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葫芦工艺

 永攀阶梯 2012-11-07

葫芦工艺

葫芦工艺

     葫芦器是我国的一种特种工艺品,它在清代曾经放出了民异彩,繁荣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品的百花园。可惜的是,它竟随着清王朝的没落而渐趋消亡;除了其中的一支——葫芦虫具还在断断续续延其生命外,基本上已销声匿迹,不为人所知了。可喜的是,随着近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研究,一批有志者着手挖掘葫芦器工艺,并取得了初步成绩;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葫芦文化的研究。

1.天然葫芦

     天生端正停匀,肌理光洁的葫芦并不易得,有则为珍品。特大或特小的葫芦也难得,王世襄《中国葫芦》称:“予曾见小葫芦与珍珠、珊瑚、象牙须梳同缀成串,佩老人襟际。其天生丽质视珠牙诸珍实不相让。”并蒂骈生葫芦更为难得,一大一小者已很稀有,同样大小如同孪生一般的并蒂葫芦就更为稀少和珍贵。上述天然葫芦,天生丽质,无须修饰便是妙趣横生的艺术佳品,若与琴棋书画相映,便会满堂生辉。

2.勒扎葫芦

    用绳索结网,兜套在幼小的葫芦上,待葫芦长成后,便在葫芦上勒扎出网状的凹痕。直痕的疏密,花瓣的大小形状,由所结的网兜孔目决定,一般以匀称为上。所以勒扎葫芦也有精与粗、巧与拙之分。强力勒扎不仅表面成纹,而且可以改变葫芦的造型,与曲梅同工。另有一种将长颈葫芦的长颈挽成结,圆转柔婉,完全没有拗曲的痕迹,令人叫绝。经绳扎法造型的葫芦,可制成揉手、呼鸟、鼻烟及摆件。揉手,即健身球,两个大小相等的揉手,通过在手中盘转,达到活胳筋骨的作用。呼鸟,为训鸟的工具,壶内盛砂石,摇动时能发出声响,以此呼唤受训的鸟雀。

3.简繁不同的范制葫芦

    范制葫芦,又称模子葫芦、范匏,就是以范迫使葫芦依照人的意愿生长成形。制葫芦的方法,是将幼小的葫芦,纳入刻有阴纹的范模之中,随着葫芦的长大,逐渐填实范模中空间,待葫芦木质化后取出,范模的阴刻图文便在葫芦上作阳纹显示出来。范制葫芦有简有繁,根据范制简繁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夹范:仅以两片木板将幼葫芦夹起来,长成后的葫芦呈扁形,这是最简易的范制葫芦;

素范:范模光素无纹,仅求葫芦的整体造型的变化,但对造型的要求非常高,轮廓线条的曲直长短的不同,却体现了器物的艺术性的高下;

花范:范模刻成各种图文的形态,葫芦通过花范培育,便可获得各种人物、花卉、鱼虫、山水图案、文字及各种造型的器物。

花范葫芦制成的品种最多,也最精美,如碗、盆、笔筒、鼻烟壶、摆件及蓄虫具等可达数十种。

(1)范制葫芦的阳模

     范制葫芦施雕于阳纹木胎,木胎又称"撞"。如雕刻成木阴模,即可将嫩匏纳入。雕刻成的阳纹木胎需先用陶泥翻制成阴模,然后放入窑中烧制成陶范模具。雕刻木胎十分费功夫,通过翻制工艺便可以使一个木胎产生出一批模具。

     由于范制雕刻精致,制作精良,极富艺术性。同时,范模又是匏器文化的直接体现,所以雕刻精致的阳模或阴模也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有的范模制作的名家也是载入史岫人物,所以名家制作的范模一直受世人注目。

(2)范制葫芦的阴模

     范制葫芦的阴模,本是作为培养模子葫芦的范具,如道光官模"凤仪亭图葫芦"阴模培育出了相应的蝈蝈虫具。作品题材取于三国故事,凤仪亭前吕布与貂禅携手而行,与此眷恋之情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假山后的董卓持戟来寻,怒不可遏。构图紧凑,情节跌宕。

颇具匠心的绳扎葫芦。

4.火画葫芦笔墨韵

火画,又称烙画、火绘、火笔和烫花。火画是以烙痕代替笔墨,在葫芦的表面作书画。

     火画葫芦工具和材料主要是粗香和钢针。烙画用的火针,由自行车条制成,有尖、圆、扁等不同的形态和大小。烙画时将针插入较粗的香中,然后将香点燃,经熏烧的火针在葫芦上描绘时,葫芦的表层便产生焦黄的烙痕。时间的长短和按顿轻重的不同,产生的烙痕也随之有粗细、浓淡的变化。铁针可按需要更换,这样就可以像使用毛笔那样在葫芦上作画。火画葫芦也可用电烙铁进行。火画葫芦,宜取皮色较淡的新葫芦,这样烙痕的浓淡变化都能充分显现出来。如果皮色已为深褐色,那么,烙痕就难以显示。火画葫芦不宜盘玩,否则会将烙痕磨损,使画面失去神韵,故火画葫芦大多作摆件。

5.押花葫芦

      又称砑花葫芦,就是用坚质纯刃的工具,通过按押在葫芦上产生浮雕般的花纹。押花工艺不同于一般的雕刻,雕刻是将葫芦的皮质刻去,而押花却没有刻损皮质,纹理的产生并不见丝毫的斧凿痕迹。以这种变化丰富的印痕便可表现各种人物、花卉、走兽的山水。押花工具,为象牙、牛角、玛瑙等材料制成的钝刃器。

6.细微的针刻葫芦

       针刻葫芦,就是以针尖在葫芦上刻划表现各种图案。针刻葫芦主要流行于甘肃兰州等地。针刻葫芦采取的是圆球状的小型葫芦,所刻文字图案精微。其格局图案性强,较多的是以环形图案作顶部和底部的纹饰,腹部以直线作均等分割,便构成若干画面空间,其间或刻画、或刻书,也有针刻书画并茂的。针刻葫芦中的精品,属微雕一类。针刻葫芦的珍品使人叹为观止,如3件仅在直径1厘米的葫芦上分别刻有:"唐诗桃源行"、"赤壁夜游图"、"饮中八仙歌"。又如直径4.3厘米的葫芦刻有150个儿童的"婴戏图"、直径5厘米的葫芦上分别刻有204首唐诗、120幅的"敦煌飞天伎乐"。细小的文字绘画,需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其点划。

7.游刃有余的刀刻葫芦

      刀刻葫芦,一类是山东刀刻单肚葫芦,一类是刀刻书画葫芦。山东刀刻单肚葫芦,选用的是无柄葫芦,先将其染成红色,然后施刻。花纹均为以线刻、点刻组成的图案。刀法流畅,线条飞动,具有粗狂醇朴的天趣。山东刀刻单肚葫芦是一种普及型的日用品,如饲养蝈蝈的虫具、供孩儿游戏的玩具,也可用作牲畜的扎嘴。刀刻书画葫芦,是运用刀具在葫芦上刻出各种书画。刀刻书画葫芦都采取以线为主的阴刻法,即将书画部分刻去。先由名家在葫芦上作书画,然后由葫芦雕刻家运用浅刻法加以完成,这样珠联璧合无疑是葫芦雕中最具艺术性、最具收藏价值的一类。同时,也可由书画家自画自书自刻,其乐融融,若书、画刻俱佳者,更为难得。

8. 结扎成"仙壶"

     结扎葫芦,即长柄葫芦在其幼嫩的时候将柄绕扎成结的形态,产生特殊的造型。这种葫芦的结扎,又称挽结、系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