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销售中的机制管理(第1页)

 都市生活台 2012-11-03

 销售管理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对 竞争机制 、 替代机制 、 优胜劣汰机制 等各种机制的理解与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高管理水平。

 很多企业拥有非常严密的销售管理制度,但是在这些众多的管理制度中,真正能够发挥效率的并不是很多,甚至很多制度对于销售的增长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而很多看似非常混乱的、没有严密制度的企业,发展却非常迅速,这其中,机制的设置在这样的企业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销售管理到底需要靠 机制 还是靠 制度 ,它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内在靠机制,外在靠制度

 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两个小孩分苹果,如何才能保证苹果分得非常公平合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先分苹果的小孩后拿,不分苹果的小孩先拿,这样就能够保证两个小孩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这就是机制。而这个叫 机制 的东西隐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两个小孩都是自私的,都是想夺得更多的好处,即所谓的 趋利避害 在这样的前提下,这样的机制才发挥了作用。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了,那么这样的机制也就是不能存在的了。

 同样的事情,还可以用 制度 的解决方式。比如有些人说,可以派一个监督人让他充当裁判,如果这个裁判是公正的将可以保证公平性的确立;还有人认为可以制定一套程序,苹果必须在非常严格的程序下面完成切割,同时也必须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完成分配,这里当然包括先进的测量工具、切割工具的运用;还有人说,可以制定严格法律,如果分配不公,经查证属实,将对当事人处以严厉的惩罚等等。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些方式与第一种方式相比,都应当属于 制度 范畴。所谓的制度,更多的依赖于强制性的措施,就是在第三方的压力下,实现公平的状态。

 上面的案例清楚地反映出机制是内在自我动力的体现。机制的建立通常与基本的人性法则与自然法则有关,这就是 趋利避害 、 适者生存 。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在很多的情况下,过于的自私又会伤害到 大公 ,能够在公与私之间取得平衡,甚至是公与私相一致,这样的机制将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比如上面的分苹果,正因为双方都是 趋利避害 的,所以才会在整体大公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机制,从而刺激了合作与发展的产生。机制建立的另外一个重要基石就是 适者生存 法则,简单的说就是 竞争 。竞争的存在可以有效刺激社会的进步,竞争结果同样也会刺激公平的产生。好的机制是人性的体现,是自然法则的体现,它可以调动人的内在主动性,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制度更象是外在强制因素的体现,通常情况下都体现了刚性的一面。这样的制度本身并不能激励销售人员主动执行,因此强制性执行是必须的,于是不可避免的就会加强执行力度,从而造成整体管理成本的不断增加。但在拥有良好机制的组织中,管理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同样管理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单纯依靠制度的企业,往往会掉到舍本逐末的漩涡,使企业积重难返。

 以 机制 为核心的管理

 所有的管理应当是以机制为核心,而不应当以制度为核心,所谓的制度甚至也包括一些流程。拥有严格制度的公司,如果没有真正有效的机制,同样并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看起来非常正规的公司,反而没有干好,而那些看起来可能有很多问题的公司却迅猛发展,这可能与他们对 机制 与 制度 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

 销售中最能体现机制特点的莫过于对销售人员的激励,但很多企业却经常叫做 激励制度 ,按照这样的思路很多企业会犯各种错误。有这样一家企业,他们是做大客户销售的,需要销售人员不断开发客户,但开发客户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销售人员都不愿意主动开发客户,慑于公司的目标考核只能硬着头皮去,但经常是为了应付公司报送虚假信息。公司发现了这种状况之后,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制度,比如,加强客户的回访跟踪,加强处罚力度,对虚报的人员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结果,很多人仍然采用极为消极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

第1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