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 姓

 文田主月 2012-11-04

 

                        前言

刘姓是中华民族著名的大姓之一。据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人员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82年全国人口0.05%随机抽样资料统计,刘姓为全国第四大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4%,在6000万人以上。

    我国民间谈论姓氏时,往往说“张王李赵遍地刘”,历史上也有“刘天下,李半边”的说法,反映了这些姓氏(包括刘姓)的人口繁茂、分布广泛的特点。关于当今刘姓人口分布情况,据有关资料,刘姓在北京、辽宁、陕西、四川均排列第四位,分别占当地总人数的 7.7%、7.9%、6%、5.5%;而在上海、广东、福建、台湾诸省市,刘姓则分别排列于第十七、十九、十二、九位,约占当地总人数的 1.4%、1.3%、1.7%、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刘姓在我国北方分布较为集中,是居于前四位的大姓;在南方各地相对较少,但也在前二十大姓之内。

     刘姓又是华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史传说时期。据史书记载,最早的刘姓出自黄帝之裔、帝尧陶唐氏,他的后人受封于刘邑,建立刘国,其子孙后来以邑名为姓,遂成刘姓。刘邑在今河北唐县境,因此人们把该地视作刘姓最早的发源地。又因帝尧本姓祁,后人又称这支刘氏为祁姓之刘。

    除此之外,刘姓的来源还有很多,较重要的有:出自周代王族姬姓的刘氏,出自西汉王朝赐姓的项姓、娄姓诸刘,出自我国古代匈奴族、鲜卑族以及沙陀族的刘氏等等。在这些不同来源的刘氏中,又以源出祁姓的刘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最为活跃。这支刘氏经数千年的繁衍发展,自强不息,人丁兴旺,名人辈出,曾创建了西汉、东汉、蜀汉、南朝宋等王朝,逐渐形成为天下刘姓的主体,他们的祖先帝尧,也成为当今刘姓共认的始祖。

    祁姓刘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还陆续分衍出许多姓氏。如夏朝,帝尧后裔刘累被夏王赐姓御龙氏;商朝,刘累后裔被封于豕韦 (今河南渭县境),又称豕韦氏。周代,豕韦氏分为唐氏、杜氏。春秋战国时期,杜氏又分出士氏、随氏、范氏、刘氏、郇氏、栎氏、鞅氏、冀氏等l0余种姓氏。后来,杜、范、唐三姓发展成为大姓,出了许多名人。如杜姓有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杜牧等,范姓春秋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秦国宰相范睢、南朝齐梁之无神论者范缜、北宋名臣范仲淹等,唐姓有明代白莲教首领唐赛儿、著名画家唐寅等,他们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此外,这些姓族在认祖归宗时,多认为与刘姓同宗,出自帝尧之后。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给唐姓,刘姓人赠诗云:“与君陶唐后,盛族多其人”、“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表示自己与刘、唐二姓同源。

    刘姓还是一个富于开拓进取的姓族,他们在创造本族辉煌历史的同时,曾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重要影响和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建立王朝最多、立国时间最长、称帝人数最多的姓氏,先后有西汉、东汉、蜀汉、汉、前赵、南朝宋、后汉、南汉、等l0余个朝代或政权为刘氏所建立,其中称帝者66人,历时共650多年。在刘姓诸王朝中,影响最大最深远者为西汉和东汉,两朝共历 29帝、400余年。特别是西汉王朝,自高祖刘邦创建后,经数代开拓治理,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和统一,出现了中国历史上首次经济大发展局面,即所谓“文景之治”的盛世。此后,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对西域用兵,经过大小百余战,终于击败了匈奴人,使汉王朝的疆域得以大规模扩展。当时汉朝声威远扬,周边国家把汉朝治下的子民称为“汉人”,久之,汉朝百姓也逐渐认同了这一称谓,且传沿至今。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刘姓长期是帝王之姓,因而繁衍迅速,支脉繁茂,产生了大批的历史名人。除了一些较有作为的皇帝如刘邦、刘彻、刘秀、刘备、刘裕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文臣武将、文化和科技人才,他们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也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如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曾主持编写《淮南鸿烈》一书。经学家刘向,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其子刘歆,继承父业,撰《七略》,对目录学的建立和发展有重要贡献,他还是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东汉会稽太守刘宠,不受民财,人称“一钱太守”。晋代名将刘琨,与祖逖一起“闻鸡起舞”,磨砺意志。又有刘牢之,在淝水之战中任先锋破敌,使秦兵“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南北朝时,北魏学者刘献之,号称“儒宗”。南朝梁文学家刘孝绰、刘孝威、刘令娴三兄妹,知名一时。又有刘勰,著《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隋朝有经学大师刘焯、刘·炫,人称“二刘”。唐代刘氏任宰相者13人,其中刘晏于肃宗、代宗两朝为相,收拾“安史之乱”残局,整顿有方,是著名的理财家。唐代刘氏名人还有史学家刘知几,哲学家、文学家、诗人刘禹锡以及诗人刘长卿、刘希夷、刘湾等。宋代史学家刘颁、刘恕,曾参与《资治通鉴》的编修,为司马光所倚重。南宋有抗金名将刘錡、爱国词人刘过、文学家刘克庄、画家刘松年等。.还有学者刘子晕,是朱熹的老师。金代有医学家刘完素。明代有政治家、文学家刘基(字伯温),为大明王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清朝有书法家刘墉、作家刘鹗和维新派骨干分子、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

    近现代以来,刘姓更是人才济济,文韬武略、经邦济世之才层出不穷。如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共和国元帅刘伯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烈士刘志丹、刘胡兰,音乐家刘天华,科学家刘仙洲,语言学家刘半农等,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如今,刘姓子孙已遍布世界各地,正在为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奉献才能和智慧。

 

一、悠长的姓氏源流

刘姓是一个历史悠久、来源纷杂、支脉繁多的姓族,其主支为历代帝王之刘。《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说:“大约得姓之贵,无过于刘。汉四百余年至昭烈(刘备)父子二十二帝,其间真王代传以千计,列侯以万计。南()宋九帝,五代汉二帝,北汉三帝,南汉三帝,刘渊、刘曜勿论也。故非他姓可拟”。这是说刘姓为古代帝王之姓,其显赫尊贵程度是其他任何姓氏无法比拟的,特别是两汉刘氏皇族封王列侯者数以万计,延绵四百余年,更是绝无仅有的天下第一大族。那么,这些帝王刘姓的根源在哪里?他们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追寻历史的印迹,慢慢地揭开刘姓起源的迷踪。

 

()得姓传说

    1、最早的刘氏源出于帝尧之后

帝尧是传说中远古部落陶唐氏的首领,名放勋。据史书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其中一子名玄嚣。玄嚣生娇极,娇极生帝喾高辛氏。帝喾担任了黄帝族的部落联盟首领,功绩显赫,受到华夏羌夷各族的歌颂和崇拜,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有4个妃子,即姜源、简狄、庆都、常仪,分别生4子:后稷、契、放勋、挚。其中放勋即帝尧,为庆都所生,号“陶唐氏”。因为他是黄帝族的嫡系子孙,黄帝为姬姓,所以帝尧也姓姬。另外,相传尧出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居于伊长孺家,故从母所居为姓,又姓伊祁氏;或说尧出生于伊祁山下,遂以山名为姓氏。另据《帝王世纪》云:“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十四月生尧。”这说明帝尧又姓祁,总之,帝尧本姓姬,后又分别以伊、伊祁、祁为姓。由于他是陶唐部落首领,又称陶唐氏。

    帝尧也是中国上古最有作为的五帝之一。据说他15岁时,即助兄长帝挚管理部落联盟的政事,显露出卓越非凡的才能,受封为唐侯,封地在今河北唐县一带。后来,他的声望日益增高,被华夏各部落拥戴为首领,取代了帝挚登上帝位。在位期间,他命羲和掌管历法,观察日月星辰;让后稷教民种植庄稼五谷,奖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用鲧治洪水,因没有成功,便杀鲧于羽山,复命鲧之子禹继续治水。他还派后羿率兵东征西讨,平定了附近的敌对部落,又设立专职官吏,各司其责,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和平安定的景象,因而深受百姓爱戴。帝尧年老时,选虞舜摄理政事,后又让位于舜。据史书记载,帝尧从帝位退下来后二十八年而寿终,百姓十分悲痛,就像是死了父母一样,天下三年之内不奏乐,以表示对他的怀念。

     关于尧让位于舜,历史上还有一桩公案。说是帝尧年老时。德衰,被舜囚禁起来,并阻隔尧的儿子丹朱于外地,使父子不能相见。最后,舜竟逼尧让位,篡夺了帝位。丹朱闻信,便联合南方的:苗起兵,反对虞舜。舜则借尧之名,率领中原诸部族讨伐丹朱,双方大战于丹水,结果丹朱兵败被杀。

    尧死后,葬于雷泽(今山东荷泽西北)。他的后裔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到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建刘国。久之,他们便以居住地命。姓,称刘氏。封到刘国的尧的子孙到底是谁,史籍记载不一。清代姓氏学家张澍在《姓氏寻源》一书中说:“帝尧娶散宜氏之女,女皇生长子监明,先死。监明之子式,封于刘,其后有刘累。”这是说帝尧的长孙祁式封于刘邑,其后为刘姓。另一种说法是,帝尧生九子,第九子名为源明,受封于刘,为刘姓始祖。这种说法被后世——些刘氏族谱所采用。两种说法究竟谁是,已难于考究,但不论怎样讲,人们都认为尧的嫡系后裔被封于刘邑,刘姓由此而始,帝尧为刘姓的先祖。

    2.刘姓历史上第一位名人——刘累

    在夏代,居住在刘国的刘氏中有一个名为刘累的人,是刘姓历史上第一位名人,也被后世刘姓视为始祖之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又据《左传》』史记》等书记载,刘累是陶唐氏后裔,在夏代,陶唐氏衰落,刘累无所适事,就跟随豢龙氏学习驯化龙的本领,但学艺不精。后来,夏帝孔甲不知从何处弄到两条龙,一雌一‘雄,因无人会喂养,就布榜天下征召养龙之人。刘累应召而至,居然被录用,还被赐姓“御龙氏”。刘累遂为孔甲养龙,无奈技术不精,没过多久便喂死了一条龙。他怕孔甲怪罪,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作野味献给孑L甲吃。孔甲感觉味道十分鲜美,非常高兴,特赏赐给他许多财物。不料过了数日,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派人向他索取,他见难于蒙混,就携带家眷逃到鲁阳(今河南鲁山)躲起来。其后代世居该地,发展成为河南刘姓最早的一支。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刘累故城在洛州缑氏县南五十五里,乃刘累之故地也。”古缑氏县今属河南偃师,辖境西南有地名刘聚,相传是他养龙时所居处。而今河南鲁山县也有很多关于刘累的传说,并留下了尧山、尧祠、大龙山、豢龙城等地名。张衡《南都赋》曾追述刘累迁鲁的事迹说:“远世则刘后甘厥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尧祠于鲁山。”今鲁山鲁阳故城南有刘累墓,以上这些,都说明刘累及其子孙在夏代已定居于河南,因此河南是刘姓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3.晋国名臣士会——刘姓的又一始祖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有位名臣曰士会,是刘姓家族史上的重要人物。士会字季,初为晋国上卿,辅佐晋文公、襄公争霸天下,因功被赐食邑于随(今山西介休东南),人称随会、随季。晋景公七年 (公元前593)\他率军打败了经常骚扰晋国边境的赤狄人,升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其食邑也由随邑移封于范(今河南范县一带),此后他又被称为范会或范季。去世后谥号曰:“武”,因此史书称他为范武子、武子会等。

    士会是春秋时期颇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才能超群,政绩卓著,为晋国的强盛和争霸多次立功,史称他“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光辅五君(即晋文公重耳、襄公骧、灵公夷皋、成公黑臀、景公据),以为盟主”,可见他在晋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后来,他的子孙繁茂,曾分衍出季氏、随氏、范氏等支派,还有一支以刘为姓,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刘姓的主支,他也因此而备受后世尊崇,至今刘姓多奉其为始祖。

    士会的后代演变成为刘氏,有一段十分曲折的过程。据古文献记载,士会的远祖可以追溯到夏代的刘累。先是在夏代,刘累的子孙隐居于河南鲁山,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商朝建立后,商王武丁追封先贤,寻得刘累裔孙,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他们遂以地名为姓,称豕韦氏。商朝末年,豕韦氏改封于唐(今山西翼城西),建立方国,替商王镇守西北边陲,改称唐氏。周朝初年,周成王灭唐国,把唐国故地封给自己的弟弟叔虞,并将唐国遗族西迁于周朝京师附近的杜原,建杜国。

    杜国灭亡后,其遗族四散奔逃,分赴晋、鲁、楚等地避难。其中有名隰叔者,为杜伯之子,逃入晋国,担任了士师之职,主管刑罚、狱讼、禁令等事。阻叔年老时,其子杜芬接替父职为士师,他精明干练,创新制度,被晋王赏识,赐以官职为氏,称士为,其后便有了士姓。士为生三子:士觳、士缺、士吉。其中士缺又名成伯缺,他的小儿子名士会,也就是后来的刘姓始祖之一。

    晋襄公时,士会任大夫之职,参予朝政。襄公死时,因太子夷皋年幼,群臣认为晋国处于多事之秋,应立年长者为君,于是共推士会等人为代表去秦国迎接公子雍(襄公之弟)归国继位。士会出发后,晋国执政大臣赵盾改变初衷,突然立太子夷皋为王,并派军队阻止公子雍归国,士会因此有家不能回,遂留居秦国。过了几年,赵盾等人认为像士会这样的人才流失在外对晋国不利,就设计诱使士会回国。士会回国时,他在秦国已另建家室,家眷中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去晋国,仍留居于秦。后来,这部分人以士会远祖刘累的姓氏为姓,形成秦地刘氏。这支刘氏后裔出了一位名人,即汉王朝的创建者刘邦,其后为皇族,对刘姓家族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士会也成为刘姓共认的祖先之一。

