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常识:中国历代名刹、高僧大全

 荷花小女子 2012-11-07


 

中国历代名刹、高僧大全(二) 

 

  一、河南

  1、洛阳市白马寺

  汉永平十一年(68)创建,为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白马寺在佛教史上有多个第一:建在中国第一次西天取经-永平求法时期;最早来华传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禅居于此寺;有中国第一座译经道场-清凉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另一位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在此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保存有最早传入中国的梵文佛经-贝叶经;第一个汉人出家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寺外有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另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白马寺因“白马驮经”而得名。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降临,身高六丈,顶佩白光,自西方飞来。大臣傅毅认为这是西方的佛,明帝遂遣使蔡愔、秦景、王遵等十余人往西域拜求佛法。他们在西域的大月氏(古代阿富汗)遇到了来自天竺的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于是相偕同返中原。永平十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达东都洛阳,汉明帝躬亲迎奉。为了让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居住和译经,永平十一年,汉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门外按天竺式样构建了一组建筑,以僧人们暂住的“鸿胪寺”的“寺”字称之,并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而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自建立后,就成为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之一。摄摩腾和竺法兰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后来,历朝历代也有许多西域和其他国家的僧侣来此学习、交流。到北魏时期,洛阳诸寺中,白马寺的香火最为隆盛。唐朝时,武则天任命她的男宠薛怀义为白马寺的主持,并在垂拱元年(685年)为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这时的白马寺发展到了历史上的顶峰,建筑宏伟,有僧众千余人,并吸引各国的佛教徒前来朝拜。此后白马寺又几经兴废,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两次重修,奠定了今日的格局。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宗教活动均予以停止。1972年为接待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而进行了修复。今日白马寺方丈为释印乐法师。

  白马寺著名的佛教建筑和工艺有:

  清凉台位于寺院后部,是一座雄浑古朴、蔚为壮观的砖砌高台,东西长42.8米,南北宽32.4米,高约6.5米。原是汉明帝刘庄乘凉、读书的地方。永平年间,蔡愔等取经回来后,即把所取经典和佛像供奉在此台上,同来的印度二高僧也在此台上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便是在这里译出问世的。自东汉后,此台均为历代藏经之处。台上建有毗卢阁。此殿重檐歇山,飞翼挑角,巍峨峭拔,古香古色,具有古建筑的独特风格。该殿面阔15.8米,进深10.6米。始建于唐代,元代重建,明代嘉靖三十四年重修。阁内正中有一座砖台座,设一木龛,龛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像,左立文殊,右立普贤,这一佛两菩萨,在佛教中合称“华严三圣”。该像为清代所塑。毗卢阁前,东有摄摩腾殿,内供印度高僧摄摩腾大师塑像;西有竺法兰殿,内供印度高僧竺法兰塑像。今山门东西两侧尚有二僧之墓。

洛阳白马寺清凉台天竺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这里译出了第一部汉文
佛经《四十二章经》,昙柯迦罗在此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

  齐云塔又名释迦舍利塔,为中国第一古塔。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据《释源大白马寺齐云塔灵异记》记载:己巳年二月八日,汉明帝刘庄驾临白马寺,会见腾、兰二位印度高僧。当时摄摩腾问:寺之东南是何馆室?帝曰:很早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阜,高丈余,人们把它铲平,接而复出。其上时放光明,百姓皆以为奇,故称“圣冢”,自周代以来,经常祭祀,祈求灵验,然情由未知。摄摩腾道:《全藏》有云:如来灭度百年之后,有阿恕伽王,安放佛舍利于天下,共有八万四千处,东土中国有十九处,陛下所言“圣冢”,即十九处中之一处。由此,帝便下诏,于“圣冢”之上,依二高僧所传印度佛塔样式,建佛塔九层,高五百余尺,岌若岳峙,号曰:“齐云”。

  齐云塔在白马寺以东250米处,现为方形密檐式砖塔。塔边长7.8米,通高35米,13层。每层南边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汉塔毁圮后,五代后唐李存惠在此修造一座九级木塔,北宋末年为金兵烧毁。现存宝塔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故又称“金方塔”。是一座十三层的四方形密檐式砖塔,高约25米。塔的外形具有唐代风格,轮廓采用抛物线设计。塔的底部为方形须弥座,各边长7.8米,塔顶置宝瓶式塔刹。齐云塔与清凉台、腾兰墓、断文碑、夜半钟、焚经台合称“白马寺六景”。

白马寺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的齐云塔

  宋代石马为宋代石雕,立于山门两侧,成为白马寺标志。寺内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白马寺六景为清凉台、焚经台、夜半钟、腾兰墓、齐云塔、断文碑。寺中有如琇和尚咏此六景的诗碑,现嵌于竺法兰殿门外南侧壁间云:

  清凉台:兰台画阁碧玲珑,皓月清风古梵宫。石磴高悬人罕到,时闻爽籁落空濛。
  焚经台:榆档贝文是也非,要从烈焰定真机。虚空说偈人西去,剩有荒台锁翠微。
  夜半钟:古寺云深藓径封,离离百八动千峰。洛阳多少卢生梦,枕上惊回第几春。
  腾兰墓:堂封对峙依林隈,断碣模糊长绿苔。金骨流香天地永,不随人世化飞灰。
  齐云塔:风回铁马响云间,一柱高标绝陟攀。舍利光含秋色里,崚嶒直欲压嵩峦。
  断文碑:笔锋磨灭失真踪,天妒奇文藓尽封。会有秋风生怒雨,森森鳞鬣起蛟龙。

白马寺六景中的“腾兰墓”,腾兰即天竺高僧摩腾和竺法兰,两人自永平十一年
来白马寺,在此译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典《四十二章经》,并终老于此。

  2、少林寺

  位于郑州市登封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亦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号称“天下第一名刹”。 嵩山少林寺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首批5A级旅游景区,并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塔林、初祖庵1996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林寺始建于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拓跋焘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由于嵩山为北魏时期北方坐禅修道中心,加上跋陀与孝文帝的特殊关系,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皆成为当时禅学的重要精英群体,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巨大。北魏正始五年(508),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来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完成行世,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少林寺成为当时佛学重镇。其间,又有南印度高僧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

  少林寺建寺以来,经历了数废数兴的曲折历史: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中宗弘道元年(683),禅宗教派重要领袖法如禅师入少林寺传教,六年后圆寂于少林寺。当时著名禅师如慧安、灵运、同光等,皆驻锡少林寺。一代名僧玄奘法师(600—664年)曾先后两次上表,请求入少林寺习禅译经,却未获准。新罗国僧慧昭于元和五年(810)入少林寺习禅多年,公元830年回国建玉泉寺,圆寂后谥号“真鉴国师”。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代少林寺更是名僧辈出,是少林寺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元皇庆元年(1312),元仁宗命曹洞宗领袖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由此开启了一百多年少林寺禅学历史最辉煌时代,为该时期中国禅宗教派之轴心。元代中期,以邵元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到少林寺求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明朝近三百年间,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大发展的时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作战活动,屡建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据明万历九年(158年)王士性《嵩游记》载,此时少林寺僧人达到“八百余僧”的规模。清朝入关之初,受战乱影响,此时的少林寺僧人规模逐渐缩小。清康熙5年第28代方丈海宽去世,少林寺便进入群僧无首的状态,此后320多年没有方丈。雍正以后,对少林寺逐渐重视:雍正十三年(1735),胤禛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了山门,并重修了千佛殿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民国时期,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许多建筑、佛像、法器被毁。1942年,河南大旱,饿殍遍野,僧人纷纷弃寺而逃,只剩下几名行动不便、无力逃走的老僧,以及被土匪炸瞎了双眼的小沙弥行正。寺里的生计,全靠盲僧行正行拽着驴尾巴,每天往返100多里山路,从山南驮煤贩到北山府店一带,赚钱糊口。文化大革命,100多名红卫兵冲进少林寺“扫四旧”,当时已是少林寺住持的行正和尚,抱住佛像誓“与佛同归于尽”,拼力制止了这场毁寺灭佛的闹剧。后来据说周恩来总理过问,派军队保护寺院才免遭浩劫。据当时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回忆:“文革后期,寺里只有行正、素喜、素来、永镇、永福、德禅等12个僧人。那时候寺院砖缝里的野草长了有尺把深,和尚吃的咸菜里面都生了蛆。改革开放后,1982年因香港导演张鑫炎在此拍摄武打片《少林寺》,该寺为世人普遍知晓,少林寺又一次掀起少林中兴的序幕。2010年国庆小长假,少林寺接待游客16.7万人次。1986年12月,行正法师升座为方丈,结束少林寺百年无方丈历史。现在住持为释智永,此人颇富商业头脑,善于经营和对外宣传,如派少林武僧去美国表演,要举办“少林寺电影节”之类等,因而成为颇富争议性人物。

少林寺鸟瞰

  少林寺的明清建筑,多在1928年兵燹中焚毁,只剩下山门达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千佛殿、塔林、初祖庵少数残余。其余如大雄宝殿、钟鼓楼等皆为1986年重建,文物价值不大。下面就其精华加以简介:

  初祖庵与达摩洞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坐禅之处。菩提达摩南印度高僧。菩提本意为觉悟,达摩本义则是“佛法”,“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中国禅宗初代祖师,被尊称为“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据说他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刹帝利种姓。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5),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在建业与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见面。据《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佛籍记载:梁武帝自认为弘扬佛教有功,自负地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适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达摩的回答是:“并无功德”。梁武帝诘问:“何以无功德”?达摩回答说:“这些都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达摩的解释乃是大乘空宗的真谛。梁武帝不能理解。因话不投机,于是传说达摩以一苇渡江去了北魏。关于达摩至北魏时间,史籍记载多有矛盾和错乱:《景德传灯录》卷三说达摩与梁武帝对话后的当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魏孝明太和十年也”,但魏孝明帝统治时期,并无“太和”年号;《五灯会无》卷三说达摩到洛阳是“魏孝明正光元年”(520)。魏正光元年相当于梁普通元年,但《五灯会元》又说达摩是梁普通七年到达中国南海的。同一书对同一人的记载亦前后矛盾。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说达摩到洛阳之后,曾参观庄严宏伟的永宁寺,赞不绝口自称“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闫闯浮所无也,极物(佛)境界亦未有此”。后来至嵩山少林寺,在那里独自修行禅定。有道育、慧可二僧礼见达摩,并供养他四、五年。达摩感其诚,传授衣钵,授四卷《楞伽经》与慧可,并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基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慧可接受衣钵,遂成为禅宗二祖。达摩初祖在少林寺传法慧可之后,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十二月圆寂,终年一百五十岁。僧徒依佛礼将初祖大师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了《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以示对达摩大师创立禅宗的纪念。达摩晚年逝世的记载也是混乱的。如《续高僧传》卷十六说他“不测于终”;《景德传灯录》等又说他死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五灯会元》说达摩死于“魏庄帝永安元年”(528),至于死因“是遇毒身亡”。但《五灯会元》又说东魏使臣于元象元年(538)自西域取经返回途中,遇见达摩大师杖挑只履西归,立即报于孝静帝。皇帝闻之,命人挖开达摩墓葬,只见只履空棺,方知大师已脱化成佛,遂将圆寂处定林寺更名为“空相寺”。

达摩像

  菩提达摩首倡“以心印心”的禅宗教法,所谓“大乘壁观”。禅宗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逐步产生的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它是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中最重要的精神产物之一。禅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思想宝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一般视为作为达摩学说的有《少室六门集》上下二卷,即:《心经颂》、《破相论》(一名《观心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六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一名《大乘法论》)等,以及朝鲜梵鱼寺所刻《禅门摄要》上下二卷,日本铃木大拙校刊《少室逸书》所收关于达摩诸论文。

  为了纪念达摩,在少林寺后山达摩曾经坐禅传法的地方,修建初祖庵,并建立高大的“面壁之塔”。因达摩常游化于嵩洛之间,修禅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静坐,所以此庵又称作“达摩面壁之庵”。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毁额存。蔡京所书“面壁之塔”石额今存于寺内,另有古碑四十余通。1983年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时,建围墙二百余米,恢复了完整的院落。现庵中建筑有山门、大殿、面壁亭、千佛阁等。

  从初祖庵出发,沿山路登上五乳峰,即可到达摩洞。达摩洞为一天然石洞,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达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据清《说嵩》记载,在洞的左上方,原有一小石塔,塔早已毁。洞内东壁题有“本来面目”四字。洞外西边石壁上有明代长恒县人苏民望题刻七绝诗一首:“西来大意谁能穷,五乳峰头九载功。若道真诠尘内了,达摩洞应自欠圆通”。另外还有“面壁洞天”四个大字。在“面壁洞天”旁,自下上穿,深陷一隙,深不可测,相传达摩洞左为“火龙洞”,在达摩到来之前火龙居于洞中,自达摩入洞面壁修行,火龙经此隙而循逃,由此崖壁被称为养龙崖。

达摩圆寂的空相寺(定林寺)

