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绍基书艺成因微探

 xxcd 2012-11-12

内容来自:文档资料库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执笔的方法 2.羊毫的使用 3.颜真卿的影响 4.自身的努力 5.官场的失意 6.横平竖直的影响结束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9 作者简介 ................................................................. 9 声 明 .................................................................. 10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何绍基书艺成因微探
美术学(书法教育) 杨太平

[摘 要] 何绍基(1799-1873 年) ,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叟,又号猨叟,湖南永州道县人, 尚书何凌汉之子,阮元门生,官至翰林院编修,提督四川学政,精通经史,小学,何绍基的书法,溯源篆分,通会欧阳询父子及颜真卿,李邕,苏东坡诸大家,各体书熔铸古人,其书四体皆工,大 小兼能,亦善篆刻,被誉为“有清二百年以来第一人” 。 本文试探析何绍基之书艺成因,从其时代背景,笔法,书写工具等方面剖析。探究何绍基书学成就之原因,而从何绍基的书艺成因,也可让后来学书者更加了解一代碑学大师,从中取法自己所需。 不遑为人生一大乐事。 [关键词]何绍基;书法;成因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引言:
何绍基作为有清一代的书法大师,其个人书学经历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本文 旨在从何绍基生平的各个方面探讨分析,何绍基的书法成因,鉴于关于何绍基的著作论文已多, 而涉及的多关于其生平, 书法本体, 而关于何绍基书法成因的探究却少之又少, 本人所写此篇文章,仅以全何绍基书法之探究,因本人才疏学浅,故而可能略有瑕疵,仅博方家一笑尔。

清代碑学背景:
中国书法在清朝的发展,以碑派的崛起及帖学的式微为重要过程,清代乾嘉时期,一则 大量金石碑刻出土, 金石考据学派乃至书法学界纷纷关注, 二则因为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文人学者恐因言获罪,不敢有所述作,乃将精力转向金石考据之学,逐渐将审美取向转 于篆分北碑。而后被时人评其书法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的邓石如篆隶书法的振 兴,加上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及《北碑南贴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对于碑派书 法的理论阐发,碑派书法在清代中期形成一股强大的风潮,碑学主张渐入人心,至清道 光起,碑派书法一举取代了风行近千年的贴学书法,达到“三尺之童,十室之舍,莫不口北碑,写魏体。 ”(《广艺舟双楫》)。而在此书坛契机下,何绍基作为阮元的门生,受门师影响,加上时代潮流趋势,故于北碑亦是极为推崇, “余学从篆分入手,故于北 碑无所不习,而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 不同于古来书家囿于二王,不出魏晋,虽 ” 则是古来帝王对二王的极力推崇,形成二王的极高地位,也是因为大量碑刻沉寂于土, 书家眼界受限,故此,李阳冰后,宋元明三代篆隶几无高手。何绍基则是在当时碑学大 兴的契机下,破二王之囿,上溯篆分,找寻书法之源。 “余学书四十余年, 溯源篆分, 楷 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 知唐人八法以出篆分者为正轨。 ”何绍基将篆籀之法揉 入其书,使其书法别开生面。虽则何绍基说过: “于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 然何 绍基并非偏颇之人,在遍习篆分之余,对贴学也颇有涉猎,其子何庆涵称何绍基“溯源 篆分,下逮率更父子、鲁公、北海、东坡,神明众法,自成一体” 近人马宗藿尝云: “道 州早岁楷书宗兰台《道因碑》 、行书宗《争座位帖》《裴将军诗》 、 ,骏发雄强,微少涵渟; 中年极意北碑,尤得力于《黑女志》 ,遂臻沉著之境;晚喜分篆,周金汉石,无不临模,融入行楷,乃自成家。 马宗霍评其临作曰: ” “然余尝见其临《怀仁集圣教序》 ,风化韵 流,直造山阴堂奥,始知大家无施不可。 可见其于帖学并非弃之若敝,而是长久的艺 ”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术实践,用比较客观的方法来对待帖学,如其对二王的推崇: “右军南派之宗,然而《曹娥》《黄庭》则力足以兼北派” , 、 “细观此帖及《定武兰亭》 ,知山阴实兼南北派书法 之全。 ”何绍基由开始支持北碑南帖到后来的改变,并非其审美取向的变化,他对“根巨源正”乃是一贯的追求,何绍基的改变,如其在《跋国学兰亭旧拓本》中所言: “知 山阴棐几,本与蔡、崔通气,被后人模仿,渐渐失真,致有昌黎‘俗书姿媚’之诮耳。 ” 是因为何绍基通过其艺术实践,发现如今所传右军书,皆为摹本,而仿者愈多,面目渐 失。 由王羲之其学书经历, 也可知其书学兼南北, 并非片面的帖学一派, 如王羲之在《题 夫人〈笔阵图〉后》 》中说: “予少学夫人,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 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 ,始知学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就有详细介绍。故单纯讲王羲之划为南帖一派着实是片面的。而身为南帖之宗, 其书却多由北碑一派汲取养分,不得不让我们深思。而何绍基,正是看到这点,上溯篆 分,追求书源,碑帖兼容并蓄,意与古会,从而自成一家。

