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算目标源于战略规划、受制于年度经营计划,是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及下属单位预算年度经营活动目标的全面、综合表述。 2、一般来说,在企业初创阶段,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销业务量小,经营杠杆系数大,此时企业筹资主要依靠权益资本。 解: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的资产报酬波动的风险。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资产报酬不确定的根源,只是资产报酬波动的表现。但是,经营杠杆放大了市场和生产等因素变化对利润波动的影响。经营杠杆系数越高,表明资产报酬等利润波动程度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有:DOL=(EBIT+F)/EBIT=1+ F/EBIT
上式表明,在企业不发生经营性亏损、息税前利润为正的前提下,经营杠杆系数最低为1,不会为负数;只要有固定性经营成本存在,经营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固定成本比重越高、成本水平越高、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水平越低,经营杠杆效应越大,反之亦然。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3、融资租赁的筹资特点如下:(1)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能迅速获得所需资产;(2)财务风险小,财务优势明显;(3)限制条件较少;(4)能延长资金融通的期限;(5)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6)资本成本高。 4、不同行业资本结构差异很大。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技术、市场尚不成熟,经营风险高,因此可降低债务资本比重,控制财务杠杆风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不适宜采用高负债资本结构。 5、由于DOL=M/EBIT,所以当实际销售额等于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时,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为0,则可使公式趋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下经营杠杆效应最大。 6、下列关于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应从税后利润中提取 B.应经股东大会决议 C.满足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 D.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不再计提 【答案】D 【解析】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后)的10%,当法定盈余公积金的累积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7、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税务管理终极目标的是()。 A.企业价值最大化 B.纳税时间最迟化 C.税务风险趋零化 D.纳税金额最小化 【答案】A 【解析】税务管理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围绕资金运动展开的,目的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8、在进行财务管理体制设计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明确分层管理思想 B.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 C.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分立 D.与控制股东所有制形式相对应 【答案】ABC 【解析】教材P9~10.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当遵循如下四项原则:(1)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2)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3)明确财务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4)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 点评:本题考核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由于属于第一章最基础的内容,对于这里的学习,没有多先进的方法,只能依靠强化记忆和不断练习,由于正确率较低,特此列示,提示大家加强基础内容的学习。 9、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筹资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A.依法筹资原则 B.负债最低原则 C.规模适度原则 D.结构合理原则 【答案】ACD 【解析】教材P42. 筹资管理的原则:(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筹措资金;(2)分析生产经营情况,正确预测资金需要量;(3)合理安排筹资时间,适时取得资金;(4)了解各种筹资渠道,选择资金来源;(5)研究各种筹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 10、下列各项因素中,能够影响公司资本成本水平的有()。 A.通货膨胀 B.筹资规模 C.经营风险 D.资本市场效率 【答案】ABCD 【解析】教材P76~77. 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有:(1)总体经济环境,总体经济环境和状态决定企业所处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以及预期的通货膨胀;(2)资本市场条件,即资本市场效率,资本市场效率表现为资本市场上的资本商品的市场流动性;(3)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状况,经营风险的大小与企业经营状况相关;(4)企业对筹资规模和时限的需求。 11、下列各项中,决定预防性现金需求数额的因素有()。 A.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B.企业预测现金收支的可靠性 C.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机会 D.企业愿意承担短缺风险的程度 【答案】ABD 【解析】教材P145。为应付意料不到的现金需要,企业需掌握的现金额取决于:(1)企业愿冒缺少现金风险的程度;(2)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3)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希望尽可能减少风险的企业倾向于保留大量的现金余额,以应付其交易性需求和大部分预防性资金需求。另外,企业会与银行维持良好关系,以备现金短缺之需。 12、下列各项中,可以用于控制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税务风险的事项有()。 A.制定涉税事项的会计流程 B.提供和保存有关涉税业务资料 C.完善纳税申报表编制、复核等程序 D.制定企业涉税事项的内部政策与规范 【答案】ABCD 【解析】教材P247. 可以用于控制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税务风险的事项有: (1)参与制定或审核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中涉税事项的政策和规范; (2)制定各项涉税会计事务的处理流程,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3)完善纳税申报表编制、复核和审批,以及税款缴纳的程序,明确相关的职责和权限,保证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税法规定; (4)按照税法规定,真实、完整地提供和保存有关涉税业务资料,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备。 13、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报表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提供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信息。( ) 【答案】√ 【解析】教材P38.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企业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14、财务分析中,企业经营者应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 【答案】√ 【解析】教材P251。企业经营决策者必须对企业经营理财的各个方面,包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发展能力的全部信息予以详尽地了解和掌握,主要进行各方面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15、变动成本率:与销售收入比较。 16、B公司生产乙产品,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表1 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资料 项目 标准 月标准总工时 21000小时 月标准总工资 420000元 单位产品工时用量标准 2小时/件 假定B公司实际生产乙产品10000件,实际好用总工时25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550000元。 要求: (1)计算乙产品标准工资率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2)计算乙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答案】 (1)乙产品的标准工资率=420000/21000=20(元/小时) 乙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20×2×10000=400000(元) (2)乙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差异=550000-400000=150000(元) 乙产品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50000/25000-20)×25000=50000(元) 乙产品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5000-2×10000)×20=100000(元) 思路:一件衣服多少钱,是由多少元没小时工资,一件衣服多少小时,按小时计算的中间价组成。
利息保障倍数、基本每股收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