五乳峰下少林寺初祖庵

五乳峰中峰上的达摩洞

  少林武僧,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武术。隋文帝于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诏赐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少林寺从此成为拥有众多农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隋朝末年群雄蜂起,天下大乱,拥有庞大寺产的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劫的目标,“僧徒拒之,塔院被焚”。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及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唐高祖武德二年(619),隋将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号“郑国”。其侄王仁则占据少林寺属地柏谷坞,建辕州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特使臣来少林寺宣慰,参战僧人均受到封赏,昙宗还被封为大将军僧,并赐给少林寺柏谷坞田地四十顷。少林寺自此以武勇闻名于世。少林僧众习武蔚然成风,代代相传。此间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少林寺千佛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反映出少林拳“拳打一条线”的特点。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 福裕住持少林寺期间,还创立了寺院宗法门头制度。按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除了少林寺常住院执事僧以外,其他僧人都是分散在各个宗法门头内。佛教组织的基本原则是游方制度,核心内容开放,也就是僧人进出的自由权。但在少林寺宗法门头组织结构内部,僧人们的师承关系又是相对单一和稳定的,他们要严格遵守宗法传承制度。除非特殊原因,僧人们不会频繁流动。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具有开放和稳定的双重性,对于少林功夫的发展和传承,尤其是少林功夫体系和门派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明朝近三百年间,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大发展的时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作战活动,屡建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少林功夫也在实战中经受了检验,少林功夫武术威名远扬,也因此确立了少林功夫在全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少林功夫对少林寺僧人参战地区(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和游方地区(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等)的武术发生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功夫的武术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得到了同行及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同时,少林功夫的理论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著述之繁,现已无法统计。其中流传至今的有四部重要的武术著作:明释洪转《梦绿堂枪法》、明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清吴殳《手臂录》和清张孔昭《拳经拳法》。少林寺僧人白天照常经课坐禅,夜间坚持在少林寺最隐蔽的后殿-千佛殿,习武不辍,以至大殿地面因长期练功发力形成陷坑,至今遗迹仍存。

白衣殿内 明代武僧练武壁画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下。始建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为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人的葬地,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现代砖石墓塔220馀座,是我国最大的塔林,也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古塔建筑群,堪称古塔建筑群世界之最。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中一部分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湛,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乃至中华武术史的宝库。

少林寺塔林

  千佛殿壁画和寺内碑刻,千佛殿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寺内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甚多,重要的如《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灵运禅师塔碑铭》、《裕公和尚碑》、《息庵禅师道行碑》和近年建立的《日本大和尚宗道臣纪念碑》等。

千佛殿内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壁画(局部)

  3、南阳水帘寺

  位于千里淮河之源的河南省桐柏山腹地,与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和开封大相国寺并称“当代中原四大名寺”。水帘寺是佛教临济宗的重要道场,也是豫南、鄂北地区佛事活动中心,河南省南阳市佛教协会就设在寺内。

  水帘寺始建于年代已湮灭不可考,据历代碑刻记载,宋元祐三年(1088)、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清乾隆八年(1743)均有修葺。千百年来,水帘寺历遭兵匪灾荒,至解放初期,寺院业已荒废。1949年后,又有僧人在此结茅居耕,至“文革”时期寺庙彻底毁败,僧徒离散,千年古刹湮设于枯木败草之中。1983年起,水帘寺在传虚、印恭、妙侠法师的主持下,开始了大规模重修作。自1983年至1993年间,水帘寺先后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楼、毗庐殿、天王殿、山门、僧房楼、功德堂、观音禅林、罗汉堂、竹林精舍、华藏图书馆、佛教宾馆、素餐馆和各类房舍共180间,建塔园一处,殿内供奉有各类佛菩萨像128尊,大型木刻金刚经12面,泰国大小铜佛五尊,大钟一口重1.2吨,大鼓一面直径1.3米,宝鼎一幢高3。6米,各类法物法器二百多件,立各类石碑16通,珍藏《频伽藏》部,香港佛教青年协会赠送日本版《大正藏》二部,经书二万余册。台湾观音寺住持如俭法师赔玉佛一尊、台湾翠玉念珠一串、上品大红祖衣一件。

  二百年来,桐柏山佛教慧灯常明,代不乏人,著名的法师有马喝奈和尚、月霞法师、了贵法师、通道法师、真空法师、传杰法师、海墨法师、印恭法师等。据《白云宗谱》记载,乾隆四十九年(1784)四川徵山宗林寺长老、法传临济众四十一世端德和尚,朝五台归,路过桐柏山麓,睹云林峰峦,遂小住此山,并收徒传法,开坛布教。现任住持妙侠法师,兼任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阳市佛教协会会长等职。

  水帘洞是水帘寺最著名的寺院园林景观,水帘寺即因此而得名。水帘洞在寺后侧,自古以来便是游人汇聚、避暑消夏的理想胜地。水帘洞距地高约二十余米,同内有泥塑猕猴一尊,猴身上人泉水流出,酒在石钵中叮当有声。洞口被山顶倾泄而下的瀑布遮盖,犹如珠帘垂挂。沿石壁有阶绨和铁链可攀援而上,进入洞中,虽盛夏酷暑仍凉气袭人,沁人心脾。

河南南阳水帘寺

  4、大相国寺

  位于开封市中心。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原名建国寺,唐睿宗延和元年(712),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唐代,日本高僧空海赴长安学习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回日后,他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创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养僧千余人,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亦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其所辖之地。宋代,每逢海外僧侣来华,皇帝多诏令大相国寺接待;四方使节抵汴,必定入寺巡礼观光。宋神宗时,日僧成寻曾率弟子前来巡拜。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中土佛教之风,将禅寺中高等级者列为“五山十刹”。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大相国寺在黄河决口中被大水淹没。清顺治十八年(1661)和康熙十年(1671)两次下诏重修。乾隆三十一年(1766),弘历皇帝亲题“敕建相国寺”匾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黄河决口,大相国寺再遭厄运,损毁严重。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大相国寺在解放后变为一个类似北京琉璃厂的古玩和文化市场。1992年起,大相国寺恢复佛事活动,并复建了建钟鼓楼、放生池、山门殿、牌坊等建筑。

  大相国寺著名建筑和文化遗迹如下:

  空海铜像,在大相国寺“大师堂”内。空海为日本真言宗的开山祖师,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曾居于大相国寺内。他学问渊博,且精通汉文,参照中国草书偏旁,创立了日文字母“平假名”并作《伊吕波歌》传世,对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现大相国寺设有“空海大师堂”,1992年由日本爱媛县集资铸空海铜像一尊,安放寺内大师堂。

大相国寺“大师堂”

  相国霜钟,该寺钟楼内悬铜钟一口,高2.67米,重5000余公斤,铸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是该寺的珍贵文物。该钟霜天一杵,钟声悠扬深远,声震全城,因此,“相国霜钟”为汴京八景之一。

开封大相国寺钟楼内铜钟

  罗汉殿俗称“八角琉璃殿”,为清代乾隆三十一年重修。该殿结构奇特,系八角回廊式建筑,别具一格,为汉地佛寺中罕见的古建筑。殿内回廊中有大型群像“释迦牟尼讲经会”,五百罗汉姿态各异,造型生动,他们或在山林之中,或在小桥流水间,或坐或卧,或仰头,或俯首,形态逼真,情趣无限,堪称艺术杰作。该殿历史上曾遭水患陷于泥沙。1980年6月至1981年5月,当地采用撬升技术,成功地将此殿整体提升1.67米,在古建筑修缮技术中取得重大突破,这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罗汉殿中间,有一木结构八角亭高高耸立,内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高6.6米,全部用木头雕刻而成,雕工精细,是我国古代木雕艺术中独一无二的杰作。千手千眼观音每面有6只大手,200余只小手,手心有一只慧眼,总共1000余只,故名千手千眼佛。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作于乾隆年间,由艺术巨匠用一株白果树雕刻而成,这名巨匠大约在28岁时开工,在80多岁时才完工,倾注了自己一生的全部精力。

大相国寺罗汉殿以及殿内千手千眼观音像

  5、登封会善寺

  位于登封城北6公里嵩山南麓积翠峰下。最初为北魏孝文帝所建的离宫,正光元年(520)改建为闲居寺。隋文帝时先称嵩岳寺,后为会善寺。唐武则天时拜该寺道安禅师为国师,遂称安国寺,并置镇国金刚佛像于寺内。唐代还增建殿宇、戒坛、塔等,盛极一时,且高僧辈出,如元同禅师、净藏禅师、一行和尚等皆名满天下。僧一行(683年-727),本名张遂,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机械专家梁令瓒一起,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水运浑天仪等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和演示仪器,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比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等人要早九十年。他还为唐代制定了新历法(开元历,又叫大衍历)。会善寺寺西山坡上原有他创建的琉璃戒坛,毁于五代,现尚存唐代残石柱2根,柱面雕天王像,柱础雕鬼怪神兽。五代时于嵩山琉璃戒坛纳法,这里又称封禅寺。宋初赵匡胤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元代又称万寿禅寺。而会善寺之名,流传至今。会善寺是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佛寺之一,千百年来声名远播,不仅因寺内现存北齐、东魏、唐代、元代、清代等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还与这里名僧辈出有关。该寺1963年6月,公布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内著名建筑和文物有:白玉阿弥陀佛1尊,系明代周王所赠;大雄宝殿前月台上有明宪宗成化七年(1471)铁钟1口,高1米余、重650公斤;寺西有唐净藏禅师塔;寺内现存东魏至清历代碑刻24通,尤以东魏天平二年(535年)“中岳嵩阳寺碑”、北齐武平七年(576年)“会善寺碑”、唐开元十五年(727年)“道安禅师碑”、唐大历二年(767年)“敕牒戒碑”、唐贞元十一年(795年)“会善寺戒坛记”等,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献价值。

登封会善寺

  二、山西

  6、五台山寺庙群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等五县,方圆五百余里。中心地区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顶海拔3058公尺,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为文殊菩萨道场。2009年五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存有唐代以来七个朝代不同风格的寺庙68处,是汉、蒙、藏族佛教徒共同朝礼的圣地。

  五台山成为文殊道场,华严学中心,与清凉国师关系极大。清凉国师为唐代高僧,法号澄观,山西山阴人。据传大师可以一目十行,一天可记万言。专门研究《华严经》。与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到五台山华严寺修持华严经,历四年写出《华严经疏》60卷,被誉为“华严疏主”。后被唐德宗(780—804)迎入京师。赐号清凉国师。他生历九朝,为七帝名师,华严四祖之一。五台山原称清凉山,澄观改名为代州五台山,作为文殊道场。澄观在五台山修持20年,讲演《华严经》五十遍,使五台山成为当时华严学研究中心。

  五台山寺庙众多,以显通寺、塔院寺、文宗寺、南山寺、南禅寺、佛光寺、菩萨顶、殊像寺、罗寺、金阁寺、广宗寺、碧山寺(广济茅蓬)、十方堂、黛螺顶、观音洞最为著名。现择其要者加以简介。

五台山中台台怀镇的佛教建筑群

  (1)显通寺,位于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中央,背靠灵鹫峰。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第二年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安顿。同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这是五台山第一座寺庙。相传五台山与印度灵鹫峰相似,所以这座寺庙,初名大孚灵鹫寺。后魏孝文帝再建,“环匝鹫峰,置十二院,前有朵花园,故又名花园寺”(《清凉山志》);唐太宗时重建,易名为大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时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明成祖朱棣赐名为“大吉祥显通寺”;明神宗为给慈圣李太后修建一座九莲菩萨道场,而把显通寺的塔院分立出去,赐名“大塔院寺”,将显通寺赐额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简称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再改名为大显通寺,直到今天。

  显通寺是五台山寺庙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全寺占地面积43700平方米,现有大小房屋四百多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布列于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宇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和各种配殿。建筑样式各异,多带宫廷建筑色彩,堪称明清寺庙建筑的典型。

  大雄宝殿,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约670平方米,为五台殿宇之最,木雕彩绘,肃穆堂皇。殿内佛像高大,金碧辉煌。五台山的重大法事活动,多在此殿举行,届时,各寺都有僧人参加。寺内珍藏着许多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如山门外两侧石碑,碑上摹仿龙形和虎形写有“龙”、“虎”两个大字。为唐代的遗物,弥足珍贵。藏经楼内有北魏时期铜铸的旃檀佛像,北宋开宝年间刊刻的雷峰塔藏经,明代人绘制在菩提树叶上的十八罗汉像,有杨五郎使用过的兵器-八十一斤重的铁棍。其中最珍贵者如下:

五台山第一大寺:显通寺

  铜殿为全国罕见的文物,位于显通寺的后高殿前。铜殿高八点三米,宽四点七米,深四点五米。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铜殿隔扇的外壁,铸有各种图案和花卉鸟兽,如玉兔拜月、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非常精致。据记载此殿为明代万历皇帝为感母恩而建造,用铜十万余斤。负责建造是高僧佛灯和尚(山西平阳人),他在今太原市郝庄村南建起了高达13层的宣文塔后,正在兴建永祚寺(即双塔寺),又奉万历皇帝的命令,到显通寺“传戒”时所建造。

显通寺铜殿  

  铜塔位于铜殿前。原有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现仅留下两座,八面十三层,玲珑秀丽,引人注目。两塔铸于明代,现只存两座。根据资料:大殿西边的铜塔是明代四川重庆府的陈挺杰等人在云南捐资,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七月初九日铸成,取名“多宝如意宝塔”。东边和的铜塔是显通寺僧人胜洪等出钱,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铸成,取名“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宝塔”。双塔十三层,均高8米,须弥座塔基。塔基上铸有精致的小殿、佛像,塔身内置佛像,外镌经文,中有四大金刚托塔像。西塔下层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民间传说康熙帝见其特别小而感叹道:“好大的土地!”谁知话音刚落,土地连忙叩头,感谢皇上的 赐封,从此便以“山西大土地自居”了。

铜殿东铜塔“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宝塔”

  无量殿又名七处九会殿。因为释迦牟尼成佛之后讲解《华严经》,在七个地方讲了九次才讲完。七处九会殿,是明代万历三十四年(1606)时,神宗命妙峰法师用磨砖砌成的一座华严道场。无量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从外面看是七间两层楼房,殿内却是三间穹窿顶砖窑,型制奇特,雕饰精细,宏伟壮观。殿四壁全用青砖砌就,殿顶用方木砌就。殿内无大梁、无立柱,殿外无廊檐,因此人们又叫它无梁殿,是我国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是五台山各寺庙中的一座特殊建筑,在全国也不多见。殿内正中供奉着卢舍那佛,背后供着弥勒佛。殿内明间供铜铸毗庐佛,高4.7米,西次间为木雕药师佛,高2米,东次间内安放八角十三级密檐式木塔1座,高7.75米,镂刻精细,为元代作品。殿内壁上有走廊一圈,有梯道可上。在走廊的任何一个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面貌。殿前正面每层都辟有七个阁洞。殿外壁每间砌有间柱,望板上雕刻有各式花卉和吉祥图案。殿前后檐明、次、尽间辟拱券门,门楣花罩雕刻华丽。前檐各间门额上均饰有石匾。整个建筑设计生动,技艺高超,结构坚固,400多年没有修过。

