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慧君的空间 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天雷教育 2012-11-11

                班主任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从国内外的教育资料表明,班主任这种教育角色,在教育制度上的出现,是与班级授课制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班级,当然也就不会有“班主任”。而“班级”这一词语始创于15世纪——16世纪的西欧。当时在西欧国家的古典中学进行班级组织的尝试。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斯拉莫斯提出的。从那时起,教学不再是一对一地进行教学,教师不再是面对一个别或少数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就发生了变化,同时对教师的角色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班主任”理论之所以值得我们去努力探讨,是21世纪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这一词,它不是人们凭空玄想的结果,而是人类对于时代的发展的必然回应,是人类作出的改造世界的努力的前瞻,是人类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一件大事。
教育担负着培养与发展的任务。它不仅要教会人们去改变环境,也要教会人们改变自我。它赋予受教育者以对象化活动的品质,又要使之具有非对象化活动的品质,并使这两方面的品质在个体的人格上得到和谐的发展,一个能够得到较好发展的人,一定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和“学会共同生活”。

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教育思想就是“素质教育”,与前几个世纪推行的应试教育划分了界限。我们认为班主任工作再不是普通人随便能做的,从而认识到,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内在的发展,要求把人当作目的本身,才是人们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追求教育价值的实质。他就个体而言,要努力追求人格的完满发展,它给予人的不只是应付生活的手段,不是把人变成“没有人生最终追求的机器人”,而是把他塑造成一个不仅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同时又充满激情,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协调发展的人,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所以教育要“面向完整的人,面向所有的人,才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个班级就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控制着这样一种环境的人是——班主任,当然,班主任就发挥着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作用。
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关注人的一般发展需要,而且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特点,根据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来给予教育者以有效的帮助,满足每一个人发展的需要,都离不开班主任发挥独特的功能。为此,作为班主任的我,责无旁贷地挑起了重担,肩负起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与工作方法的研究任务,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班主任工作研究的理论导向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被看作是“人人能为”的,不具有专门学问的工作。这种观念必须彻底打破。班主任以完整的人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没有关于完整的人的发展的知识及做工作的相应技能,在这个岗位上就不能胜任,因而作为班主任不能没有关于人的系统知识。一个班主任如果没有这些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开展自己的工作。我的观点是新世纪的班主任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必须具备班主任的专业性系统知识。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相应的班主任工作体系。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本身由于工作对象的不同,也已经有了区分,也就是说“有了各种特点的不同的班主任工作,在目前的各级各类学校中,至少已经有了小学班主任、初中班主任、高中班主任,还有各种专业职校的班主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班主任理论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发展及教育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者从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出发开展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所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级各类学校各具特色的班主任工作。
三、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内容:
⑴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
⑵小学班主任工作方略研究
2.目标:
⑴使之明确班主任工作现状的优与劣、利与弊;
⑵探讨新世纪小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方略,使之本班学生在该种方略下能愉快地生活、健康成长,有利于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
四、研究现状
1.居高临下 ——权威型教育
众多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往往以“师道尊严”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在一个班级管理中,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由班主任说了算,酷似“皇帝”开金口。贬低了班主任这个名称的分量,低估了学生的能力。班主任没有起到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与引路人的作用。一个良好班集体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对于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促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如果采用权威型的教育,在工作学习中不去体谅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意愿,使许多学生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不良情绪。但出于教师的尊严又不敢站出来面对现实,提出自己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活建议,学生畏难情绪的产生,又直接影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分散,不留心听课,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造成学生的成绩下降、班级纪律松散,学生的品行不正,久而久之,给班级管理带来严重的负向效果。

2.简单粗暴——体罚型教育