    后世还盛传一种说法,认为刘姓是由“留”字谐音而来。说士会后裔留居于秦者,取留为姓。其实这种传说毫无根据,纯系好事者附会之言。留姓来源,史有明载。《路史·国名纪》说,帝尧之子丹朱有庶兄九人,其封于留者,以邑为氏。《古今姓氏书辩证》载:“留氏,出自周封内大夫,食采于王畿之留,以邑为氏。”可知留姓于周代已有,出自留国,以邑名得姓。他们也是帝尧的苗裔,与刘姓同源共祖。南朝宋有王族刘诞,封竟陵王,后以谋反罪被杀,宋武帝贬其族为留氏。后世学者评论此事时认为,留、刘本同源异姓,宋武帝无知,贬刘为留,实在是笑话。

4.出自姬姓的刘氏

据史书记载,周代王族后裔有刘氏,源出姬姓。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姬发,史称周武王。姬发的祖父名季历,又称公季,是古公直父的小儿子。武王继位后,追封古公颤父为太王,公季为王季。武王死后,子姬诵立,为成王。成王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南缑氏乡陶家村,即古刘聚),其后裔以邑名为氏,形成姬姓之刘。到东周时,周匡王姬班的小儿子名王季子,又被封于刘邑,建刘国,人称刘康公。刘康公在朝中为卿士,食采邑于刘,其后亦有刘姓。

    在历史上,源于姬姓的刘氏虽不如祁姓刘氏那样繁盛,但也曾显赫一时。东周时,刘康公子孙五代辅佐王室为卿士,功勋殊并。周简王时,命刘康公与成子(成肃公)会合晋侯伐秦,康公为主事者之一。出兵时举行祭典仪式,成子不尊礼法,敷衍了事,康公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现在成子祭祀不敬,恐怕有性命之忧。果然,成子于回师途中死去。东周末年,周景王死,王子朝纠集一批旧臣起兵争夺王位,占据王城。刘文公率兵勤王,与王子朝军大战四年,终于击败子朝,迎周敬王入成周复位。刘文公因平乱之功,得到周室殊封,刘邑也成为王畿之内重要封国。春秋时期,姬姓刘氏还有不少名人见诸史册。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东周时,王之卿士食采于刘者以邑为氏,出自姬姓。王季子刘康公生定公刘夏,夏生献公刘挚,挚生文公刘卷,一名狄,字伯盆。·卷生刘桓公及刘毅、刘佗、刘州鸠。其族仕晋者曰刘难,与定公同时,此别一家也。”由此可知,刘康公的子孙世代仕周为卿士,其族人还有入晋国为官者,皆知名于当世。

    至于姬姓刘氏的后代,显族不多。史籍上曾记有一个故事,说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汉国君主刘渊之子刘聪杀兄刘和,夺取帝位。此人骄奢残暴,沉溺于酒色。继位后不久,其妻呼延氏死,他闻知太保刘殷有6个女儿,皆天姿国色,欲纳为嫔妃。但古礼同姓不婚,他弟弟及一些朝臣都反对。刘聪不甘心,就召来亲信大臣刘延年、刘景等计议。刘景等为迎合刘聪,说:“我们听说刘殷是周代刘康公的后裔,与陛下本源不同(刘聪为匈奴族),纳之无妨。”刘聪大喜。遂将刘殷之女收入后宫,立为嫔妃。事后,恐遭人议论,又去征询大鸿胪李弘的意见。李弘说:“刘殷出自姬姓刘康公之后,与陛下同姓不同源,陛下不必介意此事。况且魏司空东莱人王基,乃当世大儒,通达礼法,还为他的儿子娶太原王沉之女为媳,也因其同姓而异源。”刘聪听了十分高兴,于是六刘之宠,倾于后宫。

这件事——方面反映了刘聪荒淫无耻,另一方面又说明姬姓刘氏也有传人。但是,随着历史的进程,由于刘汉王族的兴盛,姬姓刘氏逐渐湮没无闻,多半被融入后起的其他刘姓大族之中,至今已难于分辨了。

5.由其他姓氏改为刘姓

    中国历史上通过赐姓、改姓、冒姓等变为刘姓者甚多,他们也是刘姓的重要来源。中国有句老话,叫作“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说的是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姓氏一旦固定下来是不会改变的。其实,历史上出于各种原因而更名变姓的事情经常发生。就拿前文提到的士会而言,其祖先刘累为刘姓,出自帝尧之后的祁姓。到夏代,刘累改姓御龙氏;在商朝,其后裔换豕韦氏;在周代为唐杜氏;到春秋晋国又有士氏、随氏、范氏等,足见其姓氏多次变更。而士会本人则有多达10余种姓名称谓(包括后人追加的),这种情况在其他姓氏中也是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古人的姓氏并非一成不变。汉代以后,姓氏合一混称,比较稳定,但改变姓氏的事情仍时有发生,刘姓也不例外,其中有由刘姓改为其他姓氏者,也有由其他姓氏改为刘姓的,现将他姓变为刘姓的主要几支简介于下:

    (1)项姓改刘姓。秦汉之际,刘邦打天下时,主要对手是楚霸王项羽。项羽的伯父项伯与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项羽入关时,兵力强于刘邦,听范增之言欲杀刘邦。项伯闻知后连夜奔告张良,刘邦得以免遭毒手。后来项羽在鸿门设宴款待刘邦,范增使项庄舞剑,意图谋害刘邦,项伯又挺身而出,拔剑与项庄对舞,救了刘邦一命。刘邦登基称帝后,为感谢项伯的救命之恩,封他为射阳侯,赐姓刘氏。同时,又推恩于项氏遗族,封侯三人,即:桃侯项襄,封地在今山东汶上县境;平皋侯项它,封地在今河南温县境;玄武侯(失名)  皆赐姓刘。他们的后代发展成为刘姓的一大支脉。

    (2)娄姓改姓刘。汉高祖刘邦赐姓的重要人物还有齐人娄敬。娄敬出身戌卒。公元前202年,受征召去陇西戌边,路经洛阳,得知刘邦欲定都于该地,便通过一老乡求见刘邦,为之分析天下形势,劝刘帮建都长安,被采纳。娄敬也因此得到重用,被赐姓刘,封关内侯。此后,刘敬曾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提出过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如:提出对匈奴采取“嫁女和亲”政策,反对用兵;建议刘邦迁徙六国贵族后裔和地方豪强lo万余人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旧贵族豪强势力等等。后来,他的后代也发展成为刘姓的一大支脉。

(3)其他改为刘姓者。除上述两支外,因其他种种原因改成刘姓的人还有很多。见于史载的有:东汉舞阳人王常,曾起兵反对王莽篡汉,参加了昆阳大战,立有殊功,被更始帝刘玄赐姓刘氏;三国蜀将刘封,原姓寇,因被刘备收为养子,改姓刘;唐代宦官俱文珍,冒姓刘,名贞亮;宋代龚美,因宋真宗刘皇后从小孤身无亲,由龚美之父收养,真宗继位后,为让刘皇后有宗族之基,赐龚美改姓刘,为皇后之弟。五代北汉国王刘继恩,原姓薛,因是刘承钧的养子而改姓刘;刘继恩的弟弟刘继元,本姓何,后继承帝位。清末作家刘鹗,著有《老残游记》,原姓孟名鹏。总之,这些都是刘姓的来源,为刘姓家族增添了新的血液和支脉。

()历史演变

刘姓自尧舜时得姓后,其族人最初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河南,山西和陕西等地。如出自祁姓的刘氏,先居于今河北唐县一带,夏代有刘累率族徙居河南;周代出自姬姓的刘氏居于今河南洛阳一带。到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土会的后裔留居于秦,恢复祖姓为刘,其后迁居河南开封,再迁到江苏沛县,至汉代发展成为皇族,分封全国各地,显贵无比。从此刘姓名扬天下,繁衍成为天下第一大姓,后代刘氏莫不以此为荣,纷纷奉士会为祖,并追溯远祖为刘累、初祖为帝尧。那么,这支刘姓究竟是如何发展成为刘姓的主支的呢?

 1、两汉时期皇族刘姓的兴起和发展

 春秋末年,留居于秦国的士会后裔恢复祖姓,成为秦地刘氏。其后代有刘明,生刘远,刘远生刘阳。到战国时,第十世孙(佚名)徙居魏都大梁(今开封),仕魏国为大夫。秦灭魏后,其子刘清逃奔沛 (今江苏沛县)地定居。刘清之子刘仁,生刘瑞,字执嘉。执嘉有4个儿子:伯、仲、邦、交。其中第三子邦,就是西汉王朝的创建者汉高祖刘邦。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也是刘姓家族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开创子中国刘姓迅猛发展的新局面。刘邦登基称帝后,建都长安<今西安),国号汉,皇族也聚居于长安。刘姓因为出了这位君临天—F的皇帝,社会地位倍增,许多平民刘姓也跟着受益。从此,刘姓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西汉初年的刘姓家族大发展主要是在皇族之中。刘邦在消灭了韩信等异姓诸侯王势力后,曾与吕后和大臣们立下誓约:“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他大封诸子宗族为乏侯,以镇天下。他的8个儿子除刘盈立为太子外,其余均封为王。如封刘肥为齐五,刘长为淮南王,刘建为燕王,刘如意为赵王,刘恢为梁王,刘恒为代王,刘友为淮阳正。此外,又封自己的少弟刘交为楚王,侄儿刘濞为吴王。以后各皇帝均效法刘邦,陆续分封了大批的同姓子弟为王。汉武帝时还实行推恩法,允许各王国分封城邑给自己的子弟。于是,大王国又分出许多小王国和侯国。综西汉之世,累计皇子封王者有30余人,封侯者达400多人。大封同姓王侯的结果是使这些皇亲国戚迅速分布到全国各地,他们各据一方,享有种种特权,很快发展成为当地有权有势的大家族。

东汉也是刘家天下。其建立者刘秀本系皇室远支宗亲,他乘绿林、赤眉军起义反王莽政权之机,起兵夺取了天下。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继承了西汉分封同姓王的制度,他的11个儿子除留下一个作储君外,统统封王;其兄弟子侄宗室也封王列侯,遍布各地。刘秀之后的几代皇帝也是如此,使刘姓皇族再一次向全国各地发展,势力进一步扩大,人口大幅度增长,成为天下无比的盛族。

与皇室大封同姓王侯的同时,汉代还采取优待国姓的政策,凡与皇帝同姓的人,均可免除全家的一切徭役。在西汉末年,可以免除徭役的刘姓平民达到10余万人。这样,作为平民百姓的刘氏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扩充,他们繁衍迅速,人丁兴旺,也分别在各地形成了一些大家族。

总之,刘姓以皇族作为主脉,经过两汉长达400余年的繁衍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枝繁叶茂,势力强盛,其中封王者数以千计,列侯以万计,在皇权的卵翼下,很快发展成为其他各姓氏望尘莫及的天下第一大姓。

西汉时期的刘姓虽然因久封同姓王侯而遍布全国各地,但主要仍是居住在我国北方,这是因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两汉时除长安、洛阳两京处,在河南的濮阳、南阳、许昌、睢阳(今商丘)、兰考一带,河北的安国、涿州、邯郸、献县、干乡一带,山东的东平、临沂、掖县、郯城、金乡、泰安、禹城、平原一带,江苏的徐州、沛县、萧县一带,安徽的淮北和山西晋阳(今太原)等地,均有刘姓大族聚居。另外,湖北荆襄地区及武昌、湖南长沙、江苏扬州、镇江、苏州和江西九江等地,也有刘姓望族。这些大族多与皇家有关,他们定居在各地,为今后刘姓更大范围的播迁奠定了基础。

2.东汉末年刘姓向全国各地播迁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引发了黄巾大起义。这一时期,中原群雄逐鹿,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不安,加以灾荒连年不断,人口流动频繁。三国鼎立时,中原的刘姓人与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天灾而不断向四方迁徙,其主要是向南方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靠刘备之蜀汉。

河北涿州人刘备,汉末乘天下大乱,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军,又参加中原混战,最后占据四川,称帝建蜀国。因他出身皇族,被中原士人视为汉室正宗,中原百姓前往依附者甚多。当时仅河南南阳和三辅(今西安一带)流民入益州者就达数万家之多,使四川人口猛增。先于刘备入川的刘氏是刘焉。他奉为江夏竞陵(今湖北潜江西北)人,也是汉室宗族。最初任京官,因见汉室多故,欲避世难,遂谋为益州牧。他先到绵竹,后徙治成都。董卓之乱时,他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极力反对董卓等人篡汉阴谋,颇得民望。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位,直到刘备入川,取而代之。刘备入川时,还有一些同姓士人跟随前往,如鲁国人刘琰、零陵燕阳人刘巴等。

三国时还有许多北方刘姓迁居江南。如沛国相人刘馥,光避乱迁居扬州,后被曹操委任为扬州刺史。在此期间,他建合肥城,立州治,招抚流亡,屯田备战,遂居其地。东莱牟平(山东蓬莱一带)人刘繇,避乱过江居淮浦。朝廷命他为扬州刺史,因袁术盘据淮南而不敢赴任,遂奔曲阿,为孙策所击,碾转奔丹徒,最后在江西彭泽病死。其后裔留居江西,后有仕吴国为官者。又有山东平原人刘 悖,遭乱避地客游庐陵,事孙甫,以精于天文占术而名闻南1:。其他如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人刘表,系皇室宗亲,出任荆州刺史,遂居荆州。南阳安众(今河南镇平)人刘真,先投刘表,后投曹操。彭城人刘优,其父刘悼任零陵太守,因徙家于零陵。

