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最近有点烦

 他在旁边笑 2012-11-12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第10题填空应为“可以横绝峨眉巅”,有许多考生将“巅”写成了“颠”。究其原因,是两个版本的教材不同所致,最后评卷组都给了分

  小学课本和第5版 《现代汉语词典》将“叮咚”简化为“丁冬”,“山巅”简化为“山颠”,“树荫”简化为“树阴”,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一辈人对此感到别扭和怪异。

  


  简化汉字由来已久

  “树荫”还是“树阴”?“叮咚”还是“丁冬”?“惟一”还是“唯一”?“烟雨濛濛”还是“烟雨蒙蒙”?“山巅”还是“山颠”?“啦啦队”还是“拉拉队”?如果你认为是前者对,那么对不起,正确答案是后者。

  对此,记者采访了省语委专家咨询组成员、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张仁。张仁说,新版的字典和词典中都已将“林荫道”写作“林阴道”,只有在一些固定格式和专用人名、地名中,“荫”字才保持不变。因此,有关“树阴”“林阴道”中“阴”字的写法不应写成“荫”。其实现在很多象声字,如 “叮咚”“叮当”“叮咛”“啦啦队”,都可以去掉口字旁。

  张仁说,简化汉字由来已久,早在“五四”甚至明清时就有有识之士为提高国人识字率,开展了汉字简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1956年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开始在祖国内陆广泛推行简化字。半个多世纪以来,简化字作为国家法定的现行通用文字得到了全面普及,圆了有识之士提出的“书同文、语同音”梦想。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而对于繁体字的运用,国家也没有全面禁止。”张仁说。2000年颁布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指出:在文物古迹中,在姓氏中,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在出版、教学、研究中,以及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特殊情况(如港、台交流需要)时均可以沿用繁体字。

  语文报社副总编辑任彦钧对记者说,简体字与繁体字应该一分为二,各取所需,简体字在文字普及、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功不可没,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应该广泛使用,繁体字在学术研究、古典文字研究方面不可缺少,在书法上运用更体现出文字的古朴、典雅美。

  


  网络词语难说“88”

  “高考作文不能出现网络词语。”这是今年高考前,有关部门针对青年学生喜欢用网络词语交流专门出台的规定。其实,日常生活中,不论是上网聊天,还是报纸、电视等媒介,都存在着大量使用网络词语的现象。

  对于时下流行的网络语,像“晒”“悲催”“萌”等,张仁也有独到见解。他认为,网络用语具有录入时便捷和窜红速度快的特点,但其影响了词的一般结构和语法规则,有关部门规定在作文中不得使用网络用语是合理的,避免了考生与批改者之间对网络热词的理解不同而产生评分偏差。

  任彦钧说,现在许多青少年在生活中喜欢用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有些人还用“火星文”进行交流,这在成年人看来,特别难以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孩子们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但作为年轻人张扬个性、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交流方式,我们不应该全面扼杀,甚至应该适当保护,尊重年轻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一颗“宽容”心对待这种创造性文字。但从学生习作的角度来说,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文章是为了让人看懂的,满篇网络用语我们是不提倡的。

  张仁说,语言文字运用是为了交流和沟通,应针对不同的目的、对象、场合、工作需要等加以区分,对于特定网络环境、特定人群中使用特定用语,我们要宽容对待。类似有些系统把“0”“7”读作“洞”“拐”一样,现在的网络词语“88”代表拜拜,“1314”代表一生一世,时间一长,就成了一些行业通用的隐语、行话、黑话。

  中北大学新闻传播系副主任李明西告诉记者,网络语言有自己的特色,应该一分为二看待。规范汉语就是对网络语言去粗取精。某些生命力强的网络语言已经成为规范汉语的一部分,比如“给力”“抛砖”等等,有些好的简短用法也只能在网络上使用,不便普及。网络中某些中美、中日语言的混用不足取,有些中日混用完全无意义或哗众取宠,是可笑的。

  


  “秀”“的士”登堂入室

  新出版的 《新华字典》将秀(show)、的士(taxi)等外来词收入其中。

  张仁说,这反映了汉语兼容并包的特点,汉语不仅吸收海外的词汇,像古印度语中的“涅槃”“超度”,日语中的“干部”“民主”,同样吸收华夏各民族的语词,如蒙古语音,汉字的“站”增加了驿站的意思。汉语的博大精深就是由如此活水源源不断灌溉而成的。

  任彦钧说,语言是 “社会的化石”,像古中国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每个时代的语言都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都应该不断汲取当时语言文字的精髓,如英语的音译外来词“沙发”“比萨”等,来自日本的“社会主义“服务”“党”等。

  任彦钧还指出,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问题上,有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推荐性、柔性的规范,而不是强制性、硬性、刚性的,有些词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最后约定俗成人们的一种习惯用语,像“拥趸”能够流行,有它内在的价值与合理性,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这些词是不可棒杀的。

  李明西说,大学一直在推行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出现可笑的语言运用较少,语言文字上的应用问题不大。特别是文科学生语言文字基础较好,低级错误少。与逻辑思维有关的复杂结构的表达,比如多重复句的运用等会出现一些病句。

  李明西同时指出,繁简字的混用是可笑的,动不动文章中就出现PK、CEO、AIDS等缩写的英文词汇,甚至一句话中夹杂着许多外来词语。过多借用港台某些时髦词汇和特殊用法也不足取。

  


  要写就写规范字


  任彦钧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用语不规范,在表达上多用语气词、感叹词、标点符号(多个省略号连用),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在口语与书面语之间不能很好地转换。

  “人生经历少是一方面,精典读物阅读量少才是主要原因。”任彦钧说,“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词汇的积累比较少,甚至出现了盲目堆砌词藻,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乱用的现象。让学生好好说上主谓宾齐全的一句话是很难的,他们觉得很枯燥,没有感受到语言文字的规范之美。”

  李明西说:“语言文字运用不规范是次要的,因为规范需要一个渐进过程。语言文字运用中经常出现错别字才是最令人担忧的。路边招牌上、广告中、电视台滚动字幕上,到处都可以看见。学生面对生僻字,没有查字典的习惯,读半边字形的,读错音的,教学中会经常遇到。”

  李明西说,规范语言文字应用是维护中华民族语言纯洁的重要任务,每个公民应自觉提高运用规范汉语的意识和能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运用应由政府主导,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引导,各地语委宣传推广,各级宣传、文化、教育机构等具体实施,全民参与。只有这样,规范的语言文字才能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在世界各大语言中大放光彩。

  山西日报报记者 张隽波 实习生 陈森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