班主任要全面指导学生的品德、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工作。当前基础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轨“,已越来越多地为社会、家长和学校所接受。逐渐形成共识,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列入议事日程的一项中心工作。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历史性地站在了这一转轨的前沿。为此,小学班主任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从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做好全面的指导和教育工作,是每位班主任教育工作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或其他一些工作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顽皮不听话、纪律松散、品行不检点的学生,给班主任管理、教学工作带来麻烦,而这些人往往都是一些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这些人一听到下课铃声就非常高兴,像是放出笼的鸟,自由自在。轻松的几分钟,有的互相打闹,一听到铃声就头脑发胀,根本就听不进老师讲的是什么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而且他们还会不停地动,时不时碰碰隔壁的同学,影响同学听课学习,仿佛学习就是受酷刑。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都是比较头痛的。有的老师虽然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反复多次地进行,但总不见成效。而有的老师根本就没有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动手就打,动口就骂,摆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在素质教育开展以后,虽然在严禁体罚的情况下,又采用新的一招——“心罚”。而“心罚”同样危害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如罚站、罚抄《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罚扫地、罚扫厕所等方法来惩罚学生,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应绝对禁止。如某学校一老师因学生屡次不交作业,苦口婆心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按捺不住心头火,打了学生一巴掌,结果造成学生耳朵失聪,这一老师最终落得了又赔钱又处分的下场。

3.随心所欲——主观型教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培育的作用。当前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随心所欲、用主观、自我型的教育,把自己作为下达命令的指挥官,没有严格有效的组织纪律、规程、方法。在班级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没有合理的制度,进行协调的指导、教育以及一些训练、激励、监督、考核、奖惩评价的心观念,全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教育。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心目中埋下了一种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使部分学生的纪律松散,学习、生活无规律。今天想安排什么活动就开展什么活动,今天不想开展这项活动就取消。听之任之,随随便便,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和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方法、手段与学生一起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共同奋斗,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4.千篇一律——切菜式教育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轰轰烈烈的环境下,过着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他们的个性的发展随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的影响都不一样,多数学生是独生子,有的受家庭的宠爱、脾气包子暴躁,性格刚烈、顽皮、不听话;有的脾气温和、老实巴交、不善交际;也有的已学会社会上的不良风格,从小就有一副组织者、领导者的风度等等,给老师的教育带来众多的麻烦。而今的班主任工作中,往往采用一些共同的教育方法,千篇一律、切菜式教育,不管你是何种类型的学生,都是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教育,很少有老师经常性地采用个别教育。所以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同一种方法教育,显然不会收到同样的效果。做好班主任工作,更重要的是要讲究工作的艺术。因为人们钟爱艺术、感觉艺术能带来情感愉悦的美的体验。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一门学问。班主任在教育、感化学生,引导学生、甚至在改造学生时,教师形象感人的言语,人格风范的感化;教育情感的熏染;师生间心灵的交流、撞击和融合;’弹钢琴”般的巧妙点拨;灵机一动的创造性发挥等,都显示着艺术的特性。如根据重要选定谈话的方式、创设谈话的氛围,讲究谈话的技巧,提高谈话的质量、效果等都离不开“艺术”二字。
五、班主任工作的对策研究
通过本人几年来的实践研究,针对现在班主任工作种存在的种种迹象,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班主任在工作中不但要有一种极强的责任心、事业心,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艺术,就是班主任工作策略,才能真正起到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培育者的作用,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做到家,本人粗浅地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1.蹲下身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道尊严”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古代文学家、教育家孔子就是推行“师道尊严”的先师,他所提倡的老师在学生中要有威信,学生要尊敬老师,是能被现代人所接受,也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但是教师在这种前提下,不去了解学生,不与时代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单凭自己的意愿,居高临下,充当权威人士去改造、教育学生,显然是行不通的。教师应该放下臭架子,蹲下身来,与学生建立起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起平坐,做事要多与学生谈心,注意心灵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中还存在着已系列问题,并征求学生的一些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在搞好学校工作的前提下,不断改革自己的工作方法,废除权威型的教育方式,做真正的合格的引导者。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为自己所爱的、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如果老师能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而这种交往会使学生体验到人情的真挚、生活的美好、心灵的沟通,才能使学生有一种愉悦的心理投入学习。学生在上课时能孜孜不倦地倾听和吸取知识的营养。
我的一位同事曾向我叙述了他的童年时一件刻骨铭心的往事。
那年我10岁,正是淘气好玩的年龄。一天晚上,我和几个伙伴去邻居家的院子里偷樱桃吃。我再树上摇,伙伴们在树下捡果子。树枝窸窸窣窣的声音惊动了主人,伙伴们逃走了,我却被逮住了。结果,我挨了爸爸的一顿揍。
第二天语文课学《夜半鸡叫》,文章写道高玉宝看到一条黑影蹑手蹑脚进鸡窝,接着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这时老师诡秘地说:“你们知道吗?昨天夜里我们班有个人蹑手蹑脚地到人家树上偷樱桃,也发出了窸窸窣窣的声音。”老师边惟妙惟肖地做了各蹑手蹑脚的动作。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可恶的邻居向老师告发了!我像一只可怜的羔羊,等待宰割,幸好老师没揭穿我。整整一个星期,同学们都在猜测谁是那个小偷,我的情绪变得很坏。一天和同学吵了起来,老师怒气冲冲地说:“他就是那个偷樱桃的人,就是他,这个小坏蛋。”
从此,我变得畏缩狐疑,自暴自弃,对学习一概不感兴趣,成绩一落千丈,成了后进生,直到现在,我的心仍在隐隐作痛,我恨那个老师,他残酷地断送了我童年的欢乐。
于永正老师的学生刘阳、魏亚军也曾在校外偷过黄瓜。于老师说:“我得知魏亚军偷瓜的事后,为什么不找他谈话,而是‘冷处理’的办法呢?就是因为小时候我也干过类似的事。”联想到小时候的我,心情立刻平静许多。是啊,自己小时侯又如何?于是就把这件事压下了。一天之后,魏亚军就得知有人向我揭发他偷黄瓜的事,他惴惴不安,心想:老师一定会克他一顿。谁知三四天后,我只对他的耳朵悄悄地说了一句:“偷来的黄瓜好吃吗?”
