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堂

 长庚书库 2012-11-10
金恩紀念堂 華府推崇
文、圖:張純瑛

金恩雕像旁刻著他的名言:「從絕望之山砍出一塊希望之石」。(張純瑛/攝影)
金恩雕像旁刻著他的名言:「從絕望之山砍出一塊希望之石」。(張純瑛/攝影)
金恩雕像由中國設計師雷宜鋅設計。(Getty Images)
金恩雕像由中國設計師雷宜鋅設計。 
從金恩紀念堂可遠眺華盛頓紀念碑。(Getty Images)
從金恩紀念堂可遠眺華盛頓紀念碑。 
金恩紀念堂夜景。(Getty Images)
金恩紀念堂夜景。 
紀念堂和博物館林立的華府去年又增添一座新的紀念堂,即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堂(Martin Luther King, Jr. National Memorial)。紀念堂設計呈半圓型,依傍潮汐湖(Tidal Basin),與傑佛遜紀念堂和林肯紀念堂遙相呼應,人們可以在此重溫歷史,回顧金恩博士的奮鬥理念:公正、民主、希望和愛。

提到金恩博士,自然會 令人想到1963年8月28日他在林肯紀念堂的石階上面對二、三十萬群眾發表的演講「我有一個夢」。1968年被刺殞命,然而直到44年後,華府才為他設 立紀念公園彰顯功勳。然而,這是華府首座不是獻給已故總統,或弔念陣亡戰士的紀念性建築,可見金恩歷史定位的崇高。

金恩紀念公園占地面積 5000坪,中心點矗立三塊巨型淡色花崗岩,看似由一座小山分裂為三,中間宛若山巔的花崗岩,放置在兩塊較低矮岩雕的前方數十公尺處,正面雕刻著金恩人 像,高達九公尺,側邊則刻著金恩的名言:「從絕望之山砍出一塊希望之石」(Out of the mountain of despair, a stone of hope)。

設計、雕琢金恩雕像的中國湖南雕塑家雷宜鋅,選擇以此句名言為紀念公園的主題。由中心點向兩側開展,則是刻有金恩嘉言錄的兩列黑色石牆,面對著園中的扶疏花木,氣象開闊。

金 恩雕像隔著潮汐湖與美國第三任總統傑佛遜紀念堂遙相對望,傑佛遜於1776年起草「美國獨立宣言」,楬櫫「天賦人權」為立國信念,宣稱「所有人類皆生而平 等,承造物者之賜,擁有天賦人權,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追求幸福權…」。諷刺的是,當年所謂「生而平等」的權利卻限於白人,而非「所有人類」。傑佛遜家中 就養著黑奴,照顧他的蒙地西洛莊園(Monticello)。

離金恩紀念公園數街之距,則是林肯紀念堂。1861年,林肯堅持解放黑奴主 張,不惜與退出聯邦的南方各州宣戰。四年內戰後,雖然廢除了黑奴制度,仍未能落實「生而平等」的立國原則,林肯遭反對者刺殺身亡。其後近百年間美國社會形 成黑白族群「平等而隔離」的局面,雙方宛若相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牆。

1955年,一名黑人婦女拒絕遵守阿拉巴馬州規定的「黑白分座」法律, 不願在巴士上讓位給白人而遭到逮捕,金恩博士挺身而出,領導非裔人士爭取民權。金恩在發表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演講的次年,1964年美國國會通過「民權 法案」,宣佈種族隔離與岐視為非法,才終於落實了「所有人類皆生而平等」之理念。

2011年10月16日,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歐巴馬攜家帶眷參加金恩紀念公園揭幕典禮,為美國漫長的種族平等之路,樹立了里程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