显通寺无量殿

  经字塔、经钟,“华严经字”塔陈列在藏经楼内。这座字塔是用蝇头小楷字组成的。在长一丈八尺,宽六尺的黄绫和白绫上,写有《华严经》八十卷,六十万零四十三字。这是清朝康熙帝年间苏州许德心用四年时间设计、八年时间书写完成的珍品。

  “大铜钟”悬挂在显通寺的钟楼内。铸于明朝万历四十八年(1620),为忌讳皇帝“万岁”,钟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钟身铸有楷书佛经一部,共一万余字。钟名叫幽冥钟,因为敲击时钟声绵长,传播深远,所以人们又把此钟叫做长鸣钟,也称为长命钟。

  千钵文殊铜象铸于明代,供奉在千钵文殊殿内。这尊铜像,造型奇特,上叠五个头像;胸前有手六只,其中的两只捧着一个金钵,钵内坐着释迦牟尼佛,背后向四周伸出一千只手,每只手上都有一个金钵,每个钵内都有一尊释迦牟尼佛。所以,这尊铜像又被叫做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像。

千钵文殊殿内千钵文殊像

  (2)塔院寺位于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神宗为给慈圣李太后修建一座九莲菩萨道场,而把显通寺的塔院分立出去,赐名“大塔院寺”。塔院寺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青庙十大寺之一。塔院寺座北朝南,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中轴线上的建筑有影壁、牌坊、石阶、过门、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慈延寿宝殿、塔殿藏经阁,以及山海楼、文殊寺塔等建筑,气魄雄伟,有殿堂楼房130余间,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寺前有木牌坊三间,玲珑雅致,为明万历年间所筑。寺内以舍利塔为主,大雄宝殿在前,藏经阁在后。塔基座正方形,藏式,总高约60米,全部用米浆拦和石灰砌筑而成,在青山绿丛之中,高耸的白塔格外醒目。塔刹,露盘,宝珠皆为铜铸,塔腰及露盘四周各悬风铎,风来叮当作响,极富古刹风趣,人们把它看作五台山的标志。现为全国重点寺院。

五台山标志性建筑:塔院寺白塔

  (3)佛光寺位于五台山县城北三十二公里的佛光新村山腰,为中国现存最大唐代木构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东向西,依山势起伏而建,三面环山,整个寺庙围裹在苍松翠柏之中,寺前是山下平原,豁然开朗。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471—499)时期,隋、唐时寺况兴盛,声名远扬长安、敦煌等地,在日本、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唐武宗灭佛时,佛光寺遭到破坏,现存东大殿,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77)重建,殿内塑像、壁画、石刻,殿外墓塔、经幢,都是唐代遗物,既有极高文物价值。

  东大殿、文殊殿古代建筑:东大殿位于佛光寺内东向山腰。雄伟古朴,居高临下,俯瞰全寺,为寺内主要建筑。此殿是唐代遗物:根据殿前石幢刻字与殿内梁架上题记核证,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殿前基址甚高,有片石砌筑,其上筑以台基。殿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形制。前檐当中五间安有大型板门,两尽间及两山后间安直楼窗,便于殿内后部采光。殿内外柱上有古朴的斗拱托上部梁架和深远翼出的屋檐。殿内天花板将梁架分为明状(露明梁架)和草状(隐蔽梁枋)两部分。梁枋嵌消规整,结构精巧,局部还保存有早期彩绘痕迹。殿顶全用板瓦仰俯铺盖, 脊兽全为黄绿色琉璃艺术品,一对高大的琉璃鸱吻矗立在正脊两羰,使殿宇更加壮丽劲健。此殿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我国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代表作。

  文殊殿位于佛光寺内前院北侧。金天会十五年(1137)建。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悬山式屋顶。形制特殊,结构精巧,是金代以前的我国古建筑中少见的一例。檐下补间铺作斜拱宽大,犹如怒放的花朵,具有辽金建筑的特征。为扩大殿内空间面积,前后两槽均用长中专之间用斜材递负荷,构成近似人字柁架的屋架,为我国古建筑中所罕见。殿顶脊中琉璃宝刹,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烧造,形制秀丽,色泽浑厚。 殿内佛坛上塑文殊菩萨及侍者塑像六躯,面相秀润,装饰富丽,是金代的雕塑遗物。 殿内四周墙壁下部,绘有五百罗汉壁画,是明宣德年间的作品。

东大殿飞檐精美的木质结构

  祖师塔、唐塔:祖师塔位于佛光寺内东大殿南侧。是北魏孝文帝时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塔。塔身古朴,用青砖砌筑,高约8米。平面六角形,两层,第一层中空,正西面开门,门上有火焰形券拱,塔檐用砖叠涩垒砌。上层各角砌有束莲式倚柱,正面饰以火焰式券拱假门,侧面雕砖破子楼窗,顶部置有覆钵,莲瓣及宝珠。无论外观形制,局部装饰和细部手法,均属北魏遗构,这是佛光寺创建时期保留至今的唯一实物。现存六角形祖师塔,形制古朴,是北魏遗物。

  唐塔在位于山西五台县佛光寺东山腰和西北塔坪里。共七座,其中四座为唐塔。手法古老,形制特殊,为唐塔中所罕见。其中“解脱禅师塔”在寺西北塔坪里,唐长庆四年(824)建,方形,两层,高约10米。基座束腰须弥式,塔身中空,正面有券拱门,塔内上部为叠涩藻井。塔刹有刹座覆钵及受花,宝珠已不存。“无垢净光塔”在寺东山腰,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建,平百八角形,束腰须弥座,塔向残坏,塔内出土的汉白玉雕像(佛,菩萨,第子,金刚等),都是建塔时的原作,比便适度,面形丰满,线条流畅,是优秀的艺术品。“志远和尚塔”在寺东山腰,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建,八角形基座,上砌圆形覆钵式塔身,形体秀美,西向辟门,塔刹残坏。这种形制的唐塔,为国内孤例。“大德方便和尚塔”在寺东山腰,贞元十一年(795年),平面六角形,通高4米,西向辟门,塔刹残坏。门外北向嵌有塔铭刻石,记载颇详。唐代以前我国古塔多为方圆两种形制,六角或八角形者颇为少见,佛光寺墓塔恰好弥补了这个缺陷。“无垢净光塔”建于安史之乱前三年,“志远和尚塔”建于唐武宗会昌灭佛前,“大德方便和尚塔”建于韩愈上《谏佛骨表》之际,因此这几座唐塔在历史和文学史上也有很大参考价值。

佛光寺内祖师塔

  古代壁画雕塑:东大殿殿内有壁画和彩塑三十五尊。壁画都为唐代作品。雕塑比例适度,躯体自如,面形丰满,线条流畅。各间皆有主像一躯,分别为释迦佛,弥勒佛,弥陀佛及普贤,文贤,文殊二菩萨。主像两侧及前面各有胁待菩萨和供养菩萨,并有待者牵引狮象。佛坛两角,有金刚待立。坛上还有施主宁公遇坐像和主持修建的愿诚和尚像。其中文殊殿殿内佛坛上塑文殊菩萨及侍者塑像六躯,面相秀润,装饰富丽,是金代的雕塑遗物。 殿内四周墙壁下部,绘有五百罗汉壁画,是明宣德年间的作品。

东大殿殿内三十五尊唐代彩塑

东大殿内精美的唐代壁画(局部)

  (4)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距县城22公里,距五台山台怀镇87公里。寺院面积不大,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3米,由两个小院落组成,共占地4158平方米。南禅寺是乡间小庙,历代均未引起重视。1937年,我国建筑学界泰斗梁思成依据敦煌壁画的线索,经多方考查方发现。

  该寺建筑具体年代不详,但大殿内西平梁底皮有题记云:“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可知南禅寺应建在唐建中三年或以前。即便以建中三年修建算起,该寺距今也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比佛光寺还早25年,是我国现在保存下来的一座最早的木结构寺院建筑,也是亚洲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佛光寺有“四绝”:塑像、壁画、墨迹和建筑,而被梁思成称为“世间瑰宝”。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佛光寺外形朴实,比如寺庙的柱于、斗拱、门窗、墙壁一律涂成土红色。大殿及殿中的唐代雕塑,堪称国宝,1961年,国务院公布南禅寺大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禅寺是乡村小寺,非官家庙宇,限于财力,规模甚小。大殿之“大”,是对本寺其它建筑而言,实际只是一座很小的殿堂。其面宽3间,15.6米;进深3间,13.9米,基本呈方形。但就是这样一座小殿,却逃过唐武宗“会昌灭法”以及千年来的战火、地震、十年浩劫等无数天灾人祸,以其中唐木结构建筑的独有特色,成为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是研究唐代建筑发展史的重要实物。

  大殿:全殿由台基、屋架、殿顶3部分组成。台基高1.1米,由砖石垒砌,在低矮配殿的衬托下,使大佛殿显得雄伟突出。殿前置月台,南北长5米,东西后沿宽15.72米,前沿宽14.64米,形成不规则的方形。南禅寺的大殿与月台几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更使大殿显得气势不凡。大殿的屋架简练、笃实、古朴,显示了唐代的建筑风格。殿身四周设檐柱12根,其中西山墙内施方柱3根,为翻修前的原件,其余为圆柱,粗壮结实。殿内别无金柱,屋顶重量通过梁架由檐柱支撑,墙身只起间隔内外和遮挡风雨的作用,与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相似。檐柱柱头稍有卷杀,微向内倾,形成侧脚,与横梁构成斜角;角柱生起,致使梁架四角翘起,即使整个屋架的结合更加紧凑,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又使出檐深而不低暗。

  大殿整个屋架结构合理,排列齐整,衔接严实,无多余的装饰构件,间有局部的点缀。其优点有三:一是紧凑牢固,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千余年来,任凭风侵雨蚀,雷轰地震,大殿安然无恙,雄姿依旧。二是可使室内不再用柱,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便于按照需要随意安排像设。三是室内系彻上明造,在不设平棋、平暗直接暴露梁袱椽檩的情况下,屋架给人以简洁大方、井然有序的视觉效果。另外,梁架在四面向正中层层举高的过程中,采用了相当平缓的举折比例,为屋面的平缓过渡、形成优美的造型奠定了基础。

  殿顶为九脊式样,一正脊、四垂脊、四角脊,上部两坡,下部四坡,清代称单檐歇山式。这样的设计照顾了两个方面:一是殿的平面近于方形,若采用庑殿顶(四脊式),正脊将显得过短,不如九脊式比例合适。而这种形式也就成为后来方形或近于方形平面殿堂普遍的处理方式。二是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民间寺院殿堂,最多只能与贵邸的厅堂近似,遂建成了低一个等级的九脊屋顶。民间也能设计构建得这样科学合理,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经相当普及。殿顶坡度相当平缓,因此其出檐深远翼展,刚健轻巧,似鸟革一飞,气度从容。殿顶一色青瓦仰俯铺盖,正脊两端安置鸱吻,别无修饰,简朴古雅。“五台二唐寺,瑰宝世间无。”这是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五台杂咏》词中对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的评价。

南禅寺大殿

  雕塑、壁画:南禅寺大殿共有佛像17尊皆为唐代雕塑:正中为释迦牟尼坐像,迦叶、阿难童子,胁侍菩萨伫立两侧;右次主像是文殊菩萨,左次主像是普贤菩萨,分坐在雄狮和大象驮着的莲花宝座之上,两侧也有童子和胁侍菩萨侍立。人物形象各个秀眉善目,肌肤白净,体态丰满,仪态端庄,裙带飘逸、流畅,色彩搭配自然和谐,显示着唐文化的大气之美、和谐之美。南禅寺东西配殿(菩萨殿和十王殿)原保留了数十尊唐宋塑像,堪称稀世之宝。五十年代初,为安排林彪在五台山疗养,特将五台山幽静处一座庵庙腾出,庵内数十名尼古被迁送到南禅寺。为安置尼姑们住宿,东西配殿里的神像们被迫迁移,挪放至寺院附近山谷里的一间窑洞内,以后,遭地震,山谷塌陷,窑洞被覆,数十尊唐宋塑像遂不知下落。

大殿内唐代释迦摩尼佛像

大殿内释迦摩尼佛像左侧唐代文殊菩萨像

  (5)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是五台山十座黄庙(喇嘛庙)中的首庙。由于它的建筑雄伟、金碧辉煌,远看好似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喇嘛宫菩萨顶。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初名大文殊院。据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菩萨像,塑工安生前来雕塑。一天夜里,文殊显圣,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展示真容,故此寺改名真容院。北宋时重修,并铸铜质文殊像一万尊,供奉在寺内。南宋时改建,并将此寺易名为大文殊寺。明朝永乐初年,始有菩萨顶的称谓。万历九年(1581),又对该寺进行了重修。清代是菩萨顶的极盛时期。由于满族崇信喇嘛教,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遂将菩萨顶由青庙改为黄庙(喇嘛庙),并从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菩萨顶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清帝对菩萨顶极为尊崇:康熙皇帝先后到菩萨顶朝拜了五次,又敕令重修菩萨顶,在菩萨顶的主要殿宇铺上黄色琉璃瓦,山门前的牌楼也修成了四柱七楼的形式,并授于该寺“番汉提督印”,命山西全省,其中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大喇嘛进贡。菩萨顶山门外水牌楼上的“灵峰胜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圣境”,均为康熙皇帝题写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萨顶东禅院内两座石碑,高三米、宽一米,碑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菩萨顶大文殊院碑记》是乾隆皇帝的御笔,碑文称:“五台并高数十里,如覆盂,如县栈阁,如鹘摩天,如鳌脊出海。飞鄂穹岫,飘渺超忽棗台怀居五台之中,左襟右带,前俯后仰,若在怀抱。其地阳陆平林,旧多梵刹。有菩萨顶文殊院者,相传文殊示现于此,其殿庑庄严弘邃,殆福地之精蓝,神垌之奥迹也”。描写他登五台山的感受,书法圆润流畅,结构丰满雄健,是很宝贵的艺术品。

