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率过80为内热

 采撷吧 2012-11-06

“内热”是近些年来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自己有“内热”,易“上火”,从而找些自以为是清热的食物来吃。但是,这些是老百姓的自我判断,是否科学却不能肯定,内热是否有判别的标准呢?

 

口燥咽干、口腔溃疡、嘴唇干裂、牙痛喉痛、眼干屎多、脸上长痘、手足心发烫、小便黄、大便干、流鼻血、易发火、烦躁、睡眠不安……老百姓都会把这些说成是有“内热”或“上火”了。这些说法是否正确呢?究竟什么是内热?清内热时又有什么讲究呢?

 

什么是“内热”

 

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食疗研究室主任沈丕安教授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西医学中没有“内热”一说,而把体温超过37℃称为发热。但有些人体温正常,却自觉有“热”,而且还有各种“发热”的症状,中医称之为“内热”。有“内热”者的脉搏通常比一般人要快。健康成人的心率以每分钟68~72次为理想,心率每分钟80~99次时,西医认为也是正常的,但中医认为这些人有“内热”。

 

沈教授认为,内热者大多有轻度的炎症,但是没有到要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的程度,西医也没有相应的药物可以治疗,不过,这些人群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不适症状,中医可以通过中药或食疗来改善这些不适。

 

补法消内热

 

中医认为,内热是由阴虚引起的,指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是说人体阴阳不平衡了,阴虚了阳相对的亢盛,所以会生热。西医所指的慢性炎症会出现持续的低热,例如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结核病等,就有属于阴虚的征象,而表现就是长期低热,或者虽无热度却有上述自觉“发热”的症状,还有些人甚至没有自觉症状,脉搏却长期比一般人群要快。这种阴虚内热的情况,就需要养阴生津清热,就是用补阴的方法来治本,以消除内热的症状。

 

补阴的中药有:生地黄、麦冬、沙参、石斛、枸杞子、何首乌等。其中的麦冬、沙参、枸杞子等可直接入菜食用,生地黄、石斛、玉竹等可泡茶喝或煎煮后取汤入菜。

 

清法消内热

 

阴虚生内热,中医也称之为“虚火”,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就容易生“火”,有火就要用清火的中药,如石膏、黄连、黄芩、金银花、菊花、桑叶、板蓝根、蒲公英、竹叶、地骨皮等,有清热解毒祛火的作用。比如石膏,是疗效确切的退热药,水煮后溶解出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味淡而无异味,可直接饮用或用来烹饪其他食物;黄芩具有抗感染和抗过敏的作用;板蓝根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蒲公英适用于胆囊炎、胃炎患者清火用。

 

此外,内热者还可服食甲鱼、乌龟、水牛肉、蛤蜊、海蜇、生菜、茭白、荸荠、银耳、黄花菜、黑木耳、枸杞头、绿豆芽、马兰、竹笋、藕、甘蔗、百合、橙子、梨、柚子、无花果、香蕉、西瓜、蜂蜜等。鲫鱼、黄牛肉等性平的食物也可食用,但羊肉、狗肉、橘子、桂圆等热性食物不可食用,鸡肉、带鱼、黑鱼、黄鳝等温性食物应少吃,冬令进补时阿胶、党参、黄芪、人参等温性中药也应慎用。

 

沈教授提醒,对于食物可以直接烹饪后食用,有些中药也可以同食物一起烹饪,但还有一些中药在制作成药膳时,需要煎煮后取药汤来烹饪,药汤颜色深者可用于红烧,药汤清淡者可清蒸或清炒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