汉末及三国时期,中原人口向外地播迁,除因做官于各地外,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更多的还是由于连年不断的战乱和饥荒等原因而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其艰辛困苦自不待言。这时中原地区呈现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人口流失严重,十室九空。此后经过曹魏和西晋的统一,北方人民得以喘息,经济逐渐复苏。

3晋代永嘉大移民中的刘姓

公元265年,司马炎以禅让的方式灭魏,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使动乱了近百年的中国重新统—起来。司马炎死后,固其后代昏庸无能,西晋很快就灭亡了,中原再度陷入长时期的动乱,国家四分五裂。东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部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他们屡兴兵戈,烧杀抢掠,中原地区受到空前惨烈的破坏,经济崩溃。人们为躲避战乱而大规模向南方迁徙,形成中国历史卜影响深远的移民潮流。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原建立,又使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加速了融合,许多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他们中的刘姓也逐渐融汇到汉族刘氏之巾,为华夏刘姓增添了新的血液。

晋代的中原大移民,始寸:永嘉年间(307313)。当时晋皇室发生内江,演变为八王之乱,战火燃遍中原,匈奴贵族刘渊乘机起兵反晋。永嘉五年.刘渊族弟刘曜攻陷晋都洛阳,纵兵大掠,繁华的洛阳城顿时毁于兵火,两晋灭亡。晋遗族宗室仓惶南逃.在建康 (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晋室渡江前后数年间,中原大族约有百家相率南奔,并有大批百姓跟随过江,先后达百万人。为了安置这些北方流民,东晋政府特在长江南北设立许多侨州郡县。据史书记载,晋元帝渡江后,曾在春谷县侨立襄阳郡及繁吕县。成帝时侨讧豫州r汗淮之间,治芜湖;又分丹阳立淮南郡。明帝时又立南沛、南清河,南下邳,南东莞、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太平、南泰山、南济阳……等郡于汗淮—带。

从永嘉初午开始的大规模移民潮流,一直持续到东晋末午,这时有不少中原刘姓随潮流过汗。如南阳湟河(今河南邓州)人刘虬,系晋豫州刺史刘乔七世孙,就是这时“徙居江陵”的。又有临淮刘氏后裔刘会,水嘉时随元帝渡江,后定居丹阳。南朝名将刘裕,祖籍彭城,迁居京口(今镇江)。其他众多的平民刘姓避难南下的更多,先是流落于江淮一带,后流离转徙到江南各地,还有更向南进入福建省。据民国《台湾省通志》记载,晋代从中原入闽者有13姓,其中有刘姓。这次大移民的后代,经数次迁徙,最后演化为客家人,成为中华民族的特殊成员。

4.唐代中期随陈元光父子入闽的刘姓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发生“蛮撩”啸乱,高宗命河南固始人陈政率府兵前往平乱。不久,又派陈政之兄陈敷、陈敏率固始58姓军校增援。仪凤二年(677),陈政卒,子陈元光代父领兵,经大小百余战,终于平定了“啸乱”。此后,他率军屯垦于云霄山下,井于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奏准朝廷设置漳州。陈元光死后,其子陈垧、垧子陈酆、酆子陈漠先后任漳州刺史。他们父子几代在福建精心治理,发展农桑,兴办教育,传播中原文化,使闽越蛮荒之地的经济、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时,中原地区正值“安史之乱”,兵连祸结,生灵涂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地处东南边陲的闽越一带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于是又有许多中庐l陆续南入福建投奔陈氏政权。

陈元光父子及所率将士定居于闽南,与当地百姓通婚,共同开发闽越,对当地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陈元光被群众称为“开漳圣王”,并为之立庙数百座,世代祭祀。至今福建和台湾一带的许多汉人都自称是唐代随陈元光入闽将士的后裔。唐代随陈氏父子入闽的将士前后有两批7000余人,再加上陈元光祖孙五代治闽期间由中原陆续迁去的百姓,总人数约在万人以上。其中有不少刘姓。据《台湾省通志》和《云霄县志》统计,唐代随陈氏父子入闽的府兵姓氏可考者共有64个,其中包括刘姓,但留下姓名的仅有军官一名,为府兵校尉刘举。

5.唐末五代时期的刘姓移民

从唐末黄巢大起义到五代十国,中原地区再次陷入长期动乱,中原百姓又一次四散奔逃,北方刘姓也有很多人迁往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四川等地,或经商,或务农,或到该地做官谋职,后代就地开基立业。

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人一次较大规模的南迁是随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王潮、王审知兄弟是河南固始人,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安徽寿州人王绪、刘行权等在黄巢起义影响卜揭杆而起,率众攻取固始,下潮兄弟加入该军。后王绪被蔡州刺吏秦宗权打败,遂引光州、寿州军兵五千,驱吏民南卜,一路夺城斩将,经江西进入福建。王绪心胸狭窄,生性残暴多疑,凡军中有才能超出己者,必寻故杀之。王潮等忍无可忍,与前锋刘行权等人擒而杀之。王潮被众人推为首领,引军欲还光州。他约束部下严守军纪,所过秋毫无犯。行至泉州时,当地百姓纷纷请求他留下来,铲除残虐百姓的泉州刺史廖彦若。王潮遂攻占泉州,杀廖彦若,以后又陆续攻占闽南五州之地,被朝廷任命为福建观察使。王潮死后,王审知继续掌兵权,这时,李唐灭亡,后梁主朱温占据中原,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在福建招抚流亡,发展生产,开辟海港,奖励通商,并在泉州等处设“招贤馆”,专门接纳各地来避难的知识分子。中原一带的百姓和李唐旧臣纷纷前来投靠。王审知治闽30年,死后,其于王延钧继位,十公元933年称帝,国号闽。公元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火,前后凡53年,

唐末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中原人主要是寿州和光州固始人,以后几十年间陆续来投奔者也有万人以上。《台湾省通志》载:随二王入闽者有27姓,以固始人居多,如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祖先为固始人,就是这时从固始移居福建的。入闽的刘姓也有不少,如协助王潮擒杀王绪的前锋官即刘行权。另据《五代史》载,王审知治闽时,有彭城人刘山甫来投,被任命为威武军节度判官,官终威武军殿中侍御史。著有《金溪闲谈》十二卷。

五代时,在我国南方诸割据政权中,也有很多从北方来投奔的刘姓。如山东兖州人刘信,初为“群盗”,兵败后逃奔广陵,投靠吴国主杨行密。后立战功,官至镇南军节度使,握有兵权。他的儿子刘彦英、刘彦贞等后仕南唐,彦英事唐高宗掌亲兵,权势显赫。河南洛阳人刘崇远,唐末避黄巢起义军渡江,仕南唐为文林郎、大理司直。河南上蔡人刘安仁,先仕唐为潮州刺史,后徙居泉州,因经商再迁居广州。他的儿子刘谦,唐咸通中为广州牙将。唐乾符五年(公元 887),黄巢义军克广州后北进湖广,刘谦因与义军作战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封州刺史,遂举家移居封州。以后,他的儿子刘隐乘天下大乱时起兵占据岭南,被唐任命为清海军节度使。当时中原士人多来避乱,刘隐招募这些人作为辅佐,扩充势力。公元911年,刘隐死,他的弟弟刘岩(后改名舞)继任,于917年在广州称帝,国号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先后历4帝、67年。河南延津人刘浚,其父刘崇龟曾任唐户部尚书,大顺初年出任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观察处置使。刘浚因中原乱离相继,前往岭南归依刘崇龟,后定居广州。南汉建立,刘浚仆之.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其子孙在岭南多有显者。

6.两宋之际移民中的刘姓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俘掳厂宋皇帝徽宗、钦宗,纵兵大掠财宝、人口,城中百姓官绅大批出逃。次年,宋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改年号建炎,重建宋政权,而后他放弃中原,南逃到扬州。中原百姓不愿受金人奴役,追随赵构南下者难以数计。建炎三年,金兵第二次南侵,宋高宗赵构率官属渡江逃到建康(今南京),而后在金兵追击F拼命南逃,经杭州、越州(今绍兴)、明州(今宁波)仓惶入海,  ‘直跑到温州。金兵入海追赶三百余里,因未及而罢兵。这一次金兵南下,把战火推向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原先迁移到江淮一带的中原人为避金兵而继续南迁。金兵退后,赵构返回杭州,定都于该地,称临安,改年号绍兴。绍兴四年(公元1134),金兵第三次渡淮河攻击南宋,中原士民扶老携幼再次南逃,人数之众,超过以往各次。其中许多人流寓于浙江杭州一带,因为这里是南宋都城,不仅有许多来自汴京的文武官员,还有大批中原流民。如宋朝抗金名将岳飞,本河南汤阴人,南渡后寓居杭州。岳飞遇害后,其孙岳珂移居嘉兴西北之金佗坊。

两宋之际,南下的刘姓也有很多。如开封人刘铉,宋南渡时随驾入江苏,遂为长洲(今苏州)人。开封人刘畿,南下后居建康,其后裔移居平汀长洲。开封人刘功甫,仕宋为江西万安县丞,子孙因家于此。又有南宋名将刘光世,本为堡安军(治今陕西志丹)人,建炎韧年随高宗南渡,任制置使,屯守镇江;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刘琦,系泸州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善骑射,有韬略,被宋高宗召为将,屡立奇功,后解兵权归居镇江。

总之,两宋时由北方徙居江南的刘姓人数很多,他们饱尝国破家广、颠沛流离之苦,辗转播迁于江南各地,包括今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处,并落籍干当地,成为南方刘姓各支移民的开基祖。北望中原,他们都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切肤之痛。出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些移民及其后裔长期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和生活习俗,表明他们在历史上与中原地区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渊源关系。

    宋代以后,还有几次移民,如元朝蒙古人和清朝满族人南下时,中原百姓也曾大批南逃,但总的规模不如前几次大。明清时还由政府组织过移民,明末清初又有不少人从福建、广东一带迁居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其中也有刘姓子孙。至此,刘姓后裔己遍布天下,跻身于中华民族大姓之列,并以“卯金之裔”自居。

    据今广东、福建等地的刘氏族谱记述,闽粤一带的刘姓有一支是三国蜀汉先主刘备之子刘永的嫡传。刘永为刘备次子,蜀国灭亡:后迁居洛阳。相传在晋永嘉年间,晋室南渡时,刘永的后人也随而迁居江南。后经数百年繁衍,到唐朝末年,有个叫刘天锡的人,是刘永第三十三世孙,仕唐僖宗为翰林学士、观察使。这时,黄巢起义爆发,国人多避乱南迁,刘天锡也弃官不做,奉父刘祥南下避居于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洞(今石碧乡),其后代遂以刘祥为入闽始祖。北宋时,刘祥四世孙刘仕出任河南宣抚使(或说河南转运使),此后枝叶茂盛,多代有人做官。到宋朝末年,刘仕后裔中有刘龙,生9子,第七子刘开七,官授潮州总镇,遂在广东潮州安家立业。刘开七为刘姓由闽入粤的开基祖。因御寇阵亡,有一子,名刘广傅。广傅赐进士出身,授官江西瑞金县令,共有14个儿子,分为14房,有孙辈 83人。其后支脉繁昌,成为大族,分居于江南各省并陆续向四外扩散,如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及山东等地均有他的后代。其中又以广东、福建较为集中。今广东梅州、惠州、潮州、平远、兴宁、揭阳、龙川、博罗、归善、和平、紫金、河源等地和福建上杭、宁化、漳州、厦门一带都有其族。他们之中还有人迁居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各国,直至世界各地。

闽粤这一支刘姓的迁播演变过程,大体上反映了历史上自晋代以后刘姓由北向南播迁的脉络。然而,我国历史上由北向南徙居的刘姓并非只此一支,如南汉国的刘羹家族就不属于该支。唐代以后南迁的刘姓还包括一些出自少数民族的刘氏,如前文提到的唐清海军节度使刘崇龟,即出自匈奴族刘氏。他的儿子刘浚,定居广州,后代衍为大族。唐末五代的福建宁化石壁洞,实际上是一个影响较大的移民点。刘永的后裔刘祥入闽正是经由此地,他只是大批北方移民中的沧海一粟而已。

7.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刘姓

刘姓人迁居台湾始于明末清初,主要是从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去的。据台湾嘉义《刘氏族谱》记载,该支刘氏于明末清初随郑成功入台湾。其祖名刘茂燕,本为郑成功麾下一员战将。明永历十三年(1659),郑成功与张煌言合兵北伐,围攻南京,误中清两江总苎郎廷佐诈降之计,兵败城下。是役,刘茂燕在战斗中阵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派人到刘茂燕的家乡大埤乡(今福建云霄县下河乡大埤村)将刘夫人蔡氏及其子刘求成接入台湾。他们初居东宁,再迁查亩营,定居于该地,建家立业。刘求成有3子,分房发展,传衍至今日有子孙万余人。刘求成母子入台时,乡中刘氏族人同去了一部分,不久,留在故乡的刘姓族人举族移往距大埤村3公里处的上河堡(今上河村),并于乾隆五年(1740)在该地修建了宗祠,题名“懋德堂”。他们继续与迁台刘姓族人保持来往,并有许多人陆续到台湾垦荒定居。

    除这一支外,明清时移居台湾的刘姓还有很多,他们或随军队入台屯垦,或因经商、谋生、避难而入台定居。如康熙四十九年 (1710)有总兵张国、副将刘源沂等率领一支以漳州人为主的部队入台湾屯垦,驻军于南屯(今台中市一带)。这支军队解甲归田后便在当地落籍,其中有不少刘姓入。据刘子民《寻根揽胜漳州府》一书统汁,明清时从福建漳州七县移民台湾的姓氏,人数超过100人的有陈、林、黄、张、李、吴、刘,赖、庄、萧、沈、简、魏等姓。其中刘姓达214人,包括龙溪县3人,漳浦县3入,南靖县200人,平和县6人,漳州府2人。这些人入台定居后,又与故乡保持联系,经常返乡探亲,走时则呼朋唤友,带走了大批族人和同乡。

