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格律与对仗(苏三)

 “六一”居士 2012-11-06

第一部分 平仄入门

声律规则是对联很重要的基础要素之一,所谓“属笔易巧,选和至难”(刘勰),即写文章做对联措辞工巧容易做到,而要使声律和谐却很困难。了解一些关于对联声律方面的基础知识,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平仄?怎样辨别平仄声?

平仄本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所谓平声,在音韵上表示没有升降的字音,而仄,按字典释义,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表示有升降的字音。即平声是没有升降的(严格说来,部分平声比如阳平,还是属于升调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对联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抑扬顿挫多样化,让口感丰富,不至于单调。

当前对联的格律应用上,并存着两套平仄系统:

一是今音:即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新四声作为划分平仄的依据。新四声也就是现代普通话所分的四个声调,即阴平(第一声。比如:央)、阳平(第二声,比如:羊),上声(第三声,比如:养)、去声(第四声,比如:样)。在以今音为基础的诗歌和对联的格律应用中,把新四声的阴平和阳平(第一、二声)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第三、四声)称为仄声。

二是古音。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其中平即平声,《平水韵部》里,上平、下平字表里所有的字均属平声。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上、去、入声调的字属仄声。这个比较复杂,因为古音和今音相比,多了一类入声字,现代汉语里没有入声字,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分布在新四声的各个声调里了,而其中相当多的字出现在平声里,如:拍、积、屈、突、实、德、吉、竹、福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联友经常问到,一些联句中明明某个地方本来应该用仄声的,句中却用了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属阴平或阳平的字,因为这个联句用的是古韵,那个平声字在古汉语里往往读入声。比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拍”在现代汉语中读一声,也就是阴平,但在古汉语则是入声字,属仄声。

在座的朋友中,和我一样从来没有研习过古汉语的一定很多,那么怎么解决记忆入声字的问题呢,推荐二种方法。
1、推荐一个今音是平声,古音是仄声的入声字查询表,大家可以借助这个表记住一些常用的入声字,够用就OK。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5558.htm?fr=ala0_1
2、准备一个平仄查询工具,对没有把握的句子,查一下平仄就可以了。
http://www./pz/pz.asp

查询平仄的时候,大家又会遇到一个问题,有些字显示平仄的时候出现的是一个“通”字,这表示这个字在某些时候读平声,在某些时候读仄声,也可能是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的字,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推荐一篇文章《常见可平可仄的字》,大家可以记住里面罗列的一些字的读音,如果里面没有收录又怎么办呢?那就问我们的时习之校长好了,他是方家。(嘿嘿。。。。这叫大树底下好乘凉)
二、对联中平仄声的分布规律或规则是什么?

平仄是否谐和是评价一副对联好与不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平仄在对联中该怎样安排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平仄交替,是指对联的一边(上联或者下联)平声字和仄声字必须有规则的间隔使用。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相应位置的字平仄应该相反,即口诀说的“平对仄,仄对平”。关于对联的平仄规则,我们重点学习下五言和七言句中的平仄分布规律,这是我们接触最多的对联形式。

五言句格律:标准格式有两种
A 上联:平平平仄仄。  下联:仄仄仄平平。
B 上联:仄仄平平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

例如(A)

偶题 (清:郑燮)
竹疏烟补密;
梅瘦雪添肥。

太白楼 (清:何绍基)
诗犹称弟子;
酒不让先生。

例如: (B)

题黄鹤楼 (清:顾景星)
鹤舞关河动;
云飞楚塞长。

小孤山 (清:曾国藩)
放眼瀛台小;
置身天地孤。

七言句格律:标准格式也有两种
A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
B 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如 (A)

赠人联 (清:石韫玉)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

自题联 (清:董诰)
窗横竹叶清如许?
人比梅花瘦几分?