  菩萨顶的建筑布局很有特色,且主要殿宇外观似皇宫,而内部布置却又具有浓烈的喇嘛教韵味。因为菩萨顶在灵鹫峰上,从峰下仰望,菩萨顶前一百零八级陡峭的石阶,如悬挂在空中的天梯,上面是梵宫佛国,琼楼玉宇。有人说这种布局恰似龙头:牌楼的正门是龙口,旗杆是龙角,厢房壁上的圆窗是龙眼,而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石阶,则是龙吐出的舌头。又因山门前的大石阶,中间不是一级一级的,而是斜升的大平面,雕有九龙吸水。九龙翻腾,互相缠绕,真可谓“活龙活现”。人们附会这是象征山西旧属的九府,九龙吸水下面的一百零八级台阶,暗指山西旧属的一百零八县。可见,菩萨顶寺庙建筑中富丽的皇宫气派和象征权力统括山西的说法,与清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

  菩萨顶现在占地面积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余间,布局结构紧凑而有变化,且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建筑。全寺建筑大体上可以分为前院、中院、后院三个部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两旁,对称地排列着钟楼、鼓楼、禅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伟;配殿位居两侧,左右对称。全寺建筑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壮观恢宏,加之红柱红墙,金色琉璃瓦,更显得金碧辉煌,富贵豪华。其形态,其气魄,一点也不逊于皇家宫室,真是一派佛国仙境的景象。其中以文殊殿最为著名。

菩萨顶牌楼正门下的一百零八级石阶

  文殊殿有滴水大殿之称。殿上有一块檐瓦,无论春夏秋,也无论阴晴雨,总是往下滴水。时间长了,文殊殿前的一处阶石上面成了蜂窝状。佛教徒说这是文殊菩萨灵验,广施雨露。实际上,这是建筑上的一种巧妙设计。过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储水层,储水层下又有防漏设施。每当雨天,雨水透过琉璃瓦孔而存于储水层内。在阴天或晴天时,储水层中的水便慢慢地从檐瓦滴下。后来翻修时,不知保护殿顶存水的奥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殿内的文殊像,与一般佛教寺庙(青庙)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两侧墙壁上,还挂着唐卡-绘在布上的藏画。另外,大雄宝殿、文殊殿的柱头上,还挂着桃形小匾,上写梵文咒语。这些,都是喇嘛教寺庙建筑装饰中所独有的。这里也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出家寺院,曾在此“醉打山门”,闹得寺僧要“卷堂大散”。寺内今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雕塑,则是把鲁智深在东京(今开封)大相国寺的故事情节移到菩萨顶来了。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雕塑 

文殊殿内的文殊像

  (6)殊像寺位于五台山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寺合称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五台山青庙十大寺之一。寺院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五十余间。寺内有康熙御制《殊像寺碑》,描述该寺的景色和神圣:“兹殊像禅寺,开基台畔,结宇山阿。谷迩凤林,环千岩之紫翠。堂临鹿苑,俯万壑之烟霞。峰日梵仙,望层峦于天际。泉称般若,落清涧于云中。殿有金容,因名殊像。天人肃穆,群瞻龙象之尊。仪度庄严,共礼骏猊之座。青莲妙相,琉璃光映于林端。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关于建庙的经过,乾隆皇帝在《殊像寺落成瞻礼即事成什》中记述道:他陪同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进香。山麓有寺叫殊像寺,相传是文殊师利菩萨显相的坟,塑有文殊像,所以叫“殊像寺”。皇太后默记文殊像貌,回京后,命人在香山雕了一尊石像,并建立“宝相寺”。由于“满洲”和“文殊”音近,所以清初五世达赖向顺治皇帝上奏时,称清帝为“文殊菩萨化身大皇帝”。后乾隆皇帝受戒(乾隆三十六年在广元寺),也传言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于是乾隆皇帝在承德行宫仿殊像寺修建一座寺庙,亦名殊像寺。当时,乾隆皇帝所看的佛经都为藏文或蒙文,没有满文经卷。于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成立经馆,译制满文藏经,一共抄写3部存于此庙藏经阁。这3部首次满文经典一部被日本帝国主义者掠走,另一部流落在法国巴黎,第三部下落不明。今日殊像寺内最有名的就是文殊阁。

  文殊阁:该殿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中心区最大的殿堂。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台怀镇诸寺中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文殊菩萨端坐在狮子背上,面颊丰满,两耳垂腮,双目平视,双手微举,身后的一片黄亮,真好象是菩萨身上放出的灵光。民间传说塑像时文殊菩萨曾于天空显真容,匠人情急之中,拿出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刚捏好,文殊的真容便隐去。匠人接着用泥仿塑,却总是不很理想,于是便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一层金,于是这尊塑像又称为“乔面头像文殊菩萨”。菩萨坐骑骏猊是狮子的古称,塑像中狻猊高3.95米,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张牙卷舌,跃跃欲试,如抖擞精神,即将腾云而行。狮子腰身和腿上呈蓝底白点颜色,颈上长满深绿色卷毛,胸间佩挂鲜红的穗缨,显得雄壮敦实,精神抖擞,作行走姿势,给人一种活泼奔腾之感。在五台山所有的文殊菩萨架狮塑像中,唯有这一只塑得最活,最传神。

  文殊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为一幅长48米,高6.8米,面积为326.4平方米的彩色悬塑。雕塑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多变:这些罗汉在崇山峻岭间,或是降龙伏虎,或是撼山探海,或是聆听讲经,或是端坐习定,或是脚踩水兽,或是坐船渡海,或是飞行空中,各显法力神通。内有山、水、云、路、溪涧、石洞、棚舍、殿堂、花草、树木、一叶飞舟、旋涡激浪等物烘托陪衬。殿内柱子上还蹲有一尊罗汉,传说是中国的济公和尚。这一巨型彩色悬塑,有动有静,色彩绚丽,高度浓缩了佛国世界,体现了中原传统雕塑艺术和西域佛教艺术完美融合。“殊像寺”原名为“殊祥寺” 据说,就因为这尊造型特殊的文殊头像,遂改名为“殊像寺”。

文殊阁内五百罗汉渡江悬塑(局部)

文殊阁内文殊菩萨骑猗狻的塑像

  善静室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为寺后西北角清净处的一间客堂,后来被清世祖顺治的妹妹三公主看中,把它改名“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三公主为康熙的姑妈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来,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其子吴世霖绞死,只好在此出家。此时,寺内有位年轻僧人,精通内典,常与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引起流言。在京城的康熙听见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人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两人之间没有奸情,于是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重建后,有人提议把它改名“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

殊像寺善静室

  7、太原崇善寺

  太原崇善寺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唐代改建为寺院。明代洪武14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内有大殿六座,院落十八座,殿阁楼台、堂廊庑近千间。作为大明王朝的祖庙,扩建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格式: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齐的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大殿-金灵殿,就是一座没有帝座的祖庙。这在中国佛教寺院的修建中是罕见的,也因此享受着比一般寺庙更多的香火。清代同治3年(1864),崇善寺毁于一场大火,现仅存大悲殿、山门、钟楼、东西厢房。我们现在看到的崇善寺,只是原来寺庙的几十分之一,虽然在明成化和清嘉庆年间进行过修葺,但都是小修,大至梁架,小至门窗都未更换,基本上还是明代初修时的原物。因此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占地仅为九百平方米的大悲殿,虽然仅是原崇善寺的几十分之一,但它却保存着崇善寺的精华。大悲殿坐落於宽厚的台基上,前有月台,成凸字形组合。殿身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初木构建筑,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大悲殿前两侧,皆有火劫後所建仿明琉璃瓦亭,左为鼓亭,右为钟亭。山门东侧,另有大钟楼,上悬明正德元年(1505年)铸造大钟,重9999斤,钟声可响遍全市。

  崇善寺现存雕塑、绘画、佛教经籍等珍贵文物甚多。大悲殿内供奉三大士像,中间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左古为文殊、普贤菩萨。三尊塑像旨高达8.5米,色彩绚丽,造型端庄,栩栩如生,为明朝雕塑中的精品。寺内西院另有明朝文殊菩萨的比丘像,造型奇特,衣纹不依现实纹理,而呈螺旋式波浪图案,具有古印度健陀罗遗风。此像原奉於太原市文殊寺和北大方院千寿寺,後迁奉於崇善寺。大殿两旁筑两条半壁长廊,绘以佛传故事和经变故事壁画,更加突出了大殿的主体地位。崇善寺亦为中国现时著名的佛教经藏收藏地之一,内藏宋、元、明版等经书达三万馀卷,且大部分为木刻书法珍本。其中包括宋版《鼓山藏》、《碛砂藏》、元版《普宁藏》和明版《南北藏》。相传为明版的血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为劫後仅馀的孤本。崇善寺所藏还有明、清、民国各时期碑记11块。寺内另有树龄已达四百多年的国槐数株。清幽古雅的崇善寺,六百多年来,寂然坐落於尘俗之外,不愧是一座五彩斑斓的文化艺术宝藏。现为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该寺现存代表性建筑和文物如下:

太原崇善寺

  藏经:崇善寺保存的佛教藏经,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全国少有。有我国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贵版本-北宋《崇宁万寿藏》和南宋《碛砂藏》。《崇宁万寿藏》又称《鼓山大藏》,前后用了三十三年时间刻成。原刻本共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余卷。现仅存十七卷零十八页。《碛砂藏》是南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开刻,到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3年)完工。历经百年刻成的《碛砂藏》,共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现存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四十六卷。除此之外,这里还一直保存着元版藏经,即元皇庆元年(1312),由民间募资刻印的《普宁藏》,现存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原版少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除上述版本外,这里还有以后从其他寺院或地方移来的藏经多种,如从太原中十万院移来的明版藏经《南藏》,从大同移来的《北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日本清置的影印藏文《大藏经》,又名《甘珠尔》等。此外还有另具特色的石刻《金刚经》拓本、金字《华严经》、《法华经》及刺血《华严经》等。正是这一些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特色的藏经,使崇善寺在佛教寺院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

  壁画:明朝崇善寺大雄宝殿外的长廊上,原绘有84幅《释加世尊应化示迹》及53幅《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前者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后者绘善财童子参拜诸佛学法的故事。但真迹已於清朝同治三年大火中焚毁。幸而早在明朝成化年间,有画师依原画精心临摹成137幅绢画,装帧考究,虽经五百余年,但仍鲜艳如初,被人们称为“宝石画”,使我们今天能够一睹大雄宝殿当年两掖长廊上的璧画风采。这两套壁画临摹本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这两套摹本,。这些画不仅可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我国的绘画史等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大悲殿是现崇善寺的主体建筑,矗立在宽厚的台基上。殿前有平旷的“凸”字形月台,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出檐深远,黄绿琉璃瓦剪边,通高近20米。殿内正面须弥座上,三尊泥塑贴金菩萨并立,为观音、文殊、普贤,称为“三大士”。正中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为密宗所属六种形象之一。观音菩萨其左为普贤菩萨像;其右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像。塑于大悲殿内的这尊文殊立像,只有三头六臂,之所以称千手千钵,是因为她身后的相轮是由一圈圈手臂组成,而每只手都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都端坐着一尊雕刻精细、玲珑剔透的释迦佛,据说也是文殊的变相之一。三尊立像均高八米左右,身姿秀美,面慈目善,雍容华贵,给人可亲可敬的感觉,是我国明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大悲殿观音菩萨像

右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像

  8、大同上华严寺

  大同上华严寺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为山西省著名寺庙。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金建筑,与其他寺院不一样,内有“东方维纳斯”,值得一看!位于大同市西部,始建于辽代。它是依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修建的。明中叶后整座寺院分为上、下二寺,各开山门,自为一体。1963年又合为一寺。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云中(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建华严禅寺。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康熙初年曾事修补,但风光难现。2008年,大同市启动名城复兴工程,投巨资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恢复了辽金时期大华严寺的鼎盛格局。

  现上下二寺虽连成为一体,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别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始建于辽,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檐高9.5米,庑殿项,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历经风雨,至今光泽灿然。当心间及左右梢间辟门,形制古朴,为金代旧物,门前所饰壶门,为已知较古者。殿内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十二根,扩大了前部空间面积,便于布列佛像和进行佛活动。殿内有五方佛和二十诸天等明代塑像,四周壁面为清代罕见。顶部天花板彩面共973块,大部为清代制作,所绘圆环、龙凤、花卉、梵文等图案,极富变化。殿内还有一座2.5米高的木构楼阁模型,是仿制明代大同城西北角的乾楼而作,为研究明代大同城楼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殿内四周墙上,绘满了巨幅壁画,规模之大,为全国的寺院壁画所罕见。内容丰富,除了佛讲《华严经》的“七处九会”外,还有佛传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罗汉图和千手千眼观音等,均为鸿篇巨制,颇有气魄殿外的殿墙上嵌有四块石碑,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书写的《易经》碑,弥为珍贵。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相距不远。1963年,分开了几百年之久的华严寺,终于又合成了一座大寺院。下寺大殿为薄伽教藏殿,意为佛教的经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进入此殿,气氛与大雄宝殿截然不同。大雄宝殿内是色彩鲜艳,金碧辉煌;此殿内则是森沉冷肃,古色古香。殿内中央佛坛上,三尊大佛端坐于莲花座上,庄严静穆。身后有硕大的背光,背光内侧饰网目纹,外侧饰火焰纹。其两旁侍立的弟子则是清秀温静。诸菩萨造型优美,神态各异,表情生动。殿内侧沿壁排列重楼式壁藏38间,至后窗处作天宫楼阁5间,两侧以拱桥相连。壁藏分上下两层,上层为佛龛,下层为藏经的经橱。整个壁藏和天宫楼阁是一组辽代建筑模式,也是国内唯一规模宏大的壁藏制作。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海内孤品”。