如今,刘姓在台湾为第九大姓,人口众多,遍布全岛。民国以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又从台湾飘洋过海,到世界各地去经商、求学、谋职,现已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欧美各国。他们的祖籍在大陆的福建、广东一带,而祖根又可追溯到内陆中原。据《云霄县志》记载,福建漳州的刘姓是唐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刘姓军兵后代,所以,今云霄县下河乡上河村刘氏祠堂的祠联书为“彭城出衍派,源头从汉室”,表达出他们不忘根本,源自北方,也说明台湾刘氏的祖根在中原。

()郡望分布

郡望,是指世代居住在某郡()中的著姓大族,他们门第高贵,家世显赫,祖上世代有高官或名人,为当地人所敬重仰望,并且名闻天下。郡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建置。秦汉时开始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西汉增至一百零三郡,以后历代王朝或增或减。每郡统辖几个到十几个县,作为一个大行政区,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吏管辖。

    郡望之称,始于东汉末年,历魏晋南北朝逐渐固定成习,隋唐时仍沿用不变。东汉至魏晋时期,朝廷选用官员,不论才能大小,只看出身。凡是出身于世家大族者,均可依其籍贯及祖、父官位高低授予官职,并可享受各种特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士族统治阶层。这种情形在东晋时尤为严重,当时朝廷专设潜局,修百家族谱,以原有的士族大姓为郡姓,排定等次,取官凭家谱遴选,而那些豪族大姓互相攀援,左右政局,他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婚姻也要门当户对。于是,姓氏以贵贱分等级成为一时之风尚。隋唐时实行开科取:1:,任官不全凭出身,使——些世家大族失去了政治特权。唐太宗李世民为提高本姓的地位和造就以宗室、大臣为主体的新士族集团,命人重修《氏族志》,有意压低故旧士族,致使许多旧姓大族逐渐败落,空留名声于世。唐代刘禹锡怀古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描写的就是东晋豪族王导、谢安家族败落的情景。

    从魏晋至隋唐这一漫长的历史时代中,各郡都产生过一些显贵的大家族。当时我国北方最著名的四大郡望是范阳郡(今河北保定一带)卢氏,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一带)崔氏,荥阳郡(今河南郑州、开封一带)郑氏,太原郡(今山西太原一带)王氏。俗称范阳卢、清河崔,荥阳郑、太原王。其他如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汝南袁氏、弘农杨氏、济阳蔡氏、陈郡谢氏、河南褚氏、颍川庾氏、琅邪王氏等,也都是著名的大姓。然而,这些历史舞台上的名门望族无论怎样显赫,终不及曾长期作为皇族的刘姓人多势众。

    与其他姓氏不同的是,刘姓的郡望形成较早,以皇族为主体,延续时间长。据唐林宝《元和姓纂》记载,自汉代至魏晋六朝时期,刘姓在全国形成有二十五个旧望(郡望),即:彭城及彭城昌县,沛国相县、萧县及杼秋县,弘农郡,河间国,中山国,梁郡,南阳涅阳及南阳,高平,广平阴城,东莞姑幕,平原高唐,东平,广陵,临淮,琅邪,东海,南郡,高密,竟陵,范阳,东莱,丹阳,兰陵,宣城,陈留。宋代《广韵》也列有刘姓二十五个郡望,其中无广平、范阳、东莱、陈留四望,而增加了高阳、顿丘、长沙、河南,与《元和姓纂》略异。魏晋六朝以后,刘姓家族继续发展,到隋唐时,其支脉遍布大江南北,衍为巨族,又有许多新的郡望形成。据《古今姓氏书辩证》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又有京兆及京兆武功、濮阳、尉氏,济阴(又称曹州南华)、庐陵、南康、谯郡、东郡、河南、雕阴、东阳、并州、信都以及宋州虞城、雍州池阳、涿州归义等。这些刘姓大族,有些是旧有家族的分支或延续,有些是新兴的贵族。到宋代,刘姓历史上所形成的郡望巳达到近五十个。在宋朝.由于门阀制度的崩溃,像其他姓氏一样,刘姓的郡望已成为历史的痕迹.在政治仕途方面已不起作用了。但是,作为出身门第的标志,郡望仍影响着许多族姓和个人的生活习俗乃至婚配嫁娶等。因此,了解刘姓郡望的形成、发展和历史分布,对研究刘姓历史演变兴衰有一定价值。现将刘氏历史上较著名的二十六大郡望作一简介:

    1、彭城郡: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169)将楚国改为彭城郡,治所在今苏北铜山县。不久,复为楚国。东汉章和二年(88),又改为彭城国,南朝宋再改为郡。隋朝初年.废彭城郡。隋大业及唐大宝、至德年间,曾改徐州为彭城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苏徐州、铜山、沛县东南及邳州西北部,安徽濉溪东部和山东微山一·带。

    彭城刘氏历来被视为刘姓郡望正宗。其源出于西汉皇族.形成早,支脉多,影响大。主要有以下几支:

    一支为楚元王刘交之后。刘交是刘邦少弟,汉初受封为楚王,史称楚元王。死后,子刘戊嗣位。景帝时,又封刘交另外5个儿子为侯,即:刘礼为平陆侯、刘富为休侯、刘岁为沈犹侯、刘执为宛朐侯、刘凋为棘乐侯。后来刘成参加了吴王刘濞发动的谋反活动,兵败自杀,景帝又立平陆侯刘礼为楚王,奉楚嗣,传四代而国除。

    刘交的后裔最初居住在今徐州一带,两汉时有多人在朝中做官,到晋代,又有多人徙居江南,衍为大族。当时彭城刘氏分居三里:绥舆里、安上里、丛亭里,还有一支居昌县(今铜山县北),号称彭城四刘。除丛亭里刘氏之外,其余均属刘交裔脉。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先祖即是刘富,其族世居彭城绥舆里。刘裕曾祖父刘混为刘富十七世孙,渡江居京口(今镇江)。至刘裕时,家境贫寒。他投奔刘牢之以镇压孙恩之乱起家,逐渐握有兵权,后来代晋称帝,建宋同,史称南朝宋。先后历九帝、60年。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子孙封王列侯,遍布江南各处,影响深远。至今南方刘姓多称出自彭城,号彭城堂。

    安上里刘氏至南朝宋时有司空刘勖,以军功封金城县侯。勐有4子:悛,煊、绘、缜。刘悛生孺、览、遵;刘煊生苞;刘绘生孝绰、孝仪、孝威,孝胜、孝先。其中刘孝绰、刘孝威和他们的妹妹刘令娴最有名,均为南朝梁著名文学家。这支刘氏发展成为南朝盛族,名人辈出,史书(《宋书》,《南齐书》、《粱书》)上立正传者15人,其他显名于世者“群从兄弟、父叔子侄七十人,并皆能属文,近古未有”。直到唐代以后,该族逐渐衰落。

    彭城刘氏另一支出自汉宣帝刘询之子楚孝王刘嚣。嚣曾孙刘般分封为居巢(今安徽桐城南)侯。刘般之子刘恺,东汉安帝时官至司空、太尉,执掌朝政。恺于刘茂徙居彭城丛亭里,其后世居该地,子孙繁茂,历魏晋南北朝,有多人为官,遂分居各地,彭城丛亭里刘氏也因此闻名天下。其后裔到唐朝有刘知几,为著名史学家;刘湾,著名诗人。又有刘滋,德宗时出任宰相;刘瞻,懿宗时为宰相。

    刘交后裔还有一支自彭城避居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筑垌以居,世号“刘垌”。别为南华刘氏,又称济阴刘氏。其后代在隋朝有东莱太守刘晋。刘晋五世孙刘晏,是唐代著名理财家,于唐肃宗、代宗两朝出任宰相,收拾安史之乱残局,政绩斐然。

    隋末唐初,京兆武功(今陕西宝鸡)人刘仁静,自称出自彭城刘氏。他的祖父刘懿,后周时任石州刺史。刘仁静曾辅佐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取天下,为李唐开国功臣,后囚见疑被杀。他的后裔别为彭城刘氏一支,世居京兆,称京兆刘氏。

    其他彭城刘氏名入还有:东晋名将刘隗、刘牢之,南朝宋著名将领刘道产、刘康祖等。其中刘牢之在淝水之战中为先锋,奋勇破敌,使前秦百万大军闻风丧胆,狼狈溃逃。刘道产和刘康祖,均出自彭城吕县,为楚元王之子刘礼之后。

    2.沛郡:西汉初年因沛县是刘邦的故乡,将泗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领37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沛县、奉县等地。东汉改为沛国。议代末年以后,治所屡有移徙,辖境渐小。东晋复为郡,北齐时废。

    沛郡刘氏多出白西汉皇族,较著名的人物如刘邦之孙刘安(丰县人),袭父爵为淮南王,主编《淮南子》。又有刘向、刘歆父子,为汉代著名学者。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居沛县。沛郡相县刘氏为楚元王刘交少子刘调之后,至晋代有刘翁叔,任荆州刺史。翁叔之子刘弘,为晋光禄勋。弘孙刘忮,任丹阳尹。其子孙后代历南北朝到隋唐有多人入朝为官,长盛不衰,为江南名族。另外,出自沛郡的刘氏名人还有:三国魏扬州刺史刘馥、晋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宿州人),晋代名将刘毅等。沛郡刘氏还有一支源于东汉皇族。东汉光武帝刘秀之于刘辅封为沛王(沛献王),他的后代世居沛,成为大族。

    3.弘农郡:西汉元鼎四年(113),割河南(今洛阳一带)、南阳二郡之西境置弘农郡,治所在弘农县(今灵宝境),领u县。辖境包括今河南宜阳、新安、渑池、栾川、洛宁、卢氏、嵩县、西峡、浙川及陕西商洛一带。东汉以后,领地屡有变更,逐渐缩小。灵帝时因避帝名讳,改名恒农。晋复名弘农,领弘农、湖、陕、宜阳、渑池、华阴 6县。

    弘农刘氏出自于华阴人刘宽。刘宽的祖先为汉高祖刘邦的长兄刘伯。刘伯的儿子汉初受封为羹颉侯。据说刘邦微贱时,常领一群朋友到刘伯家里混饭吃,其嫂甚不耐烦。一次刘邦又领人来吃饭,他嫂子谎称饭已吃完,没有剩饭,并把锅下的柴火熄灭撤出。客人走后,刘邦发现锅里还有剩饭,于是怨恨嫂子不给他面子。刘邦当上皇帝后,刘伯早已去世,就特封刘伯之子刘信为羹颉侯,以报其嫂不管饭之怨。刘信死后,其子刘喜被封为代王。到东汉时,其后裔有刘崎,始居弘农,顺帝时官至司徒。刘崎的儿子就是刘宽,他于汉桓帝时任南阳太守,累官至太尉,封逢乡侯。南北朝时,有名刘隆者,仕南朝宋为冯翊太守,后避居汝颍。其后裔历南北朝至隋唐,世代官宦,成为最显赫的刘氏家族之一。

    4.河间国:汉初从赵国封地中划出一部置郡,文帝时改为国,以后或为郡,或为国。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辖境相当于今献县、交河、阜城、武强各一部分。

    河间刘氏出自汉皇族。西汉孝文帝曾封赵幽王之子刘辟强为河间王。景帝时又封刘德为河间王(即河间献王)。其子孙嗣位封侯,定居河北,到西汉末年衍为大族。另一支河间刘氏是东汉皇族之后。东汉章帝之子刘开受封为河间王( 即河间孝王),他的后代世居乐城,到第十世孙名刘通,徙居河南尉氏,别为尉氏房。在唐朝,尉氏房有两人出任宰相,即刘仁轨,事唐高宗为相;刘壕,事唐宣宗为相。河间刘氏历史名人还有,北魏经学家刘献之,北齐文学家刘昼,隋代经学家刘炫(刘开十六代孙),隋末刘武周,唐诗人刘长卿,金代医学家刘完素,南宋时伪齐皇帝刘豫等。

    5.中山国:汉高帝置中山郡,治卢奴(今河北定州)。景帝时改为国,领14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定州、安国、唐县、新乐,无极、满城、完县、望都及保定一带。

    中山刘氏出自汉景帝之于中山靖王刘胜。刘胜居国43年,有子120余人。子孙延绵,人了旺盛,衍为茂族。其后代有多人封侯居官,逐渐分居到全国各地。后世名人首推三国蜀主刘备,其次有东晋名将刘琨(无极人)、北魏豫州刺史刘桃符、北周名将刘亮、唐代涛人刘禹锡等。此外,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五子刘焉,曾封中山王,其后代别为中山刘氏一支。

    6.梁郡:西汉高帝五年(202)改秦之砀郡置粱国,治所在今河南商丘,下辖8县,境地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

   

 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魏改为郡,移治下邑(今砀山)。北魏还故治,隋开皇初废。

    梁郡刘氏出自汉文帝之子刘武。刘武于文帝二年受封为粱王 (即梁孝王),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因其地卑湿,徙治睢阳(今商丘)。他的后代显贵者众多,遂衍为大族。如西汉末年有刘永,被更始帝刘玄封为梁王。更始败亡后,他在睢阳自称天子,后被刘秀部将攻杀。

    梁郡刘氏另一支为东汉明帝次子刘畅之后。刘畅先封汝南王,后徙封梁王。他的后裔刘海游于北魏时任南兖州刺史,其后代至隋唐有多人为官,十分显赫。

    7.顿丘郡:西晋泰始二年<公元266)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下领4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北齐废。

    据郑樵《通志·氏族略》,顿丘刘氏出自匈奴族。

    8.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汉代辖36县,包括今河南叶县、冉山及南阳大部、湖北枣阳、随州、应山、郧县等地。后逐渐缩小。隋朝大业年间及唐天宝、至德时,曾改邓州为南阳郡。