例如 (B)

拂云楼 (清:左宗棠)
积石导流趋大海;
崆峒倚剑上重霄。

贺毛稺黄迁居 (前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书成恰似入名山。

严格按照标准格式创作对联,当然非常好,但很多时候由于内容的需要,在字词选择上往往受到局限,于是,人们希望能有一种严格意义下的变通和宽松,所以,律诗长短句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则便被移用到对联上来了。即五言句子逢一、三位置上,七言句子逢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平仄可以不论,而五言二、四位置上、七言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明确、严格,不可含糊。比如:出句:看尽百花偏爱菊 [一脉花香] “百”字处按照标准格式该为平声,但因为是处于第三字的位置,所以平仄就通融了。这样的例子很多,挑几幅古联供大家体会。

  戏题联 百 龄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憩云楼 曹龙树
  喜开心眼常登阁;
  若问行藏且看云。

赠人联 梁奉直
欲知世味须尝胆;
不识人情只看花。

无 题 姚文田
  过如春草芟难尽;
  学似秋云积不多。

题林昌彝联 吴嵩梁
  酒不能豪偏爱客;
  米犹难索更藏书。

虽然对联的平仄规律可以做适当的变通,但对联声律上还是有一些禁忌,所谓禁忌,就是不能随便逾越的界限。对联一忌同声落脚,即对联上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一仄一平,且一般要求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非特殊情况不能移易。二忌三平尾,即下联最末三个字,不能都是平声字。这是为了避免声律上的单调,满足听觉上的审美需要。

于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平仄安排既可以变通,又不能犯忌,如果不能兼顾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补救。当遇到平仄安排不符合一般规定的句子时,我们可以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位置上把另一个该用仄声字的易为平声字或相反,使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上恢复平衡状态,这一“拗”一“救”,合起来便称为“拗救”。

拗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句自救”,一种是“对句相救”。

在出现拗句的情况下,通过本句调整平仄用字来使平仄字的比例恢复正常的做法,叫做本句自救。比如:五言“平平平仄仄”句式,如果在第四字用了平声,平平平平仄失替,这时,就必须用把第三字换成仄声字加以补救。亦即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也一样,如果第六字用了平声,就必须用第五字来救,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上句的第六字用了平声的“王”字,便在第五字处用了仄声的“降”字,这样就“救”回来了,这就是“本句自救”。例如:

莫愁湖 (清:李尧栋)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黑龙潭 (清:硕庆)
两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在出现拗字句的情况下,通过同一联的对句调整其平仄用字,使之在上下两句之间,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恢复平衡,这叫做“对句相救”。一般是出句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则在对句第三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为平声,以求补足。例如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上句“竟”字拗,下句“空”字救。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上句“自”字拗,下句“空”字救。

单边为其他字数的联的格律。均可以根据意节点或节奏点安排平仄,比如二言、三言、四言、六言等,八言句稍特别,如果是由两个四言句相加,则按四言句式安排平仄,如果八言是一句,那么常见的平仄格式有两种。

A 上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下联: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B 上联: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如:帝子长洲仙人旧馆===将军武库学士词宗
例如:左图右史书香永代===绿水青山宇宙长春

九言或更多字数的对联,常常以分句的形式进行组合,比如十言句一般是四六言或五五言相加而成,十一言句多为四七言相加。当遇到一些专名、成句入联时(如社会主义,三个代表),这时可遵循“节奏点交替”规则灵活处理。如:
李谪仙/欲以/千金裘/换酒
陶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关于句脚平仄安排

当一副对联中的上联和下联,有若干句时,每一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叫句脚。

句脚平仄规则其实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联杂志文章《评长联句脚平仄安排的几种思路》(陈学易)一文中指出,长联句脚平仄如何安排,是对联声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论者主要有三种解决的方法和思路。
一、平仄颠倒组合法,就是将句脚平仄、颠来倒去的任意组合。
二、马蹄韵模式法,马蹄韵就是“平顶平、仄顶仄”。
三、三原则指导法,即①摒除单调。②疏散同声。③平衡平仄。

也就是说,目前并没有公认的句脚平仄规则。
第二部分:对仗入门

对仗:字典释义为(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而对联中的对仗,简单地说,指的是上下联句子词性相当,结构相似,节奏相应。