上华严寺大雄宝殿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特别是塔下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佛祖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是传统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合掌露齿菩萨是大同华严寺薄伽教殿内的著名彩塑。相传是一位老雕工依照他女儿她生前的身态、形体、眼神雕成,并放在佛殿内显要位置,特别把那露齿莞尔一笑的神情塑在雕像上。据说郭沫若参观该寺后,想到此雕塑之美,又返回该寺,再次欣赏观摩。

合掌露齿菩萨

  9、交城县玄中寺 

  交城县玄中寺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为净土宗的发源地。日本佛教净土宗及其系统各宗派均奉为祖庭。国内外影响甚大。

  据寺内所存唐穆宗长庆三年(832)《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铭记载:“大魏第六王孝文帝延兴二年(472),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476)寺方成就”。玄中寺不仅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而且是净上宗的中心,这和南北朝名僧昙鸾大师的努力分不开的。昙鸾是山西雁门人,早年修习大乘空宗的学说。梁代时,昙鸾赴江南从道家陶弘景学“仙经”,以求长主不老。后从印度菩萨支接受净土法门。净土宗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和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昙鸾于此讲经说法,广布净土宗教义,并撰《天亲净土论》两卷,名重一时,影响极大,成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始祖。南朝梁武帝对昙鸾十分崇信,称他为“肉身菩萨”。东魏静帝元善把他尊为“神鸾”,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年移居玄中寺为住持。隋大业五年(609),并州名僧道绰来玄中寺,见到昙鸾大师的碑文,深受感召,从原来“涅槃”学改修净土宗。之后,道绰以玄中寺为中心,传布净土教义,在寺30余年,教徒甚众。道绰劝人掐珠念阿弥陀佛名,或者每念一声佛名,放麻豆一粒。据说虔诚的信徒念佛积豆至“数百万斛”。唐贞观九年(635),太宗李世民以其天子之尊亲临瞻礼,施舍“众宝名珍”,为长孙皇后祈福消灾。唐贞观十五年(641),善导到玄中寺拜道绰为师,受《无量寿经》。道绰圆寂后,善导继任主持。善导被称为“弥陀化身”。武则天对他极为崇敬,曾封他为奉敕检梭僧。至此,由昙鸾传布的净土宗,经过道绰、善导的推广,已基本建立,而玄中寺也因此而声名远播,成为当时全国佛教三大戒坛之一,与西都长安的灵威坛,东都洛阳会善坛齐名。据说他写《弥陀经》10万卷,信徒极多,有人诵读《弥陀经》10万至50万卷,每日念佛名万声至10万声。德宗贞元九年(793)由寺主慎微在寺内建“甘露无碍义坛”,与长安灵感坛、洛阳会善坛并为当时“天下三大戒”,古刹达到鼎盛期。此后屡经兴废: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寺遭大火焚毁,由主持道珍修复。金大定以后,又两次遭大火,烧毁过半,屡经修复。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年)赐名“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此后便统称“玄中寺”。在元政府支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元贞年间,寺内广有土地、山林、园堡、水碾等产业,下辖四十院,遍布于现在华北各省,名声之大,无以复加。  

  玄中寺不仅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日本也有很深的影响。日本的净上宗和净土真宗是继承玄中寺昙鸾、道绰和善导所创的净上宗而建立起来的。这两个佛教宗派还把玄中寺列为祖庭之一,并尊善导大师为“高祖”。1942年。日本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昙鸾大师奉赞会”会长营原惠庆拜渴玄中寺,从寺中带回几粒枣核,种在自己住持的运行寺,并把寺名改为“枣寺”,视为玄中寺的别院。以后又多次到玄中寺。1977年又到玄中寺参加昙鸾大师的奉赞会。现在供奉在玄中寺内祖师庭的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的画像,是由日本净土宗大本山知思院、增上寺和真宗本愿寺派、大谷派分别绘制的。

  除了上述画像精品之外,玄中寺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和珍贵的文物。寺外的单孔牌楼和寺内的天王殿是明代的遗物。此外,还有历代石刻造像、碑记40多件。其中最珍贵的育北魏延昌四年(515)造像;北齐河清三年(564)四面千佛造像,是玄中寺历史的佐证。

  有唐代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高氏所书《铁弥勒像颂碑》。碑文反映李世民北上太原到玄中寺礼谒道绰太师为皇后祈愿除病的事实。原碑在宋元祐年间被大火烧毁,现碑是金泰和四年(1204)重刻的。

  还有《唐四至记碑》,记载玄中寺建寺始末和赐庄田的情况,据载仅唐宪宗元和七年(812)一次就赐庄田150里;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八思巴思圣旨碑》,反映元代初期政治经济情况。这些珍贵文物,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是研究佛教史和社会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玄中寺在清代逐渐衰落,特别是清末连年战争,殿阁被毁,寺院荒芜,僧众逃散,珍贵文物被窃走,后又遭火劫,主要建筑万佛殿、善法殿、东西配殿均化为灰烬。

  1949年以后,进行大规模修葺,深山古寺为之焕然一新。新修后的玄中寺保持原寺风貌,分前、中、后三院,层次分明,中轴线上天王殿、七佛殿、千佛殿,一字排开。大雄宝殿为全寺中心,建筑雄伟、浑厚。殿内正中供奉阿弥陀佛木雕像,四周横挂十六尊者画像,这些画像中有十三幅为明代作品。手法精巧,所画尊者或降龙伏虎、或棒书细读、或瞑目内观,喜怒哀乐形态各异,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玄中寺不仅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日本也有很深的影响。日本的净上宗和净土真宗是继承玄中寺昙鸾、道绰和善导所创的净上宗而建立起来的。这两个佛教宗派还把玄中寺列为祖庭之一,并尊善导大师为“高祖”。自此以后,日本佛教和玄中寺关系更加密切。1942年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昙鸾大师奉赞会”会长营原惠庆拜渴玄中寺,从寺中带回几粒枣核,种在自己住持的运行寺,并把寺名改为“枣寺”,视为玄中寺的别院。以后又多次到玄中寺。1977年又到玄中寺参加昙鸾大师的奉赞会。现在供奉在玄中寺内祖师庭的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的画像,是由日本净土宗大本山知思院、增上寺和真宗本愿寺派、大谷派分别绘制的。

  寺内现存最古建筑为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所建之天王殿、七佛殿、千佛阁、寺外的单孔牌楼;秋容塔雄峙寺东山巅,为宋代遗物。寺内现存历代碑碣48通,并有宋铸铁弥勒佛及明代木雕佛像,俱为珍贵文物。其中最珍贵的育北魏延昌四年(515)造像;北齐河清三年(564)四面千佛造像。

山西交城县玄中寺

  秋容塔建在玄中寺东南的龙山峰巅,周围砌有约1米高的砖花栏,峰顶塔身悬檐部分砖为唐代绳纹砖。中空,内外8面9角塔高13米,为两层叠石出檐砖塔。内构五层,顶端层约1米高,上为塔尖,塔尖为圆形石材塔顶旧有铁佛一尊,高约2尺,属于宋代建筑风格,因无无确切记载,何年所建缺考。此塔高耸峰巅,“石壁秋容”是交城十景之一。据唐《铁弥勒像颂碑记》云:“道绰禅师寻终,官寺初创,分身建塔,遗迹岿然”。此塔应为道绰禅师灵骨塔。但秋蓉塔除了藏舍利或佛经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报信”。因为“环寺皆山,而在山尤险,自干戈扰攘,村民寺众,往往依险以逃难”( 《山西石壁玄中寺志》)。

秋容塔

  三祖殿供奉净土宗昙鸾、道绰、善导的祖殿,系玄中寺第二殿院。正殿虽面阔五间,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分上下两殿,一层,二层七佛殿,为歇山式建设筑,琉璃瓦覆顶。现在的三祖殿是在原七佛殿基础之上于1978年扩建的,历时十四年,于公元1994年竣工、造像并举行开光法会。殿内三座坐像昙鸾居中,道绰居右,善导居左。为铜质,各高二尺七寸,是根据1957年日本高僧菅原惠庆长老率团拜谒玄中寺所带绘像铸造的。堂内正面悬挂着昙鸾、道绰、善导三位法师的画像。这三幅画像是1957年9月18日日本菅原惠庆长老与高阶珑山为首的佛教访问团参观玄中寺所赠,是由日本净土宗大本山知恩院、增上寺和真宗本愿寺、东本愿寺分别绘制的。佛龛前悬挂着一对形制精美的幢幡,是1980年日本净土宗为纪念善导大师圆寂1300年来华参拜祖迹时赠送的。祖堂内还陈列着日本佛教界赠送的经书、法物、照片等礼品。北魏造像残碑上刻佛像,供养人与铭文。铭文为:“大代延昌四年岁次乙未十月庚午朔七日丙子却波村邑师比丘法欢合邑七十人上为皇帝陛下造石佛两区愿天下太平人民和顺愿从心。”在七佛殿两侧建有碑廊,陈列着历代碑刻21通。其中有一块罕见的八思巴文圣旨碑,此外还有唐长庆三年(823)的《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1954年,玄中寺千佛殿废墟中出土了宋朝鎏金铁佛两尊,对研究宋代铸造工艺也有所帮助。

三祖殿 

  历代碑碣:寺内现存历代碑碣48通,其中有唐代女书法家、太原参军房嶙之妻高氏所书《铁弥勒像颂碑》。碑文反映李世民北上太原到玄中寺礼谒道绰太师为皇后祈愿除病的事实。原碑在宋元祐年间被大火烧毁,现碑是金泰和四年(1204)重刻的。还有此外还有唐长庆三年(823年)的《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记载了玄中寺创建始末和特赐田庄的情况。据载仅唐宪宗元和七年(812)一次就赐庄田150里;有元至元十四年(1277)《八思巴思圣旨碑》,反映元代初期政治经济情况。正面是八思巴文,阴面是汉字正书。这些珍贵文物,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是研究佛教史和社会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10、应县净土寺

  应县净土寺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东北角,为净土宗祖庭。据清代《应州志》载,净土寺于“金天会二年(1124)僧善祥奉敕创造,金大定二十四年僧善祥重修”,距今已有860多年的历史。净土寺距天水市45公里,位于仙人崖景区,在通往牧马滩和石门公路旁的山坳中,周围群众环抱,参天古松林立,微风吹拂,可听松涛之声,故“净土松涛”为秦州八景之一。

  净土寺依山而建,风景如画。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伽蓝、祖师殿、古佛殿、金刚殿、大雄宝殿、菩萨殿,依次排列。1966年文革中“扫四旧”被毁,现仅剩大雄宝殿。

  主殿大雄宝殿为金代原物,建于金大定二十四年,平面略呈方形,斗拱疏朗,尚可看出金代建筑风貌。大殿深广各3间,平面呈方形。殿内的藻井四面金龙盘绕,造型美观,构图精细,是研究古代建筑学的实物资料。殿内四壁的壁画,始绘于清代,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佛以及诸菩萨的佛教事迹。1933年秋,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考察应县木塔时,发现离木塔几百米之遥处,有一个大型寺庙群,他走进去一看,惊叹不已,连连称赞,说应县有三件宝:一为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杰作,实属国之瑰宝,世之奇葩;二是净土寺的天宫楼阁藻井,构思精巧,妙微入神,玲珑细致,超类绝伦,是国宝一绝;三是净土寺山门前的一对石狮,“披头散发”,造型独特,雕工精美,全国罕见。一对石狮原来在山门前,头部酷似“中国猿人”,梁思成先生考证是辽代文物。“文革”时,这对石狮被红卫兵捣毁了面部,后被僧人埋入土中才躲过此劫。石狮不高,大约1米左右,虽然脸部全毁,但还是能看出果真“披头散发”。大殿的莲花台前,还有一卧佛,高约两米,雕工细致精美。“文革”中,寺院被毁,卧佛亦被僧人埋入地下躲过劫难。2006年05月25日,应县净土寺作为金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应县净土寺

  大雄宝殿是全寺之主殿,为金代原物,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殿内天花上设计的藻井,又叫'天宫楼阁’。藻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室内天花的一种装饰性处理手法,多做成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宫殿或寺庙殿宇中多做成斗八藻井,藻井上装饰各种花纹、雕刻或彩画。净土寺大雄宝殿设覆斗形大花板,以梁袱划分9格,分别作成9个藻井,面阔3间或5间的建筑大多只在明间正中使用一个藻井,净土寺大殿的藻井却布满3间殿宇的全部天花,明间为斗八藻井,正中金龙盘绕,气势磅礴。另外八个藻井则成八角、正六、长六角、菱形等。每个藻井中心为一红色圆星,旁用上万块小木条与小木块饰成“天宫楼阁”,混金彩绘,与藻井相呼应,庄严雅致,阁内壁板上绘佛像。下层四周置平座,设栏杆,四面各开一门,共八门。是少见的金代珍品。仰观殿宇的顶部,顿感到楼阁重重,金碧辉煌。八门九星和天宫楼阁都是小木雕刻,从星檐、斗拱到吻兽、栏杆,构件玲珑精巧,规格手法变化多样。这种形制规模、制作精致的金代藻井,为全国所仅有。198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来拍成纪录片。