二十多年后,亚军回忆说:“于老师,当时我真没想到你这样处理,既给了我面子,又使我无地自容。”
于是,于老师讲了自己小时侯偷梨子的事,师生哈哈大笑。
对同类事情,为什么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因为前者是站着的,居高临下,觉得学生的错误不可饶恕;后者是蹲着的,蹲下来,平视学生,觉得他们毕竟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有幼稚犯错的权利。
2.静下心来,耐心听取学生的心声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调皮捣蛋不听话的学生,经常寻衅闹事,互相打架,或在班级中出现一些失窃现象;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是听优等生打的小报告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班主任老师,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头脑发胀,心情焦虑,不分清红皂白,不具体了解实际情况就采用粗暴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训斥学生,使学生有话不敢说,有理无处辩,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要采取正面说服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调动各种积极的因素,力戒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班主任应静下心来,耐心地听取学生的解释,再根据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使学生心服口服,从而对学生自己的作为的正误有一个正确的判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一个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考了个良好的分数。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用食指敲打着桌面,眼里闪着狐疑的目光:“是你自己做的吗?真的没作弊?”满心希望得到老师赞赏是学生紧紧咬着嘴唇,倔强的头扭向一边:“反正我这么努力你也不相信,随便你怎么说吧。”结果这位学生就破罐子破摔,学习一落千丈。如果,老师相信他、鼓励他,后果也许就完全不同了。
3.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育前,教师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给每位受教育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要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前提入手,在教育学生时,既要严格,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做班集体的主人。工作中教师应多与学生打交道,听取学生的心声,绝不能自己主观武断、随心所欲,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又一个参与班集体管理工作的机会,使学生知道,集体的事情大家做,集体的困难大家齐心协力来解决,集体的荣誉大家来分享,使品行有问题的同学感到集体的温暖,使积极参与找对策的同学有一个主人翁的感觉。如某班针对一些学生有时出口喊“脏”的习惯,以少先队组织名义设立了“脏话收购箱”。同学们只要听到谁说脏话,就可以讲说脏话的同学姓名写在纸条上,投入“收购箱”。每周结束,由“脏话收购号”把收购箱打开,然后将说过脏话的同学集中起来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他们说文明礼貌用语,给他们讲说脏话的危害。半学期下来,学生中说脏话的现象基本杜绝了,大家争着使用礼貌用语了。
4.走进学生心理,多采取个性化的教育
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要做到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进行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风、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切菜式的教育。但是对个别性格孤僻、内向的和处向型的学生就很难在集体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实际,多与学生交谈,多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积极向上的、耐心地启发教育,教师必须走进学生心里,多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缩短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相信老师、尊重老师。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建设,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个性化教育的新方法。如老师叫大家做读拼音写汉字的题目。当老师走到一位暂差生刘红的旁边,看见她把“漂亮”写成了“飘高”,便忍不住笑了,说:“你写的是飘高,不是漂亮啊!”大家一听,哄堂大笑。刘红低下了头。老师顿时后悔自己不该当众奚落一个学生,于是对大家说:“今天刘红写错了一个字,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也笑了。不知大家怎么想?我认为我笑得不对。”同学们立刻严肃起来,没有一个人笑了。老师诚恳的说:“我不该笑刘红,是因为我这个当老师的不见得处处都比刘红强。”老师故意把话一停,说:“上一回,我写错了一个字,刘红就帮我纠正错误。”此后,不仅刘红敢问不会写的字,许多同学都抛掉虚荣心,敢向老师问问题了。
六、研究的初步成效
研究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401班。共有学生49人,研究启动后即施加了研究因素。
