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 酒

 天生逍遥 2012-11-12

   品         

 

关于酒,感觉很纠结。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人的诗酒文章让人激赏。李白斗酒诗百篇,让人叹服;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同消愁,何等豪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的寂寞和醉态呼之欲出。还有易安居士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更是让人领略了她的凄凄惨惨戚戚。

  现实中,不置可否。有人说酒品就是人品。对于酒文化,我知之甚少。两三知己,同窗之谊,主雅客来勤。一杯红酒,醉了心意,深了友谊。人分三等,话不由衷,最是头疼。于是呆坐一旁,牢缄其口,默不出声,感觉自己游离其外,这时候断然会滴酒不沾。看着他人推杯换盏,侃侃而谈,大有屈原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怀。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逢年过节,父亲也要喝上一口。父亲沾酒脸即红红的,这时候父亲拿过镜子,照着自己还算年轻英俊的脸庞,脱口而出:酒是迷人之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看来四般无用,不如一笔勾销。于是酒醒时,父亲分别用漂亮的楷书和篆书写下这几句话,贴在墙上。这是父亲留给我的最深的记忆。

  小时候还有别人喝酒的记忆,庄上一个在外做事的长辈,逢酒必醉。为了让他少喝一些,她爱人经常把酒换成水,即使这样,每次都是醉态百出,最可笑的是见了孙子叫爷爷。因为是名人,所以很能挑起记忆。从那时候就想,到底是酒醉了人,还是人醉了酒,酒喝多后是不是真的不清醒,酒后吐真言到底是不是真的,至今自己也没有找到答案。小时候偷偷地喝过一壶白酒,大概有二两吧。那是父亲把酒烫好后,有人招呼去吃饭。我吃完饭后收拾碗筷,感觉这酒不喝就白搭了,于是一盅接一盅喝光了。那时候没有什么过人的行为,家里孩子多,也没有人关注,感觉这是自己最豪迈的行为。可是少年不识酒滋味,除了辣辣的,真的没有感觉到别的什么。

  一醉解千愁。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于是也想体验一下醉酒的感觉——记得有一次,赶上工作之后放松,小酌了几口,体验到了微醺的感觉。当时切实的感觉就是脚底像踩着棉花,如果不刻意,走路是晃的,但还能控制。还有一次,和家人赌气,喝了多半瓶白酒,开始头脑很清醒,后来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吓坏了家里人。这次喝酒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很长时间闻到酒味就头疼,年少时的气盛伤的不只是自己的身体,还有家人的感情。于是很长时间,谈酒色变,遇到场合,不管何人劝,就是滴酒不沾,为此也得罪了很多人。

  现在想来,同一种酒,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境遇,品出的滋味会有不同。           (志存)

2012.11.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