净土寺大雄宝殿之藻井

大殿天花藻井上的 “天宫楼阁”

  11、恒山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杂取道家之玄,佛教之空之意及建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玄之又玄而得名。后又因悬与玄谐音,且寺院犹如悬挂在峭崖之壁,世人便习惯称其为悬空寺了。悬空寺创建于北魏后期(约为471-523),已经经历了1400多个年头。现存建筑是明、清两代修建后的遗物。悬空寺背西面东,距地面高约50米,寺内有楼阁殿宇40间。南北各有一座三檐歇山顶,危楼耸起,对峙而立,从低向高,三层叠起。六座殿阁,相互交叉,飞起栈道相连,高低相错,用木制楼梯相沟通,曲折迂回,参差有致,高下错落,虚实相交,构思布局妙不可言。整个寺庙,错综而不合零乱,交叉而不失严谨,似虚而实,似危实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一种在国内其它寺庙中体会不到的危险感会紧紧地抓住游人的猎奇心理。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奇”的是建寺设计与选址。悬空寺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山下的洪水泛滥时,也免于被淹。四周的大山也减少了阳光的照射时间。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悬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悬”是悬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阁40间,表面看上去支撑它们的是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实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来形容县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撑在坚硬岩石里,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

  悬空寺的“巧”体现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各部分建筑,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体的空间中,山门、钟鼓楼、大殿、配殿等都有,设计非常精巧。寺内有佛像八十多尊。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称悬空寺为“天下巨观”。悬空寺内塑像颇多,并有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80尊。三圣殿内的释迦、韦驮、天女等塑像,形体丰满,神态感人,是悬空寺内彩塑中的佼佼者。

恒山悬空寺

支撑悬空寺的十几根碗口粗木柱

  三教殿地处悬空寺最高层。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三教合一,供于一室,确不多见。三教殿为金世宗大定十六年至十八年大修时增设。金朝原是以道教作为国教,但随着金朝入主中原后,为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本打算继续以佛教作为悬空寺的根本,但却遭到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同时朝中大儒也提出要在悬空寺里建立道场,经过激烈的争论以后,金世宗不得不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对悬空寺的立寺根本作了重大调整,于是,中国寺庙建筑历史上唯一的一座三教合一寺庙出现将三者尊奉的神像集中放置在三教殿中,这也是千百年来悬空寺免遭政治和战争灾祸的根本原因 。现在的三教殿内。佛祖释迦牟尼慈祥安和地居中端坐,道教鼻祖老子豁达清高,稳居佛主之左,儒家始祖孔子则微笑谦恭地列居右首。释迦牟尼佛祖前为佛教弟子伽叶和阿难,两边为道教弟子。

三教殿

  三、陕西

  中国佛教的十个宗派,除天台宗、禅宗以外,都导源于唐代长安。计有三论宗、成实宗祖庭草堂寺,法相宗、俱舍宗祖庭大慈恩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其时译经事业兴盛,显密各宗经论次第在各译场译出,著名的译场有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和西明寺等。

  12、西安大慈恩寺

  西安大慈恩寺位于今西安市城南和平门外约4公里。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更名为大慈恩寺。其时,寺院里楼阁、殿宇、禅房相属,共有院落十进,总计有房舍1897间,著名画家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伊琳等都曾挥笔作画,使得满壁生辉。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唐代大慈恩寺建筑规模宏大,占据晋昌坊半坊之地,面积近四百亩,有十多个院落,各式房舍1897间,时唐长安城最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寺院建成后有三百多僧人主持宗教活动,礼请西行求法归来的玄奘法师任大慈恩寺首任主持,永徽三年(652),玄奘奏请于寺内建贮存佛经的大雁塔。玄奘法师在此翻译佛经、弘法育人11年,合弟子窥基创立了佛教的一大宗派法相唯识宗。使大慈恩寺成为唯识宗(又称“法相宗”)祖庭。法相宗也因此得名慈恩宗。日本佛教法相宗亦以此寺为祖庭。其寺的大雁塔在唐代多有著名文人如杜甫、高适、岑参、薛据等人登临,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另外还有著名的书法作品如《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等。这些都为中国文学史、书法史极为珍贵 的史料,为其它寺院所不及。

  现在的大慈恩寺是明代成化二年(1466)起在原寺院西塔院基础上陆续修建而成的。现占地76亩多(50738平方米),寺院山门内,有钟、鼓楼对峙,中轴线之主体建筑依次是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寺内藏经阁藏经众多,浮雕壁画叹为观止。

  大雁塔建于唐永徽三年(652),玄奘法师为存放从西域所取经像舍利而建造此塔。玄奘法师究竟从西域带回多少舍利,在《法师传》中记载仅说是150枚肉舍利和一函骨舍利,具体数量未能说明。而在同书描写修塔一节时,说明“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该塔完全仿照印度形式建造,但由于是砖表土心,约五十年就倾颓了。七0一年(唐长安元年),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才又施钱重建,全部用青砖砌成七层高塔,后世虽屡有修补过,但基本上保持不变。

  大雁塔的得名,一般的说法是:印度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两大派,大乘吃素,小乘吃肉。一天,有个小乘寺的寺僧因无肉吃,忽见群雁飞翔,就戏言道:“我们今天没肉吃,你大乘菩萨应该知道啊。”话未说完,就见一只雁坠落该僧面前,舍身给僧侣们吃肉。众僧大为惊愕,以为菩萨显圣,遂以大乘为正理改信大乘,并起塔埋了死雁,称为雁塔。此处称大雁塔,则是为了与后建的小雁塔相区别。

  现塔高64.5米,共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建在一座长宽各约四十五米、高约四米的台基上。全部用砖砌,磨砖对缝,通体呈方形角锥状。各层壁面均有砖砌成的扁柱及栏额,中砌突出的塔柱,形似开间。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凭栏远眺。塔座登道的动测墁砖处,平卧有一通玄奘取经跬步足迹石,所刻图案生动反映了玄奘当年西天取经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万里征途、始于跬步、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塔底层四面皆设石门,门楣和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其中以西门楣的阿弥陀佛说法图最为生动:阴刻宽敞华丽的殿堂,中坐佛像,面部、衣纹一丝不苟,传为唐代名画家阎立本之手笔。图中的佛殿,笔笔按照比例详细画出,其屋脊、兽吻、飞檐、风铃、斗拱、柱基、面砖、石阶都清清楚楚,像是立体的工程画,将唐代建筑的特色一一表现出来,这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底层南面石门两侧的砖龛内,则嵌有唐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亲书的石碑两通:一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为玄奘所译佛经作的总序《大唐三藏圣教序》;一为唐高宗所撰纪文《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额、座皆刻有姿态各异的蟠螭及天人乐舞浮雕,碑侧镌刻蔓草花纹的优美图案。这些都为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和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全貌,令人心旷神怡。另有中国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

  玄奘三藏院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四周墙面用紫铜雕成佛教故事-唐玄奘求法图。这幅巨幅铜雕壁画是铜雕艺术家朱炳仁精雕而成,共36幅、108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雕壁画。堂内全部存放着佛教典籍,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

玄奘三藏院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在南门东西两侧的碑龛内镶嵌着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大唐三藏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在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共二石: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褚遂良书;后石为记,全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十几年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文字内容用唐太宗撰写《圣教序》),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又名《七佛圣教序》,亦为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碑文高度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二碑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国家保护的珍贵书法碑刻。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

  13、西安大兴善寺

  西安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5公里的小寨兴善寺西街。创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265-289),距今1600余年。初称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582)进行扩建,因寺院在都城大兴城的靖善坊中,故易名“大兴善寺”,与崇业坊第一国观玄都观相对于朱雀大街东西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大举灭佛,全国有4600余座寺院被拆毁,大兴善寺亦难逃劫难。以后屡有重修,以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修复工程最多,先后重修了方丈、殿堂、钟、鼓楼和山门等。清同治年间,寺院建筑再次被毁,仅存钟、鼓楼和前门。大兴善寺现存都是明代建筑。整个寺院占地120余亩,殿堂、僧舍243间,寺内种植名木花卉,四季常青,郁郁葱葱,景色宜人,进山门,东西两旁有钟楼及鼓楼,天王殿内,居中是弥勒佛,为宋代木刻,两侧站立着四大天王。门内前有金刚殿,后为大殿,有清光绪皇帝手书“觉悟众生”匾额。内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十八罗汉以及地藏菩萨青铜塑像一尊,为日本国高野山真言宗空海大师同志会赠;观音殿,内供明雕檀香千手千眼菩萨一尊;东西禅堂,西禅堂壁间的大镜框内装有《开元三大士传略》,是研究大兴善寺的宝贵资料;后殿藏有唐代铜佛像和宋代造像,形态各异,独具风格。此殿为大兴善寺的法堂。寺院至今保留着唐代转轮藏经殿遗址,高出地平面1米,略呈方形。

  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密宗的祖庭之一,另一处西安在青龙寺。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那连提黎耶舍等人曾先后来到长安,住寺内翻译佛经59部278卷。唐代为第一国寺名,长安城三大译场之一。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至八年(716-720),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到此传授佛教密宗,创立密宗。不空在大兴善寺主持译务,译经五百余部。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因此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现为西安佛教协会所在地。

大兴善寺天王殿,其中弥勒佛为宋代木刻

  开元三大士即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创立密宗的印度僧人。他们都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华的外国高僧,系统地将印度密教传到中国,故称为“开元三大士”。

  善无畏原为天竺人,是释迦牟尼的叔父甘露饭王的后代,他做了国王后不久便让王位于其兄。自己出家为僧,到80岁他奉命来中国弘教,唐玄宗奉其为国师,九十九岁圆寂。在善无畏来中国后的第四年,另一位印度高僧金刚智携同弟子不空经广州直达洛阳,被玄宗礼为国师。他的弟子不空是三大士中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个。金刚智圆寂后,他奉遗命和唐朝国书,航海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精修密法,并搜集到密教经典一千多卷,天宝五年(746)返回长安,一面译经,一面授法。七七四年以七十世寿圆寂。不空一生共译出密教经典七十七部,一百余卷。他因此被后人称为“中国四大释经家”之一,并被玄宗、肃宗尊为国师。唐代宗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称三代国师。圆寂后在寺内建“不空舍利塔”和“不空和尚碑”。今大兴善寺西禅堂壁间的大镜框内装有《开元三大士传略》,是研究大兴善寺的宝贵资料。

大兴善寺为佛教密宗祖庭  

寺内密宗创立人不空像

  14、西安西明寺

  西安西明寺位于长安延康坊西南隅右街(在今西安市白庙村一带),与同在右街的大庄严寺及位于左街的慈恩寺、荐福寺齐名。原先为隋朝杨素的私宅,大业年间,杨素之子杨玄感获诛后没官。武德初,为万春公主宅;贞观中,赐濮恭王泰。泰死后,改为福寿寺。唐高宗显庆元年(656)高宗为孝敬太子病愈,将其改建为西明寺,有大殿十三所。西明寺落成之日,唐高宗亲自参加了典礼,“遂赐田园百顷,净人百房,车五十两,绢布二千匹,征海内大德高僧,有毗罗、静念、满颢、广说、鹏耆、辩子、鹙子、知会凡五十人”1985、1992年两次发掘近万平方米。1985年发掘寺院东部前院7000平方米,佛殿,东、西、南3个回廊,庭院、水道渗井、院墙、道路及石灯等遗址。

  西明寺是南山唐代长安的主要寺院之一,也是唐代御造经藏的国家寺院。著名高僧道宣、玄奘及印僧善无畏等都曾在这里翻译过佛典,佛藏中有许多佛经是在西明寺中译成的。如《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载长安年间有《金光明最胜王经》、《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掌中论》、《取因假设论》、《六门教授习定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迎》、《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揭磨》《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经》《佛说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等。日本高僧空海空海在返回日本建立真言宗之前,也曾在这里学习佛典。当时道宣为西明寺上座,奉敕与玄奘撰《行事钞、戒疏,创律宗南山宗,被奉为律宗南山宗初祖。律宗实际上是三藏三学之一。道宣依五部律中四分律弘通戒律,故称之为律宗。西明寺今已不存。道宣弟子鉴真往扬州大明寺继续讲究律学,大力发展律宗。到唐天宝年间又东渡日本,继续弘扬律宗,律宗遂传至日本。

  西明寺今亦以藏经著名:西明寺藏有《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和日僧槃谭《新雕慧琳藏经音义纪事》,即所谓“西明藏”,这部经藏是唐代最早也是最丰富的佛教典藏,此后陆续译出的新经,经官定颁行天下后,也要补入西明藏。如《开元释教录》卷九载:“手自书写此新译经,填续西明寺菩提院东阁一切经阙本”。僧人圆照在西明寺据此撰成《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即《贞元录》。慧琳《一切经音义》亦据此撰成。慧琳《一切经音义》音注佛经共计一千三百部,五千七百余卷,始自唐玄奘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终于唐义净撰的《护命放生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入藏佛经的缩影,由其所释某部佛经的词语可略窥这部佛经的一斑,由其所释各部佛经则可略窥其时入藏佛经的经目概貌。

  寺中拥有的碑文、壁画、题榜、书法都是上乘的艺术珍品。如“寺额则为玄宗朝南薰殿学士刘子皋所书,入西门南壁,杨廷光画神两铺,东廊东面第一间传法者图赞,褚遂良书,第三间利防等,第四间昙柯迦罗,并欧阳通书。”又有柳公权书《金刚经碑》。温庭钧《题西明寺僧院》说:“为寻名画来过寺,因访闲人得看棋。新雁参差云碧处,寒鸦辽乱叶红时。自知终有张华识,不向沧州理钓丝。”可见在唐代,西明寺即以碑文、壁画等著称。