1.对一些成绩差、调皮捣蛋的学生,我采用蹲下来,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起平坐,不再采取权威粗暴型的教育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充实的精神生活”教育后,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利用课余时间、休息时间、上学、放学路上,在家里做一些力能所及的工作,能经常性地做一些助人为乐、互帮互学的好事,充实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既为别人做了贡献,又培养了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许多本身顽皮的学生在语言上有礼貌了,不再讲粗话、脏话,行为也检点了,不再打架闹事、捣鼓同学,不再做损害集体利益、破坏公共财物、危害社会秩序的事了。学生随手乱丢垃圾、果皮纸屑的现象也少见了,学校的花草树木也能爱惜了,对老师的工作方法也提出宝贵的意见。一句话,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2.由于老师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并付诸于行动后,改变了权威型的教育方式,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引起矛盾冲突甚至打架的双方,也不再各打50大板、训斥加罚站方式,进行示众式惩罚,代之以静下心来倾听矛盾双方冲突的前因后果,然后进行心理疏导,使之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之处,诚恳地向对方道歉,真正做到了心服口服。
如我班的两名学生在一次午休时大打出手,一位学生的脸被抓破了,另一位学生的衣服也被撕破了。有学生来报告,当时我不知事情的原委是怎样,也没有冲他们发脾气,把两位学生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问其原因。我先问平时表现较好的先说:他说午休时自己在做作业,小东做好了作业,就来到了我的位置,要我一起跟他去玩,我说不去,他就来拉我,正因为我作业没做好,就一摆手,把小东给撩倒了。这时,他就发火了,于是就打了起来。我问另外一位同学是不是这么回事,他点点头。本来两位同学很要好,竟然为了这一点小事时不开,而伤了同学的和气。我问他们应该不应该?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应该,老师我们错了”。接下去他们俩主动拉拉手表示友好,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请求老师原谅。多懂事的孩子啊!我怎么能忍心训斥他们呢?
3.班主任改变了凭经验和随机应变的方式统计班集体的作风,代之以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和掌握班级的特征,对班级的优势,存在的缺陷能做到心中有数,使班级工作有序地开展,避免了以往遇事手忙脚乱,走一步算一步的状态,使班级工作进入一个有序、高效的良性循环状态中。如学校在开展“我为校园添光彩”的活动中,在班主任的引导、教育下,发动全班49名学生,鼓励他们为校园的绿化添一份光彩。学生纷纷拿出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献给学校。不到一个星期,全班共捐献钱物价值两千多元,为学校购置了鲜花、树苗等,绿化了校园一角。每当同学们看见用自己的零花钱种下的树苗成长、鲜花怒放,心里总有说不出的高兴、自豪。我班也因此被学校表彰为“绿化先进集体”。从那以后,借“先进集体”的东风,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多次以出色的成绩包揽第一,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连年被评为“文明班级”。
4.通过研究实践使之认识到“切菜式”教育带来的种种不利。自从班集体建设中注入了个性化教育的内涵,班主任老师有效教育率大为提高,学生的满意程度也不断上升,从另一个角度,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如通过“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班集体、为学校做好事,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贯彻《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小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使他们逐步懂得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从而提高了认识,规范了自己的言行,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把自己一言一行与班集体联系起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单是个人的私事,而是直接关系到班集体荣誉的大事。
七、研究的结论
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证明班主任要做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广大的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去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班主任作为实践者,自身必须又一整套自己的理论。而成功的实践者有必须有完整的理论来武装自己、装饰自己,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来完善班主任的学科理论体系。也说明了“蹲下身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静下心来,耐心听取学生的心声,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走进学生心里,多采取个性化教育”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它能有效地改变班级面貌,使班级工作走上正规化、正常化、科学化的道理。
八、研究的反思
从研究的实践过程和研究结果反馈,班级搞不好的直接责任不在学生,而是再班主任,在于班主任是否有一套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策略体系,否则班级工作就犹如一盘散沙,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