执笔的方法:
如古代名家均有一段传奇经历,张旭有观担夫争道而得笔法之意,观公孙氏舞剑器而得 其神。黄庭坚“于燹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拔棹,乃觉少进,喜之所得,辄得用笔” 。 何绍基则在咸丰四年出任四川学政之时, 观山中之猨猴而悟笔法, 写下著名的 《猨臂翁》 : “书律本与射理同,贵在悬臂能圆空。以简御繁静制动,四面满足吾居中。李将军射本天授,猨臂岂止两臂通。气自踵息极指顶,屈伸进退皆玲珑。 ”从此自号猨叟。何绍基 的执笔也变用极为费劲的回腕法,这种执笔法就是虎口向上,掌心向胸,五指对胸,指 端执管,腕肘俱悬,如挽弓张弦之状。如其在《跋魏张黑女墓志拓本》中就言道: “每 一临字,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因思古人作字, 未必如此费力,直是腕力笔锋,天生自然,我从一二千年后策驽骀以蹑骐骥,虽十驾为徒劳耳,然不能自已矣。 ”他在临写的过程中已然察觉到此法有违书写之生理机能,非 常吃力,每当临字,差不多写到一半,汗就会染湿衣服。可以想象,以回腕之法作字, 手腕皆被僵固,必得用手臂乃至全身之气力为之, 岂不汗如雨下。 《清稗类钞》 谓其: “悬 腕作藏锋书,日课五百字,大如碗。 ”可见何绍基之勤奋。潘伯鹰评其字: “人定胜天,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可谓由一个错误的方法中获得了神奇的结果。 “他的才横溢, 功力深厚, 有清一代的 ” 羊毫笔到了他的手里才集大成而收到前所未有的效果。凭这一点, 他是一个开辟书苑新 天地的英雄”且不论何绍基的方法是错是对,但何绍基通过自己不懈的艺术实践所达到 的效果,吾辈应当服膺。亦是这种奇特的用笔方法,使其使腰股之力悉到指尖,气力贯注,生气乃得。以回腕法来作字,笔管在行笔过程中必然握得很紧, 且在行笔过程中会 笔与纸张产生较大的摩擦作用, 致使线条“生拙迟涩” ,能更好地体现金石气息.回加上 充分发挥长锋羊毫及生宣的特性,虽则形成“生拙迟涩” ,但是这样得来的是富于质感, 富于立体感的中锋线条。亦让其书风个性鲜明,一观即知。从某种意义上也体现出苏轼 “执笔无定法”之论。

羊毫的使用
蔡邕《九势》尝云;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意思是用软毫可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效果。清 代中期,随着金石碑版的日渐出土增多,碑学大兴,凡书皆求金石之气,这是硬毫所难达到的, 而羊毫正好符合碑派书家的追求, 邓石如率先将羊毫的特性发挥在其篆书之中, 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杨守敬评邓石如篆书: “顽伯以柔毫作篆,博大精深。 ”何绍基则将羊毫的特点更充分地发挥在楷书、行草之中。何 绍基对邓石如极为推崇,其在《书邓完伯先生印册后为守之作》中说: “后见石如先生 篆分及刻印,惊为先得我心,恨不及与先生相见。而先生书中古劲横逸、前无古人之意,则自谓知之最真。 ”又云“先生作书于准平绳直中自出神力,柔毫劲腕,纯用笔心,不 使欹斜,备尽转折。 这不单是对邓石如的肯定,更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羊毫用笔的特 ” 性及使用羊毫所达到的效果。羊毫因为吸墨较多,适于写表现圆浑厚实的点画,且不易 调停,常人用来颇为吃力,但配合上何绍基的回腕法,写出之字,苍劲有力,免于流滑, 更易体现碑派书风的特色。观其由羊毫所书行草书,时见涨墨飞白,回腕之力使墨气腾出,浓淡干湿,笔画轻重粗细并存,正如《清稗类抄》评价何绍基: “其书沈雄峭拔, 行 体尤于患肆中见逸气, 往往一行中忽而似壮士斗力,筋骨涌现, 忽又为衔环勒马, 意态 超然。非精究四体,熟谙八法, 无以领其妙也” 。