  西明寺建筑装潢也很精美。该寺仿天竺祗园精舍,气象万千,蔚为大观。唐彦谦《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云:“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元稹《西明寺牡丹》:“花向琉璃地上生,光风炫转紫云英”,皆在描绘西明寺建筑中的藻井和琉璃瓦当之精美。寺中的牡丹也负有盛名,除上文提到元稹有《西明寺牡丹》外,白居易亦有《西明寺牡丹花时忆元九》、《重题西明寺牡丹时元九在江陵》。因此在文学史上也很有价值。

  15、西安卧龙寺

  西安卧龙寺位於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为著名的各宗并宏的道场。是西安历史悠久的古刹,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卧龙寺创建于汉灵帝时(168—189),隋朝时称“福应禅院”。在唐代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画的观音像,又称“观音寺”。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和僖宗乾符年间(874),先後在寺内建立石刻陀罗尼经幢。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宋太宗时更寺名为“卧龙寺”。元朝时,卧龙寺得到重修。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再次重修。现在寺内保存下来的元、明、清石碑多通,记述了这段历史。如明洪武十年(1377年)曾立石碑,现碑仍存大雄宝殿东边,“碑石显文如花朵,故人称开花碑”。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重修殿宇。清朝对卧龙寺也屡加修聋。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兴为十方丛林,立碑记之。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殿堂,立“卧龙历史碑”。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避难西安,给卧龙寺带来新的繁荣。慈禧太后施银千两重修殿宇,并建立石牌坊一座,宏大精美。慈禧还亲书“慈云悲曰”、“三乘迭耀”匾额赐寺,并为山门书额“敕建十方卧龙禅林”。当时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们千里迢迢送来各类贡品、佛像,其中佛像均沼令送卧龙寺供养。所以现在寺内小型佛像甚多。1931年,朱子桥等人筹资修整了大雄宝殿和禅堂,同时广购佛经,创办了佛学国书馆。后又请太虚法师来讲经说法。对东院、西院房舍都进行了整修。1949年後,政府多次拨款修整殿宇,装修佛像,使这座佛教古刹更加巍峨壮丽,金碧辉煌。1957年7月31日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寺占地面积15亩,分为中院、东院和西院三个院落。中院占地面积六亩,寺内的主要殿堂分布在这里。最南有山门五间。向北是金刚殿五间,内供四大天王像和韦驮、伽蓝像。天王殿东边是祖师殿,西边为菩萨殿。再向北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阎,中间供释迦牟尼佛及文殊、普贤菩萨像。後面是地藏菩萨像,两侧为二十四诸天泥塑像。

  卧龙寺历史上以禅宗道场为主、但兼传播其他宗派的经典、教义,被称作“各宗并宏的道场”。如1922年,妙阔法师在这里讲解《唯识三十八颂》、《楞伽经》等,1931年太虚法师开讲《金刚经》,1932年慈云法师讲《圆觉经》,1942年和1949年后,朗照法师任住持,历讲《楞严经》、《法华经》等。寺内主要文物如下:

  佛碑:现在寺内保存下来的元、明、清石碑多通。著名碑石有“佛足迹碑”、唐吴道子“画观音像碑”、明洪武十五年“卧龙历史碑”、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颁赐“藏经碑”、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碑”、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兴十方规约碑”、同治七年(1868年)卧龙历史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捐银两重修碑”、民国三十五年(1946)“传戒碑”。这些石碑,碑文清晰,是研究唐朝及明清时期卧龙寺的重要史料,同时也具有绘画、书法价值。另有唐咸通及乾符年间石刻陀罗尼经幢和元代石碑,但字迹已模糊不清。

  佛足迹碑:佛足刻在《明卧龙禅寺碑》的碑阴面,立大雄宝殿东边,“碑石显文如花朵,故人称开花碑”。刻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碑正面铭文记述着卧龙寺的沿革。碑阴佛足迹碑在双足大指上均刻莲花,其余四指皆刻字,足掌刻千幅轮、三钻、宝瓶、双鱼、宝剑等文。佛足迹是玄奘从西域带回,并奉敕刻石供奉。图下有铭文曰:“大唐贞观中,有玄类法师亲往西域求法,亲获瞻礼图归,进呈太宗皇帝,奉效刻石供奉以广传焉。大明洪武丁卯,寒水僧德明,长安卧龙禅寺提点行满,命匠重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玄奘圆寂的宜君(今铜川)玉华寺,曾发现佛足迹碑残石。

  唐代吴道子所画的观音像刻石:为唐朝画圣吴道子所画的观音像刻石。画面线条遒劲,宝相庄严。寺内还有一通“唵字碑”,据传碑文也系唐代高僧义净自西域带回镌刻而成的,碑文无人辨识。宋太宗曾作词赞道:“鹤立蛇行势无休,五天玄字鬼神愁;儒门弟子无人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碛砂藏》:卧龙寺还收藏有举世闻名的《碛砂藏》。《碛砂藏》是南宋平江府(苏州市)碛砂延圣院募刻的“大藏经”。从南宋绍定四年(1231)至元至治二年(1322)历时90多年才完成;共计1532部,6362卷,59l函,全部梵箧装帧,柳字书体,刻印精致,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现保存在陕西省图书馆,尚存5千余卷。寺内还珍藏着古印度的贝叶经(即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宋咸平年间所铸铁钟、西藏喇嘛留赠的大理石香炉等,皆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西安卧龙寺

  16、西安广仁寺

  西安广仁寺位于西安市西北隅,是西安著名的唯一的藏密黄教佛寺。清朝初年,清政府在西藏、青海藏传佛教上层喇嘛进京朝见皇帝的沿途,建立寺院,为清代蒙、藏族喇嘛、活佛往来内陆驻锡之所。广仁寺就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敕命兴建的,康熙亲书“慈云西荫”殿额赐寺。该寺现存康熙撰文的建广仁寺碑一通,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广仁寺创建至今只有二百多年历史,但它却是藏汉文化交流,民族结的见证。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广仁寺建成後,西藏、蒙古、青海、甘肃等地区的活佛、喇嘛路过陕西时,均住寺瞻礼。1911年辛亥革命後,广仁寺一度被理门公所占据,不久即恢复为喇嘛寺院。寺内常驻军队,寺院备受摧残。1931年,寺门外城墙所埋火药忽然爆,东门外树木全毁,殿堂的屋瓦也被炸坏,方丈室轰倒,唯经像安然无损。後由杨虎城将军出资修复。1952年政府拨款整修广仁寺,使大雄宝殿、藏经殿、菩萨殿及僧寮、厢房等全部焕然一新,法相庄严。丹增加措喇嘛,班禅额尔德寺,路过陕西时,都受到广仁寺僧众的欢迎,班禅大师还在广仁寺为众说法。喜饶嘉措大师19949年後也多次在广仁寺“为大众说皈依,普结法缘”。当时,蒙古族关符清大喇嘛任广仁寺住持。广仁寺所承法系为臧傅佛教黄教密宗,寺内用藏诵经咒,每逢农历十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日,举行纪念宗喀巴成道日灯会,善男信女纷涌而至,寺内钟鼓齐鸣,梵呗振洱,灯火辉煌,香烟缭挠,十分热闹。

  广仁寺占地面积约16亩,布局错落有致,以玲珑精巧见长,是一座具有汉族地区寺院建筑特色的喇嘛寺院。但寺内供奉的佛像、所藏经典、僧众修持都依承藏传佛教,主要弘传黄教格鲁派宗风。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佛像,正中是庄严、精美绝伦的鎏金铜绿度母像,左侧是木髻天母像,右侧是木质巨光天母像,均为唐朝文物。其它殿堂内还供奉有明朝木质阿弥陀佛像、印度造释迦牟尼像、西藏造鎏金铜佛像等。寺内主要佛教建筑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殿、法堂三重殿堂,两侧有配殿、厢房、跨院,殿堂画栋雕梁,十分富丽。院内苍松翠柏,花草葱茏。

  广仁寺内文物有所谓“镇寺八宝”:康熙御笔《御制广仁寺碑》;《御制广仁寺碑》手稿真迹;万年灯;清代檀香木供座;乾隆御赐汉白玉莲花缸;慈禧西行赏赐楠木龙灯一对;佛祖十二岁等身像承座唐代莲花宝座;明版《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600卷。还有“六大匾额:康熙题写“广仁寺”;赵朴初题写“广仁寺”;康有为题写“庄严佛土”;康熙题写“慈云西荫”;慈禧题写“法相庄严”;乾隆题写“佛教圣地”。

  

西安广仁寺

  大藏经:广仁寺藏经甚丰:有明正统五年(144O)刊刻、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又续刊印的《大藏经》一部,这部藏经为梵筴本,纸质光洁,书体严整,卷首刻有精美的线刻佛画。每十卷为一函,共677函,6770卷。每函又按千字文标明序列,用黄色包袱包裹,十分整齐。寺内还珍藏一部北京版的《藏文大藏经》,康熙三十九年所赐,共107包,为甘珠尔类(佛部),收入律、经、密咒三部分。有目录(汉、藏、满、蒙四种文字并列)、密部、大般若、二万五千颂、万八千颂、诸般若、宝释部、华严部、诸品经、律部和八千颂等内容。该版藏经是清王室宫本,刻造、装帧颇为精良,版型较一般藏文经大,每筴霏画均为手工绘制,笔触细腻,设色鲜丽,大多出自藏、蒙名僧画家手笔,极为珍贵。

  莲花缸:为白色大理石雕成,在讲经堂前。直径1.4米下有圆形石座,通高l.5米。缸身遍布莲花绕枝图案,十分精美,径囗刻有隶书铭文,是清乾隆时西安崇圣寺所造,後来移到广仁寺。

广仁寺讲经堂前莲花缸

  敦煌塔:广仁寺有二座古塔,为西晋永康年间所造。在广仁寺的下院胜严寺(又称敦煌寺),在汉长安城遗址东北角青西村,紧邻宣平门遗址。现仅存一座。

广仁寺敦煌塔

  17、长安县兴教寺

  长安县兴教寺位于陕西省长安县樊川的少陵原畔,距西安市约20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创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是唐朝玄奘法师与弟子窥基、圆测安葬地。当时樊川一带寺院云集,兴教寺与兴国、华严、牛头、观音、云栖、禅定、法幢等并称“樊川八大寺院”,而兴教寺位列樊川八寺之首。唐肃宗李亨来此处游览,题塔额曰“教”,从此,这座寺院名曰“兴教寺”。宋朝时,兴教寺“殿宇法制,粗密庄严”。明清时,几废几兴。到清同治年间(1865年)寺内殿堂均为战火所焚,唯三座灵塔幸存。l922年,妙阔法师募修了大殿五间,寮房十间。1930至1934年,朱子桥等人募资补修了三座灵塔。1939年程颂等募修大雄宝殿、藏经楼、山门等。l949年後,妙阔法师自任住持,法因任监院,僧人过着半农半禅生活。今日兴教寺修缮一新,这里俯视樊川,潏河如带;南望终南玉案峰,万峰耸立;西观神禾,起伏如画;绿树环抱,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成为国内外游人香客参观访问、造香朝拜圣地。 

  寺内主要建筑最具历史价值的是玄奘法师及两大弟子窥基、圆测灵骨塔,所谓“龙象三塔”。另外兴教寺法堂内供元朝所铸千佛绕毗卢铜佛像一尊,高2米,重约2700余斤;明朝铜铸阿弥陀佛像,另有有唐朝铜铸观音像,明朝木雕地藏菩萨像,皆是寺内珍贵文物。东院藏经楼上收藏着明清刻引佛经和近代影印经典达万卷之多,还珍藏着梵文、巴利文、贝叶经等。西院有一座构筑精巧的“慈恩殿”,殿内有玄奘及弟子窥基、圆测石刻像各一座,这三座石碑为1930至1934年间刻制,玄奘和窥基法师画像是依旧日本东京收藏我国唐朝官中所供玄奘、窥基画像印制刻石。玄奘石刻像高约一米,身穿短褐,足登布屐手执雨伞,背着装满经书的背夹,背夹上挂一盏明灯。

西安兴教寺

  慈恩三塔为玄奘及两大弟子窥基、圆测灵骨塔。其中玄奘灵塔高23米,矗立在西院苍翠松竹之中。玄奘(600-664)是唐朝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圆寂于宜君县玉华宫。消息传至京城长安,朝野为之悲戚,唐高宗悲叹:“朕失国宝矣”。玄奘遗骨在长安城东白鹿原上安葬时,送葬者达数万人。总章二年(669年),唐高宗下诏将玄奘遗骨葬少陵原畔(今址),建五层砖塔葬之,随即建寺。玄奘塔因唐中宗溢玄奘“大遍觉”,故又称“大遍觉塔”。玄奘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通体用青砖砌成,做四角锥体,共五级,平面呈正方形,底层边长各5米。塔面作仿木结构,用砖砌作扁柱、栏额及斗拱,均分作三间。塔檐叠层砌出,檐下均饰两层菱角牙子。次层以上塔心实砌,不能登临。塔底层南面有拱行券洞,龛内有玄奘泥塑像。塔底层北面壁上镶嵌唐朝文宗开成四年(839)《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刘珂撰文,僧建初书丹。整个塔造型既简洁明快,又庄重稳固,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仍巍然屹立,在我国建筑史上具有极大价值。

