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目投资

 jade lily 2012-11-12

1、本题考核项目总投资的概念。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如果存在建设期,资金来源结构不同,则项目总投资就不同。原始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都不考虑资金来源。

2、某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23000元,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资本化利息为1000元,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为9700元,则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3.47年。( )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时,分子是“原始投资”,“原始投资”中不包括“建设期资本化利息”,因此,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23000/97003.37(年)。

3、如果所得税率为0,项目新增的折旧、摊销的多少不影响运营期净现金流量。( )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净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如果所得税率为0,则运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新增的摊销+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由于在计算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时减去了新增的折旧与摊销,前面减去,后面加上,意味着对净现金流量没有影响。

4、假设以下指标均不为零,那么在基本预备费的估算中,会涉及到的指标包括( )。

A.安装工程费

B.开办费

C.基本预备费率

D.非专利技术投资

【您的答案】 A, B, D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基本预备费=(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基本预备费率,所以选项C正确;安装工程费是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所以选项A正确;开办费是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所以选项B正确;非专利技术投资是形成无形资产费用的一部分,所以选项D正确。

(1)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2)项目投资的类型: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完整工业投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①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回收的(投资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所得税

    ②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原始投资额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该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该年自由现金流量

    ③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递减的所得税税额

    如果建设期为零:

    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注意,首先计算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的变动额)×(1-所得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根据更新设备比继续使用旧设备增加的投资额计算,不是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计算)+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递减的所得税税额

    运营期其他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差额

总结:1、①②思路相同(可用表格指标计算):1、建设期、运营期2、指标:息税前利润;②原始投资含流动资产投资 3、运营期回收固定资产净残值。

           2、 ③是重点,思路与①②不一样。1、增加的投资额2、增加的折旧3、总成本费用的变动额4、三个增加项目的运算。

 

1、由于折旧在计算息税前利润时被扣除了,而他属于非付现成本,在计算差额净现金流量时加回来。
1.为什么计算运营期的NCF时,在息前税后利润的基础上要加上折旧和摊销?
【解答】折旧和摊销是息税前利润的减项,会导致息税前利润减少(减少的数额等于折旧和摊销的数额),进而使缴纳的所得税减少,从而导致现金净流量增加(增加的数额=折旧和摊销×所得税税率)。所以,在计算净现金流量时必须加上由此导致的所得税的减少额。
息前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和摊销导致息前税后利润减少的数额=折旧和摊销×(1-所得税税率)=折旧和摊销-折旧和摊销×所得税税率,故在息前税后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折旧和摊销后,正好反映折旧和摊销导致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数额,即“折旧和摊销×所得税税率”。
 
2.运营期第1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上述公式中为什么要加上“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
【解答】应当这样理解这个问题,上面所说的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没有扣除“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的损失”,所以,需要单独加上“因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损失而抵减的所得税额”以反映报废损失减税对于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3.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净损失为什么不当作现金流出量,而它所引起的所得税抵减却导致现金净流量增加?
【解答】因旧设备提前报废发生的净损失并没有导致现金流出企业,而由此产生的所得税抵减使得企业的现金流出减少,从而导致现金净流量增加。
例如,假设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报废的变现净收入为50万元,所得税率为30%,则固定资产报废发生的净损失为30万元。显然,固定资产报废并没有导致30万元现金流出企业。但是,该30万元的损失导致所得税减少30×30%=9(万元),导致现金流出量减少9万元,减少的所得税导致现金净流量增加9万元。
 
4.如何理解流动资金投资不属于建设投资的内容?
【解答】因为流动资金投资属于用于运营期周转使用的投资。
 
5.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税后利润、净利润、息前税后利润之间是什么关系?
【解答】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折旧与摊销
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
净利润=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息前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
(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
=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1-所得税税率)
=净利润+税后利息
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
 
6.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估算只需要在项目终结点估计一次。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解答】这个说法不正确。回收固定资产余值的估算,对于更新改造项目往往需要进行两次:第一次估算在建设起点发生的回收余值,即根据提前变卖的旧设备可变现净值来确认;第二次仿照建设项目的办法估算在终结点发生的回收余值(即新设备的净残值)。
 
7.“在全部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0,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的条件下,为计算内部收益率所求得的年金现值系数的数值应等于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值。”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解答】这个说法正确。在全部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建设期为0,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的条件下: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C/NCF,而净现值为0时:NCF×(P/A,IRR,N)-C=0。
所以,年金现值系数(P/A,IRR,N)=C/NCF=投资回收期。
例如,已知某投资的项目计算期是12年,全部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当年完工并投产,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相等,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是8年,则按内部收益率确定的年金现值系数是多少?
根据“当年完工并投产”可知,该项目的建设期为0,所以,该题按内部收益率确定的年金现值系数=投资回收期=8。
 
8.如何理解“完整的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中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
【解答】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是非付现成本,引起现金净流量增加的折旧抵减的所得税。


第四章 投资
管理

  知识点十五、两种特殊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

  这类决策一般采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因此,这里计算的是差量税后净现金流量——使用新设备与使用旧设备税后净现金流量之差,即使用新设备比使用旧设备增加的税后净现金流量。

  1.零时点净现金流量=-(该年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2.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益而影响的所得税额

  【提示】

  (1)“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中不应包括“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的净损失”。

  (2)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净损失(净收益)减税(纳税),在没有建设期时发生在第一年年末。

  (3)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益而影响的所得税额=旧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如果盈利,变现的所得税金额为正,表现为现金流出量;

  如果亏损,变现所得税金额为负数,称之为抵税效应,表现为现金流入量。

  3.运营期其他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之差额

  【提示】

  旧设备的年折旧不是按其原账面价值确定的,而是按更新改造当时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确定,因为对于继续使用旧设备来说,变价净收入相当于旧设备的买价。

  旧设备的年折旧=(旧设备的变价净收入-旧设备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年限

  (二)购买或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决策

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项目投资按其涉及内容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单纯固定资产投资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

投资分类

  按照投资时间,项目投资可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短期投资又称流动资产投资,是指在一年内能收回的投资。长期投资则是指一年以上才能收回的投资。由于长期投资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长期投资有时专指固定资产投资。
  从决策的角度看,可把投资分为采纳与否投资和互斥选择投资。采纳与否投资是指决定是否投资于某一独立项目的决策。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中,只能选择其中之一的决策叫做互斥选择投资决策。 按其涉及内容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单纯固定资产投资和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特点在于:在投资中只包括为取得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垫支资本投入而不涉及周转资本的投入;完整工业投资项目则不仅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而且还涉及到流动资金投资,甚至包括其他长期资产项目(如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的投资。

税后现金流量

  在加入所得税因素以后,现金流量的计算有三种方法可用。
  1、根据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
  经营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根据年末营业结果来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息前税后利润+折旧
  另外若考虑开办费、无形资产的摊销额和项目终点时的残值、流动资金回收额,则上式还可以改写为:
  营业现金流量(NCF)=息前税后利润+折旧+开办费、无形资产摊销额+终结点的回收额
  3、根据所得税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经营现金净流量(NCF)
  =息前税后利润+折旧=(收入-成本)×(1-税率)十折旧
  =(收入-付现成本-折旧)×(1-税率)十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1-税率)+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折旧×税率+折旧
  =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