颜真卿的影响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何绍基所处的年代是中国历史封建的极端,文人想要出头,就必须经历科举,而科举一途,不单要求对八股研究颇深,且于应考者所书之字要求较高。何绍基在科举中, “忆 余少壮时,喜临《座位帖》 ;廷对策亦以颜法书之” 。也因其颜书, “为长文襄、阮文达两师相及程春海侍郎所激赏, 已置第一, 旋以语疵落置十一。 其自言: ” “平生于颜书 手钩《忠义堂》全部,又收藏宋拓本《祭侄文》《大字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且 、 、 ” “余少年亦习摹勒,彼时习平原书,所钩勒即尽与平原近” 。笔者曾前往湖南永州浯溪 碑林,有唐颜真卿大字正书《大堂中兴颂》 ,据了解,何绍基曾多次前往摹拓。而《大 唐中兴颂》旁则有何绍基所书题跋: “归舟十次经浯溪,两番手拓中兴碑,外观笔势虽壮阔,中有细筋坚若丝。 ”观何绍基之行草书,纵使面目百千,然由其书中总可观出颜 书的影子,可见颜书在何绍基的书艺生涯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其书法,延续到晚 年,始终可以看到颜书的影子。《闲情偶寄》木本第一中提到: “草木之种类极杂,而别 其大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木本坚而难痿,其岁较长者,根深故也。藤本之 为根略浅,故弱而待扶,其岁犹以年纪。草本之根愈浅,故经霜辄坏,为寿止能及岁。是根也者,万物短长之数也,欲丰其得,先固其根。 ”书法之道亦是如此,根基有极为 重要的作用,根基不深,而妄学他家,最终只能徒劳无功,何绍基以其深厚的颜书功底 为基准,广取篆分营养,厚积薄发,终成一代书法大家。看何绍基为陈颂南先生所临《争座位稿》 ,对比原帖,可知何绍基对字形体势的把握极为精准。而于字中细小精微处, 尤为用心勾勒,墨法,笔法一应俱全,观其用笔牵丝,有笔笔相连者,有笔断意连者, 无不骨力涌现,状若千斤之力,圆活森严,大气磅礴,雄秀超绝,遒劲独标,实堪学颜典范。

自身的努力:
古来有书家无数,纵然天分卓然,却亦离不开勤奋使然,想王羲之“慕张芝,临池学书, 池水尽黑”.邓石如“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 。何绍基并非一 个天才型书家,其书学成就更大的程度上是依靠其自身的努力。从开始学颜真卿书法, 便悬腕藏锋而书,日课五百字,字大如碗,寒暑不断,数十年如一日。 “午夜描取一两幅,夜睡摹想画破裘。 ”而为了寻觅古碑,常蓑衣草帽,不顾山高水险,露宿风餐,但 愿目睹亲拓一碑。为了手拓《瘗鹤铭》 ,何绍基冒雪前行: “我昔渡江冬扬舲,笠戴大雪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拓鹤铭。 登山瞻之疑有灵, 雪色石气交晶荧。 而杨守敬评何绍基: ” “隶书学张迁 《张迁》 , 几逾百本, 论者谓子贞书纯以天分为事, 不知其勤笔若此。 ”何绍基以其勤奋完成其字 内功夫的改造,而书法不单与字内功夫有关,更与书外功夫有关,倘若单纯写字,则有沦为“书奴”之弊。曾国藩尝云: “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 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少。以余观之,此二者,余不甚精,不知浅深究竟如何,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 ”由 此可见何绍基不单于书法颇有造诣,而其字外素养也是极高。人生短短几十年,何绍基 在其人生里,完成了一个个高峰,作为诗人,是宋诗派的代表人物,作为书法家,是清末书法界巨擘,人生如此,非勤苦钻研,何以成之?