一、词性相当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性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要弄清楚这一点,需要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1、词的分类。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分为十二大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为实词)、介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象声词(以上称虚词)。这种划分的方法比较适用于对联创作。

2、怎样才算是词性相当?
一般来说,名词应该对名词,动词应该对动词,形容词应该对形容词,副词应该对副词,助词应该对助词等等,各归其类,映衬成趣。但细分,则每类之中仍有很多品种。如名词有专名、有注称;形容词也有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如果过分强调小类精工,一者不容易做到,二来也易于使句子拘泥呆板,所谓内容决定形式,若内容可取,属对不妨稍宽。

那么,什么叫属对稍宽呢,《联律通则》规定了一些从宽范围,比如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等。(大家可以找来看一看)也可以将句子成分、词性和字面作为判断对仗是否成立的三个层面。只要至少满足其中之一,对仗就可以成立。关于这一点,时校长将在后面的课程中为大家详细讲解。

比如: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其中“芳草”之“芳”与“藤花”之“藤”,一为形容词,一为名词;“新绿”之“绿”指的是颜色,“古香”之“香”指的是气味。虽同为形容词,并非—类,从个别对语讲,似欠工整,可从全联角度看,却形象鲜明,音节和畅,被一致认为是“工对”。

再如:莺入梅花 似火炼黄金数点
鹭栖荷叶如盘堆白玉一团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都对仗的很工整。

比较而言,人们对虚词对仗要求并不是很严格,能做到虚词对虚词也就可以了。

3、义类相对
所谓义类相对,即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
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4.官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 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 10.器物(盆杯壶盏等) 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13.形体(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伦(父子兄弟等)16.珍宝(金银玉珠等) 17.军事(弓箭刀剑等) 18.文艺(诗词书画等)19.文史(经典史册等) 20.精神(智愚苦乐等)

“义类相对”与大家常接触的“词性相对”有不尽相同之处,从某种程度讲,“词性相对”是我们借助现代汉语来分析对仗的一种手段,有其局限性,而“义类相对”等法则可能更接近古人的对仗,这一部分将由时习之先生在后面的课程中深入讲解,这里就暂不展开了
二、 结构相似

结构相似,指上下联的句型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说明:诗联中常用到诸如倒装、省略....之类的修辞手法,这样必然会造成句子的语法结构不尽一致,所以我们只说结构相似而不说结构相同)

这里我们需要弄清楚几种简单的语法结构。
1、主谓结构:由表示陈述和被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例如:面熟、性急、地震、祖传、春风得意鸟兽飞腾

2、动宾结构: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例如:敬畏生命 热爱生活 对对联 回忆往事;

3、并列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声音、朋友、飞腾、甘苦、山欢水笑、红男绿女。

4、偏正结构: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例如:
铁路、春风、晴空、丽日、狂欢、微笑、雪白、桃红、更加坚强、多么漂亮。

5、述补结构: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例如:鼓足、提高、盛满、干得漂亮、棒透了、好得很

对联的结构分为大结构(整体布局)和小结构(词或短语结构),对仗的时候要注意上下联相应位置的照应,尽量求工求稳。

例如: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映湖光。
不管是词性还是结构,都对的非常工整。

结构的概念,是现代语法提出的,用来辅助对仗是一个简便的方法,但不是唯一并且完全正确的,对于初学者,不妨从此入手,但是不要拘泥于其中,更深化的内容将在后面的课程中由其他老师讲述.
三、节奏相应

节奏,本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对联中,则是指一个联句中根据语义所作的小停顿,这种停顿不用标点断开。

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尽可能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上下联句式应该一样。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
如:
风和--日丽===人杰--地灵,这副对联是二二节奏。
说--真心话===作--老实人,此联是一三节奏。

不眠夜 (慕容泊尔)
寒风---直彻梦;往事---甚缠人。 (二三节奏)

题重阳菊 (废园)
千丝--冷韵--因风--谱;一院--霜心--借酒--题 (二二二一节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