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过完年,刚刚20周岁的张玉华便跟随着父母,从贵州的老家来到了广州,“我在教室里一上课就打瞌睡,终于摆脱了。”已将头发染成红色的张玉华说,但是,他的父亲张贵却没那么高兴。 张贵对儿子最大的期待,就是张玉华能够好好读书,不再重复自己进城打工的老路。 与自己的儿子相比,1975年出生的张贵,是一位12岁便已辍学闯荡,有着丰富城市经历的老农民工,从1993年他踏上前往珠三角的火车算起,他出门已接近20年。 张贵希望儿子能够学一门技术,“不然只能像我一样,到处打杂。”张玉华也有自己的梦想,他希望以后开家化妆品厂,他觉得大半年来已经学到了皮毛。 以后想留广州还是回老家?张玉华说,“我还没想好,我现在只想赚钱,赚了钱想去哪里都可以,只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我想赚了钱回老家盖栋房子,给老爸老妈住。”他说这话时,坐在对面的张贵眼眶红了。 《》记者通过大量采访发现,作为将人生中最黄金的数十年留给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谈及他们的最终归宿,他们多会选择回乡,而谈及他们的孩子,他们却希望孩子们留在城市。 城市化,不止于城市崛起本身,在两代农民工进城与返乡之间的抉择下,它更关系着中国城市化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