官场的失意
书家之个人经历于书家之书艺成就不无关系,颜真卿因安史之乱,堂兄侄儿俱死,悲愤 异常,写下名留千古的《祭侄文稿》 ,苏轼被贬黄州,而成名震天下的《黄州寒食诗贴》, 何绍基的晚年书艺成就不得不说与其官场失意有关,咸丰五年,何绍基任四川学政,因 直陈时弊而被罢官,心灰意冷,觉得“人生荣华富贵变灭似云烟。 ”乃执笔管逗留各书源讲学,多习隶课,以期学艺书法得以流传。何绍基的晚年谪官,是其人生的重大转折, 也是其书风的重大转折期,观其中年之字,沉着俊爽,墨气森森,潇洒至极。乃是以是 以帖为貌, 以碑为骨。可见其于官场志得意满,而因为他的官场失意,脱离了官场的浮 华聒噪,继而潜心学问书法,将篆籀之古朴之气融入其行草书中,故其晚年所作,结体凝滞、沉郁,多见涨墨飞白,字形,墨色,线条变化极大,碑学面目更多,祁宿藻评其 晚年之字; “晚岁行书多参篆意,纯以神行,人见其纵横欹邪出乎绳墨之外,实则腕平 锋正,蹈乎规矩之中。 ”而何绍基晚年自言: “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 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 ”可见,罢官后的何绍基,在书艺上,看 似脱出了规矩之外,却又在规矩之中肆意徜徉,可谓: “人书俱老” 。

横平竖直的影响
何绍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其父何凌汉,在殿试中,获一甲三名探花,亦是有清一代书 法名家,官至吏部尚书,何绍基曾言其父: “廷对时名在第四。睿庙谓笔墨飞舞, 拔置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三。 ”笔者曾前往湖南道州何绍基故居,有一匾额名为“探花第” 。为何绍基为其父所 书,何绍基二十岁之前之受其父影响较深,何凌汉: “每以横平竖直四字训儿等。 ”何绍 基受此训诫,由此, “横平竖直”成为何绍基评判书法高低的重要依据。如其评包世臣之书法: “包慎翁之写北碑, 盖先于我二十年, 功力既深,书名甚重, 于江南从学者相矜 以 包派 , 余以横平竖直绳之, 知其于北碑未为得髓也。 ”虽说“横平竖直” ,但看何 绍基所书之字,往往横不平竖不直,结体之中略带斜势,可知“横平竖直”四字是之于线条是否中锋。而何绍基在《与汪菊氏论诗》中说道: “如写字用中锋然,一笔到底, 四面都有, 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这事切要握笔时提得起丹田工,高著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当真圆,大难,大难! ”可见何绍 基对于“横平竖直”的深入理解。

结语: 何绍基作为有清一代的书法大师,以颜书为基,溯源篆分,草、篆、分、行熔为一炉, 神龙变化,深不可测,杨翰评其: “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 ”赵之谦亦评其字: “有天仙 化人之妙,余书不过著衣吃饭, 凡夫而已。 ”可见其书艺成就极高,何绍基可供我们书法的地方着实太多,其字,其人,都是值得我们书法的对象,正如张载所言: “为天地立 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当以史为鉴,取古人之精华,弃古人之糟粕,化为我用,以广本领,以施所长。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许纪峰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的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 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 学习生活的开始。

作者简介
杨太平 男 预备党员 1990 5 月出生 汉族 2013 届毕业生

广西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书法教育)专业 Email 545093431@qq.com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广西师范学院学习期间,在指导教师指导 下独立完成的。其内容真实可靠,如存在抄袭、剽窃现象,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同时,本人完全了解并愿意遵守广西师范学院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 规定,其中包括: 1.学院有权保管并向有关部门递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原件与复印件。 2.学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方式保存毕业论文(设计) 。 3.学院可以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毕业论文(设计)。 4.学院可以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或借阅。 5.学院可以按著作权法的规定公布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内容或部分内容(保密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 除非另有科研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书制约,本论文的科研成果属于广西师范学院。 特此声明!

声明人签名: 二〇一二年 五 月 二十 日

广西师范学院 2013 届本科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马宗霍《书林藻鉴》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何绍基《东洲草堂诗集》 《何绍基墨迹选》 《曾国藩家书》 《闲情偶寄》

内容来自:文档资料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