    南阳刘氏出白西汉长沙定王刘发。刘发是景帝之于,封长沙王。发少于刘丹为安众(今河南镇平一带)侯。其后裔世袭爵位。传至西汉末年有刘崇,起兵反工莽被杀。东汉初刘秀封刘崇宗族刘宠为安众侯。到东汉末年,有刘广,仕魏为侍中,封关内侯,无子,以弟子刘阜嗣。刘阜官至陈留太守。子刘乔,任晋太傅军咨祭酒。东晋时,刘乔四世孙刘虬徙居江陵。刘虬四世孙刘泊,字思道,为唐太宗时宰相。

    南阳刘氏另—支即刘秀家族。刘秀也是刘发的后裔,世居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为当地大族。宗属分居于今河南邓州,湖北枣阳、随州等地。刘秀称帝后,其宗支袭封于南阳各地者很多,成勾南阳刘氏的主脉。

     9.东平国: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改大河郡为东平国,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7县,包括今济宁、东平、汶上、梁山等地。南朝宋改为郡,北齐废。

    东平刘氏出自汉皇族。汉宣帝第四子刘宇受封为东乎王,其后又有成阳共王刘喜之子刘庆封东平侯。后汉皇子刘苍也被封为东平王。他们的后代形成东平刘氏各支,为当地豪强。汉桓帝时,东平宁阳人刘梁聚众讲学,影响很广。汉末刘桢,为建安七子之一,系东平刘氏后裔。

    10.高平国:晋泰始元年(公元265),改山阳郡为高平国,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县,包括今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

    高平刘氏出自鲁恭王刘余。刘余为汉景帝第五子,立为淮阳王,后徙封于鲁。他的儿子刘骄封郁稂侯,徙居高平。刘骄九代孙刘表,字景升,汉末任荆州刺史。

    11.东莞郡:汉建安初分琅邪郡、齐郡置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东北,领8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等地。

    东莞刘氏为西汉齐悼王刘肥之后。刘肥生城阳景王刘章,传国九代至刘津,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乎莱侯,徙居东莞。其后裔有刘穆之,徙居京口,仕南朝宋累官尚书右仆射。史称他内总朝政,外供军旅,决断如流,事无壅滞,是难得的治世之才。东莞刘氏名人还有刘勰,为南朝梁著名文学评论家,著有《文心雕龙》传世。

    12.平原郡:汉高祖时置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领19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废。

    平原刘氏支脉繁多,多出自汉皇族。汉高祖之子淮南厉王刘长,生济北贞王刘勃。勃子刘祟,始居高唐。其后裔至晋代有刘实,官太常,封循阳侯。南朝齐将领刘怀珍,为汉景帝之于胶东唐王刘寄后裔。刘寄传国五代,至后汉有刘暹,居平原,至唐而绝。平原刘氏名人还有南朝梁学者刘峻,在东阳紫岩山讲学,从学者无数。另外,后汉和帝长子刘胜曾封平原王(怀王),其后袭封者甚多,如乐安寿王之子刘得、河间孝王之子刘翼等,均封平原王。

    13.广陵国;西汉元狩三年(120)改江都国置,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辖境包括今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

    广陵刘氏出自汉皇族。西汉景帝时立刘非为汝南王,后改封江都王。刘非死后,子刘建嗣王位,因谋反事泄自杀。平帝时又立刘建之弟刘子宫为广陵王,传国至王莽时绝。另外,汉宣帝时封刘胥为广陵王(厉王),刘胥的四个儿子均封侯。后刘胥图谋不轨,赐死,诸子废为庶人。元帝时又立胥子刘霸为广陵王(孝王),传国至王莽时绝。刘胥的子孙世居广陵,形成大族,东汉时有刘辩,任清河太守。刘辩之子刘瑜,桓帝时官拜议郎。桓帝死时,他与大将军窦武谋诛杀宦官,失败身死。晋代刘颂,官至廷尉、吏部尚书,其家世居广陵,为名族。当时同郡有四大姓:雷、蒋、觳、鲁,均在刘姓之下,时人为之语云:“雷、蒋、觳、鲁,刘最为祖。”

    14.临淮郡:汉武帝时置,治所在今安徽泗洪南,领29县,包括今睢宁、嘉山、盱眙、六合、天长、洪泽、淮安、阜宁、建湖、盐城、兴化、东台、海安、泰县及泰州、靖江等地。

    临淮刘氏出自东汉光武帝之子广陵思王刘荆。刘荆的儿子刘平封俞乡侯。平子刘彪袭爵,彪孙刘熙,仕魏为尚书郎。熙子刘述,任东平太守。述子刘建,晋代任永城令,世居临淮。刘建的儿子刘会,官琅邪内史,跟随晋元帝渡江,居丹阳。其子孙仕宋,至梁末又徙居晋陵(今常州)。到唐代,有刘伟之.事武则天为宰相。

    15,琅邪郡:秦分齐国置,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西汉因之,移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境),辖51县,包括今11J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彀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 (属江苏)及青岛等地。东汉改为国,移治开阳(今临沂北)。北魏移治即匠(今临沂东南)。隋废。

    东汉光武帝之于刘京封琅邪王,其后衍为茂族。汉桓帝时有琅邪人刘猛,官至宗正。晋有刘超,是西汉齐王刘肥的后裔。刘肥之子刘章,封城阳王。刘章七世孙封临沂县慈乡侯,子孙因家于此。刘超的父亲刘和,为琅邪国上军将军。刘超初任琅邪国记室掾,随晋元帝渡江后封零陵伯,官至左卫将军,为苏峻所害。

    16.兰陵郡:东晋时从东海郡中分出,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5县。辖境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县等地。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废。东晋初又在今江苏常州西北侨置兰陵郡,南朝梁废。

    西汉元帝时封广陵孝王之子刘宜为兰陵侯,至王莽时绝封,其后裔为兰陵刘氏主脉。

    17.东海郡;汉初改郯郡置,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北,下辖37县。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地区。

    东汉初,刘秀长子刘强为郭皇后所生,立为皇太子。郭后被废后,刘强心自不安,请就蕃国,于是封为东海王。其后裔嗣王封侯者甚众,遂衍为大族。汉代末年,有东海郯人刘虞,出任幽州刺史,累官至太尉,封容丘侯。后与公孙瓒不和,为其所害。

    18.丹阳郡:西汉元狩二年(121)改郸郡置,治所在宛陵 (今安徽宣城),下辖17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脉以西、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三国吴移治今南京,以后辖区缩小。

    汉景帝之子刘非为江都王。刘非之子刘敢封丹杨侯,其后为丹阳大族。又有刘邺,字汉藩,唐代为懿宗、僖宗宰相。他的父亲刘三复,官刑部侍郎,世居句容。

    19.宣城郡:晋代从丹阳郡中分出,治所在今安徽宣城,辖11县,包括今繁昌、南陵,青阳、池州、石台、太平、泾县、宁国、广德等地。

    宣城刘氏失考。或说宣城刘氏改姓留。

    20.南郡:战国时秦置郡,汉因之。治所在今湖北荆州,下辖18县,包括今荆州、宜昌、宜城,南漳、荆门、华容、远安、当阳、秭归、巴东、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地。隋开皇初废。

    南朝宋刘凝之,其父刘期公官衡阳太守,家于枝江为大族。凝之慕老莱子、严子陵为人,性好山水,携妻子泛游江湖,隐居衡山,终身不仕。

    21.高阳国:晋置。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辖4县,包括今保定、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隋开皇初废。

    西汉平帝时封淮阳宪王之子刘并为高阳侯,王莽篡汉时打击刘氏宗室,免爵。其后裔散居高阳各处,为大族。

    22.高密国:汉文帝时分齐国置胶西国,宣帝时改为高密国。冶所在今山东高密。  下辖5县,包括今胶县和潍坊一带。

    据《元和姓纂》载,两汉城阳共王刘章“传国八代,后分城阳置高密,遂为郡人。”又,汉宣帝时封广陵王之子刘弘为高密王,其后传至王莽时绝封。

    23.竟陵郡:西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分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今湖北钟祥)。辖境包括今钟祥、天门、京山、潜山、沔阳等地。齐以后辖境渐小,治所屡更,北魏改名石城。

    后汉有刘焉,为鲁恭王后裔,世居竟陵(今潜江西北)。其子刘璋,汉术为益州牧,后降刘备。

    24.长沙国:秦长沙郡,汉初改为国。治所在今长沙,辖境包括今湖南省大部、广西小部,广东连县,英德和江西·部分。东汉改为郡,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年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

    长沙刘氏出自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刘发后裔封王侯者甚众,分居湘鄂各处,形成大族。

    25.河南郡:汉高帝二年(205)改秦三川郡置,治所在今洛阳东北,辖22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今黄河以北原阳县。其后渐小,隋初废。

    河南刘氏土支出白匈奴族。东汉匈奴左贤王去卑裔孙刘库仁,字没根,后魏时任南部大入,凌江将军。其弟刘眷,生罗辰,任定州刺史。其后又居辽东襄平,随魏孝文帝徙洛阳。罗辰五世孙环食具隽,北齐时任中书侍郎,环隽弟仕隽,九世孙有刘崇望,唐昭宗时任宰相。其后至宋朝有刘温叟,官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有清操。

    26.广平郡:汉景帝时分邯郸郡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后改为广平国。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复置广平郡,辖境扩大。隋开皇初废。

    广平刘氏出自汉景帝之子赵王刘彭祖之后。彭祖之子刘苍封广平阴城侯。刘苍死,嗣子有罪不得立,遂居广平肥乡。苍十——世孙刘邵,任魏散骑常侍。后传十一世有刘藻,自南朝宋入北魏,居顿 (今属河南),生刘矜,为兖州刺史。刘矜的后代到唐朝出了三位宰相,即刘祥道及其子刘景先,为高宗相;刘从一为德宗相。其族还有多人在朝中做官,贵盛—时。

    

二、辉煌的姓族文化

在中国封建时代,许多姓氏家族在长期的生存斗争  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家族特有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他  们制定有本族的族规家法或家训,用以约束族人,激励后  代,并产生了诸如崇文尚武、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清白传  家等家族风范。各家族还通过编修族谱、修建宗祠、取专用堂名堂号、题写诗词堂联等形式,弘扬祖先的勋德伟业,传播和继承本姓本族的优良家风,从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家族文化。刘姓历来是人口众多的大姓,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极富开拓进取精神,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辉煌多彩的家族文化,留下了不少优良家风。这些家风、家范,为后世刘姓家族共同遵守,世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建功立业,它不仅是刘姓家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对刘姓的谱牒、堂号堂联及部分文化遗迹作一简介。

 

()家乘谱牒

家乘又称家谱、族谱、宗谱、世谱等,是记述某一姓氏家族世系传承演变和人物活动之书,也可以说是一家一姓的历史专书。我国自古就有编修族谱的传统。古时家族之有谱,犹如国家之有史,州县之有方志一样,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早在周代,出于封建宗法制度的需要,朝廷专设史官,负责王室及公卿贵族世系的记录与整理、保存。当时有《世本》一书,就是专记周代诸侯卿士家族世系的总谱。春秋时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帝王诸侯世谱》等,均为古王侯族谱。汉代司马迁著《史记》,因远古吏事渺茫难寻,年代又不可考,就“盖取之谱牒旧闻”,以补史书之缺略。可见古帝王世系谱是史家取材的重要源泉。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于是修谱之风大兴。隋唐时期重视门第之风未减,官方和民间修撰族谱之风仍很盛行。以后历代时修时断,相沿至今不衰。

    刘姓与其他姓氏一样,有着悠久的修谱传统。两汉刘氏皇族世系由史官专记自不必说,即使一般的名门大族,也多私撰族谱,代代相传,以适应尊祖敬宗、探本求源的需要。刘姓家谱,较早的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所撰的《刘氏家乘》15卷、《刘氏谱考》3卷,记录了本支刘氏的来源世系。据说刘知几在《谱考》中对刘姓渊源进行一番考证后认为:汉代刘姓皇族远祖不是帝尧陶唐氏,而应是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陆终.他还指出彭城丛亭里诸刘出自汉宣帝之子楚孝王刘嚣,与刘邦少弟楚元王刘交无关。其书现已佚失,难窥其全貌。唐代刘姓修家谱的还有很多,但经五代十国大动乱之后,存留传世者十分稀少,仅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可窥见一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共列出唐朝刘姓宰相13人的世系,分为七房,即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南华。另有河南刘氏宰相一名(该支系出自匈奴族刘氏)。表中追述了这八支刘氏的渊源,列出他们自汉至唐的出身世系及历史迁徙、所任官职等,实际就是他们的家谱。《新唐书》成书于北宋,其取材于唐代残存的族谱应无疑问。

    另外,唐代林宝撰《元和姓纂》,列举唐中期以前刘姓望族40余处,井记有世系传递者50余支,也可以视作刘姓早期家谱,或是各刘姓分支合谱。

    据民国十年刘季元修撰《长沙汉家山刘氏宗谱》记载,其先有白绫族谱,记唐代天宝年间世系,世代珍藏。到五代后唐时,该谱由刘添一自江西南昌带到湖南,后传至某代乏嗣,由其女携入夫家,遂失传。由此可知唐代谱牒内容比较简单,仅记世系和迁徙地而已。