  玄奘弟子窥基、圆测塔并列左右。塔高约七米,三层四面分别有“基师塔”和“测师塔”匾额。窥基塔建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窥基(632—682),俗姓尉迟字洪道,是唐开国大将军尉迟敬德之侄,17岁从玄奘出家。他聪慧博学,深受玄奘器重,与神坊、嘉尚、普光号称“百部疏主”。。圆测(613—696)是唐朝新罗(朝鲜)僧人。自幼出家,15岁到中国从玄奘学法,通梵语、藏语等六种语言,帮助玄奘译经,成为奘门高足之一。圆测圆寂后,初葬与河南龙门香山寺,后来弟子将其移葬于陕西终南山丰德寺东岭。圆测塔是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所建。僧人从丰德寺所葬部分遗骨中分藏于此塔中。    

  1953年,周恩来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兴教寺瞻仰玄奘;1954-1956年,缅甸总理吴努、尼泊而文化化部长乾达也先後来寺瞻仰玄奘塔。兴教寺成为促进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玄奘大师灵塔

玄奘塔旁基师塔

  18、长安县香积寺

  长安县香积寺地处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端,距西安城南约十七公里。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道场,被奉为净土宗祖庭。

  香积寺原名光明寺,后改称香积寺。唐高宗建于永隆二年(681),这年善导圆寂,其弟子怀恽造崇灵塔以藏骨灰,唐神龙二年(706),又于塔侧广建寺院,称为香积寺。香积寺建成后,面积广大到要“骑马关山门”,堂殿、楼台华美壮丽,一如佛经中所说的忉利天宫和释迦牟尼在舍卫国居住说法的精舍祗树给孤独园,景色园林,神木灵草,常年含翠,叶暗花明,艳丽宜人。寺内供奉着唐高宗送来的舍利子,前来瞻仰礼拜的善男信女极多,香火颇盛,连武则天也“志想金园,情欣胜躅。事频临净刹,倾海国之名珍;或屡访炎凉,舍河宫之秘宝”。寺内的善导供养塔,突兀而起,欲与终南峰巅争高。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所作的《过香积寺》形象描绘了香积寺一带的寺院园林美景:“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回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代是香积寺的极盛时期,之后历经变更,到明代仍基本保持原状,有诗说:“古塔依萧寺,长川抱泃河。林深青霭淡,地僻白云多”清代前期香积寺状况并不次于明代,但清中叶后已呈一派衰败。一九七九年开始对香积寺重新修整,首先加固补修了善导供养塔,使这座唐代古塔重现昔日风采。修复了善导影堂、金刚殿、三间殿,并新修了大雄宝殿和佛堂。在大殿内新塑佛像,并安放了日本净土宗信土赠送的善导大师坐像。神禾原上的千年古刹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香积寺为唐代高僧善导大师塔院。善导(613—681),也叫光明和尚。俗姓朱,山东临淄人,幼年出家修业,后见西方净土变相精美无比,于是叹曰:“何当托质莲台,栖生净土。”他仰慕东晋慧远结社发愿往生净土的高风,亲往慧远创建的庐山东林寺寻踪礼敬。又到山西玄中寺求教于高僧道绰,从而最后坚定了对净土法门的信仰。善导回到长安弘传净土法门,为争取信徒,创宗立说而奔走。最初善导未能确立自己的地位,且又住在偏僻的蓝田山区,暂时被排在“山僧”之列。但又经过数年努力,形式迥异,“满长安城,皆悉念佛”。善导住寺三十年,除洗浴之外,一直不脱衣服,始终穿衣坐睡,佛教不倒丹。平日举目不见女人,淡泊一切名利之心。所创立的净土宗如得意春风,吹遍长安,“仕女奉者无量”。净土法门大兴,以致有“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的说法。善导在世时,其徒众成千上万,信徒中有人每日诵佛号十万声,一生诵《阿弥陀经》五十万遍。至今内陆佛教仍以《阿弥陀经》为日课,以念佛为普遍的修行途径,佛教徒相见时都以“阿弥陀佛”为口头致敬语,可见净土宗与禅宗相融,净禅合一。净土宗在九世纪时传入日本,至今影响仍很大。埋葬其遗骸的香积寺也遂成为净土宗的祖庭。日本净土宗直绍净宗亦奉香积寺为祖庭。王维的《过香积寺》诗还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

香积寺内善导像

  善导大师塔又名香积塔,为净土宗祖师善导的灵骨塔。为平面方形密檐砖塔,每面三间,周围为厚墙,中间为空筒(即塔层楼板毁去,从塔基到塔顶为空筒状)。塔原高十三层,经多年风雨剥蚀,现存十层半。每层均开卷门,门洞按比例缩小塔角方直,线条轮廓明晰,显得分外飒爽挺拔。善导塔建成之后,即在塔身上刻下《金刚经》全文。今日在每层门洞两边的砖框内的一道道深浅相间的红白竖线是填写经文后涂上的一层保护色。全塔朴实无华,为关中名塔。

香积寺与崇灵塔

  19、长安县净业寺

  长安县净业寺位于陕西省长安县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亦称后庵山)上,距西安市约35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净业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净业寺亦因道宣弘扬律宗而达极盛,后渐衰落。据寺内所存明朝《道宣律师略传》及清朝《钟鼓楼碑》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净业寺住持云秀募集资金,重修殿堂。明天顺四年(1460)住持本泉筹集修葺寺院,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因地震塔倾,到隆庆年间(1567)才加以修复;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寺僧又重修道宣律师塔。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殿宇。道光年间(约1832年),寺况稍盛,寺产田地颇丰,在东山谷修建茅蓬68间,供僧人禅修。“文革”中寺院被毁。十一届三中全会落实宗教政策后,政府拨款,重修山路、天王殿、大雄宝典、祖师殿、禅堂、客堂、僧寮,增建五观堂、厨房等,使这座千年古寺焕然一新。寺内主要文物有祖师堂。

终南山间净业寺

  祖师堂供奉南山律宗祖师道宣的殿堂。道宣(596-667),俗姓钱,丹徒(今江苏丹徒)人。自幼聪慧,9岁能作赋,15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先后师从智顗、智首等律学大师钻研律学,曾在大禅定寺听智首律师讲《四分律》四十遍,历时十年。而后四方参学,“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入一苇;周游晋魏,批阅累于初闻;顾步江淮,缘枸彰于遒听。随以立年,产寻铅墨,律仪博要,行事谋猷,图传显于时心,钞疏开于有识;或注或解,引用寄于前经,时抑时扬,专门在于成务。”(《道宣律师略传》)唐高祖武德七年(624),道宣结庐终南山,始居白泉寺、丰德寺,后得护法菩萨之示,遂移居净业寺。此后四十余年,道宣律师除两次出山,被礼请参加玄奘法师在长安弘福寺、西明寺组织的译场外,其余时间均在净业寺潜心禅定,研究律学。他的关于《四分律》著述,如《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删繁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含注式戒本疏》被称为“南山三大部”,再加上《四分律拾毗尼义钞》、《四分比丘尼钞》等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唐高宗乾封二年(667),道宣在终南山清宫精舍创立戒坛,依其所制得传戒、受戒仪规为诸州沙门二十余人传授具足戒,所著《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成为后世戒坛之模范。道宣律师生平“三衣皆伫,一食为菽,行则仗策,座不倚床”,其道行盛名远播西域,唐开元三大士之一金刚智法师亦幕名来长安亲近道宣律师。玄奘、窥基、圆测法师、牛头祖师及孙思邈等与道宣律师交往的故事颇多。乾封二年(667年)十月三日圆寂,葬于坛谷石室。唐高宗诏令天下寺院奉供道宣律师画像,并令名匠韩伯通为其塑像。唐穆宗曾下赞曰:“代有完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皈依,肇律宗主。”后人因其长期居住终南山,尊称他所弘的《四分律》为“南山宗”,亦尊称他为“南山律祖”道宣律师门下有受法传教弟子千人,著名的有大慈、文纲、文刚以及文刚的弟子道岸、道宗等。道宗的再传弟子鉴真后来从扬州大明寺东渡,将律学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祖师。

净业寺祖师堂

祖师堂内长明灯前佛龛内为道宣塑像

道宣像

  20、户县草堂寺

  户县草堂寺位于西安西南三十公里户县圭峰山北麓,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据《秘藏记钞》:草木皆可成佛。佛教天台宗、真玄宗皆主张草木可以成佛。草堂寺即因此得名。草堂寺是西安地区留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名刹之一,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个国立译经场,与佛教的多种宗派(包括日本日莲宗)有着密切关联,也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祖庭。

  草堂寺于后秦姚兴弘始三年(401),为西域龟兹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在此译经所建。为我国佛教史上在翻译佛经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鸠摩罗什大师译场。鸠摩罗什入关至此后,义学沙门云集关中,译场诸助手亦听鸠摩罗什讲授义理,鸠摩罗什门人号称三千,最著名的有僧肇、僧睿、道融、昙影等,后世称为四杰、八俊、十哲。三论宗奉罗什大师为开祖,草堂寺为祖庭。日本佛教三论宗以此寺为朝礼圣地。唐代,华严宗五祖宗密亦住持此寺,在此撰写《圆觉经疏》。后因安史之乱,寺院半毁。唐昭宗时曾敕令重修。

  草堂寺一带为秦汉时上林苑。地近终南山,水有太平、高冠毓其秀;山有子房、圭峰钟其灵。这里幽觅古、探奇揽胜之地。草堂西北角茂密的竹林旁之烟雾井,据言井下有蛟龙卧巨石上,早晚呼气,由井口冒出形成淡紫色烟雾,迷漫游离于圭峰之巅草堂之上,摇曳缥缈,沿屏列的终南北麓,悠悠向帝京长安而去。“草堂烟雾”是长安入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曾有诗云:“烟雾空朦叠翠生,草堂龙象未分明。钟声缥缈云端出,跨鹤人来玉女迎。”(《甘亭十二景》)其实烟雾是由地热运动造成的,后来地热改道,而今就再无烟雾了。

  寺内重要文物有鸠摩罗什舍利塔和 《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

陕西户县草堂寺

  鸠摩罗什舍利塔为安放鸠摩罗什舍利之塔。鸠摩罗什,古龟兹人,中国佛教四十译师之一。他7岁随母出家,精通大、小乘经论,汉文修养很高。他是玄奘之前译经成就最显著者,自公元401年到长安,先后译经300余卷。他所译的经典对后来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不仅所译经论的内容上,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而且在翻译文体上也一变过去朴拙的古风,开始运用达意的译法,使中土主要诵习者易于接受理解,而为义学方面开辟了广泛的园地。罗什以虔敬热忱的态度译经,“曲人方言,趣不乖本”,再考虑到中土诵习者的要求,在传译上或增或减,务求达意,特别在传译富有文学趣味的大乘佛典《法华》、《维摩》、《大智度》等经时,力求不失原意外,也注意保持原文的语趣。罗什对印度典籍、梵文、华文和文学均有相当素养,故能创造出一种读起来兼具外来语与华语调和之美的文体。因此他译的经,特别为中土佛经所乐诵。对后来的佛教文学,大乘根本教理的移植和弘传,功不可没。并提供了开创“天台宗”、“净土宗”等的根据。罗什对自己所译经论的质量十分自信,圆寂前在众徒面前郑重地说:“我传译的经论若无谬误,我焚身之后,舌不焦烂。”后来,以火焚尸,薪灭形碎,惟舌不烂,果如鸠摩罗什临终所言。据说在塔中存有罗什大师舌头的舍利。当然,罗什空前的成就,是和长安先期的译业基础,以及当时参加译场的诸多得力助手分不开的。长安在前秦时,道安即在此资励译事,创立译场,已渐成译经重镇,后秦朝廷更为崇佛,大力扩充译场,开国立译场之端。僧人道生、道恒、慧观、慧严等参与译场者,既精教理,又善文辞,执笔承旨,各展所长。

  塔由西域所贡大理石建造,塔高2.46米,八面十二层,它所用的石头是西域所供,是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黄、浅蓝、赭紫及灰色等八种颜色的宝石雕刻镶砌而成,故称“八宝玉石塔”。塔上刻有“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的字样。方座的圆台上方刻数山,象征佛法中的须弥山,其上三层重叠云台浮雕精妙的蔓草。云台上为八角形龛,上覆四角攒尖形座顶,顶端做宝珠形。宝龛上方屋脊形覆盖之下阴刻的佛像,为六朝以来流行式样,但缺乏简洁而略显烦琐,又不如初唐之雄丽,据此可推知建塔的时间约在罗什圆寂后三四百年。此塔经千年未遭风雨侵蚀和兵乱损伤,完整如新,倍觉可贵。唐太宗《赞鸠摩罗什诗》碑云:“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共翻经。文含金玉知无朽,舌似芝兰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

草堂寺内鸠摩罗什坐像

安放在塔亭内的鸠摩罗什舍利塔

  《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草堂寺大殿有单檐十二间碑廊,成凹字形,红柱木栏对芳圃,壁嵌石碑数十块。其中以《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最为珍贵,现存于与钟亭相对的碑亭内。圭峰定慧禅师即宗密(780—841),被尊为华严宗五祖。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人,少年即通儒学,二十八岁时偶谒禅师道圆,言谈相契,随之出家,受《圆觉经》,读而有悟。又云游问师,得澄观所撰《华严经疏》等,鉴之欣然,乃往长安觐澄观,昼夜随侍二年,并到南山智炬寺遍阅藏经三年,后在草堂寺弘法修禅。宗密与朝廷权臣过从甚密,多次被唐文宗邀入内殿问法,朝臣士庶崇者很多。宗密虽被尊为华严宗五祖,但一生弘法并非华严一宗。其著述甚丰,今存《华严经行愿品疏钞》等八十六卷,主要思想是继承智俨以后的性起说,并主张教禅一致。

        参考资料:杜继文《佛教史》、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曹昌治、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佛教》、周维权《中国园林史》、陈友冰《《应用美学》、《文化专题电视系列片:中国寺庙》、互联网 。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音画图文

 职场技巧

 感悟哲理

 星座运情

 生活智慧

 史海钩沉

 健康智慧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