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心理健康”问题

 yiyidaodao 2012-11-03

所谓“心理健康”问题

○许石林

 

看了几《非诚勿扰》,发现大陆的女生很喜欢台湾的男生,据说台湾来的男嘉宾一直都是这个节目上受欢迎的“品种”。我觉得选台湾男生的大陆女生,都是有眼光的,如果能交往并发展成夫妻,这些选台湾男生的大陆女生,相对来说能感受到什么是本分的幸福,即便这些台湾男生没有什么事业即所谓成功。

也发现上这个节目的一些大陆大龄男嘉宾,有的已经有了所谓事业上的小小成功,踌躇满志地去招亲,可是许多女生都不选这种成功男——在这个尽管很物质、很现实的时代,这些女生有了自己的择偶标准,显然已经不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式找对象了。的确,你不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咬牙切齿发狠取得成功的男生,个个都跟乌眼鸡似的,心里憋着一种复仇似的劲儿。陪伴这种人并跟他一起追求成功是很辛苦的——在这个价值混乱,或者说价值不健康的时代,这种人之所以能成功,就在于敢发狠,什么代价都敢付出,也就是说,有需要的话,他们为了成功,能把你豁出去,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都豁出去。

而台湾男生,也许胸无大志,但嫁给台湾男生的女生,如果能去台湾生活的话,你会体会到什么是安居乐业式的本分的幸福——当然,不是说你们之间不发生一般家庭没有的困惑和焦虑,这里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大陆人初到台北,可能会失望地发现,台湾的街道不笔直宽敞、台湾的大楼不光鲜挺拔,很多地方甚至不如大陆稍微发达的中小城市,也许会产生“不过如此”的骄矜之情。但是,如果你的感觉仅止于此的话,也不错,回去把自己的事情继续做好。问题是,你没有发现台湾最有价值的东西。

你在台湾,如果不是跟旅行团走,而是被朋友带着,慢慢地深入到台湾生活的细节,你会常常受感动。无论在哪里,无论是健康的青壮,还是即将退休常常会发牢骚的计程车司机,那种河洛方言特有的在口腔咽壁产生共鸣的响亮的“谢谢”之声,不绝于耳,那种非常友善的笑容,充盈于你眼前,你处处受到台湾人的照顾和关怀。

台湾人不太注重外表衣着,一个大老板看上去和计程车司机几乎没有区别,与香港和大陆相比,更加没有以貌取人的习气,他们从容地生活在一种延续着过往传统的习惯与新时尚中。他们的现代化,是那种相对自然过渡而来的现代,而不是跃进式的现代,不是那种用大棚扣出来的现代,不是那种官员政绩激素催化出的现代,更不是拆迁拆出来的现代,如果用鸡做比喻,台湾是走地鸡、土鸡,而大陆很多地方都是饲料鸡、激素鸡。

台湾的乡土与时尚是那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从容优雅,不在电视上,在比如桃园的乡下——乡下的农舍,其实就是别墅,没有胡乱堆放的柴草、粪堆,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污水小渠,道路虽然不笔直,但是平展通畅,农舍之间的农田,要么耕种水稻、果树,要么休耕,政府鼓励休耕,因为稻米丰收,农民卖粮食,政府要给补贴。而休耕,政府也要给补贴,但账算下来,补贴农民休耕,政府更划算,而休耕的农田,政府发给农民花种子:矢车菊、波斯菊等等,成片成片的花海,吸引城里的观光客,但是一般外地的观光客到不了这种地方,因为参观这种地方费时太长,也给导游产生不了收益,所以一般游客看不到,还有,当地人也许不喜欢游客太多,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成片的花,寂寞地盛开着,等到来年翻地,这些花全部变成肥料。而开车或步行在这些稻田与花海相间的乡村,走到附近的小镇,居然没有任何比如商店里促销的音响,即便是城市如台北,你也轻易听不到商店里播放吵得要死的流行音乐,那些在大陆少男少女疯狂地追捧的台湾歌星如周杰伦,在台湾,你几乎听不到这个人的声音,也见不到这个人的海报,就跟没有这个人一样。难怪演艺明星要在推出新专辑、新影片的时候要造势宣传,因为你不宣传,那个城市真会把你忘了。台湾的新闻,看起来很闹腾、很乱,但是真实的社会基本上恰恰与之相反。在台湾,你会感到台湾人很老实憨厚,根本没有选举的时候电视上那么激动激切激烈激昂。至于说到社会生活的种种细节,什么“人文关怀”、“人性化”这种大词儿,在台湾的行动中、在做事情的状态中,都是黯然失色的。

这些,说到底不是物质的原因,是文化的原因,文化的原因再具体一点,其实是心里健康的原因。那种各安其分,有地方说理的生活,自然带来健康的心态。不是说他们没有生活的压力和焦虑,你成天在媒体上都能见到不免被放大的压力和焦虑。比如一个失业的单亲妈妈正在找工作,而上初中的女儿为了要面子请同学,去超市偷巧克力被报警,新闻读来让人鼻酸。

这里不做对比,大陆的社会进步很让台湾人羡慕,你跟台湾人抱怨大陆的某些现象,常常会听到台湾人说:已经很好了,慢慢来,进步是蛮大的、很明显的。可以说,要体验对大陆的进步的赞美,要到台湾去收获。这种心态难道不是健康的心态?是不是可以说,《非诚勿扰》中,选台湾男生的大陆女生,是基本上选了心里健康的男生?

人在自己的发展和进步中,常常会有牢骚和不满,这是很正常的,是人之常情。人们眼中只要还看到或哪怕错觉到有特权在侵害自己的权益,则人人都会在仇视特权的同时向往这种特权,即被欺负者时刻都在幻想有朝一日能像别人欺负自己一样,有机会和能力欺负他人。而意愿无处伸张、情绪无处安顿,很容易搭错线,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说,那么多心理医生、心理咨询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在做无用功,或者说作用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大,也没有求医者期望的那么强。人的心理健康,的确是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健康。

不要急,多担待,慢慢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