    在宋代,刘氏馅谱更为普遍。邵氏《闻见前录》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北宋初年名臣刘温叟,其家世代有入作官,为河南(洛阳)名族。他的儿子刘烨,宋真宗时任龙图阁直学士。当时皇太后刘氏曾单独召见他说:“听说你家十几代都是名门大族,我想看一看你的家谱,也许和我是同宗呢。”他闻言连称“不敢当”。太后又一再催促他取家谱来看,刘烨见堆于推辞.就假装头昏病发作,扑倒于地,被人抬回家。以后他为躲避刘皇后纠缠,索性谋为外官,始终没有进呈家谱给太后看。当时对于——般人而言,如果能有机会与皇太后攀扯上宗亲,那将是求之不得的极大荣耀,而刘烨却宁肯装病也不愿攀附,实在难能可贵。因而此事传开,连皇帝也钦佩他的人品。这件事又说明了刘烨家中存有族谱。据说该潜记述了自隋朝到宋朝500余年的世系不乱,堪称当时最完备的刘氏族谱。这也反映出宋代一些刘氏大族的编修家谱一直没有中断。

    宋代以后,散居十全国各地的刘姓大族仍多有修家谱之举,此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当时有“三世不修谱,君子谓之不孝”的说法,故许多硕学名儒也纷纷加入到修家谱的行列中来,于是各地涌现山大量的刘氏家谱。但因世迁时移、人祸天灾诸原因,现在存留下来的很少,特别是宋元以前的家谱更是罕见。现在人们能见到的刘氏族谱,多为明清和民国年间所编。从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收存的族潜来看,该处共存有刘氏族谱75部,730册。其中除有一部为明代所修外(即明代陈有守、刘尧锡纂修的安徽《休宁邑前刘氏族谱》六卷,嘉靖三十七年刻本),余者均为清代和民国年间所修。如清代刘玉策纂修的河北《沧州刘氏家谱》(乾隆三十二年刻本)、刘氏(佚名)纂修的山西《洪洞刘氏宗谱》(乾隆五年刻本)、刘吹藜等纂修的福建《玉坂刘氏家谱》(嘉庆十年刻本)、刘举尊编修的湖南《邵陵雷湾刘氏续谱》(嘉庆九年敦睦堂活字本)、刘松上编修的安徽《彭城刘氏宛旌礼村世谱》(道光二十一年刻本)。刘瑛纂修的江苏《云阳嘉山刘氏家乘》(光绪四年藜照堂活字本),以及民国午间刘守铭编修的浙江《古虞刘氏宗谱》、刘悼庸等编修的湖南《湘潭衡岳刘氏族谱》,刘荣长、刘兴开纂修的贵州《中梅刘氏家谱》等。

    这些族谱的分布地区是:北京2部、河北l部、河南3部、山西 8部、山东3部、安徽4部、江苏14部、浙江4部、江西1部、福建7部、湖北3部、湖南20部、广东l部、贵州3部,不知地区者1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各省刘氏族谱的编修数量和存留数量都多于北方,这也多少反映出中原地区长期遭受破坏,社会动荡不安,国家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事实。当然,这只是就上述所收藏的族谱而言。

    关于刘氏族谱的记述内容,明清以前者已难于见到,但从一些遗存的谱序、跋中仍可窥知一二。如元代虞集为江西《墨庄刘氏谱》作跋云;“墨庄刘氏自清江来金溪,遂为其邑之望。诸孙叔熙能以垂三百年之家世及其文学交游之懿,辑为三巨编,何其备哉!”可知当时墨庄刘氏修家谱有三编,记录丁自宋代以后300余年的世系和有关人物、艺文资料,体例较为完备。又如明代何乔新为江西《南昌梓溪刘氏族谱》作序,先陈述了南昌梓溪刘氏的渊源来历和历史迁徙过程,再叙述他们历次编修族谱的经过,最后指出,《梓溪刘氏族谱》:“立例甚严,其考核皆精,自允迪而上,推本于陶唐氏,系序不紊,溯流而源也。自从礼而下,或居或徙,备录无遗,由本而支也。名讳字行,多从其类,所以辨昭穆也。生卒娶葬,具著于谱,所以纪终始也。附以诰敕之词,昭宠贶也,次以碑铭表碣之文,表善行也。其尊祖睦族之心蔼然见于斯谱矣”。由这段序文可以看出,明代南昌《梓溪刘氏族谱》收录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姓氏渊源,世系演变,支脉播迁与分布,人物的生卒娶葬、排行字辈以及有关的皇封诰敕、碑碣之文等。这表明明代的刘姓族谱收录内容较之宋元族谱更为丰富,体例也渐趋完备。它为考察我国古代家族演变发展和历史移民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另外,族谱收录的一些人物活动和碑文等多不见于正史,可补史志之缺略,纠其舛误。而谱中有关家族文化的记载,反映出我国民俗民风的一个方面,为地方文史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我国清朝和民国年间所编修的刘姓族谱数量很大,现存于世者尚有不少,其体例和内容与明代族谱相似,只是类目有所增加,内容更为详尽、广泛和完备了。它们——般包括谱名、谱序、目录、凡例、像赞、恩荣录、家规家法、宗支世系图表、祠堂和坟茔图说、族产,列传、艺文、派语、领谱字号、谱跋等,有些还有五服图,祭祖典仪、杂录等项目。如民国十年湖南长沙汉家山《刘氏宗谱》,卷首除自序外,又收载了清嘉庆、道光、光绪旧谱序、跋共10篇,反映了该家族历次修谱情况。此外,该谱列有凡例、源流考、家训、家法、祠规、家规、疑丁条约、祠内契约、派语、宗祠图、神主式、陈设图、祀仪、祀文、长湘两祠合约并墓田记、传赞、行略、文苑、科学、领谱一览表、捐名、脉制图、各房祖墓图、年表、世系源流及各分房世系表等,共八卷十册,内容相当丰富。全谱以世系表为主体,收录了自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至民国十年(1921)近千年的家族世系共三十三代,其中记明朝洪武二年(1369)以下二十二代甚详,前后约550余年。世系表中不仅记录宗族男丁生卒死葬年月地点,也记其配氏及女子嫁娶。谱中值得一提的是家训、家法。其家训十则为: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妇、严闺阃、信朋友、笃姻戚、睦邻里、慎言语、务勤俭;家法六戒为:戒赌博、戒酗酒、戒争讼、戒斗狠、戒盗窃、戒溺女。这些内容虽带有不少封建时代烙印,但大多仍有积极意义,值得提倡与发扬。

    新中国建立后,散居于海内外的刘姓子孙出于慎终追远、敬祖敬宗和爱国思乡之情,又陆续编修了一些族谱,其内容和形式较旧时代族谱均有更新,更注意激发人们的爱国爱乡热情。较著名的如云南省腾冲刘春明等人编撰的《彭城春秋》,堪称宏编巨制,洋洋大观。该书的编纂得到旅缅甸侨胞的大力支持,于1993年出版。全书分为序言、溯源,人物、谱牒、后纪五大部分,主要收载了中缅地区的腾冲、镇康。龙陵、潞西、梁河、盈江、陇川以及缅北地区的刘氏谱牒342部,约100万字。此外还收载有《刘姓溯源》、《刘姓边迁的历史条件和状况》、《腾冲刘姓和各姓旅缅创业概况》等文及刘姓古今人物传记、简介350余篇,并附有部分刘姓历史文物遗迹和资料图片。该书展示厂云南刘姓由中原南迁的坎坷历史过程,洋考了中缅地区刘姓各支的祖籍和来龙去脉,介绍了他们的分布现状,特别是记录了腾冲刘姓在缅侨胞入缅甸艰辛创业的历史过程.为研究这一地区人民与缅甸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堂号祠联

堂号是表明一个家族的出身来历、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称堂号。我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姓氏都有自己的专用堂号,如郑姓的“荥阳堂”、李姓的“陇西堂”、王姓的“三槐堂”、张姓的“清河堂”、杨姓的“四知堂”,林姓的“西河堂”等等。刘姓自古就是中华大姓,姓源广、支脉众多,故堂号数量也多。自魏晋以后,分居于全国各地的刘姓家族为缅怀祖上的勋功伟业,溯本清源,每逢年节或春秋祭祖时,都要将书有堂号的大红灯笼悬挂在祠堂或宅院门首,并将堂联张贴于大门两侧,以隆重其事。平时,一些家族的堂屋门额上、用具上,也题刻有本族堂号,作为显耀门楣、区别于他族的标志。

    堂号名目繁多,用于纪念、宣扬本族先贤名人事迹,或另有教化启众意义。刘姓堂号使用最普遍的是彭城堂。这是因为彭城刘氏本源于西汉皇族,形成望族时间较早,历史悠久,名声响亮,历代人才济济,且继两汉之后,彭城刘氏又再次建立了王朝——南朝宋,重新跻身于皇族,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因此被天下刘氏视为正宗。有许多出自他源的刘姓如姬姓刘氏、匈奴刘氏、沙陀刘氏、突厥刘氏等,因天长日久,沧桑巨变,谱系失考,其后代就纷纷攀附于彭城刘氏名下,以彭城为堂号,共尊帝尧为始祖。至今我国南方及海外诸刘子孙,凡谱系难寻者,多称自己是彭城刘氏,这也是一种文化认同的体现。

    刘氏除彭城堂外,以郡()名为堂号的还有很多,较著名的如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干、东莞、平原、广平、广陵、临淮、琅邪、兰陵、东海、丹阳、宣城、南郡、高阳、高密、竟陵、长沙、河南、颍川、太原、东莱、任城等。刘氏自立的堂号名目更多,如藜照、藜阁、兴藜、敦睦、敦伦、敦本、天录、德馨、再思、树德、守三、青云、传经、五忠、旌义。叙沦、谱寿、恒德、崇让、亲亲、授经、念祖、邦声、思孝、怡怡、庆元、怀贤、道胜、蒲编、墨庄等。这些堂号因产生于封建时代,含义多为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兼有纪念先贤、光扬祖德或祈盼后进之义。到近现代以后,又因谱牒断修、家族分散而不使用了。

    对于郡望的来历,前文已有专述,现仅就自立堂号举例说明,以见一斑。如墨庄刘氏,形成于宋代。当时有江西新喻(今新余)人刘式,本为南唐进士,入宋官至刑部员外郎。刘式酷好读书,精通春秋公羊、谷梁之学,藏书甚富。他死后,妻陈氏召集诸子说:“你们的父亲为官清廉,没有留下什么产业,只有遗书数干卷传给你们,称为墨庄。希望你们能在墨庄里精心耕读,继承下这份祖业。”此后,渚子遵从母训,刻苦攻读,最后都学有所成,考取了功名,并都作到高官。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陈夫人也因此被称为“墨庄夫人,”这一支刘氏也以“墨庄”为堂号,称墨庄刘氏。又如“蒲编堂”,也源于一个故事。据说汉朝末年刘备家居涿县,幼年丧父,贫寒无依,与母贩卖草鞋织席为业。刘备称帝后,常思其母打鞋编蒲席之苦,茶饭无味。其后人为纪念此事,遂以“蒲编”为堂名,以告示子孙勿忘创业之坚,务勒为本。

    在刘姓中,与堂号关联紧密的还有堂联(又称祠联),是刘姓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因人因事而写,大致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种。其内容也是颂扬祖上文治武功,道德文章或特定的门风规范之类。其中常见的有:

    彭城世泽,铁汉家声。

    彭城世德,禄阁家声。

    禄阁校书,藜焰照十行之简;

    玄都种树,桃花赋干植之诗:

    这几幅楹联,除泛指彭城刘氏祖先伟绩外,又是专门纪念刘氏家族两位先贤——刘向和刘禹锡的。

    “禄阁校书”之句是说刘向。刘向为汉代著名学者,出自彭城刘氏,是刘邦少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曾任散骑谏大夫、光禄大夫等职。他学识渊博,精通百家学说,曾受命校理国家图书,撰成《别录》,开创我国图书目录分类之先河,为中国目录学之祖。传说他在皇家藏书楼天禄阁中校书,日夜刁;停。一日深夜独坐,有一黄衣老人持青藜杖而至,老人吹燃杖端火焰作灯照明,对刘向谈天说古,多为世间所未闻之事。临走时,他又传授给刘向一大批天文地理书籍。刘向问他姓名,老人说:“我乃太乙之精,听说卯金(刘字形为卯金,从刀)之子好学,特来传授学问。”这一传说把刘向的学识神化为天授,表明后人对他的钦配和推崇。据此,刘氏楹联中就有“藜焰照十行之简”之句。有些刘姓家族为光扬祖德,还用“藜照”、“吹藜”、“藜阁”、“兴藜”、“天禄”等作为专用堂号,以勉励后人,努力读书成才。

    “玄都种树”之句是为纪念刘禹锡而来。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哲学家。他是河南洛阳人,进士出身。官监察御史。唐永贞元年(公元805),他因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lo年后才召还京师长安。当时长安城郊有一座道士庙,名玄都观。观中有道士栽种的桃树干余株,花开时灿若红霞,吸引了大批城中百姓前往观赏,一时盛况空前。刘禹锡便作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此诗表面上是描写玄都观赏花盛况,实则别寓深意。在诗中,刘禹锡结合自己的境遇,由物及人,巧妙地暗示,l0年前自己离京时,玄都观中还没有桃树,如今干树桃花盛开,就像那些在自己离京后靠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得势的新贵;而紫陌红尘中凑着热闹去观花的人,则像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在刘禹锡看来,这些新贵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能在春风中炫耀一时,很快就会落花流水春去也。诗句中语含轻蔑和讥讽,使他的政敌深感难堪,于是此诗一出,刘禹锡与其好友柳宗元等又被贬出京师,外放到更边远的州中作刺史去了。一直过了14年,他才又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中。回京后,他重游玄都观,见观中桃树早已荡然无存,空旷的庭院中半是青苔,人迹罕见,唯有野草和菜花在春风中摇动,不由得感慨万分,于是又赋诗一首,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一前一后两首游玄都观诗,不仅反映了唐代革新派与保守势力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也显示出刘禹锡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无所畏惧的乐观精神。他的诗句在后世广为流传,他的人品也深为后人崇敬,故刘氏专用堂联就以“玄都观诗”为引,成“玄都种树,桃花赋干植之诗”名句。

