内容。

以上列举了几条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还来不及改变的,带有旧时代痕迹的某些行为规范,也可以说是过时的礼。当然,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类似的、不符合时代发展水平的行为规范。礼[道德]的细节繁琐而多样,况且对于不同的人,礼还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就如同每个人的住房会呈现不同的形式一样。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按照上面的思路,参照自己过去几十年对社会的认识,参照周围的环境,进而发现自己身上那些所存有的物质奇缺时代的种种习惯,并逐渐加以改变,那么,这一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物质过剩的今天,适当地表达一下对物质的不屑,表达一下生活的从容,才是符合今天、乃至今后几十年中国社会发展水平的行为,才是一个新时代的新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