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案例设计

 劳动者2010 2012-11-0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问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能力目标: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问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不符合可持续的言论和行为。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我国资源现状的特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难点:正确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都是发展问题。

【学生情况分析】

环境、资源问题既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又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这一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程度地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如何正确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怎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生并不能清楚地理解和表达。所以,本课试图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入手,并结合相关的素材展开分析,使学生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首先讲到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的现实。接着,教材又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后,结合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人口、生态问题,阐明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本课承接上一课的人口、环境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的资源问题,并联系当今世界的发展形势,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学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落下帷幕。(可出示相关的幻灯片)温家宝总理在这次大会上作出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那么,为什么说中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对人民和全人类负责呢?

生:……

〖示例〗因为气候变暖会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师:也就是说,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行不通的。那么,中国的发展应该走什么样发展道路呢?

生:……

师:不错,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我们共同的家园(板书)

活动一:比一比,算一算(投影教材材料)

【提问】(1)一棵50年树龄大树的综合价值是用它制造一次性木筷价值的多少倍?

(2)通过计算,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点拨】通过这一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两点:一是经济的发展不能走毁灭式的发展道路,“杀鸡取卵”的方式是不长久的;二是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有了这些认识,可以为下面介绍我国资源现状特点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铺垫。

活动二:看一看,记一记(出示幻灯片)

材料一:我国资源情况一览表

资源种类

数    量

国土

世界第三位

世界第一位

煤炭

世界第三位

矿产

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已初步探明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镍、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材料二:中国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

资    源

中    国

世界平均水平

美    国

国土(公顷/人)

0.9

2.75

3.87

耕地(公顷/人)

0.09

0.28

0.78

森林覆盖率(%)

12

30.2

28.9

草原面积(公顷/人)

0.21

0.65

0.99

水资源(立方米/人)

2700

10000

18000

材料三:除煤炭以外,多数矿产资源贫矿多而富矿少,共生矿多而单一矿少,中小型矿多而大型矿少。在铁矿储量中含铁量大于30%的富矿只占总储量的7.1%,90%以上为贫矿。中国有些矿种储量虽然大,但矿石品位低,杂质多,场地分散。中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

【提问】(1)分析上述材料,归纳我国资源现状的特点是什么?

(2)人们常说我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小结】(本环节可采用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通过上面的活动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资源现状的特点,即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可让学生熟读三遍)二是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与人口这一基本国情十分不开的,为后面讲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作知识准备。

活动三:读一读,议一议(出示幻灯片)

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

    【提问】仔细阅读恩格斯的这段话,从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点拨】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既不能做他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总而言之,就是我们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播放纪录片《国情备忘录》视频剪辑。

【设计意图】通过对视频资料的观看,可增强学生对我国资源、环境现状的感性认识,为后面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奠定基础。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活动四:图片展示(展示一组有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图片)

【点拨】(本环节可采用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人口、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投影】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历程(见教材“相关链接”栏目)

【点拨】通过了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这些问题在中国更为严重,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又面临着发展经济的重任。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识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可制成相应的幻灯片,让学生熟读三遍,为后面教学活动的开展作知识积累。)

活动五:明智选择(投影教材材料)

    【提问】假如你是这个牧场的一位牧民,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点拨】通过正确的选择,学生实际上就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同时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讨论: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实施这一战略?

【建议】“低碳”和“乐活”已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词语。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为可持续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评价与反思】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与时代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话题,同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也是相当的密切。因此,本教案在设计的过程中,试图从这两个方面去搜集素材,以体现出本教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但苦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素材一一展示,因此又存在一个对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过程。

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本教案的活动二和活动四就采用了这一学习方式。虽然这一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但并不是这种活动越多越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否则,容易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多媒体教学也就流于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