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制订学习计划学习材料五、巧按"生物钟"规律获得最高学习效率

 jade lily 2012-11-04

制订学习计划学习材料五、巧按"生物钟"规律获得最高学习效率



   

巧按“生物钟”规律获得最高学习效率


  每逢黎明,雄鸡报晓啼叫;每当傍晚,蝙蝠展翅飞翔。日出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日落,晚香玉才放出诱人的芬芳。在大自然中,生物仿佛都按照时辰活动着。科学家把这种情形,称生物钟现象。作为最高生物的人,身上各种器官的机能也都是有规律地按照“生物钟”的调节运动的。下面这份科学研究的资料,分析了一天24小时,人体生物钟的运动和人体生理机制出现的相应的变化。
  1时。多数人已经睡眠了3小时,进人易醒的浅睡阶段:对疼痛特别敏感。
  2时。除肝脏外,体内大部分器官工作节律极慢。肝利用这段安静的时间加紧生产人体所需要的物质,首先是把一切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仿佛是在做人体“大扫除”。
  3时。全身休息。肌肉完全放松。如果这时非干工作不可,要立即全神贯注地把它干完。这时血压低,脉搏和呼吸次数少。
  4时。血压更低,脑部的供血量少。不少人会在这个钟点死亡。全身器官工作节律慢,但听觉却很灵,稍有响动就会醒。
  5时。肾不分泌。人已经历了几个睡眠阶段:浅睡、做梦及不做梦的深睡。此时起床就会精神饱满。
  6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即使想继续睡,也睡不安稳了。
  7时。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强。其时若遇到病毒或病菌,最有希望抵抗住。
  8时。肝内的有毒物质全部排尽,此时绝对不宜喝酒,因为它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
  9时。精神活性提高,痛感降低。心脏开足马力工作。
  10时。精力充沛,处于最佳运动状态。这是最好的工作时间。
  11时。肝脏照样努力工作,人体不易感到疲劳。
  12时。到了全身总动员的时刻。
  13时。肝脏休息,有部分血糖进入血液。上半天的最佳工作时间即将过去,感到疲劳需要休息。
  14时。这是一天24小时中的第二个最低点,反应迟钝。
  15时。情况开始好转。人体器官此时最为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工作能力逐渐恢复。
  16时。血液中的糖分增加。有的医生称它为饭后糖尿症,但这不会造成疾病,因为血糖含量很快就会降下去。
  17时。工作效率提高。运动员的训练量可以加倍。
  18时。痛感重新下降。希望增加活动量,神经活性降低。
  19时。血压增加,精神最不稳定,任何小事都会引起口角。
  20时。体重最重,反应异常迅速。司机此时驾车很少出车祸。
  21时。神经活动不正常。此时最适于学生背诵,演员背台词。晚间记忆增强,可以记住不少自己没有记住的东西。
  22时。血液内充满了白血球。每立方毫米的白血球从1500-1800增加到1.2万。体温下降。
  23时。人体准备休息,继续做恢复细胞的工作。
  24时。一昼夜中的最后一点钟,如22时就寝,现在该进入梦乡了。
  从这份资料可以看到:清晨,上午8-10点,晚上8-10点,大脑皮层处于亢奋状态,因此是最佳用脑时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天当中最佳的用脑时间,进行比较重要的学习。如读内容较为复杂的书,做难度较高的作业。
  人们常说:早晨的十分钟,胜过深夜的1小时。清晨,是用脑的黄金时刻,要把握这个时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重视清晨的学习,他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写道:早上课前的一个半小时的脑力劳动,这是极宝贵的时间。我所完成的一切都是在早晨做的。三十年来,我都是清晨5点钟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一直工作到8点。三十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晨5点至8点完成的。我已经形成了一种脑力劳动的节奏,即使我想在早晨睡个觉也是睡不成的。因为这段时间里我全身心都准备着进行脑力劳动。
  把艰深的内容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可能安排在每天最佳的用脑时间里去做;在其他时间里,学习一些相对轻松的内容。按照人的“生物钟”的规律,合理使用时间,是获得最高学习效率的保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