    刘姓历代名贤及逸事甚多,许多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由此而产生的堂联也难于尽述。由于堂联多出于地方名家之手,对仗工整,读之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且联中寓含先贤典型事迹,富有教育作用,兹再列举数条于下:

    雕龙名著(刘勰),殿虎英风(刘安世)

    术通乾象(刘基),喜入天台(刘晨)

    阮嵇作友(刘伶),丰沛发祥(刘邦)

    三章早沛秦川两(刘邦)

    五夜长明书室灯(刘向)

    妙侣无双,押衙全义(刘震)

    清才第一,嘉偶安贞(刘愚)

    寡鹄申哀,三娘命薄(刘孝绰)

    飞燕得宠,烈女传成(刘向)

()文化遗迹

    刘姓历史上人才济济,活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足迹遍布天下,留下的历史文物遗迹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多遗址、古建筑、碑碣墓葬、府院园林、纪念地等,都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择其一部分简介于下:

 1.尧庙、尧陵

    帝尧是刘姓始祖,又是远古贤达王帝之一。相传帝尧曾建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后人为纪念他,就在临汾一带建立了尧庙。庙内现有碑碣十余座,记述他的功德和建庙经过。

尧陵在尧庙东北40公里郭村西,相传修建于唐朝初年,后经历代重修,始具规模。陵前祠内立有元代以来碑碣十余座.记述陵宇沿革和帝尧功绩。其中明嘉靖十八年(1539)尧陵碑上刻有尧陵全图,保存完好。

 2.汉陵

即西汉皇陵,座落在陕西咸阳市北原上。西汉共有11个帝王陵墓,除文帝刘恒霸陵和宣帝刘询杜陵在西安市郊外,余者均在咸阳渭河北岸。陵墓自西而东绵延约50公里,依次为武帝刘彻的茂陵、昭帝刘弗陵的平陵、成帝刘骛的延陵、平帝刘衍的康陵、元帝刘奭的渭陵、哀帝刘欣的义陵、惠帝刘盈的安陵、高帝刘邦的长陵和景帝刘启的阳陵。陵丘皆为覆斗状,上小下大,用夯土筑成。因规模宏伟,又称为“山陵”。

3.光武帝陵

    汉光武帝陵又称原陵,俗名刘秀坟。位于河南孟津县东邙山上。墓冢为半圆形夯土丘,周围古柏环绕,苍翠挺拔。内有光武帝祠堂一座,以及宋开宝六年(973)《新修后汉光武皇帝庙碑》一通。祠殿前有元、明、清和近代石碑四通。神道两旁植古柏28棵,象征辅佐光武帝的云台28将。

    4.刘知远墓

    刘知远是五代时后汉王朝的建立者,史称后汉高祖。其墓在问南禹州市西北30公里柏嘴山下,又称后汉高祖睿陵。刘知远墓东18公里有“高后陵”,西4公里有其子“后汉隐帝颍陵”,组成后汉皇陵墓群。

    5.满城汉墓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位于河北满城西南15公里的陵山上。墓穴凿山而成,?内有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等。墓室庞大,犹如地下宫殿。随葬品奢华丰富,以出土金缕玉衣而闻名中外。

    6.梁孝王墓

    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胞弟,封梁王,死后葬于河南永城市北31公里芒砀山南保安山东麓。墓室凿山而成,由墓道、甬道、后室及两侧的耳室和回廊组成,俗称“梁孝王洞”。该墓结构规整,布局对称,规模宏大,可与河北满城汉墓相毗美。

    7.刘禹锡墓

    刘禹锡墓在河南荥阳市东5公里东十里铺村南的檀山上。据《新唐书》记载,刘禹锡七代祖先迁洛阳,为北部都昌人,坟墓在洛北山。后因其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檀山原。   

    8.刘过墓

    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江西泰和人,为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其墓在江苏昆山市马鞍山东麓。墓前有花冈石墓表,上书“庐陵处士龙洲刘先生之墓”。墓东有祠,内立《宋刘龙洲先生遗像并记》碑一通。

    9.刘基墓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朝末年辅佐朱元璋立功,封诚意伯。其墓在浙江文成县南田区西北夏山。墓前立有“明开国太师刘文成之墓”石碑一方。

    10。刘勰故居

    刘勰是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原籍山东莒县,撰《文心雕龙》,晚年出家,栖息定林寺以终。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原籍莒县城西浮来山中修建寺庙,亦称定林寺。寺内有大佛殿、校经楼、三教堂等建筑,寺前巨石上镌刻“象山树”三篆字,传为刘勰所书。

    11.刘永福故居

    刘永福,字渊亭,清代民族英雄,黑旗军首领。1867年率领黑旗军入越南,1873年至1885年在越南抗击法国侵略军,战绩卓著,法军丧魄。其故居在广西钦州城内,又名三宣堂,是他入越抗击法军凯旋后,于1891年建造的砖木结构房屋,总面积12万平方米。

    12.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故居在湖南宁乡县花明楼乡炭子冲。房屋为土木结构。这里是刘少奇诞生处。1980年按原貌修葺,陈列有实物、照片资料等数百件,供人观瞻。

    13.汉台、拜将台

    汉台是刘邦受封为汉王时兴建的宫殿遗址,在陕西汉中市内。相传刘邦封为汉王后,即在该处建筑宫殿,殿旁遍筑楼馆亭阁,画栋连云,十分壮丽。汉中市南又有拜将台,为南北并列的两座方形高台,南台上竖“韩信拜将坛”碑,北台上建有台亭阁。两台周长百余步,面积达2194平方米。史称韩信善于用兵,萧何赏识其才,向刘邦力荐。刘邦遂择吉日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委以兵权。此后韩信率兵东征西战,助刘邦亡秦灭楚,立了大功。相传当年刘邦所设之坛即是此台,俗称拜将台。

14.白帝城

白帝城座落在四川奉节县东约15公里长江北岸的一座小山上。它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大江,气势十分雄伟。相传三国时,刘备为关羽报仇,举兵伐吴,兵败退守于此,临终时托孤于渚葛亮。如今,这里成为人们纪念刘备的场所。

15,陋室

唐朝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筑陋室自居,其地在今安徽和县城内。清乾隆时重修,现存屋室九间,室前有石铺小院,室后有小山和龙池。内存岭南金保福所书《陋室铭》碑,文为刘禹锡所作,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市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6.刘錡祠   

刘錡祠在安徽阜阳市城西北隅。南宋绍兴十年(1140)五月,刘錡赴东京副留守之任时道经顺昌(今阜阳),正值金兵破汴京后东侵,刘錡遂协助太守陈规守城。金了C术兵临城下,放言恫吓说:“以吾力破尔城直用靴尖踢倒耳。”然刘錡全然不惧,出奇用智,以两万众破金兵十万,并挫敌精锐“铁浮图”,取得大捷。时人为纪念刘錡功勋,特建祠祀之。经历代修葺,今祠宇尚存。

17.七门堰

七门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安徽舒城县西南七门山下。该堰始修者名刘信。刘信是刘邦兄子,汉初封羹颉侯,食邑于舒,为发展农耕,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引水灌田。东汉时,刘馥任扬州刺史,实行屯田,又循刘信故迹修复荒废,扩大了灌溉面积,可灌田15000顷。。明朝宣德年间,又有县令刘显,疏浚旧渠,制定用水制度,人民世受其利。后来,为纪念三人功德,当地人特建“三刘祠”于堰口,勒石树碑,世代祭祀。如今,这里山水相映,五谷丰登,成为游人的好去处,被誉为“龙舒八景”之一。

18.汉高祖斩蛇碑

    在今河南永城芒砀山南麓,相传这里是刘邦斩蛇起事之处。据史书记载,刘邦起事前一日喝完酒,率众夜行,过一沼泽地时,先派人前去探路。不久,那人回报说:“前面有一条大蛇挡道。”刘邦厉声喝道:“壮士行路,怕什么!”于是挺身向前,拔剑将大蛇斩为两段。传说大蛇死后,血流满地,有人路过那里,见一老妪哭诉:“我儿是白帝之子,变蛇拦路,让赤帝的儿子杀了。”说完忽然不见了。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命人在斩蛇处建庙立碑,以示纪念。

    如今,高祖庙早巳毁坏无存,仅余石碑一座,为明朝隆庆五年 (1571)所立。碑座是一石龟,引颈缩尾,有爬行之态。碑额书“日月汉高祖斩蛇处”八个大字。 ()取名技巧氏或名字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文字符号,将伴随终生,因而取个好名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古人取名都很讲究,有身份的人不仅有名有姓,还有字、号,死后又有谥号。如宋代朱熹的老师刘子晕,字彦冲,号病翁;诗人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等。古人取名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如以辈份、排行取名,以天干地支取名,以十二生肖或生辰八字取名,按阴阳五行相克相生原理及与之相关的四季、五方、五声取名等。还有一种以“数理”取名方法,是把姓名笔划数按一定的规则组成天、地、人、外、总五格,各格都蕴含人的吉凶祸福,适当取命名字,可趋吉避凶。而民间则多以美好的事物命名,各随其好,或取之典故,或纪念先贤,或表达愿望等。近现代以来,人们取名多已排除迷信色彩,主要是从宇义和实用性出发,名字以雅致、义美、音谐为旨,能体现吉祥美好的意愿。现介绍几种取名方法:

1,姓名互训

()字形从金从卯,本义是指斧钺一类的兵器。古字典<<说文》中无刘字,南唐文字学家徐锴疑是“镏”字误写。《说文》释“镏”为“杀也”。而《广雅·释器)>云:“刘,刀也。”《正字通》认为:“刘,钺属”,即钺斧一类的刀。由此可知,刘字本义是指斧钺一类的兵器,后引申为“杀”。古人因其义而取名互训者如刘钺、刘刀等即是。刘字又引申为“克”、“铺陈”等义,《逸周书·世俘》:“则咸刘商纣王”,孔晁注:“刘,克也。”《尔雅·释诂》:“刘,陈也。”疏:“谓敷陈(即铺陈)也。”因此,古有取名为刘克、刘陈者。另外,古时有一种树木名刘,《尔雅·释木》云:“刘,刘栈”,注:“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所以古有取名刘桡、刘木名、刘果名、刘实坚、刘如梨者。刘字又有美好之义,《集韵》中说:“恻,好也。或作刘。”《诗经》有“月出皓兮,佼人刘兮”之句,陆德明解释为“刘,本又作浏,好貌”。古人就有名刘好、刘颜美、刘美容者。刘字还有四观之义。《淮南子·原道训》有“刘览遍照”之句,注:“刘览,四观也。”因而有人取名为刘四观、刘四览、刘四等。

2.姓名反义

    因刘字引申义为杀,古人取名反其义而行,如刘生、刘存、刘永年、刘长寿,刘长生、刘龟年等。刘字还有稀疏、凋残之义。《诗经.桑柔》有“捋呆其刘,瘼此下民”之句,毛诗释云:“刘,暴落而希也。”朱熹注道;“刘,残。”古人反其义取名者有之,如刘茂、刘盛、刘密、刘叶稠、刘树盛,刘繁枝等。

 3.谐音取义

刘与留、流音同,所以人们常取其谐音或字义命名,并寓典故于其中。如刘声(声名远播)、刘霜飞(张虚若《春江花月夜》有“空里流霜不觉飞”之句)、刘彩霞(流霞成彩)、刘盼盼(张昱《美女篇》有流盼星光动,曳裾云气多”)、刘行云(流水行云)、刘泉(流泉飞瀑)、刘铭榜(金榜留名)、刘芳(流芳百世)、刘观(望远,王十朋《蓬莱阁赋旷秀阁干岩,流观万里”)、刘霞(仙人美酒为流霞,《论衡》:“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此外,常见的还有刘云(天空飘浮之云)、刘英(飞花)、刘波、刘涛、刘江(江水奔流)、刘湍(流水急湍)、刘晖(金波流晖之酒)、刘爱(流爱,推爱及人,遗惠于后世)、刘光(光彩照耀辉映)、刘志、刘丹(文天祥诗“留取丹心照汗青”)、刘焱(曹植《赠徐干诗旷春鸠鸣风栋,流焱激棂轩”)、刘彩(魏文帝宝剑名)等。

4.偏旁刀()部取义

如刘刃(迎刃而解)、刘利(刃锋锐利)、刘切玉(切玉如泥,喻才气横溢)、刘切云(高楼青云)、刘锋(所向无敌)、刘制(抑强制暴)、刘克非(改去前非)、刘分(与人共分甘苦)、刘别(才智特别)、刘刚 (刚毅坚强)、刘刚健(强健)、刘剑(剑之光影)、刘基(开创基业)、刘刻励(励精图治)、刘剡(屈原《离骚>>有“皇剡剡其扬灵合”之句,注:“剡剡,光貌”)等。

5.文旁取义

    如刘文、刘文秀(文如花似锦,秀美异常)、刘文英(文才出众)、刘文杰(文中豪杰)、刘文宗(文章为世人所宗仰)、刘文翰(操文章笔墨之事)、刘文江(学如海、文如江)、刘斐(《韩诗外传》有“如神龙变化,斐斐文章。”斐斐,喻文盛貌)、刘文学等。

 6.希贤慕古

    如刘振邦、刘兴汉(西汉高祖名刘邦)、刘向生(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文卿(唐著名诗人刘长卿字文房)、刘梦禹(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字梦得)、刘汉远(五代后汉高祖刘知远)、刘潜庄(南宋爱国诗人刘克庄字潜夫)、刘世平、刘光平(南宋名将刘光世字平叔)、刘殿虎 (宋代谏臣刘安世因论事刚直,不避权贵被目为殿上虎)、刘望基 (明代名臣刘基,字伯温,足智多谋,人称“小诸葛”)、刘光地(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弟)

 

三、杰出的历史名人

    天地悠悠,兴兴亡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刘姓也出过许多帝王、英豪、名臣、名士、烈女,其中不少被称颂至今。

()政治名人

    刘邦,西汉王朝的创建者,史称汉高祖。沛县丰邑(今江苏沛县)人。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时,他在沛地聚众二三    千人响应,人称沛公。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乃还军灞上,与秦人约法三章。后被项羽封为汉王,据巴蜀汉中41县,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曾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兵出汉中,与项羽展开5年之久的楚汉战争,项羽最终兵败自刎。同年二月,刘邦即位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五月迁都长安。在位期间,推行中央集权制,推行重农轻商、轻徭薄赋等政策,恢复经济。

    刘彻  即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定年号为建元,帝王年号自此始。在位期间,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设立太学,培养选拔人才,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他在位 55年,以其雄才大略,使西汉达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极盛时期。

    刘秀  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公元22年,乘绿林、赤眉起义,他和兄刘演在舂陵 (今湖北随州东北)起兵,加入绿林军,大破王莽主力于昆阳。公元 23年,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击败铜马、招降赤眉等起义军。建武元年(公元25)称帝,定都洛阳。此后讨伐公孙述、隗嚣等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位时,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留心文学,重用高节之士。

    刘宠  东汉时山东车子(今蓬莱)人,出身皇族,其父刘丕为名儒。刘宠少受父传,以明经举孝廉,任东乎陵县令。在任广施惠政,深得吏民爱戴。视事数年,因母病辞官归家,百姓闻知,纷纷攀车挽留,人群充塞道路,他弃车轻服潜行才得以脱身。后来,他出任会稽太守,任职时廉洁奉公,以身作则,郡中大冶,朝廷召他入京为将作大匠。临行时,数位老人赶来送行,各执百钱相赠。刘宠几次推却,老人们不依,于是他从百钱中取出一钱而去。由于他作官一贯廉洁自律,于民财分文不取,故会稽百姓给他取了个雅号,叫“一钱太守”。刘宠后官至司徒、太尉,位极人臣,仍廉洁如初,家无余财,生活简朴,平日薄衣蔬食,出门乘坐旧车瘦马,号为“窭陋”。而一钱太守之名则千古留传,至今为人称道。

    刘备  即蜀汉昭烈帝,三国蜀汉的建立者。字玄德,涿县(今属河北)人,出身汉远支皇族。东汉末年,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208)大败曹操于赤壁,占领荆州,夺取益州和汉中。公元221年称帝,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成鼎足之势。

    刘裕  南朝宋开国君主,字德舆,小字寄奴。祖籍彭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幼时家贫,贩履为业,又曾耕地、捕鱼。后参加北府兵,跟随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立功,升为将领。义熙元年(405)击败桓玄,掌握东晋大权。出兵灭南燕,再回师击败卢循。西攻谯纵,收巴蜀,又出兵关中灭后秦。封宋王。公元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

    刘琨  晋代著名将领、诗人。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他与范阳(今涿州)人祖逖从小就是好友,常在一起议论天下大事,共同习武练剑,随时准备报效国家。有时半夜里听到鸡叫声,他便披衣而起,到院中拔剑起舞,用以磨砺意志。晋永嘉元年(307)任并州刺史,当时匈奴族刘渊、刘聪等引兵攻掠晋地,他招募乡民,组建军队,长期坚守并州,与刘聪、石勒对峙。后为石勒所迫,逃奔鲜卑酋长段匹礴,被害。刘琨曾创作过不少诗歌,其中《扶风歌》、《答卢湛》、《重赠卢湛》等,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感情。另有《刘越石集》传世。他与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则传为千古佳话。

    刘牢之  东晋名将,字道坚,彭城人,初投谢玄为北府兵将领。太元八年淝水之战时,领精锐为前锋,在洛涧大破秦军前锋,后进军淝水,一举击溃前秦80万大军。当时秦王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遥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不由得面露惧色。及秦军败逃,闻风声鹤唳,也以为是追兵。刘牢之在此役中立有殊功,升任龙骧将军,威名甚盛。时东晋内部纷争,他手握兵权,屡屡于预朝政,并镇压孙恩起义。后兵权被桓玄所夺,自杀身死。

    刘晏  唐代著名理财家、宰相。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唐肃宗、代宗两朝为户部侍郎,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等使,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宰相)。德宗时,又加关内、河东、三川及诸道青苗使。任职期间.正值安史之乱后困家财尽民穷,州县多为藩

 镇所据,户口十亡八九;经济凋敝,他选用人才,制定法令,大刀阔斧整顿财政。当时朝廷府库耗竭,都依靠刘晏办理才得以维持。为解决关中粮荒,他疏浚汴水,用分段转运法从江淮调运粮食数十万石。;又整顿盐税,实行平准法,改善了国家财政紊乱状况。后被杨炎构陷而死,天下冤之。

    刘知远  即后汉高祖。五代后汉建立者。本为沙陀部人,后世居太原。初从晋高祖起兵,因功拜中书令,封太原王。后晋时为河东节度使,累封至北平王。公元947年,契丹灭后晋,他乘机在太原称帝,自称是东汉明帝第八子刘晒之后,因之国号汉,史称后汉。后建都于汴州(今河南开封)。在位期间,整饰军队,抗击契丹。公元 948年病逝。

    刘錡  南宋抗金名将,德顺军(治今甘肃静宁)人。宋高宗时任陇右都护,曾与西夏作战,百战百胜,威震西夏。建炎四年(1130)为泾源经略使,从张浚参加富平之战,破敌有功。后至临安(今杭州)领宿卫亲军。绍兴十年在顺昌(今阜阳)保卫战中设计使金兵终夜自相残杀,大破金兀术主力于城下,使金人震恐丧魄,一见顺昌军旗即退走。不久,他奉命撤退,次年援淮西,再破金兵于柘皋 (今安徽巢县北)。后受秦桧、张俊排挤,罢兵权任荆南知府。在任时兴修水利,塞江陵黄潭决口以除水患。绍兴三十一年金帝完颜亮南下,他任江淮浙西制置使守淮东,后退到镇江,忧愤而死。

    刘基  明初大臣。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朝末年,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江浙行省都事等职,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被革职,回乡组织武装,镇压当地起义军。元至正二十年 (1360)应朱元璋之聘到应天(今南京),为朱元璋筹划用兵策略,参与机要。此后辅佐朱元璋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北伐中原,屡出奇谋,立有殊功。朱元璋称帝后,将他比作诸葛亮,十分依重。明初任太史令、御史中丞,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辞官归里。

因性刚嫉恶,为胡惟庸构陷,忧忿而死。他学识广博,精通天文地理,能诗歌,擅散文,著《诚意伯文集》传世。后入作迷信的啜烧饼歌》等,往往假托其名。

    刘光弟  清末维新派志士。光绪进土,授刑部主事。1898年参加保国会,七月提升为四品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居官清廉,不媚权贵。湖南守旧派曾廉上书请杀康有为,他与谭嗣同拟旨详加驳斥。戊戌政变时,与谭嗣同等一起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介白堂诗集》、<<衷圣斋文集》。

    刘少奇  (18981969),原名刘绍选.字渭璜,别名刘士奇、赵之启、陶尚行、胡服,湖南宁乡人。早年在家乡学校读书,1920年入上海外国语学社,与任弼时、肖劲光等人一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在江西安源煤矿开展工人运动,领导路矿工人大罢工,任工人俱乐部主任。 1925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氏,参与领导“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1926年任湖北总工会组织部长,1929年任中共中央驻顺直省委特派员、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0年赴莫斯科参加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大会,被选为执行局委员,留会工作,至次年回国。1931年后,历任临时中央职工部部长、中央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国工农红军军团党代表、政治部主任。1936年赴天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两年后改任中原局书记。1939年发表著名文章《论共产党员修养》。1941年任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次年赴延安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后又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1949年起,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1966年开始受政治冲击和人身摧残。1969年在开封病逝。

()文化名人

    刘向  西汉著名学者、目录学家、文学家。沛人。出身皇族。他学识渊博,精通百家典籍,受命校理宫廷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图书分类目录的开山之作。另著《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刘歆  刘向之子,曾为王莽国师,后谋诛王莽,事泄被杀。他又是西汉末年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曾继承父业,总校群书,撰《七略》一书,为我国目录学经典之作。又著《三统历谱:,造圆柱形标准量器,计算出该量器的圆周率非常接近当今的丌值,世称“刘歆率”。

    刘熙  字成国,汉末训诂学家,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人。撰《释名》一书,以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字义,并注意到当时的语言与古音的异同,为汉语语源学的重要著作。

    刘勰  南朝梁著名文学理论家。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镇江)。自幼家境贫寒,入南京定林寺,求学于佛学大师僧佑,在寺中读书十余年,撰《文心雕龙》50篇,成书后无人重视。当时沈约为骠骑司马,在政治和文坛上有很高声望,刘勰打算求助于他,但无门引荐,于是自背书卷,扮作货郎,等候于沈府门前。一日,沈约出门,他拦车自荐,沈约取书观后大为赞赏,以后又放在书架上反复翻阅。刘勰从此出了名,历任大末(今浙江龙游)县令、东宫通事舍人等职。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所著《文心雕龙》,体例严整,博大精深,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刘知几  唐代著名史学家。字子玄,彭城人。自幼酷爱史学,遍览史书。20岁考取进士,任获嘉县主簿。武后时召入史馆,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等职,参与国史及起居注,实录等编修工作。后因不满史馆制度,辞官退居撰写《史通》。认为史家须兼“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而尤重史识。玄宗时官至左散骑常侍,后贬为安州都护府别驾。一生著述颇富,所撰《史通》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对中国史学发展有重要影响。

    刘禹锡  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出自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刘氏。贞元进士,再中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主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活动,失败后贬为朗州司马,仕途屡次受挫。他擅长诗文,与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也与白居易多有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流利,讽刺诗感愤伤时,所作《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富有民歌特色,民间广为传唱。重要哲学著作《天论》,阐发无神沦思想,有进步意义。有《刘宾客集》传世。

    刘希夷  字延之(又作庭之),河南汝州人。唐著名诗人,善写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人所重。他作的《代悲白头翁》诗中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句,相传其舅宋之间欲据为已有,希夷不从,宋竟遣人用土袋将他压死,死时不到30岁。今汝州东北风穴山中有刘希夷墓。

    刘妆  北宋史学家。字贡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宋仁宗时进士,任州县官近20年,后调入京师,任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等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贬官出京。哲宗时重新启用,官至中书舍人,不久去世。他学识赅博,尤精汉史,参加《资治通鉴》编修工作。当时司马光为主编。大量具体工作由刘妆、刘恕进行,刘妆专职汉史,负责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订等。刘妆的哥哥刘敞、侄儿刘奉世也精通汉史,三人合著《汉书标注》,时人号称“三刘”。刘妆还参与过《魏书》、《北齐书》校勘,著有<<东汉刊误》、《五代春秋》、《经史新义》、《(1日官仪》等书。

    刘恕  字道原,宋代著名史学家,筠州(今江西高安)人,曾参加《资治通鉴》的编写工作。司马光主修《通鉴》时,凡遇到史事纷杂错乱等疑难问题,均交刘恕处理。据说他少时聪颖异常,读书过目不忘。8岁时,家中有位来客闲谈时说“孔子没有兄弟”,他当即引

 《论语·公冶长》插言“以其兄之子妻之”,在座的人都很惊异。刘恕酷爱读书,因家中藏书有限,就四处借阅,甚至不惜跑几百里去借书。一次宋次道任亳州知州,刘恕闻知他藏书甚多,就远道前往借-读。宋次道摆酒为他接风,刘恕谢绝说:“这不是我来的目的,还会耽误我看书。”主人只好撤宴。他住在宋家,杜门绝客,昼夜手抄口诵,一连十余日不停,直到把宋家的藏书全部读完才离去。

    刘恕18岁考取进士,曾任和川县令。在职时执法严明,不畏权贵,深为同僚敬服,当时一些很有能力的官吏都自认为才干不如他。而刘恕百里借读的故事更是长久为人称道。

    刘克庄  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是南宋著名作家、爱国诗人、词人。他出身世家,自幼好学不倦,能日诵万言,作文授笔立就。年轻时曾立志从军报国,后出仕为官,因写诗批判现实,屡遭当权者压抑。嘉定十七年(1224),任建阳县令时,写了一首《落梅》诗,其中有“春风谬掌花权柄,欲忌孤高不主张”之句,被谏官李知孝等抄录向当权者告发,诬为谤讪权贵,因此免官不用达 lo年之久。后征为枢密院编修,又写诗“梦得因桃却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也被梅花累十年”,以记其事。以后刘克庄又多次出任地方官,但都时间不长,遭人攻讧而罢官。官终龙图阁学士。其诗词承陆游、辛弃疾传统,笔力雄健,气势豪放,不少作品都表达了爱国忧民之思,是南宋江湖派的重要作家。

    刘松年  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初为淳熙画院学生,光宗时为画院侍诏。擅长山水画。作品有《耕织图》、《四景山水》、《溪亭客话》、《醉僧》等。;    刘完素  金代医学家。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今属河北)人。世称刘河间。他精通医术,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等,依据《素问》病机十九条,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理论,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

    刘宗周  明末哲学家。字起东,号念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万历进士,天启初为礼部主事,因弹劾魏忠贤罢官。崇祯时启用,累官至南京左都御史。南明政权覆亡,绝食二十日而卒。曾筑证人书院,讲学蕺山,人称蕺山先生,黄宗羲、陈确等名士都是他的学生。其学以“诚意”为主,“独慎”为功,承认宋儒所谓永存不灭的。理”。其思想对黄宗羲影响很大。著有《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等。

    刘墉  清代著名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善于书法,尢长小楷,得力于董其昌,兼学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而自称学自钟繇。其书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特色,名满当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